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What we are reading——臨界點將至:自己地球自己救

1 : GS(14)@2016-09-04 15:45:39

Anthony Barnosky和Elizabeth Hadly夫婦投身古生態研究,一生走遍天涯海角。90後女兒Emma和Clare自出娘胎就四海為家,以樹熊作玩具,小小年紀懂的拉丁學名比研究生還多。半生的田野見聞讓Barnosky夫婦漸漸察覺,再找不到不曾被人類肆意改變的角落。孩子幾周歲時舉家伴隨到印度岩洞區考察化石,最難忘的並非強盜截劫時不知先保護女兒還是擁上擋風玻璃的人潮,而是從夾雜着烤包和汽油味的人海看到全球人口將會在女兒一生中增至百億的困局;在南非學術會議之間,小女孩一覺醒來為獅子在帳蓬外留下的新腳印雀躍,學者卻眼見貧民飢不擇食,不忘全球近億人「餐搵餐食餐餐清」;在猶他州Four Corners地區的營火旁,一家猜想沿崖而建的文明遺址誰屬,專家父親當然知道一直以種植粟米為生的Pueblos印第安人祖先因為水源枯竭,700年前突然消失,留下落荒而逃甚至人吃人的線索,而同樣地關乎人類存亡的各種生態危機,正在全球蔓延。在洛磯山脈,松樹林在寒冬保護下一直和樹皮蛀蟲相安無事。人類造成全球暖化以來,蛀蟲向北擴散,當冬日氣溫不再足以制衡蟲蛹,蛀蟲就突破防線,每年繁殖兩次,當地生態平衡頓失。由南延綿至阿拉斯加的山巒上,不少地方的松樹「一夜間」全變枯枝,寄居其上的蛀蟲亦將無處藏身。一直親身見證環境警號的Barnosky夫婦,恐怕生態系統已在近乎崩壞的臨界點。七年前,Barnosky召集學術會議,疏理不斷湧至的生態警號,探討地球尺度巨變的危機。其後聯同20位跨領域專家發表的學術論文,備受關注。在加州州長熱心支持下,Barnosky牽頭草擬名為《如何在21世紀維護支持人類生命的地球系統》的科學共識文件,總結氣候變遷、生物滅絕、生態系統轉變、污染、人口增長與物質消耗共六大威脅及對策大綱。這份重要決策訊息至今得到全球千多位科學家和組織簽署認同,已交到各國領袖,習近平亦收到其中文版。法國演員Melanie Laurent與製片人Cyril Dion更創先河地憑網上眾籌資金走訪各國社區環保實踐先驅事蹟,拍成《自己地球自己救》,Barnosky亦在片中親述臨界點理論。紀錄片去年底巴黎氣候峯會前夕在當地首演後,觀眾掌聲雷動,起立喝釆。峯會後,兩位學者將《科學共識》關注的議題重組成人口、消費、氣候、食物、水源、污染、疫病和戰爭八大危機,結合多年來一家人及各自遊歷的有關見聞成書出版,英國版名為《End game: Tipping Point for Planet Earth》。美國版《End Game》改為《How Close Are We to the Edge?》《Tipping Point》兼具宏大視野和深邃洞見,讀者隨着教授一家的歷險遊蹤來到崩壞現場,為之動容之餘,亦有助理解生態困境之間的互動如何引發不可逆轉的整體巨變,也許更能穿越認知上的臨界點,明白《自己地球自己救》。
TC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4/197590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4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