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稅改或戳破內地樓市泡沫

1 : GS(14)@2017-12-10 21:33:52

【明報專訊】美國稅改大局已定,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包括樓市在內的人民幣資產價格將持續受壓。

繼美國眾議院通過稅改議案之後,12月2日參議院也通過了共和黨稅改議案,總統特朗普稅改計劃最終付諸實施愈來愈近。全球經濟界的神經大受刺激,各主要經濟體經濟政策又到了再次緊隨美國步伐,進行大調整的關頭。

內地樓市泡沫 部分歸因美濫印鈔

美國實力仍是全球最強,其經濟政策影響力最大。此前,作為應對金融海嘯之策,美聯儲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即濫發紙幣刺激經濟。儘管各界對此褒貶不一,但歐盟、日本、中國內地都不得不跟進,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斷吹大樓市泡沫。

濫發紙幣的貨幣政策走到盡頭後,美國的注意力轉向以減稅為主的財政政策,降低企業、家庭(個人)稅負後,美國對全球資金池的吸引力大增,資本或將因此源源不斷地流向美國。

中國內地再次面臨資金外流的壓力。美國稅改尚未落地,人民幣在岸價從11月24日至12月7日,已連續下跌10個交易日。作為競爭對手,以往中國內地依靠低成本優勢從歐美日等國吸收大量資本。如今低成本優勢不再,中國內地如何防範資金一面倒地流向美國?

面對人工、租金、環保、借貸等成本上漲,「中國製造」的成本不斷上漲。面對各國興起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製造」在海外市場的空間遭受擠壓,剩下的只有內需市場。

但要讓內需市場不斷擴張,就要保證中國內地百姓的購買力。購買力的增強,源自以往「中國製造」盈利導致的薪酬增長和財富積累,而不應借助濫發紙幣導致的通貨膨脹。

搶先美減稅 挽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經營受困後,「企業盈利——薪酬增長、財富積累——消費升級」,這一鏈條隨時可能中斷。過去的幾年裏,央行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以樓市為代表的人民幣資產價格迅速上漲,由此導致的財富膨脹,強化了這一鏈條。但實體經濟解困之前,如果資本大規模外流,這一鏈條將比以往更加脆弱,中斷的風險更大。

為了幫助實體經濟解困,中國內地搶先美國一步,從去年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減稅政策——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當局指「營改增」已為企業減稅1.6萬多億元人民幣。營改增已令不少中國內地企業受惠,但這些受惠企業依然指成本壓力大、市場增長空間小,經營環境無法跟十幾年前相比。

無法跟隨美減稅 將削競爭力

剛剛經歷過營改增後,中國內地再次實施新一輪大規模減稅的政策空間至少在短期內不大。企業減負導致稅收減少,但政府支出卻無法大規模削減,社保、教育、環保等支出更是繼續大幅增長。但如果無法跟隨美國步伐再次大規模減稅,中國內地的保持競爭力就會削弱。資本外流幾乎無法避免,首當其衝的就是,樓市泡沫走到盡頭。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22&issue=20171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