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也說亮話:馬化騰的指尖

1 : GS(14)@2016-09-27 07:11:45

騰訊控股(700)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中國慈善公益人才實在太缺。」道出了慈善行業健康發展必須要解決的一個瓶頸。馬先生上周五來香港參加亞洲首次舉辦的區域性大型慈善論壇,在台上和美國克雷奇基金會的總裁Rip Rapson進行一場東西方慈善交流。克雷奇基金會規模龐大,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但過去10年銳意改革,以策略帶動慈善,成為美國基金會中的佼佼者;騰訊和馬先生個人的慈善則用上大量科技創新,顛覆傳統、打破「慈善只是有錢人玩意」。一般人談慈善比較多關注捐贈數額、誰又捐了多少錢?在這次論壇中,60位講者們卻具體討論分享「如何」把錢用得更好的問題。筆者有幸主持馬先生和Rip Rapson的對談,看到台下1,300個座位座無虛席,大家對這場東西慈善文化、傳統轉型、科技創新的中美對接都很感興趣。馬化騰的分享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指尖公益」和「公益社交化」。在微信平台上有一個功能,用家可以朗讀一段書籍,比如把「洪七公大戰歐陽鋒」錄音下來,微信在後台把不同用家錄下的段落拼起來,以科技平整音質變成語音書籍給視障人士享用。我們可以想像,因為操作容易,世界各地會講普通話的人都可以貢獻,視障人士不單可以更快有更多書可讀,而且過程中更能感受人性的關懷。筆者認為這件事甚至值得推廣到全世界,讓任何語言國度的盲人都可以受惠。「公益社交化」是另一國內慈善突破的趨勢,近年由於負面新聞頻頻,不少人對大型慈善團體失去信心,導致捐款下降。人們更願意相信身邊的朋友圈,以騰訊公益平台為例,90%的捐助通過手機,其中80%來自社交化捐助,比如我捐助了留守兒童教育的項目,發給朋友,讓大家關注,一起捐贈,甚至參加月捐贈計畫,定期定量長期支持項目。科技將個人力量更有效率的提升,誰說慈善是大機構、大財團或大基金會的專利?在創新科技幫助下,人人都是慈善家,人人都有責任促進社會共融。企業能將部份盈利捐贈慈善,非常難得,能花心思把企業的產品、創新、科技、平台一起應用在解決社會問題更是難能可貴。馬化騰的「指尖」不單幫助股民賺錢,希望在將來更可以幫助社會,將每個人的指尖都化為慈善公益的力量。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6/197817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0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