📖 ZKIZ Archives


做營銷,關鍵是讓受眾產生多巴胺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29/56693.html

多巴胺,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多巴胺(Dopamine) (C6H3(OH)2-CH2-CH2-NH2) 由腦內分泌,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它正式的化學名稱為4-(2-乙胺基)苯-1,2-二酚,簡稱「DA」。Arvid Carlsson確定多巴胺為腦內信息傳遞者的角色使他贏得了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
 

一,多巴胺的常見場景

現在來說說多巴胺經常出現的三個場景:吸煙,吸毒和愛情。什麼?這是在逗我麼?多麼神聖,純粹,高潔的愛情居然和吸煙吸毒這兩項出現在一起,而且還是並列的關係。但是,愛情確實能產生這樣的威力,這樣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深陷在愛情中不能自拔的原因。

首先說說吸煙,香煙中的尼古丁會令人上癮,是由於尼古丁刺激神經元分泌多巴胺,使人感到快感。因此,近年的一些戒煙研究,都以針對多巴胺來進行。而吸毒的道理差不多,當吸毒者注入、吸入或吞下毒品時,大腦中的快樂神經圈被劃出一道直線,大大縮短了多巴胺的傳遞距離,加強了大腦中的快樂感受。前兩者都是以一些外來物體來刺激多巴胺的快速傳遞,讓人瞬間擁有幸福感,當然這種幸福感伴隨的是身體的不適,以及對身心的危害,作者非常不提倡,這個時候就需要多巴胺的第三個場景愛情來介入了。

在愛情裡面對於多巴胺的滲透過程也是分階段的,男女第一次渴望對方的時候,性荷爾蒙會分泌出睾酮和雌激素,這種渴望持續下去,到了陷入愛情階段,就會分泌多巴胺和血清胺 ,多巴胺是在愛情中最重要的物質,能讓人一時處於瘋狂的狀態,會讓你無法意識到對方的缺點,會擋住你的視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愛情使人盲目的原因,這個不是隨便說說的,是有切實的科學根據的,也因為這個原因,越來越多出現的,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醜男美女,勵志屌絲這些案例。你不能嫉妒別人擁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女朋友,那是別人努力的付出所得到的回報,當然過程我們不知道,結果是他把自己用言行舉止打造成了一個讓美女著迷的毒品,讓美女與他相處的過程中不斷的產生出多巴胺,而具體是不是單純因為這個人產生出的多巴胺,還是大家常說的,肯定是看上了這個男的有錢(購物行為也會產生多巴胺)我們下面詳細分析一下。

關於女性分泌多巴胺和男性分泌多巴胺有兩個非常不一樣的營銷場景。女性對應的多巴胺分泌場景分別是,甜食和購物。一般你的女朋友要不就是個吃貨,要不就是個shopping達人,如果你女朋友兩者都不感興趣的話,那屬於是仙女級別的,你hold不住,還是分手吧。而對於男性來說多巴胺的來源非常直接,就是性。

二,女性分泌多巴胺的情況

《品牌洗腦》一書裡面有一個案例,卡洛琳朗米德是一個中年購物狂,在英國一個小電器商店工作,兩年多來,她偷了22.5萬美元。她是用這筆錢還房貸或者送她的孩子去讀大學嗎?才不是,她用這些錢去買了路易威登、普拉達、古馳(當她被逮捕時,她用這些偷來的錢買的掛著品牌商標的衣服、手袋還有鞋子已經足夠裝滿27個垃圾袋。)這是極端的案例,根據《普通精神病學文獻》定義購物成癮:「頻繁的購買行為或購買衝動,而這種行為或衝動是無法抗拒的、侵入性的,而且是不知不覺的。」聽上去很可怕吧,不知不覺中就花了100多萬人民幣買了一堆衣服鞋帽袋。雖然這個是極端的案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生對於購物,或者更互聯網化—網購,是有一種不可抗拒的衝動。一旦在逛商場的時候看到經常去買的幾個服裝品牌打折了,8折~7折。5折!3折!!!數字越小,心裡越激動,就開始促使她走進商店,心裡就像見到一個非常英俊的帥哥,對他一見鍾情一般,當走進商店隨意挑選了一件自己其實不喜歡也不討厭的衣服,走向收銀台,買單。當刷卡或者現金給出去的那一瞬間,大腦中的多巴胺開始大量分泌,心裡產生出一種興奮,開心的感覺。當時的情況只有一家商店打折的話,還是處於可控的狀態。如果是週年慶,感恩節這類型的全商場打折的活動,那在多巴胺的刺激下,女性會逐漸的失去理性思維,一次又一次的走到收銀台,刷卡,買單,拿貨;一次又一次的進行大腦多巴胺的分泌,興奮,愉悅,幸福!當購物結束後的第二天,第三天,多巴胺會慢慢的回到正常的水平,人也會回歸理性。

而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也是一樣,看到無處不在的5折,大減價,促銷的廣告語,這些話一步一步的把各位女性帶入購物的深淵去,變成購買這個行為已經成為了一種自發性行為,一旦開始,你的多巴胺釋放會隨著時間需要越來越貴的貨品,以及越來越多的貨品來滿足,最後的結果就是看著衣櫃一堆衣服,卻沒有一件是自己喜歡的。也成就了廠家經常宣傳的那句話:女人的衣櫃裡永遠少一件衣服。

女性分泌多巴胺的另外一個場景甜食:包括常見的蛋糕,巧克力,以及雪糕,看到這三個詞彙就不由自主的分泌唾液的你!不用懷疑,你就是吃貨一枚!

經常可以看到星巴克,哈根達斯和超市的巧克力專櫃都是大量的女性消費者佔據著。與幾個閨蜜喝個下午茶,發個微博,日子好不痛快。《自然神經科學》雜誌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高脂肪、高卡路里的實物影響大腦的方式和毒品影響大腦的方式幾乎完全一樣。佛羅里達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兩名研究者給一些老鼠喂食高脂肪實物,包括芝士蛋糕、糖塊,甚至 還有培根,每種食物都促進了多巴胺的釋放,就和毒品一樣。更可怕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老鼠需要越來越多的垃圾食品來維持同樣水平的多巴胺,就像吸毒者需要越來越多的毒品來維持同等「飄飄欲仙」的狀態。

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很多人剛開始接觸甜食,油炸食品的時候體型還是比較正常的,因為當時攝入較少的量就可以獲得多巴胺的釋放,而食品所產生的卡路里也在可控範圍之內,人體每天就能夠消耗,不會形成脂肪的累積,不會引起肥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需要攝入的甜食,油炸食品越來越多,本身就非常高的卡路里使得卡路里每日的攝入和消耗失衡,漸漸的形成脂肪的積累,最終成為了一名胖子。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國外的一些胖子就拿著救濟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看電視吃零食,然後越來越胖,這種狀態最終很有可能會引起「三高」甚至死亡。一旦多巴胺所需的刺激量越來越多的時候,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三,男性分泌多巴胺的情況

下面來說說男性的多巴胺來源,性。根據研究表明,全世界的男人平均每天會想23次性,一週下來就是224次。性,對於男性來說有致命的吸引力。而性也是最容易讓男性大腦中產生出多巴胺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網上非常火熱的觀點,「中國的網友在對待任何論壇,任何話題,任何新聞的時候都有一些人出來噴,出來罵,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憤世嫉俗,但是唯一一個互聯網最和平的地方就是各種情色論壇,情色網站,往往這時網友的留言就是,好人一路平安,樓主贊一個,1024等等。在以性作為頭號觸發點的情況下,所有男性都不約而同的平靜起來了,這與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有很大的關聯。

整個流程是當你有性這個想法的時候,你開始會想去找尋一些相關的瀏覽網址,心跳開始加速,心情開始充滿期待,性荷爾蒙也開始分泌出雄性激素,這種期待延續到了你看到你所需要的文字,圖片,視頻以後,大腦的多巴胺開始大量的分泌,讓你有愉悅,興奮,幸福的感覺。直到片刻過後,大腦回歸平靜。所以很多大學生在剛上大學的時候談性色變,流露出羞澀和興奮之情,然後經過島國朋友4年的熏陶以後,逐漸變成了一個島國女性觀察家的角度去看待這些事情。這是因為,在性元素多批量,密集地刺激你的大腦以後,你大腦分泌多巴胺需要的外部刺激越來越多,一些口味輕的意境不能夠引起你的興趣。就有了到後期大家都向獵奇方向靠攏的原因,具體獵奇的類型可以參照#快刀青衣#的系列文章,本文點到即止,沒有番號。

這種性促發的多巴胺分泌失控的案例在社會上也時有發生,像之前社會新聞報導過一個案例,就是性成癮的一個患者,一週要去6次D城,才能夠讓自己平靜下來,否則自己會感覺到坐立不安,心情非常低落,這種狀況已經非常嚴重了,當然這個哥們可能也沒那麼厲害,是大腦驅使他這麼做,具體做了什麼我們也不探究,後來他被帶到精神科去接受治療了,所以大家還是需要珍愛生命,適可而止。對於這些島國產品要辯證的看待,不要亂了自己男子漢的分寸。

四,多巴胺對於營銷的用處

說了很多多巴胺的產生情景和過量的危害,但事物都有兩面性的,多巴胺對於世界上的營銷人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吸引用戶粘性的利器呢?把多巴胺的分泌控制在一定程度,會讓用戶更加忠於你的產品,增加用戶粘性成為你的鐵桿粉絲。

對於女性來說,打折永遠都是一個最吸引眼球的動作,非常容易的激起女性的購物慾,進而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讓她們掏了錢,還拚命的給你宣傳,說你的好話。但是打折和吃甜食一樣,你給的量一旦少了,大家就會本能的等待著更少的量出現。這個想法下,淘寶推出的一淘火眼,同一款產品的歷史最低價格是多少,一旦用戶看到目前價格不算最低的話,會影響她的多巴胺分泌,一般情況下就選擇不買,等待最低價的出現,即便是買了,也很難分泌出多巴胺,心裡多了那麼一根刺,不舒服。

建議喜歡打折的商家們,要做品牌的還是要忍一忍,不要給出一種無時無刻都在打折的印象給女性,否則女性對你的折扣要求會越來越高,直到免費為止。最理想的狀況就是,每季度打折一次,或者每年打折一次,把頻率控制住,每次的額度一樣,讓消費者心理沒有別的想法,這樣才能最大化的讓女性的多巴胺釋放,至於在非打折時期就需要用更好的產品來進行差異化的吸引,以另外的路徑促使女性多巴胺的釋放。

對於男性來說,在廣告中或多或少的加入性的元素,成為了最快吸引大量用戶的手段。無論是微信,陌陌最早的「約炮神器」的外號,或者是六間房,9158,YY的美女直播間,抑或是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的相親交友,甚至是搜狐新聞,迅雷看看,快播視頻,百度視頻的圖片視頻界面都清一色以誘人的標題和圖片作為首頁呈現,這一切都運用了多巴胺的元素,所以可以統稱這些為多巴胺經濟學。

在男性處於男女之間模糊,曖昧的交叉路口的時候,多巴胺的分泌到達了一個極大的峰值,也是很多人說喜歡追求的過程不在乎結果的原因,正是多巴胺在這個階段得到了最大的釋放,一旦成功之後,多巴胺會開始回落,並進行衰減,最後到三四年後完全消失,所以人們常說的「七年之癢」應該改為「四年之癢」比較靠譜,如果後續還在一起的話,那是因為責任,生活,環境,親人各種其他因素的影響,正常的多巴胺分泌的愛情已經結束了。

再借用一個島國的案例來說明,就是日本前宅男女神瀧澤蘿拉,在她宣佈準備開拍第一步AV影片的時候,網絡論壇一片歡騰聲,對於女神的期待,憧憬不絕於耳,到片子真正出來以後,「這衣服脫了一個小時?」,「尼瑪這是在逗我麼?」各種噴子,磚頭一擁而上,瀧澤蘿拉也不堪重負,選擇了改名水咲蘿拉重新出發,希望能讓一眾男性重新釋放一次多巴胺,讓她再紅火一把。

至於線下的營銷中也有多巴胺的營銷案例:以性為出發點,日化品牌推出的凌仕效應系列廣告,廣告中一位男性平時平平無奇,不會說話搭訕,沒有女性關注,在噴了凌仕效應的香體露以後,進到夜店馬上引起了眾多女生投來傾慕的目光,並且一擁而上,場面好不熱鬧。就是因為這個廣告,讓這款產品一炮而紅。沒用的人馬上去用覺得能夠泡到美女;用了的人再去買,害怕不夠吸引;用了沒用的人覺得自己噴的量不夠,再大量的噴香自己。無論是上述哪一種結果都令企業賺的盆滿缽滿,這就是多巴胺營銷的魅力。

尾聲

對於多巴胺的應用是多種多樣的,你可以根據本文的提示泡到一個心儀的妹子,無論是以甜食還是購物作為誘餌,也可以通過本文開發一下你的營銷思維,想想男性與女性消費者在營銷過程中分別該如何對待,而不是簡單的劃分在一起。

無論是以上哪一種結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通過本文記住了多巴胺這個詞,以後能在朋友的聊天中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很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68

諾貝爾經濟學獎秘書長解答:為什麽是讓·梯若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46

BN-EZ060_tirole_G_20141013093643 (1)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公布是今天最重磅的新聞之一(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理解壟斷:法國經濟學家讓·梯若爾獲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法國經濟學家讓·梯若爾因對市場力量和監管的研究,獲得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諾獎委員會認為,讓·梯若爾的理論為壟斷管制研究註入了新的生命力,是馴服壟斷寡頭公司的利器。

全世界都想知道,為什麽是法國經濟學家讓•梯若爾呢?

頒獎詞稱,梯若爾是我們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在眾多領域做出了重要的理論研究貢獻。然而,他最傑出的成就是闡明了如何理解並監管由數家寡頭公司壟斷的行業。

《華爾街日報》對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秘書長Torsten Persson進行了采訪:

WSJ:你能講一講讓•梯若爾的研究重要性在哪兒嗎?

Torsten Persson:他的研究主要針對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即由一些非常強大的公司主導的市場。我們都知道這樣的市場比經濟學家通常研究的 “完全競爭市場”更為普遍。

要理解這樣的市場如何運作是很困難的,因為在這樣一個策略環境中,公司之間、公司與監管機構之間存在博弈。

另外,如果我們決定要監管這些公司,但監管者並不知道這些公司運作的具體成本,也就不知道他們能有多少空間來降低成本和提高質量。所以監管者必須在不對稱信息條件下實施監管。(也就是說公司比監管者知道的更多)

如何理解寡頭壟斷的運作原理以及在不對稱信息下進行監管,這兩大問題是讓這類市場運行的最重要問題。

WSJ:在讓•梯若爾的研究之前,這一領域情況如何?

Torsten Persson:在1980年代早期,人們對這一領域,事實上還沒進行過真正意義上的分析。人們過去研究這一領域只是為了找到一個可以適用於各類市場的工具。他們想要找到一種能在不同市場環境中都適用的“螺絲刀”。

而梯若爾和他的合作者讓我們意識到要研究這一類型的市場我們需要一整套工具。

因為每一個市場要求用它自己的方式來監管,所以我們不僅需要螺絲刀、還需要鉗子、需要錘子,需要各種各樣的工具。梯若爾給了我們這些工具的使用說明書,告訴我們什麽時候用螺絲刀,什麽時候用錘子或鉗子。

博弈論和契約理論在1980年代早期已經開始被普遍運用,令去監管化和私有化在1980年代中後期達到一波高潮。所以當時供給滿足了需求,同時,一些偉大的研究也不斷湧現。

WSJ:你能舉一些人們使用這本“工具使用說明書”的例子嗎?

Torsten Persson:以往的經驗之一是,反壟斷機構應該擔憂同一市場上各大公司之間的合謀。而他們不用擔心發生在垂直產品鏈上的合謀,如公司與其經銷商合為一體或簽訂排他性協議。梯若爾證明了這兩個觀點都是存在潛在錯誤的。

更多內容,請參考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梯若爾為何能獨攬諾貝爾經濟學獎?

(實習編輯 戴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806

趣學車劉老木:互聯網駕培很特殊,我們的打法是讓學霸學渣共同戰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07/157240.shtml

趣學車劉老木:互聯網駕培很特殊,我們的打法是讓學霸學渣共同戰鬥
王琳 王琳

趣學車劉老木:互聯網駕培很特殊,我們的打法是讓學霸學渣共同戰鬥

堅持以弱小為本,永遠像個創業狗一樣去工作,像遊擊隊一樣去生存、去戰鬥。

翻開趣學車公司內刊《趣看》的第一頁,和logo一樣的橘黃色文字寫著幾個大字——“讓天下沒有難考的駕照,成為馬路殺手的殺手”。這是趣學車的使命,也是創始人劉偉俊(江湖人稱“劉老木”)和他的小夥伴們一直在做的事情。

隨著駕培行業中“自學直考”等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紅利,一時間資本和創業者紛紛湧入互聯網駕培行業。不同的是,趣學車在政策來臨之前就已搶占了先機,率先深耕行業。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趣學車目前已在全國23座城市開通駕培服務,預計今年9月份開通50座,到年底前開通80座。

從0到1,學霸學渣共同戰鬥

2012年9月從加拿大完成學業回國後,劉老木開始了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創業,面向駕校做IC卡計時系統。彼時,他的這套系統管理了江西省幾乎所有(114個)駕校,3500個教練,每年培訓的學員約25萬人左右。

雖然一直在做2B的生意,但能夠接觸到C端的機會讓他深切體會到學員的痛點。他發現,尤其在二三線城市,等待時間長、教練服務態度差、收費不透明等成了傳統駕校最明顯的詬病。“我們原來是給駕校提供服務的,記得那時有位員工為了上駕校,請了一個月的假,這是很糟糕的,對於像我們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來說,離開一個月基本就不用再回來了。”

後來,劉老木決定投身互聯網駕培行業。

當下,互聯網駕校出現兩極分化的模式,一種是發展速度很快但缺乏深度和粘性的平臺型公司,另一種則剛好相反,重資產、重垂直但發展速度過慢。所以,要麽太輕,要麽太重。

劉老木意識到,不能一開始就投入重資產做直營駕校,這樣會讓創業公司起步跑得很慢,但也不能僅僅做導流平臺,那樣無法真正解決駕培行業的痛點,於是,趣學車在這兩者之間十分巧妙地找到了一個平衡,也就是校中校模式。“可以理解為大駕校中的小駕校,比如駕校的50臺車里面有一部分車是我們的教學點,我們提供專業的教練,整套的駕培服務。這樣,成本和速度都只有重資產的幾十分之一,但是發展速度也提升了幾十倍。”

如今,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趣學車目前已在全國23座城市開通駕培服務,城市的鋪張速度很快。而從組建團隊開始,趣學車的打法就很獨特——讓學霸和學渣在同一個戰壕里戰鬥。

劉老木認為,駕校行業的特殊性在於,很多問題單靠學霸精英解決不了,單靠有豐富線下經驗的學渣也不行,必須將兩種人放在一起,高度互補,高度融合,相互欣賞,彼此成就,才能形成一個擁抱變化的接地氣打硬仗的團隊。

在趣學車的團隊中,有獨角獸公司創始團隊的成員、BAT出來的技術和市場大咖、餓了麽和達達的90後創業老炮、國家部委離職官員、國內資深記者,同時也有三本大學都沒畢業,但從大學開始就連續創業的眾多線下城市負責人。“把這些學霸和學渣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尊重知識,但絕不迷信學歷,而我們每一個趣夥伴必須在在學霸和學渣兩種文化里自由切換。”劉老木介紹。

最開始的趣學車還是個只有七八人的“小團夥”,到現在已經是200多人的“大團隊”,北京總部的辦公地點已經快要坐不下,劉老木說:“年底我們線下會擴張到1000人。”

制敵法寶有三件:理想、省錢、憂患意識

當大部分互聯網學車平臺還處於拿天使投資的階段,趣學車在今年1月份已經完成了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而在2015年7月的成立當月,趣學車就拿到了來自梅花創投和安芙蘭資本的500萬天使投資。

“為理想而奮鬥”這話說出來很簡單,聽起來很虛無,但在趣學車卻有這樣一群人,“拿很少的工資,每天工作16-20個小時,每周工作7天。”

在說這些的時候,能看出劉老木是驕傲的,“我們真的是在為理想而奮鬥。”

就像我們在第一次接觸一個新事物時,總會難免抵觸和抗拒一樣,傳統駕校在面對突然興起的“互聯網+駕校”時,也經歷了一個從最初“看不起”到後來“看不懂”,最後到“怕來不及”,“主動擁抱”的過程。許多時候,這個融合的過程並不容易,而在劉老木這里,這些並不是難題,實現這種“融合”的正是“理想”。

這也是為什麽每次劉老木跟傳統駕校校長談合作時,雙方總會彼此尊重和欣賞。“我經常跟傳統駕校校長開玩笑說,我其實是一名地下黨員,因為我只拿一塊錢工資長期在敵後工作,我們公司有一大批這樣的地下黨,大家為了我們的讓天下沒有難考的駕照,成為馬路殺手的殺手而努力奮鬥著。”

創業就是九死一生。在劉老木看來,真正讓一個創業公司死去的原因並非是外部的競爭激烈以及所謂的資本寒冬,而是來自團隊內部,“創業公司是一個遊擊隊的胚子,每天要面對極其艱難的生存和戰鬥環境,但要是過早的過上了養尊處優的國軍生活一定是不行的。”

所以,與大多數喜歡燒錢的創業公司不同,趣學車將更多的重點放在了“回歸商業本質,創造商業價值”上,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實現了快速發展。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最缺的就是錢,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資金,創造出價值,這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劉老木認為,蠟燭不能兩頭燒,要麽賭未來,要麽圖現在,“一旦兩個想要,那就會出大問題。”

趣學車的小夥伴告訴i 黑馬,如果公司團建時多點了幾個大菜造成浪費,大家心里都是很難受的,劉老木也說,“我們爭取做到不要浪費一粒米,不要看輕一個人。但真的很難!”

另一方面,在該花錢的地方和時候,他們卻一點都不含糊:“技術開發、產品叠代,品牌建立,市場推廣,團隊打造,企業文化落地,這些都是我們特別願意去花錢的地方。”

在采訪中,劉老木多次提到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時刻保持對美好未來盲目樂觀,對自我短板極度恐慌。”因為他始終覺得,對一個企業來說憂患意識很重要。

“如果創業團隊一開始就呈現出成功者姿態了,放心吧,他們差不多快掛了。而如果一個公司每個人都很緊張,都覺得我們快死了,放心吧,他們一般死不掉。”

商業,始終要回歸本質

任何一種商業模式,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特定時期。如果阿里巴巴一直做B2B,也許今天的馬雲就不是“馬雲爸爸”了。

在劉老木眼中,互聯網駕校還處於起步階段,是初期的初期。現階段趣學車的目標十分清晰,回歸商業本質,即產品服務有人用,用戶願意買單,用戶願意讓我們有合理的利潤。

為了堅持“讓創業回歸商業本質”,劉老木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堅持“三慢一快”政策:在初創階段花錢要慢、在實驗階段發展用戶要慢、在創業之初,股權的分配要慢、而產品叠代速度和業務發展規模要快。

在劉老木看來,燒錢補貼對於互聯網駕校來說用處不大,“和打車不一樣,正常學車如果要三千塊,並不是說你便宜五百塊用戶就願意做決定,學車是建立在有信任,服務好,口碑好基礎上的,這些是無論補貼500還是補貼1000都無法改變的。”

老木說,趣學車並不是完全不認同燒錢燒補貼的快速擴張模式,而是在駕培領域,最大的痛點來自於重塑服務、提升用戶體驗,協調和滿足好學員、教練和駕校三者之間的利益訴求,“燒錢燒補貼的方式至少不適用於這個行業的初創公司。”

為了建立優質高效的教學服務,趣學車專門成立了自己的品控部,它獨立於所有部門的,不需要進行利潤、招生KPI考核,考核標準只有一個——質量監管,劉老木透露:“我們經常開玩笑說它是我們公司的中紀委。”品控部會對教練做嚴格的要求,包括教練的篩選以及培訓、考核等,保證學員的服務質量和學車體驗。

在劉老木看來,現在互聯網行業有一個怪現象,“企業賺點錢或者沒虧錢就覺得很了不起了,這其實是一個大問題,難道企業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創造利潤嗎?”老木說,創業者需要有“永遠弱小”,“永遠謙卑”的心態,才能走得更遠。

就像在幾天前,一封名為《貫穿弱小,讓人才密度成為我們的護城河》的創業公司內部信在創業圈、投資圈中廣泛流傳,它的作者正是劉老木,在那封劉老木寫給內部員工的信中,他這樣勉勵自己的小夥伴——

“弱小是一種美,弱小是一種力量”,但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還有人艱不拆的後半句:壯大了就會失去生命力,壯大了就不再美麗了。牛逼的公司,不是因為小時候走過了多少艱難,而是因為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依然能認清自己的發展階段,保持初創時的戰鬥狀態和人才密度。

“堅持以弱小為本,永遠像個創業狗一樣去工作,像遊擊隊一樣去生存、去戰鬥。”

趣學車 互聯網駕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47

專訪共和黨“叛亂”發起人:我們的目標是讓特朗普“白忙一場”

穿過雄偉的美聯儲克利夫蘭分行大樓,走進一棟破舊的老式建築,電梯直達頂樓,就能看到“解放黨代表”(Delegates Unbound)運動的總部。

就在這個毫不起眼的地方,擠滿了美國共和黨內的“叛亂分子”。他們發起的“解放黨代表”運動,目標是讓即將參加下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黨代表們擺脫初選結果的限制,根據自己的“良知”投票選出本黨總統候選人。

要實現這一目標,“叛亂分子”需要獲得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下設的章程委員會112名成員中的至少28票,從而推動章程委員會形成“少數派報告”,並將“解放黨代表”的提議提交全國代表大會表決。一旦提議通過,今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投票規則就不受初選結果限制,會讓已經獲得初選勝利的特朗普 “白忙一場”。

當地時間14日下午,“解放黨代表”運動的聯合發起人戴恩·沃特斯(Dane Waters)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專訪。盡管遭到了共和黨高層和特朗普陣營的聯合鎮壓,沃特斯和他的同僚們本周還是密集約談了一些章程委員會成員,希望說服他們同意“解放黨代表”。

沃特斯對第一財經表示,“解放黨代表”運動顛覆共和黨黨內初選結果的努力並非“反民主”,而是幫助已經後悔的選民修正自己的錯誤,因為特朗普在初選時誤導了他們。他也否認自己是共和黨內的“造反派”,因為黨代表選舉本黨總統候選人本就是不受束縛的,他們需要做的是為自己的“良知”投票。

黨代表需要“再教育”

第一財經:“解放黨代表”運動是如何發起的?

沃特斯:多年以來,我一直致力於改革共和黨,比如它的初選體制,以及黨代表的授權問題。當特朗普出現後,我們成立了“解放黨代表”組織,賦予它正式的形式。這一組織由我和其他人一起建立,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在授權問題上“教育”黨代表們。

我們通過給黨代表們打電話、發郵件,通過州級領導跟黨代表一對一談話,努力把這一信息傳達給他們:他們擁有決定任何事情的自由意誌,他們應該為自己的“良知”投票。

第一財經:這樣做的話,顯然不利於初選獲勝的特朗普,你們和他的根本分歧在哪里?

沃特斯:我們有道德,我們有價值觀,我們是正派人士,我們希望團結這個國家,而非分裂它。

沃特斯在克利夫蘭總部講話

“攻堅”章程委員會

第一財經:如果要阻止特朗普的話,你們有沒有私下聯絡其他黨代表,乃至全國代表大會下設的章程委員會成員,從而獲得足夠多的支持?

沃特斯:問題的實質是,我們在根本上相信黨代表們本來就是不受束縛的,他們本就應該為自己的“良知”投票。如今在章程委員會中發生的事情是,他們試圖將黨代表們束縛住。而昂魯(Kendal Unruh,“解放黨代表”運動在章程委員會中的旗幟人物)等人正在做的是,使本就存在的規則得以適用。

而對你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沒錯!我們正在私下聯絡章程委員會的其他成員,這樣的討論每天都在發生。

第一財經:截至目前,你們在章程委員會中獲得了多少成員的支持?你們是否已經拿下了提交“少數派報告”所需的28票?

沃特斯:我相信已經有足夠多的章程委員會成員支持我們的主張。在章程委員會為共和黨和全國代表大會擬定規則期間,我們一直密切關註形勢變化,有許多談判、許多事情正在發生。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不讓章程委員會的一些成員阻撓“解放黨代表”的主張。

第一財經:在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前的關鍵一周,你們還采取了哪些實質性行動?有哪些關鍵代表需要重點攻克?

沃特斯:我們一直在提醒章程委員會的成員們,這個國家的其他人正在註視著他們。我們需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多麽重要。 現在的現實是,對於特朗普的得誌,美國公眾感到非常沮喪,章程委員會的成員們需要做的是結束這種情況。我們不斷提醒他們,特朗普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我們已經一對一地找過不少委員,他們已經知道他們的選擇有多重要,我們還要提醒他們要為共和黨代表們服務,而不是為他們自己服務。

第一財經:如果最終你們成功阻擊了特朗普,你們認為誰可以替代他?

沃特斯:任何人都行。等我們實現了目標,創造了一條新的道路,自然會有潛在候選人走上這條道路。但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讓章程委員會確保有這麽一條道路,在這之後,我相信一定會有人考慮挑戰特朗普。

美國老百姓後悔了?

第一財經:美國大選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許多人感到好奇的是,為何在特朗普走到哪都能引發抗議,同時有那麽多人反對他的情況下,他還能俘獲如此多的支持者?

沃特斯:這並不奇怪。我的意思是,對於美國政府的運作模式,對於如何與華府互動,美國人民感到非常沮喪。他們支持特朗普的事實表明,他們已經不再奢望改變現狀。

但問題在於,當特朗普一開始參選的時候,民眾認為他是這個樣子的人,但6個月之後,人們看到的卻是另外的一個樣子。所以當人們談論為何在初選時選擇了特朗普時,他們才意識到他們一開始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如果現在再來一次投票,人們不會把票投給特朗普。

我的意思是,許多選民現在已經改變了態度,你可以看看民調:52%的共和黨人不想要特朗普,他們想要其他人。(註:NBC和《華爾街日報》6月27日的民調顯示,只有45%的共和黨選民對特朗普成為總統候選人表示滿意,另有52%的選民表示他們希望換成其他人。)我認為這很能說明問題。

第一財經:但現在的問題是,初選結果已經塵埃落定,無論如何努力,你們都會被一些人貼上“反民主”的標簽。

沃特斯:事實上,我們才是支持民主的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符合民主程序。對於這個問題,我要進行澄清:特朗普從來沒有獲得超過50%的支持率,百分之四十幾的支持率並不能代表人民的意願。根據現在的民調,我們所做的才是民主的事情,現在黨內的主流民意就是:拿下特朗普,換成其他人。

在初選時發生的事情是,人們第一天認識某個人時,感覺挺喜歡他,但幾天後,他們發現了其他事情,然後改變了主意。人們改變主意並不奇怪。如果通過撒謊,並誤導人們以為你是另外一種人,可以被視作一套成功的競選策略的話,那特朗普無疑非常“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04

郭宇航:金融科技的價值,是讓任何人都能享受金融服務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7/162172.shtml

郭宇航:金融科技的價值,是讓任何人都能享受金融服務
智曉峰 智曉峰

郭宇航:金融科技的價值,是讓任何人都能享受金融服務

金融科技的定位,已經不再是幫助傳統金融機構優化技術,而是讓之前無法享受金融服務的人獲得便利。

i黑馬訊 3月27日消息 在2017洪泰基金CEO春分大會上,點融網創始人、聯合CEO郭宇航分享了他對金融科技投資和規則改變等方面的理念和看法。

郭宇航的另一個身份是投資人。他認為,金融科技的定位發生變化,已經不再是以幫助傳統金融機構優化技術服務為主了。“金融科技應該讓那些之前無法享受傳統金融機構服務的人,獲得金融服務。”這涉及到70%的中國人,和4400萬美國人。

以下是郭宇航的分享,經i黑馬編輯:

在創業和科技發展的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科技技術和規則。規則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如果銀行還是這樣子不作為的話,我們就把銀行殺死。這是08年金融危機之後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不管是英國脫歐,還是特朗普上臺,大家認為金融界的規則應該被改變了。

誰來改變?金融的遊戲規則,由精英把控是不能夠給社會帶來普惠金融的價值。早期的互聯網公司,包括現在BAT的大佬都在進行金融的變現,因為互聯網公司具備了數據的積累,數據又是金融的核心。所以這些公司有積澱可以改變這個規則。

金融科技幫助那些被金融機構遺忘的人

風險是金融的衣食父母。這些互聯網公司此前是沒有金融數據的,要用別的數據來構建這個模型。所以說,風險實際上是傳統金融機構不敢觸及的那部分。這恰恰是金融科技的機會。

金融科技區塊鏈是什麽?“區”,區別不同的應用場景,“塊”,打破積累的壁壘,“鏈”,是連接起來。技術還沒有成熟,就要打破壁壘,讓這些技術彼此應該。

今天,所有的財產、所有的信息在區塊鏈上,可以保證我們的技術發展。目前,已經有人把區塊鏈應用在區域的小銀行的系統里面,這是很好的利用。但也有一個行長說,區塊鏈怎麽可能取代央行來做結算呢?清結算是銀行的職責啊。事實上,在深圳還有這樣的第二套的清結算系統。我們在腦袋里面的交換規則事實上會阻礙金融科技的發展。

再來說說大數據。實際上,大家看到大數據時,不可避免的要跟隱私保護相聯系起來。我個人的觀點是,在金融科技的發展過程中不應該過度強調隱私。實際上,像BAT這樣的大型公司在不斷采集我們的數據,而我們的隱私保護法對此沒有特別好的防範措施。我認為,不要過度的站在道德高地上談隱私。無法獲得金融服務的人,犧牲一點點隱私獲得一點金融服務的權利,對於他們來講是優先的原則。

以前的金融科技,是金融機構用他的技術崛起。而這輪金融科技是來自底層,能夠讓那些被金融機構遺忘的人,比如70%的中國人,4400萬的美國人,借助技術的提升來實現借款等訴求。老百姓也可以享受金融便利了。

比如Kensho這家公司。它把自己的東西都開放給了人民,用最簡單的方法把華爾街精英壟斷的技能開放給了民眾。高盛、谷歌,還有傳統媒體,都對它有投資。所以,金融科技最大的發展是讓科技走向生產,使大家都能夠享受得起金融服務,這是我們做金融科技投資的一個價值導向。

另外,在投資過程中,我們看到在估值方式上,金融科技也有他無可比擬的東西。它非常快的用互聯網思維推廣到市場上,測算的標準跟傳統保險公司不一樣。傳統保險公司希望每一個推出都是不同的。互聯網保險公司卻是這樣計算,我這個保險的每一筆保費,哪怕是全推,我獲得的客戶數也可以增加我的估值。像以前的眾安保險,退運貨險剛開始就不掙錢,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成為它最掙錢的險種。

規則可以打破

在美國也發生過對規則的重大沖擊。以前美國的產權制度規定,所有土地的權利都歸屬於私有產權,私有產權是得到絕對保護的。有一個案例,有一個農場的主人曾經告到了最高法院,因為飛機飛過它的土地上空,導致農場上養的雞跟著飛機一起跑,撞到籬笆上撞傷了。農場主任要求法律對飛機進行管制。法律說,基於科技的發展,如果我們禁止的話是不可以的。

規則的打破是需要有嘗試的,而這也往往我們規則的制定者維護者所缺乏的。

全世界的監管部門會和被監管者都處於一個歷史的主體。 美國新型的監管部門,他站在進行保護的角度,出臺了大量的對於金融機構的懲戒措施,比如最近在研發,怎麽能夠通過豁免函來對金融科技之前的發展豁免。

蒸汽機時代的貨車沒有軌道沒有規則是不可以發展的。而發展到今天,在轉彎的時候軌道不是平的,會有一個傾斜的角度,來適應不脫軌的要求。所以金融科技也好,所有的科技發展也好,他都會觸及到規則里面不適合的部分。

我以前是名律師,是規則的絕對遵從者,直到後來創業,想法有了一些改變。因為社會是在不斷發展的,規則也會改變。這是我們在不同階段不同的社會決策。我們希望用溫情的態度來引導這個規則的制定。

互聯網金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