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職場X世代 權威式管治過時 善用新鮮人靈活特點 強化班底

1 : GS(14)@2010-12-09 22:30:52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9-881709?category=m

Y世代僱員已成職場最主要新力軍,但公司X世代管理層,不少仍沿用權威式管治,難與缺乏耐性、較自我的Y世代溝通。不合時宜的管理方式,不單令Y世代對職位前景心灰,代溝問題更令關係勢成水火,不利為公司發掘人才。

有人事顧問指,Y世代擁有腦筋轉數快、創造力強等優點,建議管理層善用,更可直接為下屬訂立階段性工作目標;並且通過多讚賞、多溝通方式,有助建立強大班底,為公司拼搏。

相信不少X世代管理人員,皆曾體會Y世代員工對命令愛理不理;當向其講解工作要點時,他們的樣子似明非明,待完成工作後,結果對工作質素大失所望。更甚者,每當指出其工作問題時,話未說畢即「駁咀」,更常將辭職「掛口邊」,責任心不足,早被管理層視為Y世代的普遍情況。

不願跟隨上司步伐

原來Y世代員工並不期望只跟上司方式辦事。現職標纖印刷公司客戶主任的Y世代Helen,上司經常要求她按既定方式做樣辦予客戶,事實她直接與客戶聯絡時,對方均對她創新的樣辦表現方式感滿意。然而,上司對此不加理會,令她感到「無癮」,經常與上司對抗,工作不足4個月便請辭。

人事顧問公司泰田、麥基爾剛完成Y世代職場特質及偏好報告,董事總經理蔡惠琴指出,創新、思考靈活變通是Y世代最佳特質。

根據報告結果,Y世代僱員最希望擔當「師父」角色的上司,在其有需要援助時,才按情況提供幫助,如工作遇上樽頸,上司能即時指導,會令他們感到上司的關心,但他們更想為工作承擔風險,故希望工作時能有更大自由度,發揮能力及想法。

蔡續指,相當部分Y世代員工存在短視缺點,若感無清晰發展方向,最多只留職半年至1年,因此應為下屬分階段訂立發展目標,令他們循序達標,長遠可建立更鞏固合作團隊。

定期提供培訓

若按員工對工作的期望,Y世代除追求金錢,他們亦希望參與公司決策。27歲的Ray現職本港一間大型建築公司,雖僅為工料測量員,上司卻定期安排他與同年資同事參與內部管理層會議,目的是讓其了解高層制定公司政策時的關注;又會定時與下屬用電郵溝通,了解他們對工作想法及問題,Ray深感得到上司重視,不經不覺已為公司服務逾3年。

為令兩個世代的關係更密切,蔡建議管理層應調整與Y世代溝通方式,多讚賞及定期提供在職培訓,善用他們創新多變想法,相信能建立強大年輕班底,憑Y世代靈活多變的想法及反應,將能更快地回應市場變化。

﹏﹏﹏﹏﹏﹏﹏﹏﹏﹏﹏﹏﹏﹏﹏﹏﹏﹏

求職態度 自信爆棚

「你不請我將是你們的損失!」有成績傑出的Y世代,初次見工盡顯自滿態度;亦有新一代面試時,嚼着香口膠與面試官對答,嚇怕一眾僱主,聲言見工「無下次」。

有任職傳訊業的僱主面試新人,對方是剛畢業於名牌大學的求職者。該名僱主在正式談話前做足禮儀,奉上名片自我介紹,殊不知對方輕輕單手接過,立即塞進褲袋,從未正眼看過名片上的資料,令僱主大嘆︰「真的不懂得尊重!」

新一代受盡父母寵愛,踏足社會前可能一切順風順水,令不少求職者不懂禮儀的同時,亦過度自大自滿。有僱主面試期間慣例會問︰「你認為自己有甚麼優點和缺點?」有Y世代求職者竟認真回答︰「我認為自己的缺點是太勤力,令身邊的人有很大壓力。」令僱主哭笑不得。

其實求職者面試時態度真誠,謙虛有禮,加上小小心思,實在不難出位。有僱主憶述,在面見完數十位求職者後,有應徵者事後用電郵寄來一封感謝信,多謝僱主給予面試機會,即時加深僱主的二次印象︰「如果面試的兩位應徵者都是90分,當然會請有寄信的那位(求職者)!」

﹏﹏﹏﹏﹏﹏﹏﹏﹏﹏﹏﹏﹏﹏﹏﹏﹏﹏

【Case】X世代:「服侍」下屬交個朋友

任職基金界聯席董事的Amy,今年36歲,是職場Y世代眼中的好上司,下屬人數不斷壯大,直接令她的收入愈來愈高,高峰期月入最少達20萬、30萬元。

「年輕一代硬頸,上司不能對他們指指點點,盡量不要發脾氣,因為現在的80後很有性格,動不動就話辭職,拋下一封辭職信就掉頭走。」

因此,Amy每天會抽最少2、3小時「服侍」Y世代下屬,協助他們解決工作上的任何困難,甚至連感情失戀、父母關係也要照顧。她笑言:「80後會看上司是否卸膊,出事時會不會撑他們,或者可在上司身上學到甚麼。只要他們服你,就會視為朋友,落力為你做事。」

﹏﹏﹏﹏﹏﹏﹏﹏﹏﹏﹏﹏﹏﹏﹏﹏﹏﹏

【Case】Y世代:自以為是不肯教人

25歲的Ada任職文員,她說:「不少屬X世代的上司很自以為是,總是說︰『你咁都唔識!』其實初入職,誰懂得那麼多?X世代上位後總是忘了剛踏足社會時的懵懂和辛苦,對現時的新人要求太多,但由於覺得分配的工作很簡單,又不會給予新人清晰指導。」

「X世代又太過古板,工作了那麼長時間,他們當然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Y世代可從中學習,但另一方面,如果Y世代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做事,他們會覺得詫異、唔聽話,總是想︰我食鹽多過你食米!」

撰文:梁愚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9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