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What we are reading:笑中催淚

1 : GS(14)@2017-06-25 11:25:24

「我在大學畢業十五周年聚舊派對,喝着威士忌,老朋友臨走前說:『二十五周年見!』那一刻我想答:『大概不會了。』但好像有點無禮吧。」才36歲便身患絕症,還有心情展現風趣,不是普通人所為。
Paul Kalanithi不是普通人:他是史丹福大學腦神經科實習醫生,亦是劍橋碩士、耶魯醫科畢業,各名醫學院爭相招手,套用英諺講法:整個世界是他的一隻蠔。突然,這隻蠔在他眼前壞死,原來他患了末期肺癌。他寫電郵告訴好友時說:「好消息是,我已比不少名作家活得長,壞消息卻是我仍未有任何著作。」文學確也是他的摯愛(他的本科在史丹福雙主修文學及人類生物)。接受治療期間,他開始寫《When Breath Becomes Air》。單憑此背景,或會令人誤會本書是教人「珍惜眼前人」的陳腔濫調,實則它是本自傳。書前半講作者成長歷程,特別是對醫學和文學的熱愛。他學醫的經歷,令我想起當年的美劇《ER》場景,當中作者着墨最多的並非醫術,而是如何和病人及家屬解釋病情,既要令他們有合理預期,但又不能冰冷地以事論事;絕不可誤導,卻又要鼓勵病人保持希望。例如很多醫生會說:「你只有六個月命。」看似很科學、精準,卻頗誤導,因為「六個月」大概是該病的預期壽命中位數,但很多絕症存活時間是「長尾分佈」——大部份人只能活幾個月,但少部份人可活上年計,而醫生是無法預測誰是少數較幸運病人。到Paul從醫生角色掉換成病人,他有更新、更深體驗,跟主診醫生的對話,讀來更像是學術交流。本書後半重點是描寫Paul對太太和初生小孩的愛。Paul感覺不適求醫前,原來婚姻正出現危機,因為他和同樣是實習醫生的太太,各自承擔巨大工作壓力和超長工時(有看過ER的朋友對此不會陌生)。他保持一貫本色,仍有心情和朋友開玩笑說:「絕症是治療感情問題的良藥。」兩夫婦知道Paul命不久矣才決定生小孩,不但對旁觀者來說富爭議性,連他的太太也問:「生了孩子,不是令死亡更難受嗎?」Paul卻回應:「假如會,不正是很美妙嗎?」對未懂事的孩子,Paul寫道:「當你長大後,回想一生做過的事,和你對世界的意義,請別低估你曾經為一個垂死的人,帶來他從未想像過的快樂。這種快樂,並沒有令他想追求更多,而是讓他心滿意足地安息。」本書就這樣完結了,因為Paul已寫不下去,只能靠太太完成後記。描寫死亡與愛的書,更出自有文學根底作者的手筆,讀者最好預備紙巾。姚崢嶸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5/200674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9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