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團隊從2010年4月開始研發全面兼容MSN的客戶端,在保留MSN基本通信功能之外,刪除了廣告、網站鏈接,增加了多賬戶登錄、新浪微博插件、聊天記錄本地加密和云備份等功能。
這個十人團隊將負責米聊PC客戶端的開發。8月10日,該客戶端測試版就已上線,這讓人猜測收購在此前已經完成。小米科技副總裁、聯合創始人之一的黃江吉告訴《第一財經週刊》,這實現了米聊產品的完整性。
作為一款即時通訊工具,完成手機和PC端的互通是不難理解的。一年前,米聊曾經嘗試做網頁版產品,但因內部測試後效果不好而被放棄。黃江吉試用了幾個「比較輕量級的產品」,MSNLite是其中之一。
小米科技在完成最近一輪2.16億美元的融資之後,公司整體估值已經達到驚人的40億美元。這家創業公司以做社交手機為目標,在推出手機產品之前它首
先推出了MIUI操作系統和通訊工具米聊。目前MIUI的用戶量達到百萬,米聊擁有1700萬用戶,小米手機在今年6月底出貨量達到300萬台。
雷軍曾經這樣解釋手機:CSP—C代表聯繫人、S代表短信和彩信等通訊方式、P代表手機。2010年12月發佈的米聊代表著雷軍所說的「S」,是小米
基於用戶通訊錄的社交產品。只要用戶數量足夠龐大,豐富的社交信息和足夠的數據挖掘空間會讓米聊成為小米除了手機銷售以外主要的收入來源,它也曾經被雷軍
寄予厚望。但競爭對手騰訊的出現讓這款產品陷入尷尬。
在推出米聊時,雷軍曾經估計騰訊會在半年後推出類似的產品,但沒有料到對方動作比想像更快,在一個月後就推出了微信。雙方都是基於「語音對講」功能的產品,但隨著微信與QQ、QQ郵箱打通,先後加入「附近的人」、「搖一搖」等功能後,微信迅速拉開了與米聊的距離。
米聊需要找到它的「引爆點」—開發像「搖一搖」這樣的能夠讓用戶量大幅增長的「彎道」功能。黃江吉說:「如果你每兩個星期更新一次米聊,就知道我看好的彎道是什麼了。」在最新版的米聊中,公司稱有126項的產品更新。
目前來看米聊還沒有任何勝算能夠對抗QQ,對此,黃江吉稱他們的打算是做乾淨、純粹的客戶端產品,提升客戶體驗。米聊為此成立了小米IM實驗室,用來收集用戶反饋和需求。
騰訊的QQ現在是「拿著望遠鏡都找不到競爭對手」的產品,根據公司公佈的財報,QQ活躍賬戶數量已經超過7億,其中最高同時在線賬戶數達到1.672億。
雷軍曾說,「一旦有了大量用戶和品牌資源,就有各種辦法可以賺錢」。無論是在移動互聯網還是互聯網上,情況都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