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要客戶忠誠 先讓員工忠誠

2012-02-13  TCW




當情勢越發惡劣,有時候艱困就是 拒絕退去。

巴波薩(Amador Barbosa)這位拉丁美洲裔美國戰爭英雄,也是布羅科(Tom Brokaw)稱為「最偉大世代」的一份子,亦即那些以無比勇氣為我們贏得二次世界大戰的男男女女們。不久之前,新聞媒體刊登了一些一九四○年代拉丁美洲 裔戰爭英雄的口述歷史,八十多歲的巴波薩告訴《堪薩斯市商業日報》(Kansas City Business Journal)記者羅培茲(Manny Lopez),當年他在道路邊清理德軍地雷時發生的事。

一輛裝載炸藥的美國卡車因為面臨地雷的威脅受命停止前進,巴波薩和他的夥伴必須卸 下卡車上的所有危險貨物。突然,敵軍的子彈如槍林彈雨般落在卡車上,德軍嘗試炸掉那輛卡車和道路,以協助他們逃走。卡車著火了,但巴波薩——忠於他的任務 和團隊成員的生命,繼續卸下已經起火燃燒、裝著手榴彈和火箭筒的木箱。他因為甘冒生命危險以拯救別人性命而獲頒士兵勳章(Soldier's Medal)。附帶說明,士兵勳章比紫心勳章(Purple Heart)高兩級。

這是非凡的忠誠行為。在我們這個事業生涯已像行動電話和 黑莓機一樣可攜化的世界,連普通的忠誠也正迅速從商業界消失。事實證明,忠誠是長期銷售關係最重要的構成要素。缺乏忠誠是越來越多交易只靠價格成交的原 因。

我從員工和朋友身上尋找的首要特質之一就是忠誠。有些員工可能很精明能幹,但如果不忠誠,雇用他們只會陷公司於險境。朋友若沒有忠誠, 就只是泛泛之交。如果某人是我的朋友,我會對他們百分之一百忠誠——任何時候都是如此。而我期待得到相同的回報。

這一點從麥凱密契爾信封公 司(Mackay Mitchell Envelope)的服務牆就能獲得證明,牆上展示了每一位員工的照片。你會讚嘆我們員工任職的時間,最資深的員工甚至長達四十五年。我們的退休員工中有 許多人的事業生涯全都奉獻給了我們公司。

我的哲學是:員工的忠誠始於雇主的忠誠。你必須讓員工知道,只要他們能夠適當的發揮其能力和效率在 工作上,你會支持他們。你也會關心他們工作生涯的發展,並提供他們需要的工具以展現良好的工作績效。如此一來,身為雇主的你便能期待員工每天會以最大的努 力來回報你。

這已超越「我幫你抓背,你也幫我抓背」的觀念。這當中有共同的目標,只有靠「每個人為了大家的利益而通力合作」才能達成。

忠 誠:銷售時不可或缺

培養員工忠誠是創造客戶忠誠的第一步。我的事業仰賴忠誠客戶的日常營運,偶爾也因為他們的大筆採購而受惠。我們都有一群 忠誠的客戶,即使他們能從其他地方用更低廉的價格採買,或是獲得更快的週轉,抑或更好的服務,仍會繼續向我們採購。

但是,如果把這些「或」 都改成「和」,你的客戶就會開始質疑起你對他們的忠誠度。這個道理也適用於員工。一旦他們開始質疑他們受到的待遇,你就不能期待他們會有最好的工作表現。

我 完全贊同《忠誠度法則》(Loyalty Rules)作者瑞克赫爾德(Frederick Reichheld)他的看法,他相信忠誠是驅動財務成長的燃料。根據從線上新創公司到基礎穩固大公司的密集研究,例如哈雷機車(Harley- Davidson)、企業租車(Enterprise Rent-A-Car)、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戴爾(Dell Computer)、直覺(Intuit)等公司,瑞克赫爾德揭露了六項企業賴以創立永續事業的根本忠誠法則。

一、創造雙贏:永遠不要靠夥 伴的犧牲而獲利。二、精挑細選:會員資格必須是特權。三、保持簡單:降低複雜度,以增進速度和彈性。四、獎賞績優表現:有價值的夥伴,值得你訂出有價值的 目標。五、仔細傾聽,有話直說:堅持誠實的雙向溝通和學習。六、宣揚你的做法:解釋你的原則,然後努力實踐。

還有比這些更簡單的嗎?

IBM 前董事長艾克斯(John Akers)如此說明忠誠:「我們都聽過短視的生意人引述隆巴迪(Vince Lombardi)的話:『贏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唯一重要的事。』這確實是激勵團隊的精彩引述,但就一種整體觀哲學(overarching philosophy)來說,這根本是胡扯。我比較喜歡隆巴迪的另一句引言。有一次他說,他期待他的球員具備三種忠誠:對上帝、對家庭,和對綠灣包裝工隊 (Green Bay Packers),而且就按照這樣的優先順序。」

麥凱箴言:員工應該被鼓勵問問題,但應該永遠找不到理由去質疑你對 他們的忠誠。

最近我讀到一項調查說,我們憂慮的事中有四○%永遠不會發生;有三○%已發生,所以已無能為力;有一二%是為事不關己的事情而 操心;一○%與生病有關(不管是真的或想像的);只有八%值得我們為其擔憂愁煩。我要加上一句,即使是那八%也不值得我們浪費精力去擔心。

憂 慮:會讓你錯失目標

你知道「憂慮」(worry)是源自古英語裡的「勒死」或「窒息」嗎?不難想像,人的確可能會因為憂慮而致死,或罹患心 臟病、高血壓、潰瘍、神經疾病和各種危險病症。值得嗎?

有些人以為這是近來才有的現象,但我要提醒你:有關憂慮的忠告可以追溯到《聖經》。 憂慮不是現代人的發明,只是我們必須找出一條解決之道,避免讓憂慮主宰我們的生活。我要在這裡推薦兩本好書。

第一本是舊書:卡內基的《如何 停止憂慮開創人生》。這本書出版於一九四八年,但書裡的忠告在二十一世紀看來,仍然深具價值。事實上,它完全符合當下的需求。身為一個慢性病患,這本書有 兩個章節讓我深感震撼,這兩章談論的都是企業人士如何在不加添憂慮的重擔下嘗試解決問題。卡內基讚揚冷氣機大亨開利(Willis H. Carrier)深得箇中三昧:

一、誠實的分析情勢,並設想可能發生的最糟情況。二、做好心理準備,必要的話準備接受最糟的情況。三、然 後,冷靜想辦法改善你已有心理準備的最糟情況。

另一個我個人中意的卡內基方法,是一家大出版社主管里翁一度實踐的系統。他對沉悶又缺乏建設 性的會議感到十分厭倦,因此提出一項規定,凡是要向他報告問題的人必須在會前先繳交一份回答以下四個問題的備忘錄:

一、你的問題是什麼? 二、問題發生原因是什麼?三、有哪些可能解決辦法?四、建議採哪種解決辦法?

里翁從此以後很少再看到問題,而且他也不擔心出現問題的話該怎 麼辦。他發現他的部屬利用這個方法尋找可行的解決辦法,不必花大量時間在無用的會議上。他估計因此而節省了四分之三的會議時間,使他的生產力、健康和心情 都大為改善。他是在推託責任嗎?當然不是!他支付薪水讓那些人做分內的事,而且給他們絕佳的決策訓練機會。

另一本好書是曾經高踞《紐約時 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的《別為小事抓狂》,作者是已故的理察‧卡爾森(Richard Carlson)。我喜歡書中章節的標題,如:「不斷告訴自己『人生不是緊急事故』」、「練習忽視負面思想」,和我最欣賞的「拋棄『溫和、優閒的人無法成 就偉大事業』的觀念」。

木已成舟,操心無益。整天憂慮比整天工作更累人。

人經常忙於憂慮昨日或明日,以至於忘了今日。而今日 才是你要面對的。

舉個拳擊手的故事為例,在拳賽最後一回合倒地計時十秒不起後,他被抬到了更衣室。等到他意識清醒、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後,他 對經紀人說:「我是不是讓他擔心死了?他以為他把我打死了。」

現在,就卸下憂慮讓它回到該去的地方吧!

麥凱箴言:今日是你昨 日擔心的明日。(本文摘錄自第四、第三十五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98

【熱點】馬云:要賺窮人的錢,先讓他們有錢。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1/57062.html

馬云也提到,讓自己對未來具有信心的秘密是:相信未來。「10年前我只想能夠生存下來,我只想可以有錢付工資給員工。14年前我的月薪只是92塊人民幣,即15美元一個月,而我希望拿到30美元。但我對未來有期望。

以下是馬云演講實錄摘選:

馬云:很榮幸來到這裡。我從來沒想過有機會來首爾大學演講。

阿里巴巴為什麼發展到現在這種規模?因為我們相信未來。10年前,我告訴人家我堅信互聯網就是未來。即使成功的不是我們,也會有其他人成功,所以我們必須要努力。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未來。

在中國,有淘寶、百度騰訊,我們已經沒有機會了?我想在韓國情況相同,每個人都會覺得,已經有這家公司了,我們該如何生存?10年前,我對比爾•蓋茨也有同樣想法,因為微軟,我沒有機會了;因為Google,我沒有機會了。不是,機遇無處不在。因為互聯網,因為云計算,因為大數據,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機會。

機會在哪裡?我告訴自己,也告訴年輕人,機會就在有人抱怨的地方。當有人抱怨時,機遇也同時存在。尤其是在中國,每個人都在表達不滿。當每個人都在抱怨的時候,機會就出現了。處理不滿,解決存在的問題,如果你跟其他人一樣抱怨,你也沒什麼希望了。所以當我聽到別人埋怨時,我就會覺得很興奮,因為我看到了機會,會想我可以為這做些什麼。

我們時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如何跟未來競爭?我們成長到如今的規模,我覺得最好的時候不是今天,今天的阿里巴巴集團、支付寶和菜鳥都太大了,如今的規模,每天都會出現許多讓人頭疼的問題。

年輕時,我告訴自己有一天要成為一家大公司的CEO,那樣我的生活會變得輕鬆很多。絕對不是這樣,當公司越來越大,生活絕對不可能變得輕鬆,每天都會有新的問題。

生活真不容易啊,但是我們要去面對它。所以,當你人不多的時候,你知道自己的定位;當你規模變大的時候,如果察覺到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你需要提前六個月做變動。因為當你意識到要改變的時候,通常都遲了,就像泰坦尼克號撞冰山那樣,會很快沉掉。我今天的問題就是,時常問自己,如何才能讓這艘船安全航行,因為這不容易,我們在中國創造了1,200萬個直接及間接就業機會,如果我們這艘船沉了,1200萬個就業機會就命懸一線。

所以我們問自己,我們應該往哪走?上個世紀,如果想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通常需要抓住1、2或3個機遇;而這個世紀,如果想成為偉大的公司,必須要解決社會問題。中國的社會問題很多,我相信像我們這樣的公司可以解決的社會問題,首先就是創造就業;其次就是擴大內需,讓農村和農民都富裕起來;第三,讓中國的經濟更好。

創造就業是非常重要,有人說,創造就業不是你的問題,是政府的問題。我認為這就是我的問題,1999年成立公司的那天,我們有自己的使命,我對我們18個創始人說,我們在這裡是因為我們想要幫助小企業成長。小企業是創造就業機會的主要群體,他們有無限的創造力,這是我們的使命。雖然我們今天壯大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第一天就開始的使命,就像初戀通常是最美好的。

最初的愛往往是最美麗的愛。我對自己說,我們在這14年來走過的艱苦日子,我們常常記著我們服務的是誰? 是小企業。即使後來我們做淘寶,仍是在幫助小企業的,因為淘寶上有900萬小賣家。所以,這是我們要記住最初的愛,並要持續下去,直到今日,我們都還在創造就業。

第二是內需。在中國,上海、北京、廣東,這些沿海城市很富裕,從富人身上賺錢容易,每個人都想從有錢人身上賺錢。但如何從窮人身上賺錢? 就是令窮人先富起來,然後才賺錢。

在廣州,若公交車上有21個人在上面,通常其中20個人都是銷售員,每人都想跟你推銷東西。若你是其中一個銷售員,你會怎樣做? 我的工作是幫助其他人致富,如果你看到別人口袋中有5元,一個成功的銷售員會想如何把那5元弄到自己口袋,但若是一個好的企業家,他會想如何將那人的5元變成50元,然後取得2元,這是最好的辦法。

我想未來在中國,有很多人想致富,幫助他人致富,然後你可以從中分到一杯羹。為何淘寶、阿里巴巴增長得那麼快? 我們的理念之一是,永遠不要嘗試改變及說服一個成功的人,嘗試改變及說服那些希望以更容易的方式成功的人。

10年前開始做淘寶時,我們去找了很多成功的人,他們說﹕」不不不,忘記它吧,我永遠不會網上購物,這太愚蠢了。」因為他們是成功的人,去改變成功的人是不可能的,但改變渴望成功的人卻很有趣。

所以,我們相信,中國的潛力不在廣東、北京、上海,而是在中西部,這些地區的人想要致富,想成功,有上億的農民希望能獲得成功,若我們能幫助他們成功,我們便有了機遇。

第三,如何讓中國的經濟更好? 我們看到今日的環境,有霧霾、水、食品的問題,我們都很沮喪,我們怎樣可以做得更好? 我相信互聯網不是一個賺錢的工具,而是改善社會的工具,改變人們的思考方式。我有一個很大的願望,而我相信它會成真,就是中國會因互聯網而改變。未來永遠比今日更好,人類經歷了很多艱辛的日子,戰爭、災難、饑荒,而我們今天也面對挑戰,這些挑戰並非最困難的,我們將會生存下來,中國將會生存下來。為何中國可以生存下來? 因為我們這代人是在互聯網下成長的,我們開放、透明,我們學習如何享受自由,我們知道全世界各地發生什麼事。

我相信,我們年輕的一代,肯定比我們更聰明。你們勤奮、有更好的機遇,怎會解決不了這些問題?5年前在中國,人們說﹕」JACK,你是生意人,為何談水、空氣和樹?」 我說﹕」水、空氣和樹,如果我們什麼也不做,中國將會有麻煩。」今日,每個人都在抱怨水、空氣、環境。停止抱怨吧,已經太遲了,這是給你們和我們這一代的機遇,這是我的感受。人們說中國這裡有這問題、那裡有問題。那些只會抱怨的人永遠不會成功,那些在抱怨中抓緊機會的人才會在未來20年有機遇。

我親兄弟,他常抱怨,我不抱怨。他30年來沒有多大改變,而我一直在變。所以我想和在場的年輕人說,永遠對未來保持高的期望,每天嘗試改變自己一點,只要一點。人們問我,」jack,你10年前已有這樣遠大的目光嗎? 你知道自己會有今天嗎?有淘寶、支付寶?」 不。我告訴你實情,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這麼成功。10年前我只想能夠生存下來,我只想可以有錢付工資給員工,有足夠錢付工資給我自己。14年前我的月薪只是92塊人民幣,即15美元一個月,而我希望拿到30美元。

但我對未來有期望,我知道終有一天,若我不努力工作,我不會有機會。過去14年給我一個深刻的感觸,我希望與所有認識的年輕人分享,今日很艱辛,明天會更困難,但後天會很美好,但是大部分人會在明天的晚上死去。 所以你今日要努力,明天才能活下來。明天往往只會比今天更艱辛,但後天一定是美好的,無論有那麼多人抱怨,無論你喜歡與否,我告訴你們,20年後,在這世上會有比今天更多更富有的人、更成功的人、更大的公司,這是肯定的。你喜歡與否,這是現實。但這會否是你,抑或其他人,則視乎你有多勤奮、做事有多聰明、怎麼不計較去幫助別人。

今天,當你還是」小」時,想法要」大」,做事要」細微」。當你變得」大」時,要想到」小」的,多做點事。我們的規模,阿里巴巴這麼大,要想到創造就業,幫助貧窮地區富起來,改變中國的環境。這是三項抱怨,也是三個機遇,就是在這裡,任何人能解決這些問題,便可以長久活下來,簡單又容易。但這些問題不可能一日解決,問題和機遇一樣長期存在。這是我想說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464

IBM大中華區總經理王天義的帶人哲學 想要萬人之上 她先讓人「服氣」



2015-09-07  TWM

從一個單純的系統工程師做起,王天義在進IBM三十三年後,成為IBM大中華區新任總經理。能登上這個位置,她靠的是「人」為核心的帶領團隊方式,讓所有人都對她非常服氣。

撰文•孫蓉萍

七月三十一日,IBM宣布由王天義擔任大中華區總經理。如果從全球組織架構來看,王天義的頂頭上司有三位,一是大中華區董事長,另兩位則是全球集團董事長和資深副總裁,在這家擁有四十萬名員工的百年超級大企業裡,王天義爬到了「三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但是在此之前,王天義的名字卻沒有太多曝光。「我加入IBM三十三年以來,沒接受過人物專訪,因為個人的成績好,全都該歸功於團隊。」王天義說。

這不是一句官話!三十三年來的一步一腳印,王天義不是只靠個人賣命打拚,而是團隊管理。

一九八三年,取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雙碩士之後,王天義加入台灣IBM,從單純的系統工程師開始,很快地就被提拔為管理階層,在過去十九年駐點中國的經歷中,她管理過的團隊包括系統整合,乃至於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金融服務等各個領域。

從一個系統工程師,成為管理成長潛力雄厚的大中華區總經理,王天義如何能帶領兩岸三地這麼多不同的團隊創下佳績?關鍵全在於「讓人服氣」。

招牌會褪色 人心歷久彌新「一個人,會決定加入一家公司,往往是看上這家公司的名氣;但當他最後選擇離開這家公司時,通常是因為不喜歡他的主管,或者是團隊裡的氣氛。」在一次IBM全球大會上,王天義聽到這句話,也啟發了她對「管理」的深層理解。

她補充說明:「一位好的經理,會讓員工捨不得離開這個團隊。即使是IBM,隨著你在這家公司工作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後,這三個字的影響力可能愈來愈弱; 愈來愈強的影響力,來自於職場周遭的人。」王天義很清楚,在「留住人才」的層面,管理者比公司品牌更重要。成功的管理者要能讓團隊成員發自內心地感到服 氣,而非只是利用主管的權威,不斷下達「使命必達」的僵固指令。

讓人服氣的基本功,是讓下屬清楚「你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主管」。

「當時,我還只是一個小業務,她已經是資深經理了。」台灣IBM總經理黃慧珠回憶當年,「我的案子遇到一點困難,問她能不能陪我一起去客戶那裡聊一聊,沒 想到,她立刻答應。」就以往慣例,已位居要職的王天義,其實最多只需要在大方向上給予適度指導即可,「但她知道我的難題之後,不但細心地進行各種沙盤推 演,甚至親自跟我拜訪客戶,順利解決我這個小小業務的大難題。」沒有階級之分地協助解決團隊問題,讓黃慧珠對她印象深刻,從此對她服氣。

台灣IBM軟體事業處總經理賈景光,同樣也對王天義心服口服,而最讓他折服的部分,是王天義的兩個管理特質:充分掌握下屬工作,也勇於為下屬承擔失敗結果。這兩者,具有某種程度的因果關係。

「我之前負責台灣金融事業群,王天義是我的督導。記得曾經有一個專案,在執行的過程中,王天義一直緊盯我們,也充分掌握進度。但是到了最後兩個禮拜,發生 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狀況,導致專案無法如期完成。」解決團隊問題 沒有階級之分如期完成,是IBM對客戶最重視的承諾、是IBM的鐵律,「當時我非常自責、帶著忐忑不安的心,在電話會議上向人在北京的她報告。沒想到她竟 然沒有責備,只是耐心聽完我的解釋。」電話那頭,王天義這樣告訴賈景光:「我很清楚,所有人類能做的事,你們都努力試過了,那就讓它發生吧!你們不要有壓 力,接下來趕快把進度趕上,明天上班重新變成一條好漢再來打拚。」她一肩扛下了這個專案延誤的責任。

賈景光說:「她其實一直掌握我們的進度,也知道意外有時就是會發生,她看到我們盡了最大努力,所以沒有苛責,只是繼續討論如何把事情趕快完成、把傷害降到 最低,讓我訝異又感動。」掌握進度,是每位主管必要工作,王天義做到徹底,除了因此能夠有效管理各項工作執行狀況之外,也能清楚畫出一條分界線,「何時應 該責備、何時應該以鼓勵代替責備」。

說到進度掌握,在王天義底下做事,其實也有一定壓力。「我不要每個人都說我好,即使會冒犯別人,我也要堅持做對的事。」王天義強調,她一旦發現工作進度可 能出現問題,就會二話不說地立即召集相關人員,在第一時間釐清真相與問題點,務必討論出一個具體的處理方式之後,再授權給同事,接下來繼續追蹤進度,需要 時伸出援手。

從她口中,說出了這樣一套治軍嚴謹的標準作業流程,但在操作這套生冷SOP的過程中,她還是會賦予某種鼓勵人心的溫度。

管理者有溫度 讓軍心穩定王天義說,當團隊遇到極大的壓力時,她通常會面帶微笑地對著大家說:「這有什麼難的?我們慢慢來,一點一點做。」王天義目前在北京的特助則說, 「有她在,難的事情就會不一樣,大家的心會安定下來。」這就是王天義的另一個管理特質,她要做一位有溫度的管理者。前IBM大中華區全球服務事業部電信媒 體事業部總經理葉啟仁透露,王天義曾經這樣分享管理者的形象拿捏:「你們要夠聰明,但不要顯現出你太聰明;你們要夠精明,但不要顯現出你太精明;你們速度 要夠快,但不要顯現出你的急躁。你們要夠強,但要把強項藏於內心,不要讓人覺得有侵略性。」這已經到了一種藝術層次,一種由管理者所發出的、近似「曖曖內 含光」的溫度與亮度。既有值得信賴的暖流,又不至於帶著侵略性,於是,團隊成員可以勇於分享他們的想法創意,而不用擔心被主管指責思考不夠成熟;當問題發 生時,團隊也不必擔心會被咆哮痛罵,而能在第一時間向上反映。

如果下屬必須「猜測你的情緒」才決定要向你報告哪些事情,那就不是一位好主管。王天義說:「在一個團隊中,不只自己要好,還應該一起幫助團隊的人,彼此鼓 勵,不論順境或逆境,都能一起向前邁進。」而且她認為一個好的領導者,要能創造一種溫度、一個氛圍,讓每個人每天都進步。

讓下屬倚靠、讓下屬安心、讓下屬進步,這是王天義「讓人服氣」的管理特質;賈景光認為,這些特質讓王天義總能打造一個「軍心穩定」的團隊,在這個充滿變動的年代,「人心容易浮動,而她正可以讓人安心、信任」。

如今,IBM已經賦予王天義重任,而她的許多特質,也值得每位管理者細細地揣摩思考。

王天義

現職:IBM大中華區總經理經歷:IBM大中華區副總裁暨行業及價值創新事業部總經理、大中華區金融服務事業群總經理等學歷:紐約州立大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雙碩士家庭:已婚,育有兩子變成一人大將軍時,該如何自處?

在IBM的職涯中,王天義曾經有過那麼一次,從原本管理上千人的主管,一夕調至「一人部門」,變成必須獨力開發新業務市場的「一人大將軍」,一個人,處理所有事情。

別人看她都覺得擔心和不捨,但是她當時卻保持正面思考,並且對自己非常有信心。

首先,她自告奮勇,特地選擇去開拓一個自己不熟、難度又特別高的市場,她覺得「我要在大企業下練習虛擬領導力,單槍匹馬見客戶,測試我的市場價值。我一身 武功,當然要做難的事,如果我成功了,就證明了我的實力,如果我失敗了,我相信公司沒有其他人能做得成!」就是這種骨氣,讓她後來成功拿下一個系統整合的 案子,專案金額高達1600萬美元,證明了她的能力,在困境中也能找到出路。

圖說:王天義(左2)業務目標明確,但沒有架子,溝通管道順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19

鼓勵民間投資,要先讓民企賺錢

2018年中國經濟棋過中局,在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中,最令人擔憂的是投資增速的迅速下滑。今年1~7月,固定資產投資和去年同期相比,只增長了5.5%。如果這個速度維持到年底,那麽今年的投資增速將是本世紀以來最低的。為什麽投資如此疲弱呢?

固定資產投資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也就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房地產投資非但不弱,甚至出乎意料之強。今年1~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2%,是2014年以來最強的一年。如果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的話,7月的同比增速甚至已經接近了30%。顯然,在三四線城市“漲價去庫存”的大背景下,開發商投資的熱情異常高漲。事實上,今年前7個月的房屋新開工面積和歷史同期相比,已經創出了2011年以來同一時期的新高。

至於基建投資,今年則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下滑。在所有投資中,基建是和政策關系最緊密的。2008年,在“四萬億”刺激政策之下,基建投資反彈速度最快,幅度最大。之後經過2011年下半年的整頓,基建投資在2012年初放緩到零增長。但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出於保增長的需要,政府不得不重啟基建投資,並放松對銀行表外融資和地方融資平臺的管理。在接下來的5年里,基建投資大致保持15%到20%的年增速,成為保增長的重要抓手。但今年以來監管重新加強,銀行表外融資遭到重創,對基建的融資產生嚴重影響。1~7月基建投資的同比增速下滑到2%左右,而且可能繼續下滑。

最後是制造業投資。制造業投資本身並不算太差,1~7月同比上升了7%,超過去年同期的5%,但卻遠遠低於市場預期。原因在於,歷史上制造業投資和兩個東西關系最密切,那就是出口以及企業利潤關系。過去一年出口和企業利潤的增長都非常強勁,但拉動的制造業投資增速上升卻非常有限。如果仔細看一下投資和利潤的數據,答案並不複雜,那就是賺錢的不投資,投資的不賺錢。

今年上半年,國有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加32%,但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只上升了3%。與之相比,民營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上升了8%,而民營工業企業的利潤只上升了10%。為什麽國有企業不投資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國有企業中賺錢的主要是像石油、鋼鐵、化工、電力這樣的中上遊部門,在供給側改革下這些部門的利潤大幅改善。但是,它們原來就處於產能過剩的狀態,很難再大規模投資。但民營企業整體而言賺錢有限,相應的投資需求也不大。事實上,上述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可能還高估了民營企業的賺錢程度。首先,這一統計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低於2000萬的民企;第二,只有活著的企業才會留在樣本中,破產的民企會被剔除。

面對投資持續下滑的趨勢,7月份以來一系列的高層會議,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的微調。但是,基於目前經濟增長仍然高於今年目標,以及勞動力市場尚屬穩定,期望去杠桿和嚴監管的基調發生大幅轉變,也是不現實的。最近一段時間,對銀行的表內信貸和財政的表內支出以及地方債融資,政策的支持力度明顯上升,但對於表外融資和地方融資平臺的壓力,仍然看不到大幅放松的跡象。因此,下半年我們也許能夠看到基建投資的企穩甚至小幅反彈,但不太可能重新回到以前15%~20%的增速。

另一方面,目前處在高位的出口增速和房地產投資,下半年都有可能出現放緩。從對沖投資下滑的角度來看,8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民間投資,是非常及時的。但是對於銀行而言,面對“賺錢的不投資,投資的不賺錢”的情況,要擴大信貸也不容易。

所以,要激勵民間投資,最重要的就是讓民營企業賺錢,而最簡單的就是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其中既包括企業的增值稅和所得稅,也包括社保的繳納和員工的個稅。事實上,今年前7個月個人所得稅、國內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同比增速分別是21%、15%和13%,都高於民營工業企業10%的利潤增速,企業的負擔可謂不輕。要穩定投資增速,為企業減負刻不容緩。

(作者系麥格理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責編:孫維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611

不滿倡23條立法及撐人大8.31泛民擬先讓胡官入閘 逼曾俊華讓步

1 : GS(14)@2017-02-12 13:39:42

■「D300+」昨開大會商討特首提名策略,多名泛民選委出席。李家皓攝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擁有逾300票的泛民「D300+」昨聚首商討特首選舉提名策略,近百名泛民選委出席。專業議政召集人郭榮鏗會後指,民主派較傾向提名胡國興、曾俊華或按民間公投結果提名。但不少選委批評曾俊華提出為《基本法》23條立法和他在政改立場上,未達民主派要求,會在未來會面中迫使他讓步,真普選醫生聯盟黃任匡提出,泛民選委先讓胡國興入閘,迫使曾俊華在政改立場上退讓。記者:林俊謙


泛民「D300+」昨早在港大舉行3小時閉門會議,有份主持會議的郭榮鏗會後稱,近100個來自11個界別選委經閉門討論後,希望促成有競爭和反中聯辦操控的特首選舉,會上集中討論提名胡國興、曾俊華及獲公民提名支持的參選人,未有選委提出會提名林鄭月娥或葉劉淑儀。郭指泛民選委會好好運用手上的提名權,在本月尾作出最後決定,但未能交代上述3個提名方案的選委比例。對於曾俊華政綱提出為23條立法和政改以人大8.31決定做基礎,會否減低泛民提名意欲?郭榮鏗指,他們今對所有參選人在重要議題立場仍有很高期望,希望參選人能夠作出回應。


「幾少都好,點都要有」

與會的真普選醫生聯盟兼選委黃任匡會後表明,他無一定要提名曾俊華的包袱,認為泛民選委最重要是影響即將出任特首人士的政綱,並透露自己希望集結100名泛民選委先推動胡國興入閘,藉此向曾俊華施壓,要求其政改立場讓步。黃任匡指出,明白曾俊華不能表明撤回人大8.31框架,但胡國興也指出,在不撤回8.31基礎下,仍有很多空間推動政改,包括重啟政改諮詢時,不將8.31作為前設。黃任匡指,不少被視為「薯粉」的民主派選委,雖然傾向提名曾俊華,「但大形勢係曾俊華點都要有啲讓步,無論幾少都好,點都要有」。與會的工程界選委黎廣德亦指,工程界認為胡國興與民主派立場最接近,「比曾俊華較支持得落」,但指未定提名立場。專業議政莫乃光亦指,後日與曾俊華會面時,勢要追問他為何要提出為23條立法:「佢究竟想點?」


胡志偉讚曾俊華守規矩


據悉,昨日會議上,有選委提出,在提名期首一、兩日,即提名胡國興入閘;亦有選委表明會提名曾俊華,指要在候選人中「揀個冇咁爛」,但認為曾至今對選委訴求「有少少遊花園」;有選委則對提名曾俊華有保留,警告若提名曾俊華入閘,將令民主派「付出好大好大代價」,即使要求選舉有競爭,民主派亦應有原則。民主黨中委會及選委今日將與曾俊華會面,黨主席胡志偉表明,一定會追問他有關政改的立場,因為該黨一定反對人大8.31決定下的政改方案,又指會要求曾俊華先處理普選,再處理為23條立法。但他卻讚曾俊華、貶林鄭,指林鄭處事手法強硬、不聽人意見,曾俊華則在面對困難時較有規矩:「可以話佢(曾俊華)係蠢啲,但佢願意守規矩。」對於泛民力促就政改立場讓步,曾俊華回應指,已在政綱中詳細交代政改內容,會繼續與泛民及所有政治光譜的選委解釋,爭取支持,拒絕回應會否讓步。未獲泛民「D300+」點名支持的葉劉淑儀,指有泛民會作策略性投票,不會綑綁,故對入閘仍充滿信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12/199258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4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