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文化籽】草根智慧 面向世界 一本通書譯到老

1 : GS(14)@2016-02-03 14:48:37

司馬勤 Ken Smith(左)為《金融時報》等撰寫音樂和文化評論,也有著書,熱愛中國文化與美食,沉迷港產片,英文版《珍黃曆》、《道德經》等合著者。李正欣(右)哥倫比亞大學音樂學博士、鋼琴家,從事藝術交流兼繙譯工作,英文版《珍黃曆》、《道德經》等合著者。



【文化籽:藝文沙龍】都市速食年代,一本通書睇到老,會否嫌過時、老土?居於美國的文化人李正欣與丈夫司馬勤(Ken Smith)絕不認為如此。從2010年開始,他們每年都會推出英文版《珍黃曆》(Pocket Chinese Almanac)即袋裝《通勝》,宣揚東方草根智慧。兩人既不迷信,也沒意向投身堪輿界別,強調只是當繙譯及註解者角色,填補中西文化的缺口。繼袋裝《道德經》、《論語》、《孟子》付梓後,夫妻又將雙劍合璧,着手撮譯中國古代著名兵法策略《三十六計》(36 Strategems)。


「當你以為香港700萬人或者中國大陸才依賴《通勝》,連剪頭髮、搬屋、旅遊都依它行事擇日,其實不只。《黃曆》已演變成一種約定俗成的文化,成為全球華人的無形聯繫。」司馬勤說時一臉認真。我對司馬夫婦的「文化產業」印象最深,反而不是來自《珍黃曆》。兩年前一頓晚宴,某位放洋回港的企業高層拉着李正欣感謝她,指她夫婦倆於2013年繙譯的《道德經》,讓她人到中年才真正認識老子哲學。當時我腦裏閃過一絲灰,黃皮膚要靠外語理解自己國家的文字,夠悲哀吧?後來看完全本小書我終於明白,二人把艱巨難明的古文繙譯得親民與「易吞」,應該花了很大心力。「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書中中英對照紛陳,譯為“A man of high virtue does not stress his virtue, thus he possesses virtue”,淺白地解釋真‧道德人,並不以為從善有甚麼了不起,深奧的意思頓時變得不離地。既然能打破文字的局限,用甚麼語言已經沒有關係了,重要是這些古老智慧有傳承下去的現代方法。《黃曆》相傳由黃帝所創,主要為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表,每天吉凶宜忌、生肖運程等,俗稱《通書》或《通勝》。小時候我總覺得《通勝》神秘又好玩,愛看牛郎有否穿鞋子、學畫符、念港式爛英文,其實它除了用來擇日、占卜,還蘊藏包含務農資訊的草根智慧。生於香港的李正欣自小已翻閱《通勝》查宜忌,但若說細味內容慢慢逐頁研究,還是這十多年的事。「《通勝》可以看出中國農村的生活節奏,單從建築,上樑、立柱、蓋頂,統統循序漸進,有序可依。」



著英文版《黃曆》 文字淺白

大學開始接觸中國文化的司馬勤,從一個老外的角度更感悟到《通勝》有趣的民族功能。他試過在美國買機票飛來香港,問相熟的華人旅行社職員哪天較便宜?對方查了一查跟他說:星期三,李正欣剛好也着他選同一個日子,後來司馬勤知道,他們同時在看《通勝》,可見其影響無遠弗屆。司馬夫婦繙譯的《黃曆》,是諮詢香港研究風水的建築師黃榮釗(Warwick),此人從祖父那裏學會了預卜氣候和天氣趨勢,據說其高祖輩已研究術數卜卦。認識黃氏後,他們受《黃曆》啟發,眾人開始合作出版英文《珍黃曆》,印數約5,000冊,在網上、香港亞洲協會和辰衝書局發售,每本7美元(約54港元)。小書裏每天都有「宜」和「忌」,「起窯」、「立柱上樑」、「安門」、「開渠」等全部用上英文。猴年很多堪輿學者都說是「破年」,司馬夫婦依書直說指今年「徵兆不祥」,較多天災人禍。



國美食家 睇《通勝》擇日釀酒

西方不同時代不同界別都曾掀起中國熱,老外對神秘的四大文明古國總是帶着迷思。司馬勤笑着舉了個過癮的例子,說明不只是黃種人才相信《黃曆》。著名意大利鐵匠兼美食家Angelo Garro是司馬夫婦的好友,因為活躍於華人圈子也愛上中國文化,當他發現《通勝》後簡直迷上,特別關注中國農業中天地人、土地與食物之間關係,多番請教華人朋友解碼,卻沒幾人能全面闡釋書裏智慧。「他甚至記着下種、收割的吉日作為釀酒的參考指標。」司馬勤笑說。李正欣說,把艱澀的古文繙譯成通俗文字,困難不足為外人道。「好像譯『苫蓋』就花了很多時間,打了不知多少通電話和發電郵詢問,最後用了茅草屋頂的thatching roof作英譯。」司馬勤更不只視此為二人的繙譯結晶品,更是文化工程,李正欣的父親李百強為小書題書法字,每年四出尋找藝術元素。「打從第一本書起我們便決定把不同中國民間藝術放到書內,務求中西合璧,也希望西方認識這些民間藝術家。陝西、廣東、山東統統我們都找過,除了木刻畫、剪紙、布堆畫年年不同。」李正欣侃侃道來。司馬勤愛中國文化,源於大學時期,他的室友是個華人,常帶他逛唐人街開眼界。首次踏進黃土地是1998年,「回來後我醒覺美國的唐人街根本不中國,它在西方是很獨特的個體,我很想去學習,重要過程就是看香港電影。」司馬勤沉迷港產片,自誇1984至1994年時期的港產片,他滾瓜爛熟,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他能背誦如流,劉德華作品更是無所不曉,那時他每天密集式看港產片,大大話話消化了250套。



煲250套 港產片是紅娘

李正欣原是鋼琴家,曾為英國導演Peter Greenaway和成龍等做過繙譯;而司馬勤為《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等撰寫音樂和藝文評論,也有著書,二人參與不少文化項目的顧問工作。當時在紐約文藝界,他們互相已聽過對方的名字,但邱比特的箭始終未瞄準。在李正欣朋友口中,知道有位沉迷港產片的風趣老外,同時亦有一大班朋友叫Ken一定要認識彈得一手好鋼琴的香港女生李正欣。後來在一個音樂會上,這對「熟悉的陌生人」終於遇上,一見如故。不知港產片有何魅力?直叫司馬勤沉迷不能自拔。二人第一次約會,也逃不過港產片魔咒。「首次約會,Ken找來沒英文字幕的《何日君再來》,我說不怕我提供即時傳譯,一直睇一直講。」司馬勤搶白:「李式自家評述,一邊是角色在演,一邊是她在解碼。」說罷,二人笑作一團。入鄉隨俗,司馬勤2006年與李正欣在香港結婚,也有查《通勝》及經歷港式「擇日」爭佳期的玩意,他視為有趣的文化體驗。「當年我們結婚日是宜栽種、會友、出行、理髮,是適合聚會。」司馬勤笑着回憶,岳父替他改了絕佳的中文名司馬勤。二人簽紙後,便跟50個朋友跑到貴州侗族一個村落,算是慶祝儀式,更是考察和靜修。司馬勤的自我描述有這麼一句:“he eats Chinese fluently, in many different dialects”,指自己食盡大江南北不同地區的地道美食,鳳爪、蛇、動物內臟等等老外最怕的騎呢食物,他統統由心喜歡,吃得津津有味,不用查《通勝》,對於他倆,相伴而美食當前,天天都是大吉日。



七本精心傑作,更似文化藝術載體,每年二人總會精心搜刮中國各地民間藝術作封面。

起窯、立柱上樑、安門、開渠等艱澀的中文變成淺白的英文,連買牲口的「納畜」都有記錄。

司馬勤自誇食盡大江南北,鳳爪、蛇、動物內臟等等老外最怕的騎呢食物,他統統放入口,最掛念香港的明爐燒鵝。



夫妻兩人熱愛中國文化,早已雙劍合璧,曾出版袋裝《道德經》、《論語》和《孟子》。

奧斯卡得獎作曲家譚盾(左)與李正欣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的老同學,司馬勤從1995年起已經關注譚盾的創作動向。李正欣攝

(左起)百老匯著名製作人Scott Rudin、李正欣、戲劇作家黃哲倫及司馬勤出席亞洲協會2012年周年慶典。曾金燕攝



2011年,黃哲倫創作的百老匯喜劇《中式英語》在芝加哥準備世界首演,李正欣與司馬勤擔任文化顧問,與負責中文台詞的莊梅岩(中)一起工作。曾金燕攝

中西合璧是兩人自豪的智慧,司馬勤研發的海外版「煙肉伏特加」,靈感源自中國「肉(玉)冰燒」。



記者:鄭天儀攝影︰潘志恆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3/194763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