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青:國泰應先服務 後收益率
1 :
GS(14)@2017-02-06 07:33:35【明報專訊】對於國泰航空(0293)來說,透過策略檢討從而保持競爭優勢,既是必須,亦是一個相當困難的任務。如果國泰所稱的20年來最大變革,既要服務投資者,又要同時照顧乘客的話,那就可能注定自我製造矛盾。
以目前國泰的情况,投資者着重的是盈利指標、收益率,削減成本已是必然,然而這樣卻極有可能會進一步得失顧客,跟策略檢討中強調的「以客為尊」完全相違背。反而,若國泰要以客為先的話,服務改善,代價是成本無可避免再次上升。因此,國泰內部高層似乎還需要定下先後次序,事關他們根本無法兩面討好,情况就等於之前的銀行業一樣。
國泰相當重視收益率表現,基於廉價航空公司會進一步拖低集團收益率,即使有客流,國泰都一定無意效法對手造法,即加入廉航市場。其他策略方面,國泰沒有積極擴大與航空公司之間尋求聯盟,這是較令市場失望的。以往,國泰皇帝女唔憂嫁,加上本港機場具備競爭力,人流近乎不請自來,惟此情已不再,國泰實有需要打破保守作風,主動尋求更多區域航空公司之間合作,透過更多代碼共享,以及航線轉乘等安排,以保着載客量。
同時取悅乘客投資者不可能
以國泰的安全、可靠程度,及主要航線覆蓋,載客量暫時並無太大問題。的確,國泰可能對該等自我優勢也實在太自以為是,近幾年傾斜於股東及投資者,為保收益率,反過來在服務質素上有所妥協,國泰必須承認,在服務比服務的大前提下,國泰已不再是很多人的首選了。由於國泰旗下工會有一定話語權,在進一步控制成本、或增加工作量方面是幾乎不可能;既然如此,他們似乎要在維持收益率方面更彈性處理,在服務開始形成劣評如潮前,是時候以重點重新向顧客傾斜。
徹底染紅 於事無補
以國泰的品牌,服務行先、以客為尊,肯定是大有捧場客,但代價當然是收益率進一步受壓。不能否認,如果國泰能維持一定程度的併購或被併購預期的話,對股價走勢的確會帶來一定承托作用,問題在於假若一如外界近期的揣測:國航有意成為國泰最大股東的話,情况又會如何?由一家中資航空公司將國泰徹底染紅,真的會解決國泰面對的立體式結構問題嗎?
航空公司的發展與所在地的機場競爭力有重大關連,試問不論國航好、東、南二線好,若他們成為國泰大股東,那就會消除內地與本港機場之間的競爭嗎?不要忘記,韓國、中東的機場競爭力仍然在不斷提升。再者,在一國兩制下,內地與其他地區的航空協議安排,並不適用於本港,只要內地民航總局與更多地方擴大航權安排,更多直航航班在內地起飛,屆時,國泰染紅與否,都於事無補。市場不斷提出國航併購國泰,金錢上及政治上可行,但事實上是效益遠低於憧憬,當然,世事無絕對吧!
港航空政策短視 拖累發展
國泰今天正面對問題,部分是出自國泰本身的問題,但更多是源於本港在航空政策上的短視。撇除機場之外,負責處理航權安排的政策局,自回歸以來,一改再改,而且主管的官員更猶如走馬燈。須知,即使是最自由的市場,航空公司也從來要有政府作為支援後盾。看來,Time to Win的口號不止適用於國泰,而是整個特區政府。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55&issue=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