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攻進中國製藥百強企業唯一台商 李時珍從一帖配方 闖出千億品牌價值

2013-08-12  TWM  
 

 

「二○一二年度中國製藥工業百強企業﹂排行榜出爐,榜上一百家企業中,唯一一家由台灣人經營的「李時珍醫藥集團」排名第五十八名,事實上,這已是李時珍連續第四年入榜;從九三年帶著一只配方闖蕩中國市場,如今,李時珍已發展為年營業額超過十八億元人民幣、品牌價值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的製藥集團。

靠「酸痛靈」

勇闖中國藥品市場

在台北經營管理學院主辦的「第一屆傑出大陸台商獎」當中,李時珍獲頒「轉型升級獎」;從一只配方到製藥大廠,二十年來,李時珍的確需要一連串的轉型升級。

原本在台灣就擔任藥廠業務員的李時珍集團總經理林朝輝,在一九九三年前往廈門,與現任李時珍集團董事長郭文和帶著一只「酸痛靈」酸痛噴霧劑配方,與當地的東風製藥廠合作,開始銷售「酸痛靈」產品。

中藥世家出身的郭文和負責藥理,林朝輝則負責行銷。「賣產品的基本道理很簡單,最好的店面、厲害的員工、最有效的產品。」林朝輝說,雖然道理簡單,但是如果沒有資金,不用談店面,連員工都請不起,「那就只得靠自己闖!」創業初期,林朝輝只有自己一個人,帶著一位助理,先以各地方政府的「貿易洽談會」為起點。

雖然不能類比於在台灣傳統夜市的叫賣藥品,但在貿易洽談會這樣的場域,的確是林朝輝發揮驚人銷售說服力的最佳舞台,「我一邊銷售產品做業績,一場下來,可以創造十幾萬元人民幣的業績;同時,我也趁機找尋經銷商。」很快地,林朝輝把「酸痛靈」噴霧劑,做到全國OTC(成藥)外傷骨科市場第一品牌,每年營業額高達二億元人民幣。

「酸痛靈」成為林朝輝在大陸發展的一帖奠基良藥,賺到第一桶金之後,甚至反過來併購了東風製藥,準備自行開發更多的其他藥品。這時,林朝輝早年在台灣的賣藥經驗,意外催生了「李時珍」品牌的誕生。

林朝輝想到自己在一九七八年左右,當時為了拓展業務曾到南方澳漁港與當地漁民接觸,看到漁民正在喝私下與大陸漁民交易的「李時珍補酒」,林朝輝對於那帖藥酒的味道之好,印象深刻,「決定就用這一帖,當作我們新藥品的開發方向!」林朝輝於是前往李時珍的故鄉湖北省蘄春縣,找到了當時屬於國有的「李時珍製藥廠」,發現該廠經營績效並不好,於是開始提出收購的想法。

「收購國營事業」,一般企業恐怕想都不敢想,但是敢拚敢闖的林朝輝經歷兩年的時間,很有誠意地與當地政府接洽。「記得九八年遇到長江流域百年洪災,所有廠商都撤資,只有我們還帶著一百萬美元,繞道一百多公里,去到蘄春縣拜訪政府官員。」林朝輝說。

林朝輝勢在必得的決心與誠意,讓他成為湖北省第一家大型台資企業集團,先後收購了李時珍保健藥品廠、李時珍藥廠、武漢稀世寶藥廠、湖北中醫學院康萊製藥廠、七葉花藥業等,成為湖北李時珍醫藥集團的起點。

在生技產業扮演創投角色的常欣科技中國事業總裁周俊融觀察,林朝輝因為進入市場早,就像旺旺、康師傅一樣,沒有受到太多投資限制,因此占盡先機。

反應快速

以積極服務與國營藥店區隔一九九九年,林朝輝開始投產一系列高檔保健藥酒,依照李時珍自己的藥酒配方研發出「李時珍家方酒」,隨即成為全國OTC市場同類藥酒銷售第一名。其他產品如麝香祛痛擦劑,也年銷超過三百萬瓶、營收超過一億元人民幣。

能夠有這麼快的市場反應,正是靠著林朝輝過去在各個藥店通路建立起的銷售團隊,在當時中國還沒有服務業概念的時候,他就帶入「積極性服務的概念」,立刻與當時幾乎是國營企業的藥店市場做出區隔。

林朝輝評估,國營事業的員工容易有「吃大鍋飯」的心態,店面銷售人員多半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聰明的林朝輝開始在各地訓練專職銷售人員,負責「協助」藥店的銷售。「由我們的銷售人員來服務客人,國營事業的公務員樂得輕鬆,我們也正好可以推銷自己的產品。」現在,李時珍醫藥集團旗下有近六千位業務人員,四百位專職培訓師,並且在中國有超過六百多個銷售據點。

同樣也是台商的上海安東木業董事長梁少俊,是林朝輝高職時期的學長,他觀察林朝輝非常懂得找到方法讓消費者買單,「他在各地找來退休醫生,訓練成培訓師,由醫生來向客戶介紹買什麼藥比較好,消費者會拒絕嗎?」梁少俊對於林朝輝的彈性與靈活應變,相當佩服。

娘子軍隊

成功奠定百大藥廠地位

沒有上過一天行銷管理課程的林朝輝,打造李時珍品牌,靠的全部都是自己一點一滴累積來,土法煉鋼的實戰經驗最為寶貴。根據林朝輝的經驗,旗下業務員幾乎清一色都是女性業務員,男女比例甚至高達九比一。清一色娘子軍的原因,林朝輝認為女性員工比較願意接受周而復始的單一工作,而且在業務推展上比較吃香,「女性業務員比較不會被要求應酬,相對可以降低成本,即使去應酬,也是被請客的機會居多。」這群娘子軍,讓李時珍集團每年營業額,以倍數方式驚人地成長,打造出中國前百大的製藥廠。

出身貧困的林朝輝,從小在花蓮長大,家裡曾經窮到必須到米店賒米,「當時要把欠的債記載在牆壁上,爸媽都會叫小孩去賒,這樣米店比較不好意思叫小孩還錢。」有一次賒米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把米打翻了,就這樣蹲在那裡一粒一粒把米撿起來,一直撿到深夜,想起那段回憶,林朝輝忍不住眼眶泛紅。

為了不給家裡帶來負擔,林朝輝高職畢業就進入海軍陸戰隊專班,服役五年後以上尉連長的官銜退伍,隨即投入藥廠業務。正是陸戰隊「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讓他在全台灣累計拜訪客戶超過一萬家次的驚人紀錄;也正是這樣的精神,讓他在中國發展從無到有,成為百大製藥廠的總經理。

像林朝輝一樣搭著中國崛起,快速成長列車的台商企業不少,但是近年中國市場變化大,消費兩極化的現象更考驗著台商的智慧。林朝輝也正努力為李時珍及本草綱目兩大品牌積極尋求創新轉型、升級的發展模式,商業模式有所調整,但不變的是台商「窮則變、變則通」的精神。

李時珍醫藥集團

成立時間:1997年

總經理:林朝輝

年營收:約18億元人民幣

(2012年)

傑出台商共同特色

用「創價力」殺出紅海競爭首屆「傑出大陸台商獎」獲獎者包括大統紡織、艾美特、建大、大潤發、元祖夢果子、百腦匯、福貞金屬、驊陞科技、李時珍等九家業者,主辦單位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認為,這份名單的特色除了內銷導向,部分得獎者更是具有「創價力」的優勢。

所謂創價力,即指創造讓顧客產生驚喜質感的價值;本次獲獎廠商中,除了艾美特清楚定位於「高價精品家電」之外,青島大統紡織、上海元祖夢果子等,也具相同特色。

青島大統紡織董事長許利雄在13歲時就踏入紡織界,1972年創立惠新實業,「天鵝」、「豪門」等國人耳熟能詳的內衣品牌即是由其開發,94年轉進大陸後一路鎖定高端市場,除了經營豪門品牌,也引進許多世界名牌,如今站穩中國名牌內衣市場龍頭地位。

上海元祖夢果子董事長張秀琬是本屆獲獎的唯一女性企業家,她於1981年在台灣創立元祖食品,92年轉進大陸市場後,延續精緻食品的市場定位,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指定其為糕點麵包供應商之後,「食品名牌」的地位更加確立。

內需產業與外銷產業的基本思維差異,在於前者更需要「加值思考」,在中國內需市場風向從「滿足需求」轉變為「享受生活」的此際,本次獲獎的傑出台商,正可提供台商搶攻中國內需商機的戰略思考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99

新年第一帖——濾掉喧囂聚焦ROE 二線牛牛

來源: http://xueqiu.com/7355827634/34722038

長線投資買股票就是買資產,資產和企業經營質量的核心指標非ROE莫屬,不僅關系選股選時,更決定了一項交易的長期收益率,所以經常有大師說一項投資的收益在買進時就決定了,就是這個意思。

昨天發布年度總結中提到“繼續堅守低負債下的高ROE資產”,有同學不理解,在ROE指標的應用中也有不少誤區。幹脆專門談談ROE,也算是梳理和提醒自己不要被牛市裹挾而忘記投資的本質。

1、為什麽要低負債?
ROE如果是高杠桿,高負債帶來的,是難以抵擋偶發風險的,長期投資最怕的就是這個風險,一旦破產就是歸零。不明白的可以去搜索下《高負債險過強周期》這篇文章,好像是李劍先生寫的。不過國內剛兌環境,不死鳥長存,很多人感受不到這個威脅,相信未來會感受到的。

但需要強調,高負債的企業如果預期可以通過經營性現金流不斷降低負債,估值也在地板,就是好的拐點型投資,比如今年的電力。基於降息、圈錢而茍延殘踹,或者價值毀滅型的垃圾不算。

2、負債率何為高何為低?
不同行業負債率不能一刀切,金融行業天然的負債經營,所以很多時候不是看誰跑的快,而是誰能控制風險。個人對50%以上的負債率就開始蹙眉,70%以上的就避之唯恐不及。真的好企業,是不會把自己弄到這個險境的,就是行業形勢再好,也不能賭博負債擴張,這幾年的煤炭、鋼鐵、有色、化工等等就是這麽玩過來的,不僅行情好的時候賺的錢都拿來擴大生產了,而且負債投資,把自己掛在了行業的樹梢上。不成幹屍也會掉幾層皮。

但是下半年好多垃圾漲翻天,既然股民很慷慨,這些垃圾不抓住時機增發降低負債就是傻子。A股的企業幸福啊,雷鋒太多。

那是不是越低越好,從企業安全來講當然是越低越好,但行業擴張期過低的負債率就是保守,比如前十年的地產正在行業風口,通過負債經營爆賺特賺,撐死膽大的,膽小的不借錢的肯定會被行業大潮淹沒。對於茅臺這類輕資產、行業飽和的企業,負債率就不應該高,所以常常在30%以下甚至更低,或者完全沒有負債。但行業沒有未來的企業低負債的另外一個側面就是ROE長期會下降,估值的時候就該看分紅率了。

所以到底負債多高多低才好,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發展階段需要區別對待,就看兩個方面,一、負債是不是安全,二、負債是不是有利於提高ROE。如果是,適當增加杠桿也是企業管理層經營水平的體現。

3、看ROE,還是看ROE的變化?
鑒於投資就是投企業的未來,當然是看ROE的變化,ROE的變化才是導致企業盈利和估值變動的根本原因。周期高點的企業ROE都是非常靚麗的,就是俗稱的虛假繁榮,隨後ROE的下降不僅導致盈利下降,同時伴隨的估值下降就是投資的絕癥——雙殺。但類似茅臺這樣的現金牛企業,即使不擴張,把賺的錢全分紅不僅可以保持目前的ROE,分紅收益也是極其可觀的,如果不分紅也投資無門,甚至亂投資就是損害股東價值。

註意此處所言ROE下降是指的行業和企業可預期的長周期ROE下降,而不是優秀企業個別年份的暫時性困難造成的短暫下降,短暫困難造成的下降恰恰是好的買點。

反過來,值得投資的企業就是ROE長期穩定或者擴張的企業了。ROE穩定的企業在估值滿足自己收益預期後就可以買入,以獲取穩健收益,通常就是俗稱的白馬,或者一線企業。預期ROE擴張的企業有估值和業績的雙擊的可能,但考驗眼光,需要對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態勢進行合理預期,押對收益很大,押錯風險也很大,就是俗稱的黑馬,或者二線企業。至於兩者怎麽平衡,也一直在摸索中,主要看自己的承受能力和收益預期。

4、多高的ROE才叫高?
從股東價值來講僅看ROE的話,當然是越高越好。但過高的ROE眼紅的人也多,除非有可靠的護城河,不然往往不長久。所以,大師們開口閉口護城河,護城河可能是行政許可、資金、人才、專有技術、成本、品牌、地域、銷售網絡等等。投資這類企業需要緊盯行業演進和企業護城河的寬窄變化。

那到底多高的ROE才叫高?本質上同資金性質和投資者的收益預期有關,比如保險資金、養老資金有個分紅收益,或者6、7%個點的複合收益跑贏通脹就滿足了,所以很多分紅股,養老股他們很喜歡,如果說他們追求的是收益率,不如說追求的是安全和配置量級,今年土豪們高調買入藍籌股就是這個原因。從個人投資者來講,如果是追逐比較良好的投資回報,就需要更嚴格的標準,因為沒幾個雞蛋根本不存在籃子裝不下的問題。

從股市投資來講,資金量越低,越是新人收益目標越高,過高的收益率預期恰恰是貪婪的表現和造成損失的原因。真正的長期投資者一般對於15%以上的長期收益率都很滿足了,也是極其不易的,ROE長期能夠保持在15%以上的企業也屬各行業的龍頭了。

投資者能夠獲取多少的長期收益率還和買入價格相關,理論上要獲得15%以上的長期收益率,對於ROE為15%的企業,其買入價格不能高於1PB,15%的複合收益對應5年周期資產增值1倍(為原值的2倍),10年周期資產增值約3倍(為原值的4倍)。要滿足這個收益率相應的不同ROE的企業,不同的雪道長度,對應的PB估值見下表。

從上表可見,長期ROE越高,買入PB可越高,投資周期和滾雪球的雪坡越長,可以給的估值也越高,也就是說,要實現這個收益率需要一個牛逼的企業,以及足夠長的增長周期,還得有好的買入價格。ROE40%以上就懶得算了,地球上都不多見,ROE10%以下也懶得算了,稍微買的貴點就跑不贏通脹,甚至負收益。所以說,要實現15%的複合收益是很難的,買入標準是很苛刻的,A股長期高估是不爭的事實,對大多數標的和投資人而言,跑贏通脹可能是更靠譜的收益預期。為什麽巴菲特能成為股神,除了發掘好的企業,更重要的是買入標準苛刻,差不多高到買進後不用賣出的企業才下重手,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不斷累積企業價值。所以才有最好的投資是買進後再也不用賣出的投資的說法。

這是從賺企業成長的錢來講的,股市比較誘惑人的地方在於市場有時候會下金蛋,有時候會發瘋的送錢。從以上數據來看,大部分人,特別是每年輪換的股神們賺的其實是市場的錢,從個人來講,也是如此,大部分是市場給的,企業價值增長的部分有限。所以有人把股市稱為賭場,其實完全叫賭場也不對,好歹也有企業在創造價值。

此外,A股還充滿著烏雞變鳳凰的故事,對於當期ROE很爛的企業,如果由於業務轉型,或者經營效益提升導致ROE質變或者趨勢性提升,可以給更高一些的估值,畢竟投資人投的是企業的未來。

5、總結
還是得找低負債的高ROE的企業,特別是ROE不斷提升的企業,以符合自己收益預期的價格買入,然後就老實呆著,企業和市場遲早會給你送錢,企業成長的錢需要靠熬年頭,但鑒於牛市總會來臨,只要買的好,收益超預期的概率是有的。

@方舟88 @耐力投資 @棒棒糖 @圈兒 @醫藥商業 @瘋狂_de_石頭 $華海藥業(SH600521)$ $恒瑞醫藥(SH600276)$ $伊利股份(SH600887)$ $雙匯發展(SZ0008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