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當Paul?Ozinga第一次帶著iPad到工地工作時,沒一會兒工夫他身邊就聚集了一群建築工人、工程負責人和項目經理的圍觀。在平時,只有送午餐或者發薪水時才會如此引人注目。
27歲的Paul是美國芝加哥混凝土公司Ozinga?Bros.?Inc.的第四代管理者,2010年iPad問世起他就開始試著用它來做一些賬戶管理的工作。從去年夏天開始,這個家族企業為每位經理、銷售以及質量監控人員配備了iPad。
不過大家很快就習慣了這個新工具。當施工隊想看看運混凝土的卡車開到哪兒時,都會湊到捧著iPad的Paul身邊讓他打開GPS地圖看一看。「在過
去,現場的顧客會問你,『我的車在哪裡?』通常來說,我們的答覆都是,『快到了』、『它已經開出工廠了』、或者『它在路上』。而現在,再也不會心裡沒底
了。」Paul?Ozinga對《第一財經週刊》說。
GPS定位當然不是新鮮玩意兒,但在iPad出現之前,很難找到一個終端能夠讓建築師在想起來要看地圖時,直接走到離吊車和鋼筋稍遠點兒的空地手指動兩下就能準確定?位。
同樣只要手指點幾下,身穿螢光背心頭戴安全帽的Paul拿著iPad就可以站在正不停攪拌著混凝土的大卡車邊上向他的客戶提供即時報價。接著打開後台,滑動屏幕,頁面就從標著各種顏色的報價單切換成了交易表,簽下名字,交易就成了。
?
99年前,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用大型流水線改寫了工業文明─不僅改變了工業生產的效率,還改變了人與機器的關係。iPad並沒有改變這個本質,但iPad也許史無前例優化了福特的大設計。
「這很困難,因為當今公司的財務系統不是為運營設計的。但是,我們正在將運營系統和財務系統整合起來,朝未來的方向邁進。」寶潔CEO羅伯特·麥克唐
納在一份麥肯錫的調研報告裡說。他對iPad輔助生產的設想是通過這一系統,能看到任意時刻、任意工廠、任意生產線上任意產品的實際狀況和相應的成本數
據。
iPad正在漸漸改變許多行業的工作方式,但這一點並不容易為普通人所察覺。
2011年,《第一財經週刊》曾經做過一次iPad使用者調查,當時在182名受訪者中已經有54.82%的公司人用它收發郵件,46.4%的人用它
做會議記錄,39.16%拿iPad給客戶做演示,48.8%會把電腦中的文件傳輸到iPad裡隨時查看。在那篇《Toy or
Tool》的文章中,我們發現iPad作為工作設備已漸成趨勢。
現在我們又用一週的時間對206位公司人進行了調查,他們中有45%屬於管理層,30%工作超過10年,有10%的被調查者說他們公司已經普及了iPad,而有接近29%的被調查者表示「iPad可能會逐漸取代傳統工作方式」。
你可以在前面的圖表裡看到更詳細的調查結果。對於那些B2B行業而言,拍照、定位這些普通消費者熟悉的應用正是它們的工作方式之一。中遠集團的一位員
工對《第一財經週刊》表示,它們正嘗試將iPad作為集裝箱報廢的操作平台,當運輸船在航行過程中遇到集裝箱損耗時,就像簽到一樣地將地理位置、時間、破
損照片等信息捆綁及時發回信息中心作為回報損害時的證據。
「當蘋果推出iPad時,製造業如夢初醒。行動裝置並非只和外勤員工相關,它對需要資訊、但無法久坐桌前的內勤人員也大有幫助。」研究機構IDC?Insight製造業分析師曼恩迪說。
2012年3月,蘋果公司送了一批iPad給北京史家胡同小學作為課堂教學工具,而更早的2011年12月,上海盧灣第一中心小學做了類似試點,並起
名為「云課堂」,但它們都不願意就教學細節透露更多,許多媒體對兩家的指責依然是「這個不便宜的設備作為教具意義何在」。
為盧灣第一中心小學「云課堂」做技術支持的工程師田野覺得iPad教學並不是一個噱頭,最明顯的好處與寶潔CEO羅伯特·麥克唐納說的一樣,數據及時
傳輸和集成。老師通過iPad分享教案,教完一個知識點後,學生在iPad上進行當堂練習,「云課堂」平台採集和分析全部學生的答題情況後自動同步數據到
教師的iPad上。老師對哪道題正確概率高、哪道題差錯在哪個環節,甚至每位學生的答題步驟都能一目瞭然。
「iPad為教學帶來的最大改變在於教師能獲得教學反饋,立刻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田野告訴《第一財經週刊》,此前學校也試圖在計算機房進行類似的
測驗,但iPad顯然更為便捷。田野供職於上海嘉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它們的客戶還包括一家知名德國電氣企業。在那個項目裡,車床操作中細緻如螺絲的扭
距、角度等精密生產數據都能通過iPad採集彙總,以便工廠管理者隨時掌握生產線運作情況和實時評估。
數據彙總是這家公司的夙願,只不過過去每台車床都會連著一台計算機,數據彙總後還要傳輸到其他系統集中分析,現在這些都由iPad 一步完成:從車床到云端。
而福特當時為工人設定的工作角色此時更進一步。在這家德國公司的中國工廠裡,流水線每個工位旁都有架著iPad的支架,工人在操作過程中和iPad能
進行「傻瓜式交互指導」─每個工人都經過簡單培訓,但更細緻的操作工序則由iPad演示完成。即使是處理儀器故障這類複雜工作,iPad裡也早存有預案,
工人便不需要有經驗的師傅放下手中的工作代為推敲修理。
一切都是云、移動互聯網和App的結合體,雖然可實現這些的終端為數不少─但從蘋果的產品線來看,從iPod Touch到iPhone都可勝任。但iPad的屏幕此時成為不可替代的優勢,這在歐美的建築界尤為顯著。
「以前,我們的經理、銷售和質量監控人員不得不依賴打電話來獲取各種信息。現在,我們能夠以分秒為單位對手頭的工作進行操作,增加或減少訂單、變更貨
物等等。iPad使得他們擁有了一座移動辦公室,他們在哪兒都能像坐在辦公室一樣搞定所有工作。這大大減少了周轉期。」
Ozinga?Bros.?Inc.的通訊主管Tim?Ozinga對《第一財經週刊》說。
在全公司普及iPad之後,Ozinga開發了一款名為Ozinga?Concrete?Calculator的App對顧客開放。這款App能夠幫
助用戶計算一個具體項目會使用多少混凝土。進入這個App,用戶首先會看到一個計算器的界面,通過輸入長寬高
Ozinga?Concrete?Calculator能快速地計算出一項工程所需的混凝土量。不僅如此,它還具備交互功能。用戶拍下整個工作區域的照
片,並添加地址或輸入GPS坐標並發送這些信息給Ozinga。如果在他們的服務範圍之內,他們會迅速給出工程報價等客戶反饋信息。如果顧客在他們的服務
範圍之外,也還是可以使用計算結果,並將這些信息發送到個人郵?箱。
美國建築諮詢公司D7的董事長Joseph?Daniels這樣解釋他們推薦客戶使用iPad的原因。「iPhone嗎?不行。」Joseph說著豎起了自己的食指:「很簡單:手指粗。iPhone屏幕尺寸不夠大。這部手機用來工作還是有些麻煩。」
「幾乎每個人都使用iPhone或者其他觸屏設備,讓他們快速上手這個設備完全沒有問題。」D7諮詢的設計負責人Terrell?Woods說。一般
花3個小時員工就能學會如何用iPad組織和傳輸文件、做筆記,輸入關於設計和文件的錄音,尋找素材並且實時和幾英里之外的質量管控人員做報?告。
改變同樣發生在澳大利亞的建築工地上。推出建築藍圖管理應用PlanGrid的Loupe公司CEO?Ryan?Sutton-Gee認為,iPad是第一種可以真正被應用在建築工地上的電腦。它為解決建築行業,尤其是工程隊效率低下的問題提供了可?能。
擁有建築背景的Ryan一直都受困於這樣一個流程:在傳統的建築施工現場,當施工人員在施工中對某些設計產生疑問時,他首先需要特地去一工作間取出設
計圖,然後回到工地對著問題在設計圖上做出標記,接著再回工作間,把標記好的圖紙掃瞄發送給建築師。出於安全目的,電話、電腦、電纜都被擺在工地旁的一個
小房間,因此工程負責人不得不在那裡才能辦公。
而通過PlanGrid等應用,設計師和承包商站在正在砌磚的工人身旁就能完成調取圖紙、修改設計、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工人的溝通等工作。事實
上,iPad的計算能力已經能夠滿足設計圖紙的渲染要求。加之PlanGrid本身是一個云服務,修改被上傳到云端後,能立刻被整個工程隊共享。
「可能在工具性上,iPad相較於傳統PC的優勢更突出。」在科技網站愛范兒上發表《平板電腦如何改變建築業》的作者Kevin?Liao舉例,不同的App可以把重力感應技術變身為吊線錘、陀螺儀、指南針等許多工具,它的運算能力還能使測量精度更細緻。
2012年1月16日,市場研究公司IDG公佈了一份《2012年iPad商用調查報告》,據說91%的企業用戶使用iPad工作,12%的企業用戶
表示,iPad已經完全取代了筆記本電腦,還有54%的企業用戶稱iPad部分取代了筆記本電腦。調查還發現,6%的iPad企業用戶聲稱iPad完全取
代了他們的台式電腦,另有33%的企業用戶表示iPad部分取代了台式電腦。?
其實討論iPad在多大程度上取代筆記本或者台式電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它更多是憑藉其SoLoMo(Social、Local、Mobile)的屬
性成為一種新的工作設備,並漸漸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個人。就好像現在,Ozinga的員工每天上班之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就是確
認是否帶上了他的iPad。
聯繫編輯:[email protected]
還有哪些行業被iPad改變了:
1. 醫療行業
Manhattan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數據表明,已經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歐洲醫生開始使用iPad來輔助工作。包括開病歷、寫醫囑這些紙質化工作內容,甚至察看、放大
和批註X光圖像都可以在iPad上完成。基於iPad開發的移動醫生工作站更能對一家醫院現有的醫療信息系統資源進行整合。諸如放射PACS系統、超聲、
病理檢查報告系統、手術麻醉、放療化療、電子病曆書寫等都能集成在醫生手邊的iPad上方便隨時察看和使用。
2. 銷售行業
現在有不少銷售已經開始帶著iPad去見客戶了。捧出iPad來實時查詢產品數據和替客戶登記信息,省去了紙筆書寫以及事後整理錄入的麻煩。有一些公司甚
至給每名銷售配一台iPad來考勤。上班時間銷售們必須打開定位功能,以便被確認是否按規定拜訪客戶;每月還需要在iPad的定製軟件中填寫自己的行蹤
表,以保證行蹤和定位位置一致。
3. 採礦行業
採礦一直是一個高危工作。不過俄亥俄州的一個採石場,礦主開始嘗試讓操作員使用iPad輕鬆地來對傳送機器進行啟動、停止等人為控制,遠程操控大大降低了
原本實地操作帶來的危險性,同時節約工作時間。通過iPad軟件平台的數據傳輸,礦主還能在自己的終端上實時監測材料質量。
4. 殘障人士輔助行業
iPad自身的許多功能十分適合用來為殘障人士的生活和溝通進行輔助,這讓許多企業能夠吸收殘障人士來輔助工作,幫助解決社會問題。例如SSB
Bart
Group開發的輔助應用就大量運用了VoiceOver、LED閃光燈、震動等特性幫助聾啞人士向外界傳達訊息。一些醫院也會使用iPad來對病人進行
言語矯治。
5. 科學研究
iPad是不是很快會成為除了顯微鏡、酒精燈、量筒之外科學實驗室的另一項標配24歲物理學家Richard
Bowman去年3月與同事合作開發了一款App「iTweezers」,能夠讓用戶通過觸摸iPad的屏幕來操縱微觀物體。具體來說,是用來控制光學鑷
子,一個用激光束捕捉和移動微觀粒子的工具。
6. 行政執法
美國的聯邦調查局和地方警察部門開始通過iPad 等設備來收集指紋,並迅速地識別潛在犯罪嫌疑人。當然iPad的定位、地圖以及記事本功能也為警察們執法提供了方便。還有一點,走在路上看到一個攜帶iPad辦公的警察多少能消除一點隔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