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CAREFREE - 順叔 中信之本(上) (2012年08月27日)
1 :
GS(14)@2012-08-27 11:41:42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8729&d=1829
今期繼續悶,開中信證券(6030)。
早幾年大型國企排隊嚟香港上市,背後搞風搞雨的「造雨人」(Rainmakers),絕大部分係外資大行,中國土炮投資銀行,好似中金咁,最多掹車邊分嚇蛋糕仔。公司上市最根本目的就係集資,市儈啲講,投行賓架最重要任務,就係揀啱良辰吉日,在市場對某個行業最有興趣的時候,幫公司上市,所以大型國企嚟香港上市,多數都係一堆堆咁嚟,2005年金融改革開快車,國企銀行排隊落嚟,早幾年鐵路投資大熱,中鐵建(1186)同中鐵(390)等又係一堆堆咁上。
咁即係話,投行賓架應好識得選擇上市時機,為客戶帶來最大利益,某行業國企排隊上市,亦往往出現在國家政策最配合發展時機。好喇!輪到大型國控投資銀行自己要上市,理論上,阿公應該有好多政策支持股市發展,股市更應該係最旺最易搵錢的時間,不過啱啱相反,中信證券及海通證券(6837)舊年第三、四季以H股上市,先後撞正大跌市而撻Q,夾硬上市下,集資額大幅縮水,唔知道國產投行特別黑仔,定係班紅色賓架唔係好識判斷市場脈搏?通常一間公司上市,開頭一、兩年點都打腫塊面充肥仔,不過,中信證券都算幾失禮,舊年10月H股上市,2010年賺113億元(人民幣,下同),2011年叫做增長一成,賺到126億元,不過業績快報指,今年頭半年,純利跌超過兩成,純利22個億左右,A股到今日都水靜鵝飛,中信證券下半年點谷,怕且都要業績倒退。
美國及歐洲的外資投行,賓架出名人工好花紅高,不過有今生冇來世,市旺做到盡食得就食,淡市冇刁,炒人發大信封又唔會手軟,呢個投資銀行的正常生態,在中信證券身上亦睇唔到。
近兩年A股唔識郁,投行證券行得閒到數完手指數腳指,不過作為最大投行最大證券行,中信證券唔單止冇炒人,員工總數仲由2010年底的10,905人,增加到舊年底的13,260人,近七成員工其實係證券經紀,只係做出出入入買買賣賣的粗重功夫,理論上,「投資銀行」部門的賓架,先係為公司搵大錢的「生財之本」,亦係最高人工一班,中信證券H股招股書,冇披露投行賓架數目,但去年年報就講你聽,呢班「生財之本」的「人才」,仍然有743人,佔員工數目超過半成。
2010年,新股上市、批股同埋可換股債券發行,中信證券仲做到41單刁,去年跌到15單,涉及金額,即係承銷佣金收入,由1,374億元,縮水到450億元,投行部門收入由33億元,跌到唔夠20個億。
中信證券去年的「職工費用」,雖然按年大減兩成,到49億元,但如果剔除出售中信建投的影響,降幅僅約一成,估計當中好大部分因證券經紀交易佣金縮水,投行部門仲超高人工養住743個賓架。
中信證券企業融資(Corporate Finance)部,成年只係幫公司做到15單刁,賺唔到20個億,即係743名「高級賓架」,拉均之後,每人一年只係幫公司搵到260萬元,如果在歐、美投行,好可能超過一半要執包袱。
不過呢,呢班高級賓架,絕對唔係一個大信封加個實Q就可以請得走,甚至唔炒得。中信證券同你講,萬三個員工當中,以「專業結構」分析,投行及資產管理兩個「生財之本」大部門,都有七百幾人,做分析員的,亦有233人;以「學歷結構」計,有187個博士,近9,000個有大學學位;以「年齡結構」計,超過9,000人在34歲樓下,好多董事級的高層,都係四十未到的年輕「金融才俊」。
不過,種種結構,都解釋唔到,無論個市幾淡,業績幾差,中信證券都唔可以立亂炒高級賓架現象,因真正的原因,涉及中信證券核心員工的「政治結構」,亦係該公司真正的「生財之本」,下回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