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重回母校武漢大學的小米董事長雷軍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公布了一項董事會決議:即日起,小米向用戶承諾,每年整體硬件業務(包括手機及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稅後凈利率不超過5%;如超過,將把超過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還給小米用戶。
小米公司雖然以低利潤、高性價比起家,但此次是雷軍首次公開限制產品的凈利潤率。不過,小米此前未公布過其利潤水平,其中硬件產品類別的凈利潤率也並未予以透露。他以當天發布的小米6X為例,稱該手機緊貼成本定價。
在宣布這一消息時,雷軍在發布會上主動提出了三個質疑:第一,有股東顧慮,認為這樣做會不會影響未來的公司價值? 第二,有行業分析家甚至用道德綁架的方式質疑,小米接近成本定價,會不會擾亂商業秩序、擊垮對手?第三,有人質疑,這麽低的利潤率,怎麽能夠保證小米的持續競爭力?
事實上,公開向用戶承諾硬件綜合稅後利潤率不超過5%,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小米的互聯網公司屬性。互聯網公司需要有海量的用戶基礎,而主動控制硬件利潤帶來的品質優先的高性價比將有助於小米迅速積累、擴大用戶基數,帶來高活躍度、高轉化和持續高留存率的互聯網用戶群體。
雷軍也在現場表示,無論小米是在市場的拓荒期還是飽和期,做手機、做電視,還是做其他的智能硬件的產品,將會始終堅持接近成本定價的原則。此外,對於互聯網企業而言,硬件只是一個入口。類似於手機,在電視領域,小米、暴風等互聯網電視品牌也采用硬件不賺錢甚至免費、內容收費的模式。他們更看重互聯網的增值服務,初期的普遍打法是低價獲取用戶,甚至虧損銷售。
他表示,不同於傳統的硬件公司,並不單純依靠硬件獲取主要利潤。小米本質上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也就是“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件+互聯網服務 +新零售——把設計精良、性能品質出眾的產品緊貼硬件成本定價;通過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線上線下零售渠道將產品直接交付到用戶手中,並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互聯網服務。
此前,出門問問創始人兼CEO李誌飛曾用“讓別人無路可走”評價小米的低價策略。低價策略是否擾亂社會秩序,擊垮了不少公司?雷軍表示,“其實我很痛苦,我覺得他們用道德的方式來綁架企業。我後來想了很久以後,我覺得在合法的前提下,良性的競爭有助於全行業的進步。”
當天,雷軍還宣布,小米將與武漢大學,成立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先期投入1000萬研發經費,從事與人工智能有關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發。小米公司將深化與武漢大學的產學研用合作,對實驗室的支持包含⼈才培養、課程建設、師資互聘、實習實訓基地等方面。
小米在武漢的布局不止AI。2017年11月18日,小米將武漢總部正式落戶光谷,將聚焦國際化、新零售、人工智能、客服、文化創意五大板塊,積極培育相關產業。
“現在一線城市的發展都已到了一個新階段,面臨向中西部轉移以及自身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雷軍認為,除了交通區位優勢,武漢的教育、人才和科技優勢,都能吸引全國的企業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