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4b5010102dz45.html
對價值投資者而言,最大的挑戰是控制好風險的前提下,堅持投資紀律,從而獲取合理的盈利目標,我們知道即使是巴菲特也不是每年都能賺錢的。成為價值投資者 通常意味著脫離大眾,挑戰傳統智慧,同市場上流行的投資風潮逆向而行,而不是價值投機。這可能是一個孤獨的事業。在市場高估時間延長的時期內,與其他的投 資者或者整個市場相比,價值投資者可能會有糟糕甚至是可怕的表現。
過高的投資收益率目標,是很難通過常規的價值投資來實現的,唯一在理論上可行的,就是投機,或者炒熱點炒概念,或者不斷頻繁交易,結果只能南轅北轍,虧損 越來越多,在損失厭噁心理的作用下,越是虧損,越想把虧損的賺回來,越是投機,最後虧得越是厲害,陷入惡性循環。如果這種證券在購買時確實是便宜的,那麼 合理的行動應該是在更便宜的時候買入更多的這種證券。不要將一家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現與它實際的基本業務混為一談。
有時證券價格的波動並不是因為實際業務出現改變,而是因為投資者的感覺有了變化。價值投資必須有一個合理的目標預期,股神巴菲特的年復合收益率為24.7%,金融巨鱷索羅斯為28.6%,華爾街第一理財家彼得·林奇為29%。凡事都有一個極限,對於長期價值投資來講,在20年的時間尺度上,30%應該是只有這些神一樣的人才能達到或接近的極限。
市場在服務你,不是指示你。市場不會說給你聽你的投資決定是對,還是錯,但生意結果卻可決定到你是對還是錯。市場先生永遠是成功投資人的僕人,而不是主人。如果將這種主僕關係調換,讓投資者成為「市場先生」的奴隸,那麼投資者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理性的價值投資者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市場先生打折拍賣自己手裡的家產之時,順手牽羊撿個便宜貨;在市場先生哭著喊著要買股票時候,成功投資者趁勢將手裡的高估的股票「大方」讓給他。
投資者必須為任何不可預測的事情做好準備。為什麼20%到30%是長期(20年 以上)投資的一個收益率極限呢?因為只有最優秀的有強大護城河的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才能長期維持這個水平,而且這樣的公司寥寥無幾。水往低處流,錢往高處 走,哪個行業淨資產收益率高,哪兒就會吸引更多的競爭,最後均值回歸,只有有強大護城河的企業才能長期維持高於均值水平的淨資產回報率。
一個合理的目標預期,有助於我們保持理性,不會以投資之名行投機之事。一個合理的目標預期,會讓我們知足常樂,保持一個樂觀向上的心態。但當價格達到頂峰 並開始下跌時,下跌動力也是能自我實現的,不僅是因為買家停止購買,他們最終變成了賣家,使市場供應情況進一步惡化,並最終形成了頂部。
價值投資者從一隻股票中獲利有三條途徑:
1、從基本業務所產生的剩餘流動資金中獲利。流動資金剩餘最終將體現在股價的上漲中,或者以股息分派給股東。
2、從投資者對基本業務的投資意願增加中獲利,因這將體現為股價上漲。
3、或者從股價和商業價值之間的差距來獲利。
價值投資很好理解,但難以實施。困難的是堅持原則、保持耐心和堅信判斷。管子說過: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