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產業資本耗資百億增持:為做市值管理 有大股東不惜高息借錢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23/1130955.html

Wind數據顯示,7月以來共有185家上市公司獲得產業資本增持,合計增持參考市值達100.29億元。市場人士表示,除產業資本趁低吸納進行戰略布局外,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了資本運作或提升股票流動性,需要做好市值管理,所以不惜借錢增持。目前已有中介機構為大股東提供“增持+市值管理”的服務。產業資本增持可能意味著公司股價已到了價值“窪地”,但對於借錢增持的情況,由於資金成本較高,增持方一旦實現訴求就可能迅速離場,投資者應謹防成為“接盤俠”。

中介提供增持服務

近日,中泰化學、華聞傳媒、泰豪科技等上市公司披露增持公告。Wind數據顯示,7月以來共有185家上市公司獲得產業資本增持,合計增持股份9.05億股,增持參考市值達100.29億元。

具體來看,7月以來共有25家上市公司獲產業資本的增持市值在1億元以上,39家超過5000萬元。其中,遼寧成大、中泰化學、東方園林、龍凈環保等公司增持市值居前。

除了用自有資金增持外,部分大股東不惜借錢增持。“這周我們接到好幾單這樣的業務,大股東想增持,過來找我們想辦法。”某券商機構業務部負責人透露,“現在提供的方案主要是做信用貸,利率約在10%到15%之間,為了穩妥起見,會要求對方簽兜底協議。”

某大型銀行投行團隊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有上市公司股東過來接觸,想從銀行借款增持。目前銀行借貸利率大概在7%至8%之間,比券商低很多,但額度很緊。”

近期,不少中介公司積極為上市公司提供增持服務。某中介機構業務人員表示,可以為無法從市場募集到足夠資金、但有意願增持的大股東提供增持服務,同時全面參與市值維護,要求標的上市公司沒有退市風險,最近2年盈利。

上述券商機構業務部負責人解釋說,中介機構收費包括前端和後端,前端指資金借貸利息,利率在6%至8%之間。增持服務常常配合市值管理服務。大股東增持完畢後,中介機構找資金推動市值管理,然後再與大股東就股票增值部分分成,後端的分成比例在20%至50%之間。在極端情況下,一些中介寧願放棄前端收費,只要50%的後端分成。

增持不僅為抄底

Choice數據顯示,7月以來獲得增持的185家上市公司中,7月以來有48家公司股價上漲,135家股價下跌,另有兩家公司停牌。其中,10家公司的跌幅超過20%,38家跌幅超過10%。

分析人士表示,從歷史數據來看,產業資本增持潮的到來往往預示著市場正在構築底部或階段性底部,增持的主要原因是增持方認為股價處於低谷,希望趁低吸納。業績良好、股價持續受挫的股票更受青睞。

從已發布的半年報預告來看,在獲得增持的上市公司中,有66家公司業績預喜或預增,占比達35.67%。增持市值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公司中,目前有7家發布業績預告,其中6家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

“除趁低抄底外,部分增持方出於後期資本運作或提升股票流動性的考慮,有市值管理的沖動。”上述大型銀行投行團隊負責人表示。

某股份制券商投行部負責人指出,近期股價“閃崩”的上市公司不乏主業不振的,這些公司收購優質標的、謀求轉型發展的意願強烈。“維持高市值有利於並購。如果以‘發行股份+支付現金方式’收購資產,在市值較高的時點操作對控股股東股權的稀釋作用較小。現在股東退出和變現的難度加大,股價如果‘閃崩’後持續低迷,沒有哪個標的方願意用股份做收購對價,所以上市公司大股東需要通過‘增持+市值管理’來提振市場信心。”

某券商營業部機構部負責人認為,股權質押存在爆倉風險也會促使相關方增持護盤。雖然股權質押率和利率在不斷調整,但相對於其他渠道,股權質押融資成本仍較低。部分後續有較大股權質押需求的上市公司股東也可能先設法做好市值管理,然後擇機進行股權質押。

機會與風險並存

一位私募機構負責人指出,相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很多產業資本能掌握更多、更準確的上市公司信息,其增持往往是市場指數的領先指標。近期產業資本的增持可能意味著公司股價已到了價值“窪地”,投資者可以考慮配置有業績支撐的優質藍籌股。

在獲得增持的公司中,從披露的增持均價來看,中昌數據、羅牛山、普洛藥業等多家公司最新收盤價低於7月實際控制人的增持均價。分析人士指出,獲增持的公司如果跌破增持價,意味著增持方出現浮虧,這類股票存在更大的機會,其中被錯殺的績優股更值得關註。

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不論是產業資本增持自救,還是大股東為後續資本運作做市值管理,都不能忽視高成本資金帶來的風險。如果增持方通過外部融資來增持,考慮到資金成本,一旦實現自身訴求就可能迅速離場,投資者應謹防成為“接盤俠”。

上述私募機構負責人指出,目前來看,股市持續震蕩的格局短期不會發生較大變化。投資者還是要尋找處於價值“窪地”、市盈率低的藍籌股。

中國證券報記者 張曉琪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