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芯到雲,紫光集團的野心與遺憾

自5月8日起,紫光國芯的證券簡稱由“紫光國芯”變更為“紫光國微”。公告稱,公司在紫光集團“從芯到雲”總體戰略的部署下,從事集成電路設計相關業務。而這一變更是為了進一步反映公司所處行業,明確了紫光國微聚焦微電子領域的核心業務定位。

在國內芯片企業中,紫光集團布局較廣,涉及產業鏈上的設計、生產到封測等環節,但國內整體芯片布局處於比較早期階段。

“我們現在基本上完成了面上的一個布局,但是在更多細節上進入到高端還有很大距離。”紫光集團副總裁、紫光展銳首席運營官王靖明對第一財經等記者坦言,目前紫光的產品並不全。

布局芯片

按產品形態,半導體主要分為分立器件、光電子器件、傳感器和集成電路。集成電路又分為模擬電路(Analog)、微器件(Micro)、存儲器(Memory)和邏輯電路(Logic)。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WSTS)組織的數據顯示,2017年,存儲器和邏輯電路銷售額分別為1239.7億美元和1022.1億美元,占集成電路總銷售額的36.1%和29.8%

但存儲方面,中國的自給率幾乎為零。存儲器主要分為易失存儲器和非易失存儲器,前者包括DRAM和SRAM,後者主要包括NANDFlash和NORFlash。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的一位員工告訴記者,存儲器芯片約占芯片市場的三分之一,主要分為易失存儲器和非易失存儲器,前者包括DRAM和SRAM,後者主要包括NANDFlash和NORFlash。DRAM和NANDFlash是存儲器的兩大支柱產業,中國嚴重依賴進口。其中,NANDFlash產品幾乎全部來自國外,主要用在手機、固態硬盤和服務器。NORFlash主要用於物聯網,技術門檻較低,中國企業基本已經掌握,但應用領域和市場規模不如DRAM和NANDFlash。

過度依賴進口不僅會面臨斷供的風險,還有時不時地漲價。自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的存儲芯片價格暴漲也讓國內終端廠商苦不堪言。雖然,紫光集團下屬的長江存儲正試圖實現中國存儲芯片的突破,但離真正的規模量產仍需時間。國內首顆32層三維閃存芯片(3DNANDFlash)由長江存儲耗資10億美元,歷時2年研發。

2018年,武漢長江存儲基地開始移入生產設備,實現小規模量產。到2019年,該公司64層128Gb3DNAND存儲芯片才會進入規模研發階段。上述員工告訴記者,今年將出的第一代產品技術“主要為了技術積累,不是一個真正面向市場的量產產品。可能到明年我們第二代產品出來後,會根據市場需求量產”。此前,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未來10年紫光集團將以1000億美元投資芯片制造領域。現階段預計將籌集到3700億元人民幣,“準備了五年的彈藥”。

紫光國芯是紫光集團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企業之一。目前,該公司的主要業務為集成電路芯片設計與銷售,包括智能安全芯片、特種集成電路和存儲器芯片,分別由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國微電子有限公司和西安紫光國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三個核心子公司承擔。

智能安全芯片是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財報顯示,2017年,紫光國芯的營業收入為18.3億元,其中,智能安全芯片、特種集成電路、存儲器芯片和晶體元器件分別占總營收的44.47%、28.22%、18.30%和8.82%。

不過,於2018年1月正式完成整合的紫光展銳是紫光集團在芯片設計布局中最重要的一環。2013年和2014年,紫光集團分別以18億美元和以9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展訊通信和銳迪科的收購,兩家公司隨後從納斯達克退市。紫光集團稱,整合後,在產品業務層面,展訊將繼續聚焦於2G/3G/4G/5G移動通信基帶芯片的自主研發與設計;銳迪科將致力於物聯網領域核心技術的研發。

展銳近年表現並不理想。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2017年展銳銷售額為110億元,較2016年的125億元下降12%。與國內另一家手機芯片設計企業華為海思的361億元相比,差距進一步拉大。

除了長江存儲的首顆32層三維閃存芯片,在芯片的自主研發之路上,紫光展銳研發的SC9850KH也具有突破性,是國內首個擁有自主嵌入式CPU關鍵技術的手機芯片平臺。

但也有一些是紫光的芯片布局中所沒有的,比如電腦和服務器的處理器。提到這一問題,紫光集團聯席總裁、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於英濤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CPU的問題沒辦法,無解。英特爾太強大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CPU市場基本都由英特爾壟斷。在服務器CPU領域,英特爾的占有率更高達九成以上。“95%的錢都被英特爾一家公司拿走,全球的服務器都是給英特爾打工的。再牛的戴爾、HPE,國內的新華三、華為、浪潮、曙光都是給英特爾打工的,這就是現實。我們一方面非常憤怒,一方面也無可奈何。”於英濤說。

對於紫光集團在芯片上的布局,王靖明總結道,目前的產品並不全,紫光的芯片設計產業涵蓋的主要是通信、智能卡、FPGA和一些特種用途的產品,“這距離芯片的全面布局還是有差距。”從產業鏈角度看,紫光在設計(紫光展銳、紫光國芯)、生產制造(長江存儲等)和封測[控股上海宏茂微電子,收購矽品科技(蘇州)]也都有布局,但生產都集中在存儲,而且尚未大規模量產。“存儲跟設計之間的分量哪個都不輕,一定程度上,存儲在紫光集團承擔的壓力會更大,因為投資強度極大,經濟風險也很大。”

進軍公有雲

紫光稱,芯片產業可以提升紫光集團雲計算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而雲計算產業又可以為芯片產業提供應用市場。

在接受第一財經等記者采訪時,於英濤表示,國內目前有三類廠家在提供雲服務,一類是以華為、新華三、浪潮、曙光等在內的傳統ICT廠家所推廣的私有雲和公有雲;一類是以互聯網公司BATJ為代表的雲廠家,以及UCloud、青雲QingCloud等小眾的專業雲服務商。後兩者除了在線上提供IaaS、SaaS及PaaS服務以外,更多在集中向企業級雲服務發力。

在他看來,這已經威脅到了華為、新華三的地盤,“原來是它玩它的,我玩我的,現在它已經打到我地盤了。這是我們公有雲最基本的一個戰略,就是它打到我地盤了,我必須有還手之力。”

與互聯網企業較早紮入雲計算業務不同,ICT廠商的布局稍顯遲鈍。隨著互聯網企業在公有雲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並且從2C服務為主逐步向2B的企業級用戶領域滲透,ICT廠商也奮起抵抗。去年8月,華為CloudBU正式遷移至華為集團下,地位僅次於華為三大BG(運營商業務BG、企業業務BG以及消費者業務BG),誓要成為全球“5朵雲”之一。在今年3月30日舉行的“H3CNAVIGATE2018領航者峰會”上,紫光集團宣布投資120億元,正式進軍公有雲市場。趙偉國表示,雲產業是紫光“芯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於英濤稱,紫光集團公有雲的產品會在6月30日正式上線,並稱紫光公有雲在企業級客戶細分領域可以做到前兩位。

於英濤表示,公有雲是一項燒錢的業務,“120億的投入是一個基本線,甚至偏少了。未來,還會在發展過程當中通過自身發展或者融資等方式來加大投入。”

目前,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整體保持快速增長。根據國際研究機構IDC數據,2017年上半年整體規模超過10億美元,同比去年增長近七成。2017年上半年,阿里雲IaaS層營收5億美元,占據47.6%中國市場份額,隨後是騰訊雲、金山雲、中國電信和Ucloud。

在華為的2017年年報發布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也預判,“雲業務1.0時期主要以互聯網企業和中小企業為主,2.0時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尤其是傳統行業用雲的方式來完成它們的數字化轉型。”

而企業客戶被認為是ICT廠商的地盤。於英濤認為,與互聯網雲服務廠商相比,ICT廠商天然具有2B基因,這是其最大的優勢。BAT從公有雲向私有雲進軍,紫光集團則從私有雲進入公有雲。他表示:“紫光做公有雲跟BAT為代表的公有雲不太一樣,屬於錯位競爭。我們可能起碼在兩到三年之內不會去做線上業務,不會對公共業務開放,我們只做企業級的公有雲。”

無論是新華三還是紫光,都長期服務企業客戶。於英濤表示,新華三以賣“盒子”出身,“路由器、交換機、服務器等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是盒子。過去,企業用戶買盒子找我,買私有雲也找我,買公有雲找別人(因為沒有);現在,我提供操作全套解決方案給你,而且我是多雲管理,用一套平臺,一個操作系統來滿足需求,可以提升效率,便於維護。”

不過,要完成從賣設備到提供服務的轉變並不容易。於英濤坦言,“運營和服務是互聯網公司的優勢,也是我們的最大短板,我們缺乏運營經驗,所以我們不敢進軍2C領域,我們要向這些公司學習。”

於英濤稱,紫光集團雲網事業群中的旗艦企業就是新華三集團和未來的紫光雲。新華三將會為紫光雲提供技術和市場拓展方面的服務。在技術層面,紫光雲所有的底層架構、技術協調研發目前都由新華三支撐。在市場拓展方面,紫光雲的市場團隊跟新華三的市場團隊高度協同,“當新華三的客戶需要紫光雲服務的時候我們就會把他介紹給紫光雲,甚至幫紫光雲來代銷。因為紫光雲本身和新華三就是孿生兄弟。新華三的技術體系和銷售力量是紫光雲成功的最核心保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