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富生活:內地買樓哲學
1 :
GS(14)@2018-03-19 04:45:15早幾日跟中國地產專家吃飯,他在十幾年間身家百級跳,身家大約半百億,碰巧近日有到橫琴考察,有許多中國特色的樓市現象不太明白,趁機請教他。中國有錢人或中產都喜歡在一線城市買樓,然後放着不住,或一年只去住十幾日,有些甚至完全不裝修,形成很多高級住宅區變成鬼城,入住率只有五十巴仙以下。富豪錢太多要泊錢不難理解,但中產階級寧借按揭仍跟這種做法,甚至不惜離婚來增加可買房人口,有住房需求的買不起,沒住房需求的搶住買,而且不租不售,每月要負擔供樓及雜費開銷,如此不健康的樓市,真的是沒問題嗎?他說:「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容許人民擁有私房產,而且可進行買賣,往後幾十年房產價格只有升值一個方向,幾年一個大爆升已成為常態,中國人喜歡住新房子,你租過畀人住反而難找買家,所以根本不用裝修,放低錢等升值便可。」
只買不住等升值
富豪儲存優質物業當然不會計較那些微少開銷,資產價格倍升才是重點。中產看在眼內,不甘後人,買唔到一線都買二線,再唔係三四線都照買。一層疊一層構成一個買樓贏大錢的發達方略,類似香港的九七時期──「未見過跌市的恐慌性買入」。最可怕的地方是,中國印了幾多萬億人民幣根本無從得知,不用實際需求支撐,屋不需有人住,因為這是一個被操控的市場,財富效應再加上外匯嚴密管制,平民百姓身上有錢難以流出國外,唯有留在國內銷費,這又支持住內需,中國的經濟泡沫就似一個膠囊,被改造得不會爆破似的,所以國內人做生意的手法亦跟投資心態相近。近月,有海航高價在壠德搶地後,因資金問題而轉賣到恒基地產(012)手上;樂視天價搶到英超轉播權後,入不敷支,宣告樂視體育於本星期四結業,播映權應該落回Now手上。資本主義是市場主導,香港商家經歷幾十年歷鍊,當然較中國商人踏實及理性,中國模式的「買了才會贏」亦有優勢,就是講求速度,迅速搶市場佔地盤,達致發達的捷徑。這沒有對錯,只因三、四十年前全中國都是窮人,但香港已有富豪,這就是新富與舊富處理手法的不同,普通香港人只可在這風潮下捱貴嘢。郭釗
http://fb.com/heaology.edu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5/2033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