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今年下半年以來,政府出臺的一連串利好政策似乎在昭示著互聯網金融即將走向合法化、陽光化。不過,伴隨著這股政策潮而來的,還有來勢洶洶的經偵排查、觸目驚心的行業地震,以及如約而至的倒閉潮。

對於P2P行業而言,2015年可以說是秩序重整的一年。從3月“互聯網+”概念的火熱,到7月《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正式頒布,再到11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度納入互聯網金融概念,進入今年下半年以來,政府出臺的一連串利好政策似乎在昭示著互聯網金融即將走向合法化、陽光化。不過,伴隨著這股政策潮而來的,還有來勢洶洶的經偵排查、觸目驚心的行業地震,以及如約而至的倒閉潮。

P2P行業事故集中爆發引恐慌

1、經偵排查

自今年第三季度開始,P2P行業還沒來得及好好感受《指導意見》等多部政策文件的利好余溫,一場起於深圳地區的經偵排查大戲就急不可耐地拉開了帷幕。8月,深圳P2P平臺國湘資本約31名工作人員被經偵部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為由帶走調查,隨後該平臺發布公告稱從9月2日起暫停所有業務。9月,知名平臺融金所18名高管被經偵帶走調查,直到兩天之後,所有人員才悉數歸位。一方面,就在前不久融金所才當選了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副會長單位;另一方面,截至被查前,融金所累計交易額高達47億元、日均成交量均在2000萬元以上、有效投資人數超過3萬,足以稱得上是業內為數不多兼具規模和知名度的大平臺。由此來看,此前遭經偵調查過的多數平臺都難以與融金所相提並論。基於這樣的背景,融金所事件理所當然地將這場經偵風波推至了最高點,一時間投資人人心惶惶、從業者人人自危,生怕哪一天這一把火就燒到了自己身上。

2、行業地震

    今年P2P行業的最大一場地震非E租寶莫屬。即便如今被詬病為是披著互聯網金融外衣、實自融之名的狼,但也不可否認E租寶確實是利用P2P概念創造了一些令人不齒的“成功”。據數據顯示,上線不足兩年的E租寶累計交易額達746億,有效投資用戶約84萬人,待收總額將近700億,尚在回款的投資人約為15萬人。E租寶風頭最勁的時候大概是今年4月至7月這段時間,上至價值上億的央視黃金時段廣告席位、大型綜藝節目冠名,下至隨處可見的公交車身、樓宇電梯、高鐵坐席、機場航站樓,E租寶對普通人的滲透程度幾乎可以用無孔不入來形容。然而就在12月8日,在40余名員工被經偵帶走調查的爆料聲中,E租寶正式走下了神壇。無獨有偶,12月中旬,上海一家名為大大集團的理財企業被爆出現資金兌付困難,如今其總裁馬申科已經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大大集團涉嫌非法融資一事也令其被坊間視為“E租寶第二”。據當前消息顯示,截至今年10月,大大集團在全國範圍內共開設了23家省公司、4家直轄市公司、229家市公司、374家分公司、717家支公司,投資人基本來自於線下,涉事規模甚至可能比E租寶還大。E租寶們的沒落雖只在朝夕之間,但不論是從行業發展,還是投資人失信的角度而言,這些事故都稱得上是P2P行業影響深遠的一次惡性傷害事件。

3、倒閉潮

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範圍內P2P問題平臺數量已達1248家,問題平臺占比高達34.5%。以11月為例,全國單月新增問題平臺共計82家,環比上月增長了60.8%;跑路平臺64家,環比上月激增433%。再看看2014年的同期,問題平臺的發生率又是如何?根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問題平臺數量為275家,其中10月-12月是風險較為集中的一段時間,單月新增問題平臺分別達到了38、40、92,其中12月份新增問題平臺甚至比2013年全年問題平臺的總數還要多。由此可見,近幾年P2P行業的年末倒閉潮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常態。

首先,於投資人角度來看,一方面是越臨近過年需要花錢的地方越多,另一方面中國人向來有年關清賬的傳統,因此年末P2P平臺往往會面臨規模甚於往日的資金流出。其次,於中小企業而言,年末是大多數生產經營商進行資金盤點的關鍵節點,資金需求反而更加旺盛,另外今年經濟持續下行,實體經濟慘淡,銀行大規模抽貸,更是加劇了中小企業的資金困境。最後,於P2P平臺來說,既要應對大額、集中的提現,又要預防借款企業可能出現的逾期、壞賬等風險,再加上P2P行業標的期限多集中在3個月、6個月,因此年末是產品到期還款的集中時段,眾多因素的擠壓之下,年末的兌付高峰就如約而至了。按理說,即便再集中的兌付,投資人也只能拿走項目到期、成功還款的資金,平臺如果始終遵循“專款專用”,倒也不至於被擠兌壓垮。然而P2P行業普遍存在拆標行為,尤其是期限錯配,項目與資金對不上號,再加上後續資金流入放緩,導致平臺資金鏈斷裂,最終也只能是作繭自縛了。

響雷遍地 投資人年末投資要警惕這兩點

整體來看,今年年末至明年開春這段時間,不論是P2P從業者,還是P2P投資人,都沒那麽好過了。從業者尚需要適應當前的動蕩局勢,積極應對監管、虛心接受監督、主動自查自檢;而投資人在如今的行業形勢下,更應該好好調整投資策略,不然輕則資金受損,重則傾家蕩產。

1、寧信懂得花錢的平臺,也不輕信瘋狂砸錢的平臺。

所謂的懂得花錢是指P2P平臺至少能抓住要害,老話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即P2P平臺應當將有限經費用在優先級最高的業務上。眾所周知P2P行業起於草根,雖然不乏部分平臺能獲得幹爹賞識、或者幹脆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但絕大多數平臺仍然撕不下平民化的標簽。尤其是今年下半年,資產荒席卷整個P2P行業,優質資產數量越發稀缺,平臺獲取優質資產的成本也一路高漲;再加之長期以來無法得到解決的獲客難、獲客貴的問題,中小平臺就更加捉襟見肘了。筆者的一位朋友,不久前也大吐苦水,在有限的資金面前,平臺如何兼顧資產端和營銷端。據筆者所知,其公司自成立以來,就鮮有在營銷推廣上投入,全憑忠實用戶口碑傳播。但如今進退兩難,可見P2P行業的畸形營銷現狀。依筆者看來,如果按輕重緩急排序,優質債權>用戶獲取>品牌塑造。私以為,風險低的優質債權自然能吸引投資人,雖然短期內無法大規模擴張,但正是在這種長期積澱中方能突顯品牌的力量。瘋狂如E租寶,一年光是廣告支出費用就要燒掉幾個億,其資產端又如何?有業內人士懷疑E租寶甚至沒有資產開發一說,就是一個線下傳銷公司的龐氏騙局,據相關人士爆料,E租寶的大戶投資人基本上都來自線下,又以大爺大媽居多,有些投資人在E租寶的累計投資額甚至達到了幾百上千萬。他們相信E租寶的理由很簡單:上過央視、各大衛視廣告、高大上集團背景、幾十個線下門店。就在其他P2P平臺為了優質資產開發而焦頭爛額的時候,E租寶正在全國各地瘋狂發展線下用戶,似乎總有供應不完的資產。我們並不否認適時、適度、適當燒錢推廣對P2P平臺發展的意義,但如果一家平臺違背商業邏輯、違背企業生存邏輯地砸錢營銷,本末倒置地砸錢推廣,那就值得警惕了。

2、警惕突然瘋狂擴張、發標異常、交易反常的平臺。

    對於P2P行業來說,受到市場周期性變化及投資人回收資金的影響,平臺往往在年末的時候會面臨業務發展有所停滯的境地。但是部分平臺如果違反常理,在年末反而瘋狂擴張,交易數據一路高開,不是要雷了就是在造假。首先,發標異常。主要是包括平臺突然連續性地發布借款額度相同、借款人重複、借款信息不清晰的標的;或者是頻繁地發布高利率的天標、秒標、一月標,對於P2P平臺來說,短標越是密集,平臺面臨的集中兌付壓力越高,在年末的節骨眼上,大環境的兌付高峰已經讓平臺應接不暇了,還自己給自己制造兌付危機,這不是自掘墳墓嗎?又或者是平臺猛地提高利率,包括但不限於通過各種投標獎勵、各種噱頭的返利等,從利潤的角度來說,平臺給出的利率越高,利潤空間越小,年末對於P2P行業來說無異於一次生死劫,平臺還如此慷慨地提高現金回報,極有可能直接導致現金流枯竭。綜上所述,P2P平臺如果在年末突然出現異常的發標行為,先不說是不是爆雷,資金鏈出問題是沒跑的了。其次,交易異常。交易異常主要包括待收異常,如果平臺的成交筆數明顯減少、人氣下降、用戶活躍度下降,待收卻反而增加,即說明平臺大戶占比過高,一旦大戶撤資,平臺的資金鏈就十分危險了;提現速度變慢,如果平日里提現速度基本符合平臺規定的T+N,但是年關提現速度突然出現延期、甚至平臺人為擡高提現門檻,變著花樣來阻止投資人提現,那麽極有可能是資金鏈已經出現問題,不久後兌付危機就會爆發。

標簽 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