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imeigu.com/a/1323764712192.html
三次上市夢碎,兩次被倒手轉賣,高層核心團隊流失……好耶歷經5年高速發展之後,它所走過的路可謂佈滿荊棘。而此次兩員大將雙雙離職,令好耶的未來更加不樂觀
命運多舛的好耶公司最近再次遭遇人事地震。
11月8日,《IT時代週刊》 從多個渠道獲得消息證實,網絡廣告龍頭企業好耶公司的CEO朱海龍與COO周岱已於7日雙雙離職。銀湖基金董事會總經理陳恂暫代好耶CEO一職。有消息人士告訴本刊記者,兩高管的離職與電商拖欠2億多元廣告費不無關係。
近年來,好耶重點在電子商務客戶中進行業務拓展,其客戶包括凡客、夢芭莎、樂蜂網、拉手網、窩窩團、樂淘等。但其為客戶墊款等簡單、粗放的增長方式,致使電商欠下2億多元的巨額費用。其中,僅凡客誠品的欠款已達1億元左右。
高額欠款帶來資金鏈吃緊,令好耶管理層與最大投資方銀湖基金之間矛盾頻發。由於銀湖基金佔好耶約62%的股份,而朱週二人的股份總共僅佔10%左右。業績欠佳加上話語權和決定權的缺失,最終導致二人被迫離職。
據瞭解,此次離職事件是繼2009年高管楊炯緯、鄭曉東等集體離職後,好耶公司再一次發生的高層人事變故。對此,多位互聯網廣告業人士認為,朱海龍和周岱不僅是廣告界資深人士,而且稱得上是好耶的創始成員。失去兩名愛將,好耶無疑如折雙翼,後續發展堪憂。
離職內幕
隨著採訪的深入,本刊記者發現,朱週二人離職的原因在多年前就已埋下。
一名好耶公司內部員工爆料稱,兩高管離職其實是因與投資方存在矛盾,尤其是在公司戰略發展方面,「就跟楊炯緯等人離職一樣」。他透露,好耶管理層與投資方的矛盾其實由來已久。
好耶自成立以來經過幾年高速發展後,逐漸成為業界老大。從2005年開始,為了求得更豐厚的利益回報,投資方開始催促好耶上市。
「2007年要麼上市,要麼賣掉。」時任好耶COO兼總裁的楊炯緯表示,「我主張賣掉,這樣還可以喘口氣。」為了堅持做好產品和服務,在2006年底就做好上市準備的好耶頂住了投資方的壓力,最終選擇被收購。
2007年3月,分眾傳媒以7000萬美元現金和1.55億美元分眾傳媒普通股出手收購好耶全部股份,借此實現其「網絡廣告帝國」的夢想。被收購後,好耶成為分眾旗下的互聯網廣告業務部門。
但之後的事態沒有向楊炯緯想像的方向發展。按收購協議,只有完成1200萬元的淨利潤,才能拿到分眾傳媒的第四筆收購款,公司管理層開始縮手縮腳。
收購最終完成後,楊炯緯曾明確提出增加技術投入,但由於好耶已經被定為分眾旗下上市的「種子選手」,楊炯偉的要求無法實現。
「收購改變了所有事」好耶前CTO王建崗更是直言,「簽了對賭協議,業績要穩定,不能再冒險。公司要保證股東利益,你看收購之後的公司往往都沒有創新。」
對現實失望的王建崗選擇離開。作為好耶元老,他當時曾不無遺憾地說:「收購前我也有夢想,也有期待。但是現在來看,這家公司沒有動力做新的東西,它也已經不是我的了。」
2008年9月19日,分眾傳媒曾秘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好耶的上市申請,但因當年爆發的華爾街金融危機,好耶上市夢想再度夭折。此後,伴隨股票的套現,再加上內部調整受阻,好耶高層核心成員開始大量流失。
2009年5月,好耶另一創始人、總裁楊炯緯也確認離職,並創辦與好耶有競爭關係的互聯網營銷解決方案提供商聚勝萬合。楊炯緯離職後,好耶上海、廣州等地的大區總經理紛紛追隨。
同年12月,當時接任楊炯偉總裁職位的姚曉潔離開,加盟激動網。此外,好耶原廣告副總裁李偉也確認離職。好耶不僅力量被大大削弱,還增加了幾個競爭對手。
2010年初,分眾和好耶高管以MBO(管理層收購)方式,斥資1330萬美元收購好耶38%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為上市鋪路。在尋求上市未果後,同年7月底,分眾將好耶拋售給銀湖基金。
「如今依然是與投資方在發展戰略上出現矛盾,朱週二位元老黯然離去。」一位廣告界資深人士總結說,如果沒有良好而健全的公司管理機制,管理和技術通常讓位於資金,而相應的,高管與投資方的對弈,顯然是高管被淘汰出局。
難孵的「金蛋」
過去數年,網絡廣告市場被視為互聯網最有投資價值的金礦之一,好耶則是這個高速增長行業中耀眼的明星。但不論是分眾還是銀湖,始終未能如願孵化這顆「金蛋」。
據瞭解,好耶成立於1998年10月,2000年初獲得IDG的投資,進入了商業化運作的飛速發展期。
2004年,好耶實現營業收入2億多元,利潤則超過了2000萬元,被稱為運行最健康的一年,幾乎佔到了互聯網廣告的半邊天。但到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三年,其毛利率卻不斷下滑,分別為31.4%、22.3%和28.5%。
對此,楊炯緯在《點評好耶蹉跎三年留下的最大教訓》一文中特意指出:好耶的失意不僅與高管和投資方的矛盾相關,主要還在於整合網絡廣告各個環節的難度大。他認為好耶之前的戰略是基於產品提供服務,但最終產品化沒有體現出來,「這和技術無關,和整個網絡廣告業的環境有關」。
但有關人士表示,好耶的失意故事正是典型的技術團隊創業坎坷經歷的寫照,這不僅體現出技術路線與市場路線的碰撞,還表現了投資商一味追求上市圈錢的短暫利益與高管對公司的長遠規劃之間的尖銳矛盾。「正是因為長期缺乏明確規劃及發展戰略,好耶這顆金蛋才流產於市。」
今年10月19日,好耶廣告副總裁姚俊介紹,儘管目前經濟環境比較低迷,但互聯網作為高性價比的營銷載體,依然保持著每年30%以上的增長速度。
對於好耶廣告,姚俊表示,公司除了保持原有的發展模式之外,目前也在積極開拓新的領域,比如無線領域。
不過,姚俊也坦言,大家都在摸索中前進,紛紛試圖尋找一些行之有效的無線營銷方案,希望能夠實現多屏統一。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18億。易觀國際預計,2012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有望突破6億,超過互聯網用戶數。
一邊是可觀的市場前景,一邊是新媒體的崛起,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這對傳統的互聯網廣告商好耶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好耶不僅要面對無線領域廣告商的挑戰,還要面對日趨混亂的網絡水軍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更為不利的還有,目前強勢垂直網站的話語權正與日俱增,像騰訊、人人網和開心網等擁有龐大流量的網站,廣告主願意直接和它們談網絡營銷策劃。
該人士表示:「在這一非常時期,好耶遭遇核心成員流失,面對華揚聯眾、世紀華美、盛世長城等勁敵,能不能保持當前在業界的地位,非常難說。」
(責任編輯:劉瑞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