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投資目標揀收息股
1 :
GS(14)@2018-02-13 03:24:37【本報訊】「恭喜發財,利是逗來!」利是錢是長輩對後輩的祝福,現今充滿物質誘惑的世代,作為父母應該盡早做好理財教育,避免子女大灑「無謂錢」。兒童理財專家李錦認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孩,處理利是錢的方法亦大不同。商台DJ朱薰提到自己為子女處理利是錢的方法為「成袋袋起」,看似沒有理會,實情李錦亦贊成先為年幼的子女儲起,皆因6歲以下的小朋友未建立對錢的概念,例如他們「鍾意銀仔多過紙幣」,因此留待7、8歲以後,透過與朋輩互動、課堂中會開始培育對金錢的概念,屆時可連同早年儲起的利是錢,與子女一起溝通計劃,李錦亦建議在此時為他們開設兒童戶口,他解釋透過逐年儲下的金錢,以及從存摺簿看到的存款銀碼滾存,教導小朋友要等待,「就算有一份玩具好想買,都知道要慢慢儲錢。」後至9、10歲可嘗試「做少少投資」,目標揀「收息股」。至於股價升跌,李錦認為「就算跌咗,反而係一個好時機教小朋友!」講清楚投資的風險,發掘夠穩陣的股票。另有意見指,將利是錢分成若干份,例如三成儲蓄、兩成零用等,他就不建議,指利是錢金額有限,應以簡單為主,避免「將件事複雜化」。有不少父母亦有當街被子女「扭買嘢」,李錦教路「三步曲」控制小朋友的即時購物慾,「平時帶小朋友去買嘢嗰陣,家長上演呢三步曲」第一步「看到」,假設看中一對波鞋,父母跟子女傾談「咦,呢對波鞋你覺得好唔好睇呀?」;第二步「停一停、深呼吸」,父母先停一停,深呼吸,用意是讓子女看見父母給予自己停頓的空間,而非要即時滿足物慾;第三步「7天考慮」,父母可以跟子女說「不如用幾日時間諗下先啦」。平時由父母做起,小朋友便會潛移默化,明白並非樣樣睇中便即刻要買。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2/2030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