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搞汽车,就是走上一条不归路”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1/HTML_XV79TQA8C5E6.html


【核心提示:沉寂数年以后,身在美国的仰融突然高调现身,尽管他年岁已老,但是雄心和梦想分毫不减。仰氏整个宏大计划中:近三大家族,十个车型,300万辆设计产能,涵括从小型车到皮卡车的全线车型。相当于在美国市场上再造一个通用汽车。】

纽约当地时间6月30日凌晨2:00,在记者第一封E-mail发出12分钟后,仰融从加州打来了电话。

沉寂数年以后,身在美国的仰融突然高调现身,宣布将在美国本地开展300万辆产能的庞大造车计划。同时对中国市场也有300万辆产能的B计划。

当土地还是“生地”,发动机技术刚开始研发,工程设计公司还在招标,工厂的地基甚至还没有打下……仰融就大胆放话“要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并且瞄准奔驰,还声称要比奔驰做得更好。

尽管他年岁已老,但是雄心和梦想分毫不减。仰氏整个宏大计划中:近三大家族,十个车型,300万辆设计产能,涵括从小型车到皮卡车的全线车型。相当于在美国市场上再造一个通用汽车。

午夜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在谈到汽车和汽车技术时,就开始变得激昂。对于外界在仰氏方案技术上的挑战和种种疑问,在问答中,仰融用自己的理解和逻辑一一回答。

对于这个高度不确定性的宏大计划中,最为核心最为致命的命题:45亿美元资金的具体来源。他还无法用具体数字来回答。仰融只是坦承“需要高度的金融杠杆技巧”。仰融向记者描述了又一个让人击节而叹、令人匪夷所思的融资通路。这个路径比当年的华晨系更加天马行空。

一个半个小时的访谈收尾时,仰融特意提醒记者:“搞汽车是有很多困难。上天不会给你机会。搞汽车就是走上一条不归路!”

三大融资方式

《21世纪》:从美国联邦法院找到的资料,在你公司的整个融资过程当中,想引入大量中国投资移民,用他们的钱进行融资造车?

仰融:法院资料不完全正确。EB-5是美国国会通过的立法。通过这种方式引入投资者。在城市进行投资,需要100万美元的投资者。在失业率较高的地区或者是农村地区,需要50万美元。都要求雇佣10个员工。但是现在美国国会又出台了区域中心法案,只要有经济学家证明某个项目1个直接员工可以创造几个不同间接工作机会就可以进行这种投资。

今年我在香港的香港远东金源 (01188.HK)已经收购了一家移民管理公司,ACFI移民中心,收购了80%的股份。——密西西比州项目收购的是海外中心。目前这家公司在法律诉讼中。

我没有说要吸引中国的投资移民。其实这个计划要吸引的是全球的投资移民。目前对美国最大的投资移民是韩国和俄罗斯。韩国投资者的纳税记录都很完整。

《21世纪》:这么庞大的计划,只靠吸引投资移民的钱来进行?

仰 融:我目前的融资计划是由三个部分购成的。第一个是我通过美国和香港的市场进行私募。第二,争取通过这个项目,拿到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国会的新能源汽车研发 专项资金。这个是现在的热点项目,每三个月受理一次。第三个部分,则是这个个人投资者项目。如果有投资者比较看好这个计划的话。之前有很多到美国进行投资 移民的人,最后的款项都打了水漂。

我想如果有可能性,他们愿意投资我的项目,就是很好的一个项目,所谓“愿者上钩”,是自愿投资的。

在资本化的项目中,我认为我的这个项目也是比较好的。 我们最近在纽约和波士顿开推介会,包括很多的环保组织基金会。现在正和很著名的基金的策划者在讨论私募问题。这种引入的资金可能是以可转债的形式来进行 的,用CD的方式。看他们喜欢哪种方式的投资产品。包括未来是跟我香港的公司换股,还是用纳斯达克单独上市,这个还不能披露。

《21世纪》:债券是公司发行的高收益债券?

仰融:个人投资者就是投资移民。然后把100万美元或者50万美元投给我。公司债券是可转股,主要是针对机构投资者。基本是私募。已经谈了好几个了。这个项目总计45亿美元。三个融资方式各占三分之一。

非常规的“当代工业理念”

《21世纪》:外界质疑你的方案太大,成本过高。

仰融:成本过高是常规思维导致,用传统的眼光看传统的问题,看过去的东西,所以容易被人误解。丰田的亏损,三大的倒闭就是明证。现在必须要把老眼光,老公式,老框框全部扔掉。

一期工程100万辆的话,应该要投资45亿美元,是比较合理的。我们现在的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并不意味着我要提高售价。这个又是一个误导。

事 实上用高新技术的时候,还必须要把成本降下来。我们的标杆是奔驰C、E、S和宝马3、5、7系。我们的动力、排放、节能都在他们同等级车之上,但是成本要 比他们降低一档。我们的E CLASS相当于是他们的C CLASS的价格。要做到这个效果。这才能给市场崭新的理念。这才叫“当代工业理念”。但是不是说把全部的技术放到一个车上去。

《21世纪》:动力总成技术这一块是你的整个庞大造车计划的关键。使用汽油/压缩天然气的混合发动机技术到底是研发当中还是已经研发完成的技术?这个庞大的造车计划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开始实施?

仰融:保时捷工程技术公司跟其它几家德国公司是全球一流的三大汽车工程公司。这几家工程公司都具有造型及其它的工程技术开发的能力。因为原有的项目公司现在处于法律争议中。我现在的(新)项目公司还在跟这些公司招标过程当中。

我们有几个体系。一个是天然气与电力的混合系统。另一个是天然气与汽油。再就是天然气汽油电力的系统。考虑到加州以外的州的加天然气情况。

《21世纪》:具体的制造工艺能详解吗?几个关键技术都在招标或者研发当中,不确定性是否太大了?

仰融:当代汽车工业都是“同时工程”。现在拿到现成的技术,等三年以后投产,都落后了,没有竞争价值。2012投放的车型一定是2012年的标准。我们找的研发公司在发动机的时间表上,已经有主机型了。

我 们第一个提出技术整合的开发概念。共轨直缸喷射,DVV-T技术,可变气门生成(VVL)技术,可变压缩比(VCR))技术,还有HCCI,稀薄燃烧技 术,再加上中度混合动力。7种技术放在一个主机型上,是我们独家。实验室仿真以后,我们已经达到2012年美国加州排放的标准,使用汽油时,CO2小于 130克/每公里,使用天然气时,CO2排放小于100克/每公里。最高值达到400匹马力,比 现在奔驰550的马力要大,车重减轻20%-25%。

技术突破上肯定会有困难。发动机当中我认为两级增压是技术难点,可能突破会花费一 定的时间。我们也仿真预算过,随着时间推移,最终可以得到解决。我们已经把这个因素考虑在我们计划里去了。变速箱是为混合动力专门开发的,7月份样机就出 来了。7挡自 动变速箱,全新概念,变速箱上有电机功能,在ECU控制系统中,在行驶过程中的剩余电能,以及在刹车过程中都有回收电力功能。

阿拉巴马州我拿到的是“生地”

《21世纪》:密西西比的工厂进度如何?阿拉巴马州又是如何?阿拉巴马州给你的优惠条件是如何的?

仰 融:密西西比原来Tunica这块地现在处于法律纠纷中,双方都不能动,政府在另外给我们安排一块地。阿拉巴马州我现在拿到的土地是5000多英亩。现在 还是“生地”。阿拉巴马州负责平整土地。每个州的优惠情况都不一样。阿拉巴马州的门槛还高一些,但是总体上南部州政策差不多。例如员工工资到一定额度以外 会给一定的补贴,各州不一样。州税前几年都可以免。工厂的物业税可以免几年(美国拥有土地后需永久交纳的税收,因土地价格较低,长年累积交纳的物业税常常 超过所获得土地成本数倍。记者注)。

《21世纪》:汽车制造是一个体系。供应链不可能凭空而造。阿拉巴马工厂是如何的?

仰融:我们选址的周围300英里范围有70%的供应链存在。现在是现成的。只是每一家都要再签合约。要看他们的资质来挑选。由设计公司来具体招标,具体工厂有待谈判。

《21世纪》:这么大的项目,业界认为设计人员不会少于200人。你现在招到多少个?设计人才会成瓶颈吗?

仰融:200人说少了。不少于500人。我现在还在招人。设计公司工作平台有了,但是岗位空着,要有人填充。我现在在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招人。现任CEO王川涛是通用汽车的。

《21世纪》:经销商渠道问题?经销商压库问题?

仰 融: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全新模式,因为这个汽车可以大量模块化。可以实现全部网上实时订购,直接进我们系统下订单,可以在电脑上完全看到车辆如何组装。第 二种,收购一个现成的全美的经销商网络,这个正在跟投行谈。具体某一家还是不能说。第三,招募美国私人资本,组建一个全新的分销渠道,招商授牌。土星跟我 们车体、文化都不同,所以不是我们的方向。

这工程要非常大的金融杠杆技巧

《21世纪》:为什么说全球的汽车厂都没有价值了,需要全新技术?你现在冲压是什么技术?

仰融:超薄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型技术。我们最近跟世界最好的冲压设备公司——谈判。但是通过四大工艺,如油漆、钢板成本等,调整其它成本,成本不会大幅增加。

《21世纪》:产能如何设定?通用汽车只有180万。再增加一个通用汽车,可行吗?

仰 融:通用汽车统计的只是轿车。但是我们是全系列十个车型300万辆。规划中三大车系各100万辆。每个车系的目标为30万起步,60万辆,100万辆。 2016年达到全部产能。车型包括小型车、SUV、CUV还有皮卡车。皮卡车通用汽车曾一年生产60万辆,每辆可以赚1万美元。所以我预计皮卡是未来赢利 大户。因为美国人喜欢SUV和皮卡。我们的发动机最高400马力,可以装在5吨皮卡车。轿车可能是三分天下。我曾经想过利用美国的产能,但是实际上不太可能。焊接、油漆等都是新工艺。

《21世纪》:现在手上的现金有多少?

仰融:现在这个不能说。

《21世纪》:如果要到大陆公开融资,你会以什么样的身份前往?

仰融:我1992年前就是香港公民,92年移民美国,所以我家在美国,工作在香港,投资在大陆,是以外商身份进中国大陆投资的。我现在还是南大霍普金斯中美研究中心的董事。

2002年时,有携款外逃5个亿美元的说法,如果这真是一个大案,你有没有见过没有同伙的、没有政府官员涉入的这种案件?

《21世纪》:大陆省市政府方面具体招商情况如何?

仰融:大陆谈了有一年了。有些谈得比较深了。最近有新闻出来以后,到目前为止有9个省市政府通过媒体通过香港跟我联系。但是具体情况现在还不能透露。说实话,这个工程需要非常大的金融杠杆技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94

饮鸩止渴——英特尔回扣让戴尔走上不归路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article/6863/


 SEC的起诉文件披露了戴尔如何收取英特尔回扣来粉饰业绩,满足华尔街越来越高的预期。收取了回扣的戴尔一步步越陷越深,欲罢不能。这就如同饮鸩止渴,明知对自己长期不利,但为了短期利益,还是去做。      
 
饮鸩止渴——英特尔回扣让戴尔走上不归路


      在戴尔的2003财年第一季度(也就是2002年2-4月,戴尔的财年在1月底结束)仅仅收取了6100万美元的英特尔回扣,只占当时季度运营利润的 10%左右。但是,英特尔回扣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让公司业绩不断满足华尔街的预期,让公司股价高涨,从而让公司高管受益。所以,戴尔不断收取回扣,代价 是明知AMD的产品有竞争力也不能用。由于真实业绩越来越差,回扣越来越多,回扣占运营利润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到了2007财年的第一季度,英特尔回扣已 经占戴尔运营利润的76%左右。换句话说,没有了回扣,戴尔的运营利润将下降76%左右。      由于收取了回扣而没有对投资者披露,戴尔对外报告了虚高的毛利率。这种虚高从最开始的0.7%左右,最高达到5%左右。由于英特尔的回扣是有条件的,属于特殊收入而不是正常的运营利润,对投资者隐瞒这份收入,虚增毛利率是一种欺诈行为。    
 
饮鸩止渴——英特尔回扣让戴尔走上不归路


   
 
饮鸩止渴——英特尔回扣让戴尔走上不归路


   戴尔公司的问题并不是所谓“职业经理人的短视。 戴尔是个“有主人”的企业。公司创始人麦克·戴尔是公司的董事长,大股东。但他明知回扣有长期的隐患仍然每个季度为了满足华尔街的期望向英特尔乞求回扣, 对外报告辉煌的业绩。人的贪婪是一样的,无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所谓的“创业者”和“主人”,都对金钱和虚荣有着一样的渴望。财务造假是一条不归路,因为不 断需要更高的业绩去掩饰过去的幻象。  




麥當勞走上收租股之路(二)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4649

巴黎:

多個Blog友都已經聽過Macdonald其實是一間地產公司,如果不涉及真金白銀,這種傳說,聽聽無妨,但如果要科水投資,閣下就一定聽其言後挖掘所有的財報細看,證明管理層的言行是一致,無車大砲。

                                                 2006            2005
銷貨(美元百萬)                   $ 1,552         $1,237
未扣行政費利潤                       212              141
%                                                 13.7%         11.4%
行政費用                                      4%              4%
淨利潤                                        9.7%            7.4%

上述的拉丁麥記的淨利潤率已扣除了物業的折舊,因為是自已物業(約750M),所以不用付租金,這樣的盈利計算合理嗎?能否更有效率?!

在外國,地大人少,你開車幾個小時,分分鐘經過很多路旁的Mall仔,你可能連它們存在與否也未必留意到,如果那些業主收你平租,你會租這些三無地方,然後開一間"巴黎食店"嗎?除非你嫌錢多吧,我就不會。

不過,如果是一間醒目的M字在前面路旁,我想,你或會停下車子,吃點東西吧。

麥記明白,一些鬼地方的業主,求神拜佛都希望M記租它們的物業,所以它們便利用其組織,以低價買入,然後粉飾一番,高價租給Franchisee。

其實很多地方如果不是麥記,位置的確很爛,沒有什麼價值,就是一個紅底黃M字,那地方忽然多出一個之前未有的人流價值。

麥記不用像一般地產公司,要高價買入旺地,或者要苦心經營一地多年,花下大量時間金錢於裝修、推廣、管理,才能做出人流。

麥 記利用自已的規模、名牌,成立一個叫Brand/Real Estate的成本/銷貨中心,類似巴黎以前在舊公司以市值租金攤分到各部門佔用面績上,所不同是,麥記是與一個同等人流的另一個對手舖頭比較,算算自已 這間應值多小租金?即假如原先只是不毛之地,原業主的租金是5,000元,賣了給M記100萬,現在插上了"M"字,人流勁升,拍住前一哩那間面積差不多 的"肯得基"的22,500元租的旺店,麥記就收你$22,500元。這樣,它的Brand/Real Estate下的物業的一年租金回報便是$270,000,27%了。無誇張,麥記收第三者的租金回報接近物業值的27%。

麥記發現,拉丁M記的地方的人流,如果是對手,他們要付一個不少數字的租金,這筆租金,至小約是2006年的銷貨的10%-12%,那代表,計算應該付的租金值,拉丁麥記是蝕錢:
                               2006            2005
付租前淨利潤       9.7 %             7.4%
減:租金              11%              11%
獻損                    -1.3%             -3.6%


Blog友可以看到,即使我們感覺到麥記競爭力勁,但是呀公的資源,如果無一個細心的財務長,想一些有效的財務制度,就很容易這裡一個,那裡一個地被浪費了。


中國時裝代工大王押注內需 走上品牌路


2010-10-11  TWM




二十八歲富二代向GAP訂單說不 專為GAP、ZARA、H&M、Uniqlo等品牌代工,一年可以生產一千五百萬件時裝的漢帛,在芳齡二十八歲的第二代高敏領軍下,正在扶植一批 設計師軍團,準備和國際服裝品牌分庭抗禮。

撰文.林孟儀

全球第二大服裝集團、美國GAP總部最近正忙著緊急開會商討代工訂單去處,因為中國最大的時裝代工廠漢帛,打算不再幫GAP代工了!

和GAP槓上的,就是在八月中旬率領中國三位當紅服裝設計師來台參加台北魅力周、芳齡二十八歲的美女富二代——漢帛國際集團總經理高敏。

拋棄代工 建立自有品牌成立於一九九二年,專為GAP、ZARA、H&M、Uniqlo等品牌代工,一年可以生產一千五百萬件時裝的漢帛,靠著代工成為營收 上百億元的企業;但在七年級的第二代高敏接班後,反而高調放棄巨額的訂單,喊出要「打造屬於中國的時尚品牌」。

這三年多來,高敏陸續在兩岸三地招兵買馬,吸收新銳設計師;她為什麼膽敢得罪全球服裝大廠?究竟看到什麼機會?

去年營收人民幣二十億元、今年上看二十五億元(約合新台幣一一五億元)的漢帛,○二年開始嘗試自創品牌,例如鎖定白領階級的HAILIVES、 Hempel,年輕族群的Nancy K。

今年八月,漢帛剛配合北京政府的開發大西部計畫,將三成產能從杭州基地轉移到河南上蔡的新園區;杭州空出三成產能,同時又不接GAP的訂單,高敏在打什麼 算盤?

原來高敏與父親——漢帛集團董事長高偉志商量後,考慮逐步放棄代工,轉向正快速成長的中國內需市場,轉型的靠山正是淘寶網上三百萬人的網路賣家。

隨著中國網路賣家的生意越做越大,「這些賣家總有一天要回到實體世界,發展自己的品牌、實體通路。」高敏指出,為了吸引這些賣家與漢帛合作,半年前,漢帛 展開「時尚矽谷計畫」。高敏預計挑出四十位營業額超過億元的超級服飾賣家進駐廠區;漢帛不僅提供辦公室、倉庫,並提供賣家從挑樣衣、配面料,進行搭配和設 計,然後由一旁漢帛的工廠代為生產的一條龍服務。

據了解,目前已有十多位賣家進駐,漢帛還為他們引進中國銀行的付款機制,並讓工商局、稅務局、會計事務所也進駐廠區。

高敏指出,培養網路賣家走向實體通路,漢帛短期賺的是代工利潤,長遠卻著眼於挖掘能發展出品牌的賣家,來結合漢帛的代工實力,與○二年以來自創品牌所建立 的通路體系,讓漢帛轉型成品牌大廠。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中國的時裝代工大王,正積極孵育一個中國自有時裝品牌的大夢。「因為我們決定,不想再被國際品牌欺壓了!」長相可人的高敏,斬釘截鐵地 說,「『欺壓』是很重的字眼,卻是很真實的。」「做代工永遠不是自己的東西,只有掌握品牌,才能扭轉代工廠任人宰割的命運!」高敏道出和父母一致的共 識,○二年決定自創品牌後,目前逐漸將代工和品牌比重調整為七比三。

為了落實品牌大夢,漢帛已連續九年舉辦漢帛盃時裝設計大賽,高敏還網羅了能夠創造品牌的新銳設計師,例如在國際上已有知名度的「快樂男聲」的造形總監張 馳、台灣設計師潘怡良等人。

留學英國、義大利多年的張馳,在國際時尚圈小有名氣,但回到中國後,卻受限於資金和通路,只能小量生產;作品雖叫好,卻難以在市場上大量曝光,進而產生獲 利。

台灣設計師潘怡良西進多年,○七年在北京成立第一家品牌概念店,「但是中國好大,店租也貴,打市場真的不容易。」直到認識高敏,張馳和潘怡良都大呼,像是 遇到「伯樂」!他們的系列作品得以進入漢帛的多品牌通路ARRTCO展售,知名度和曝光率瞬間大開。

認為中國內需市場準備好了高敏是中國大陸所謂的「富二代」,八歲起就看著漢帛從四十台縫紉機、六百名工人開始做起,九三年開始接ZARA的代工訂單,接著 知名的GAP、H&M、Uniqlo都成為漢帛的客戶,工廠規模也快速壯大。

眼見公司快速成長,高敏也看到父母的辛苦,在國際企業前被壓得抬不起頭來。「做代工其實是件很痛苦的事,在管理上很艱辛,品牌客戶的要求都非常高。」高敏 表示,看到父母成天追著代工訂單跑,心裡總有說不出的憤慨和無奈。

以前漢帛代工的獲利率還有一○%,辛苦但有錢賺;只是隨著物料、工資水漲船高,現在剩下約五%,「還不如把錢放在銀行裡更划算!」高敏苦笑。

九七年起,高敏就隻身前往香港念書二年、又留學美國八年。中國企業家第二代留學海外,畢業後通常會在國外找個大企業實習,再去念MBA,才回中國。但是高 敏等不及了,○七年大學畢業後就回到中國漢帛接班,她觀察,「中國的市場準備好了,○七年以前還是全身LOGO、名牌,穿西裝配球鞋,穿涼鞋還搭厚襪子。 現在民眾的穿著打扮、需求已經在改變,這是很大的商機。」「海歸」的高敏,一聽到「富二代」這個字眼就蹙眉,搖頭不表認同;父母創業以來的辛苦都看在眼裡 的她,自許為重新創業的第二代,要讓漢帛從代工轉向品牌之路。

高 敏

出生:1983年

現職:杭州漢帛服飾營銷管理公司總經理學歷: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校區經歷:2007年接任杭州漢帛服飾營銷管理公司總經理、2008年自創多品牌店 ARRTCO



名人篇》舒淇 紅不紅不是問題 重點是快不快樂 心態對就能走上對的路

2011-1-31 TWM




不只旁觀者,就連舒淇自己也很好奇,這一路走來怎會如此順利?

回頭想想,她才終於發現,決定命運的關鍵似乎就是心態問題。

心態對了,不管起點是好是壞是荒唐,都能走回正確的路。

撰文.楊紹華

總是會想,我這一路怎麼那麼順利啊?

到香港發展沒多久,就和大明星張國榮拍了「色情男女」。再走一走,咦……你有想到嗎?一個拍寫真集、拍三級片出身的女星,竟然能演香港大學的清純女學生,我和黎明拍了「玻璃之城」。

接著,成龍大哥第一次要拍愛情動作片「玻璃樽」也找上我;然後莫名其妙接了好萊塢(Hollywood)的電影「玩命快遞」。啊!忽然連侯孝賢也來找我了。何德何能,柏林、坎城影展居然陸續找我當評審。

上天給了我太多禮物,我當然是幸福的,而且我很珍惜這份福氣。

我不敢說自己非常努力,但回頭看看,我發現心態很重要,人的心態會改變自己的路。心態對了,好像自然而然就會走上對的方向、正確的路。

記得那是在香港的第二年,剛剛拍完「玉蒲團二」,一夥人在導演王晶的家裡吃年夜飯,飯後打起牌來,我意外胡了一把大牌,十三么吧!高興得不得了,嘻嘻哈哈地鬧到二樓,忽然,我聽到了女孩子的哭聲。

談心態 我從不問「為什麼」走近一看,那是和我一樣來自台灣的女生,同樣是演員,同樣是新人,她正躲在暗處偷哭。她怎麼了?她說不知道為什麼要來香港?為什麼要那麼辛苦那麼累?為什麼要受盡屈辱?她說她好想回家。

我和她,地位與處境是一樣的,但在當下,我們卻有著完全相反的情緒。這個剎那,我思考著:為何我會這麼開心?只是因為剛剛胡了一把大牌嗎?好像不只是這樣。

我想,或許是我從來不問「為什麼」,從來不想自己多可憐、多無助、多悽慘,我是很單純地喜歡電影,於是,有機會,我就很簡單地只是想把角色努力演好。演好,我就開心。

這當中,兩個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她一直懷疑自己的決定,而我,則是不去多想,多想有什麼用呢?來了,我就給自己五年時間,不成功就回台灣,找個人嫁了,幹啥都好。

一路走來一定有壓力、有挫折,我的想法是,你可以傷心難過,可以表現軟弱的一面,但請給自己一段時限,十分鐘、一小時,最多只能難過一天,時間到了,就要理好心情,重新出發。再怎麼說,傷心難過和軟弱是沒有太大用處的。

我有個好處,傷心難過絕不超過十分鐘,這是正面思考或是神經大條呢?我想兩者都有,從小就是這樣,遇到問題與其擔心煩惱,不如想盡辦法解決。那本很紅的、要人正面思考的書《祕密》,我讀了兩頁就不必再看了,因為我完全就是拒絕負面能量的人。

心態對,就會走上對的路。那個在二樓偷哭的女孩子,後來在香港撐了兩年,還是三年?也就回台灣了。

說 諒解 我和媽媽成了好朋友來到香港第二年,我就在香港電影金像獎拿到了「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當時我的感覺是:「吼!(舒淇真是『吼』得非常大聲)我終 於做到了!」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媽媽,「媽,我得獎了,一次拿了兩個獎。」電話那頭的回應很冷淡,「喔。」隔了好一會兒,兩邊好像沒講半句話,我只好說: 「那……就沒事了。」掛上電話。又過了幾分鐘之後,在家裡的弟弟打電話來,說媽媽哭得稀哩嘩啦的。

媽媽十八歲生下我,算是一個小孩帶著一個小小孩,大概什麼都不懂吧!所以只好「打是情、罵是愛」,打罵教育在我的身上完全體現。

從小,母女關係就不好,你能想到的各種打人手段我都遭受過。甚至,是飛刀!媽媽真的曾經把菜刀向我丟來,還好閃得夠快。

十 六歲蹺家,到處飆車,有一次回家,看見媽媽頭髮白了好多,我其實沒有太多心疼,但心裡隱隱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直到踏入社會之後,才知道所謂的「生 活壓力」原來是這麼巨大,才能真正體會媽媽當時多辛苦。她要應付生活,還要照顧兩個孩子,她愛我,我知道她真的愛我,只是她太年輕,還不懂得怎麼去愛。

現在,媽媽諒解我當年的叛逆,我也諒解媽媽當年的飛刀,我和媽媽,成了好朋友。

能知足 哈!我可是有錢人了一九九九年吧!我幫家人買了房子,在新店碧潭附近,沒有貸款,爸爸媽媽終於可以不必再租房子了。這個瞬間,我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哈!現在我可是個有錢人了。

我是有錢人,到現在我還是這麼認為。我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裡,想吃東西就能吃得到,穿衣服也穿得夠暖,不怕冷著、凍著,搭飛機時,偶爾還能考慮坐坐商務艙……每件事情都有一些選擇的空間,這樣還不算有錢嗎?

我 揮霍,但不是那種愛買鑽戒、買LV、一定要買到柏金包的那種揮霍,我是愛吃愛喝。別以為吃吃喝喝花不了多少錢,有一次,朋友拉我到一家有名的日本餐廳,說 能打八折,那兒的料理的確美味到不行,買單時,哇!真的好便宜,六個人只吃了人民幣三千五百元,但再定神一看,少看個零,我們吃了人民幣三萬五千元啊!

此後,亂吃亂喝之前總是得先看清價錢。我對數字總是沒什麼感覺,三十歲之後,才開始想要理財,Roger(國內知名造形師)勸我買房,我看他靠房子賺了不少錢,也就跟著做了。現在,在兩岸三地都有一些房地產,但還沒試著賣過。

有了房子,心裡更踏實一些,我本來就不會擔心自己能紅多久,會不會忽然不紅了,現在更不去想,努力去做就是了,要是真的不紅,把房子賣一賣吧!生活費總是有的。

人民幣三萬五千元是一餐,新台幣一百元也是一餐,有得住、有得吃、有得穿,難道還不夠嗎?

論幸福 做想做的事就是幸福說實在,紅或不紅真的不是大問題,重點還是快不快樂。你很紅、賺很多錢,但不快樂,那又怎麼樣呢?

我有個朋友極愛賺錢,但一身是病,又不看醫生,可能是基於一種逃避心態吧!我就罵他:「身體不好你會快樂嗎?你就抱著你的錢進棺材吧!一毛你都花不到。」紅很好、拿獎也很好,但是如果半紅不紅、拿不到獎怎麼辦呢?難道就不能快樂嗎?我的快樂,常常只是來自於觀眾的反應。

一個朋友跟我說:「那場戲你笑得好好看,讓我想到十八歲的初戀女友。」這就夠我開心半天,證明我演活了那個角色。朋友看完「非誠勿擾」,這明明是輕鬆的電影,她卻邊看邊哭;原來,我把第三者的角色演好了,而她正好也有這樣的身分,我演到她的心坎裡啦!

只是,無論是要紅、要得獎,或者只為贏得一句肯定,總是都得準備好的。我不算努力,但我也沒辦法閒下來,得空時,總會想想工作的事。

拍完「非誠勿擾二」,就想下一集能演什麼,是不是該開始做點什麼準備;看別人的電影,腦子裡想的是,我該如何演活這個角色?表情怎麼做?姿態怎麼擺?話怎麼說?

老是想著這些事,會很辛苦嗎?我只能說,我很喜歡電影,所以願意為它工作,願意為它多花心思。那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人一天扣掉吃飯四小時、睡覺八小時,剩下的十二個小時,如果都是在做你想做的事,就是幸福。」看了這句,忍不住想想自己。

啊!我就是這樣啊!我愛電影,電影是我的工作,就算一整天想它、念它,也是在做我想做的事,這,就是幸福。

舒淇(本名林立慧)

出生:1976年

學歷:高中

獲獎紀錄:2005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8年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最佳女配角



榮盛興 ● 宸鴻的汙水由他一手料理 韓嘉智 從破產邊緣走上赴美掛牌之路

2011-8-29  TWM




一家瀕臨倒閉的瓷磚廠,在走投無 路之際,回收科技廠的廢汙泥來製成陶瓷,原本以為從此可以一路賺大錢,但原料供應不穩定逼得他們另謀生路,意外轉型為水資源回收業者,成為年營收上億元的 環保新貴!

撰文‧梁任瑋

收廢物可以收到股票去美國那斯達克上市,這家公司也稱得上是台灣奇蹟。

來 到位於苗栗縣造橋鄉台一線省道一處沒有招牌的廠房,這裡是台灣瓷磚生產聚落,但這家公司製造的瓷磚很高科技,電子廠有了它,可以減少三成汙水處理成本。成 功背後的源頭,來自於十二年前沒有退路的絕境。

「我永遠忘不了一九九九年,公司打電話對我說『月底缺七百萬元』,叫我趕快從越南回來救 火……。」榮盛興水資源科技董事長韓嘉智坐在噪音隆隆的工廠,回想當年公司瀕臨倒閉的場景, 至今仍歷歷在目。

生長於台南市佳里區營頂鄉下 的韓嘉智,大專念的是聯合工專陶瓷玻璃科,畢業後到和成衛浴擔任研發工作。出生於保守公務員家庭的他,二十九歲那年,在家人極力反對下,毅然與志同道合的 朋友經營泰昌陶瓷釉塗料生意,六年後因股東理念不合拆夥,與現任全盛興董事長的紀澄楙一同自立門戶。

瀕臨倒閉瓷磚廠轉型

研 發出讓微生物「吃掉」毒物的反應器二十多年前,台灣是瓷磚生產大國,全盛時期一年可賺一個資本額的公司比比皆是,也因進入門檻低,吸引業者一窩蜂投產。不 料九○年代初期房地產景氣反轉,加上中國與東南亞低價瓷磚攻台,玻陶業者兵敗如山倒,能生存下來的也氣若游絲,當時的全盛興亦不例外。

一九 九三年,韓嘉智與紀澄楙看好當時台北中正紀念堂用的人行磚,一塊可以賣十元新台幣,兩人帶著剛創業的熱忱與衝勁,一古腦兒進軍當時最夯的室外陶瓷市場。沒 想到,室外陶瓷的好光景沒有幾年就因為低價競爭結束。一九九九年,人在越南經營另一家轉投資貿易公司的韓嘉智,突然被紀澄楙叫回來,才知道公司出現了財務 危機。

「缺錢的時候大家就掏腰包拿錢出來補,沒有登記資金往來,等到要找股東進來合資時,人家第一句話就是問你們資本額怎麼那麼低?才二千 萬元!這要我怎麼說呢?」為了替公司找出路,韓嘉智在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的表哥、興中行總經理莊哲仁介紹下,開始撿人家不想做的廢物處理來做。他先土法 煉鋼回收中油、台塑六輕、和桐化學的廢觸媒製成陶瓷,後來因為幫聯電處理氟化鈣汙泥,引起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注意,目前聯電還是全盛興的股東。

回 收電子廢料製成陶瓷磚,雖然可大幅節省原物料成本,但卻容易受制於料源不穩,產能不易延續。研發團隊在一次實驗中,發現陶瓷可以吃掉科技汙水中的微生物, 韓嘉智靈機一動,研發由陶瓷磚變形的「多孔生物陶瓷反應器」,轉攻水資源回收處理。

「水溝為什麼會臭?因為缺乏氧氣會產生甲烷與沼氣,溶在 水裡面的有機物質只要靠有機生物分解,自然就會乾淨。」韓嘉智拿著像足球般大小的多孔生物陶瓷反應器解釋,電子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物質,對人類是無用 的,但卻是微生物的營養品,多孔陶瓷反應器的原理就是替微生物蓋一個家,讓它透過這個圓形球體將汙染水質回復為純淨水,也可以為電子廠省下三成的汙水處理 費用。

例如電子廠生產一噸的PCB(印刷電路板),必須用掉七千噸的水,尤其是銅製程會產生大量重金屬廢水,但是透過多孔陶瓷生物反應器淨 化,科技廠就不用一直興建汙水曝氣槽。

求科技廠讓他「免費」實驗最後一搏 幫客戶達到汙水排放標準不過,跨足水資源回收產業的決定,並未獲得一起創辦全盛興的股東認同。「股東認為生產建築用瓷磚的市場雖然很競爭,但畢竟是大家熟 悉的產業,做水資源回收是完全陌生的領域,大家都不想再回去過虧損連連的日子。」韓嘉智開發多孔陶瓷的前七年都在燒錢,他也曾質疑自己是不是要繼續做下 去,「去拜訪環境工程公司,客戶劈頭就問:『你有多少實績?參數是多少?』那時經費有限的他,只有水族箱的實驗數據,為了製造實績,他開始協助養豬場處理 排泄物、廢水,有了數字,才一家、一家拜託科技廠「免費」讓他進駐實驗。

一般來說,汙水設備都設在工廠最偏僻的角落,管汙水的人工作態度也 不夠積極,「我們不只要忍受骯髒的工作環境、旁人的白眼,還要背負著股東的期待。」苦日子熬到二○○六年,這一年,對韓嘉智來說是個轉捩點,他經由莊哲仁 認識立弘生物科技公司,這家當時台灣唯一專門生產胡蘿蔔素的生技廠,因為生產過程會產生高濃度汙水,排放標準一直無法達到政府標準,原本已經準備離開台灣 到山東設廠。韓嘉智第一次向立弘介紹多孔陶瓷生物反應器處理汙水的效果時,自己對結果也是半信半疑。

「做好再收錢!」韓嘉智抱著最後一搏的 心情對客戶說,如果失敗了免費。沒想到,試驗效果超乎預期,不但幫立弘達到汙水排放標準,也更堅定韓嘉智進軍科技業汙水處理市場的信心。

找 出永續經營模式

汙水淨化後 再用市價一半賣回給廠商原本隸屬於全盛興的多孔陶瓷研發部門,○九年正式脫離全盛興,另組榮盛興公司,並將產品申請了七項國際專利,全盛興則提供多孔瓷磚 給榮盛興,現在欣興電子、宸鴻等大廠的汙水都由榮盛興處理。

為了擴大公司籌資能力,去年韓嘉智找了金益世董事長簡學仁(世界先進前董事長、 總經理)入股,占四四%股權;此外還借殼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公司Better Environment Concepts,以兩億股掌握一○%的股權,預計今年九月完成手續後,榮盛興將成為台灣第一家靠資源回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

「我從不定位 自己是環工公司!」韓嘉智說。○九年營收才八百多萬元的榮盛興,去年營收大躍進至四千萬元,今年更上看一.二億元。最主要貢獻源自於跨足中國水資源BOT 市場,毛利率高達三五%至四○%。

「我有技術又有設備,多孔生物陶瓷反應器生意只能做一次,但回售客戶回收水,是可以永續經營的生意,這才 是我想做的水資源科技。」韓嘉智說,回收水每噸可賣七.八元人民幣,比市價每噸十八元人民幣便宜一半以上,對於工廠來說,原本要排掉的汙水,統包給榮盛興 後再回購,不但免去處理垃圾的煩惱,又可以節省一筆很大的開銷。目前包括欣興電子、華映、宸鴻、順風光電等知名企業,都是多孔生物陶瓷回收水的客戶。

從 小與韓嘉智一起長大的莊哲仁說,「他(韓嘉智)沒有受過理工教育,但很肯學,又願意嘗試新技術,這是他經營成功的關鍵。」如果,當年韓嘉智沒有堅持轉型發 展水資源處理市場,現在可能還只是苗栗一家瓷磚廠的總經理,公司更不可能到美國掛牌上市。

跨足環保綠能產業十餘年,終於熬出頭的韓嘉智最常 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垃圾只是放錯位置的財富!」只要用對方法,廢水、廢料都可以變成源源不絕的生財聚寶盆。

韓嘉智

出 生:1959年

現職:榮盛興水資源科技董事長

經歷:和成欣業研發經理

學歷:聯合工專陶瓷玻璃科

身 價(估):20 億元

榮盛興水資源科技Profile

創立:2009年

負責人:韓嘉智

資 本額:1.5億元

主要業務:汙水生物處理

主要客戶:宸鴻、欣興電子日處理汙水量:9.5萬噸榮盛興「垃圾變黃 金」模式1.8公斤廢汙泥可製1個多孔陶瓷反應器

平均每年為每家科技廠省

80萬元汙水處理費

(以 一座日處理3000噸廢水廠計算)



劉首信看電視也能悟出分析財 麥片行銷專員走上獲利千萬的投資之路

2012-02-13   TWM




兩年多前離開法人圈的劉首信,成 為專業投資人,透過精準的分析及敏銳的觀察力,財富不斷翻倍。他看好台股底部已經浮現,投資可聚焦中概通路及低價智慧型手機零組件雙主軸。

撰文‧歐陽善玲

「證券公司自營部協理,負責過共同基金,也操作過政府四大基金,更是兩屆基金金鑽獎得主」,這樣的人物,人們一定認為是系出著名學府的財金高材生;沒想 到,一位出身行銷界的人,一樣能夠成為投資達人。

「你可能會好奇,我學的是行銷,為何後來進入投資領域,而且一待就是十多年。」習慣了外界的好奇,現任以撒資產管理執行董事的劉首信這樣自我介紹。

劉首信中興大學行銷系畢業後,就進入佳格食品從事行銷工作,雖然成果受到肯定,但他發現,在這一行要出人頭地,還得具備真正的創意才行。劉首信表示,「我 自認自己不是創意型人才,但因緣際會察覺自己是屬於分析型的人物,後來才利用這項優勢,跨足投資圈。」參訪鴻海 觀察生產線後力薦買進原來,桂格的明星產品「三合一麥片」每到冬天就賣得嚇嚇叫,但工廠卻來不及出貨,讓下游零售商心急不已。如果通路商賣出兩箱,那麼接 下來叫貨就會叫四箱,像這樣以等比級數方式往上累積,工廠就會來不及備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首信透過敏銳的觀察力,找出氣溫與銷售之間的密切關係。「我先到中央氣象局,將歷年來冬天的氣溫與產品銷售的狀況列出來,兩者之間會 得到一個數值,之後,再蒐集每周的溫度資料,就可以大致抓出銷售量,提早告知工廠做準備。」「想出這個辦法,解決工廠的難題,大家都覺得我好厲害!」劉首 信不好意思地笑著說,「後來,我也藉此機會認真思考,自己的特長其實在需要大量分析、預測的工作上,因此,興起了重新規畫職涯的想法。」就這樣,劉首信開 啟他的投資人生。

一九九五年,劉首信挾其食品業背景,及面試時展現對數字的高敏感度,擊敗眾多對手,順利進入投信公司擔任研究員。在他投資職涯中,最經典的代表作,就是在 鴻海八十元左右,積極向公司推薦買進,並預估目標價至少看到二百元。

「在投信第二年,我到大陸參訪,當時鴻海工廠的辦公室還是貨櫃屋,毫不起眼,但讓我印象較深刻的是,那天一大早的拜訪行程,七點四十分不到,機台上作業員 努力工作的戰鬥力,就已達到百分百!」劉首信回憶,那時候鴻海剛切入機殼事業,拜訪過程中就忍不住打電話向公司回報,認為鴻海值得買進!

「大清早就看到生產線上鬥志如此高揚,相較前一天拜訪的某家監視器公司,下午四點員工就在打籃球,實在差太多。」劉首信說,後來那家監視器公司果然下市 了,而鴻海卻締造了無數個致富傳奇。

劉首信分析,當時從基本面角度評估,認為鴻海絕對大有前景。後來,又向與鴻海平起平坐的競爭對手台達電打聽,發現他們對鴻海也稱許有加。

劉首信表示,「大陸人並不好管理,鴻海卻以軍事化方式賺到管理財;另外,郭台銘曾發下豪語,將來要打敗索尼︵SONY︶,不論就企圖心或產品利基點來看, 鴻海潛力雄厚。」「回去後我積極說服主管,跟他說鴻海一百元以下買進,要是賠錢就開除我!」後來,公司在八十元附近開始布局,一路抱到二百元,獲利將近 一.五倍,為他投資職場首戰寫下風光的一頁。

買進網龍、上銀 成功為自己累積財富但他脫離法人身分後,真正靠投資為自己累積財富最成功的一役,則是○九年買進的網龍,以及去年押寶的上銀。

劉首信說,○八年金融風暴,隔年大盤自谷底回升,最容易有表現的,不是跌深反彈股,就是「新東西」。「可能是之前做行銷的關係,我平常就有注意電視廣告的 習慣。記得○九年最紅的廣告,是線上遊戲廣告詞﹃殺很大﹄。當時因為裁員、無薪假四起,大家開始討論一個新名詞,就是『宅經濟』,再配合政府發放消費券, 我才注意到這個族群。」劉首信說,自己平常沒有玩線上遊戲的習慣,但身邊卻有很多人在討論;再觀察類股表現也相對強勢,於是著手研究個股。

做好一切功課後,劉首信在二百多元買進網龍,一直持有到四百多元賣出,獲利超過一倍。敏銳的觀察力,以及隨時留心身邊事物,讓他再次創造一倍獲利。

而去年劉首信押寶上銀,目前帳上獲利更是接近兩倍。

「富士康跳樓事件喧鬧一時,當時我就在想,郭台銘是不會認輸的人,遇到挫折一定會另闢蹊徑。果然,後來他帶著媒體名人陳文茜去參觀無人工廠,給了我很大的 投資靈感。」劉首信說,自動化設備取代人工,是未來重要趨勢;而上銀主要生產線性滑軌及滾珠螺桿,是工業機器人最關鍵的零組件,品質精良,可取代日貨。

他先向法人圈確認上銀基本面,再透過技術分析,約一百元左右進場,股價最高曾到四百元,目前仍持續持有。「我看好上銀長期投資趨勢,現階段這個價位若在兩 百多元,就有再加碼的空間。」看好低價智慧型手機、中概通路族群劉首信憑藉著精準分析優勢,為自己創造出一筆可觀的財富,現在操作部位已達八位數。

綜觀他的操作心法,主要有三重點:第一,挑選基本面佳,且股價有想像力的公司;第二,個股營收一定要持續成長;第三,看錯市場時,一定要勇於出脫持股,不 跟盤勢作對。

至於開春後的新一年布局,劉首信的投資規畫則聚焦在雙主軸上:即低價智慧型手機及中概通路族群。

劉首信表示,「我之前在網路上有發表一篇文章叫︽九二共識︾,與政治無關,純粹是個人對今年大盤指數目標的想法,就是『加權指數回到九二○○點的共 識』。」劉首信認為,台股對歐債已過度反映,如果像鄰近的韓國「適度」反映就好,那過年前大盤相對位置應該在七八○○點;何況,歐元不太可能垮,實在不用 跟著美國如此唱衰歐元。

他說,去年底很多大企業老闆跳出來,說今年第二季景氣會逐漸好轉,甚至有八十一家公司十二月營收創新高,大環境不如市場預期差;再看技術面,大盤月線季線 已逐漸交叉向上,「講句直接的,現在不買更待何時?」劉首信反問。

他進一步分析,仁寶、華寶、宏碁等公司對今年多有樂觀期待,研判第一季可能就是景氣谷底,第二季緩步復甦,在股價領先景氣三個月到半年下,預料農曆年後將 是進場好時機;尤其,二月中旬季線將扣抵低點,至二月下旬季線可望開始翻揚,全年指數有機會挑戰九二○○點。

至於投資標的部分,中國在持續提升內需經濟下,中概通路族群最具「漲相」;至於低價智慧型手機趨勢,也可望為相關零組件廠帶來豐厚利潤。透過雙主軸布局策 略,劉首信有把握龍年財富再翻一倍。

劉首信

出生:1968年

現職:以撒資產管理執行董事

經歷:群益證券自營部

學歷:中興大學行銷系

劉首信的投資3心法

1. 選股除了看基本面,還要有想像空間及市場期待,才能驅動股價。

2. 透過「檢查表」(各國指數、強弱勢族群、個股及技術指標),提高市場敏感度。

3. 控制情緒、不與市場作對,情勢不對要「敢砍」持股。

註:劉首信的「檢查表」項目包括美歐主要國家指數、美元指數、原物料價格及多空反轉訊號,透過逐一檢視,在操作上自我提醒。

劉首信的春耕布局

1. 中概通路:

益航、潤泰新、潤泰全、

遠百、神腦。

2. 低價智慧型手機概念:華寶、聯發科、大立光。



sosme總是怎麼走上價值投資之路的?

http://jtf0000.blog.163.com/blog/static/2695671201261485556315/
  第一層次的風險----對股市的一無所知
  第二層次的風險----對股市的一知半解
  第三層次的風險----對股市本來只有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已經全知全解
  第四層次的風險----身處風險的包圍之中卻對風險本身缺乏「自覺」
  
  
  第一層次的風險----對股市的一無所知:表面上這種風險是巨大的,這完全是一種賭徒的心態,把股市視為純粹的賭場就好像押大小(賭漲跌),但成敗的概率幾乎是對待的(當然如果考慮交易成本長期來說這是一場必輸無疑的遊戲),但在我看來這是股市中最小的一種風險。
  
  第二層次的風險----對股市的一知半解:我始終認為對股市的一知半解比對股市的一無所知具有更大的風險,他們是股市中因各種騙局、陷阱而受害的主體。股市行為必然是一個讓人困惑的行為,否則稍懂一點知識的人就能獲利。市場中只要有人思考就會有人提供思考的素材(包裝或造假的動機因此而生)和門類齊全的各類理念或技術(所謂不同時段的贏利模式),並以此來影響大眾的意識與行為(騙局、陷阱就在這一過程中醞釀)。股市中人都是利益至上的主誰都想戰勝別人、戰勝市場,股市中人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自覺性是最強烈的,但他們學到的東西大多數反而是對自己有害的,動機與結果的背離在股市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我們面對「七虧二平一贏」的命運時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義無反顧的進入呢?----因為誰都認為自己是聰明人或懂得(獨門)知識與技術、誰都認為自己能成為那10%之中的一員,10%的誘惑卻對市場參與者產生100%的效應,這都是「一知半解」惹的禍。德高望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說中國目前的股市「比賭場還黑」,其實吳老只說對了一半,在世界範圍內的大多數股市在大多數時間裡都比賭場還黑,這不是中國特色也許是股市的本質特徵之一吧。
  
  第三層次的風險----對股市本來只有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已經全知全解了:我將其視為風險中的較高層次,這種風險的殺傷力是毀滅性的,有人說「股市是消滅狂人的地方」就是對這種風險的最好詮釋,我就把股市中的狂人理解為那些只有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已經全知全解了的人。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有人在相當長的時間週期中連續的、堅定的犯錯誤,其實市場中沒人會去主動的犯錯誤,他們在「狂」的心態下當時肯定是在「自以為」的信心倍增的做著正確的決策(事後看只不過是在信心倍增的犯錯誤)。這類風險的主體是那些擁有一定特權、擁有強大資金或背景、以及過去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的屢獲成功的機構或個人,在中國的「中經開」就是一個典型(「自以為」對中國特色已經全知全解了)。
  
  第四層次的風險----身處風險的包圍之中卻對風險本身缺乏「自覺」:其實市場中人沒誰把股市視為「純粹」的賭場(如果真那麼做我們面對的風險反而會更小些),我們沒有發現有誰憑感覺或靠飛膘來選股的,我們選股的動力主要來源於五花八門的消息或各類分析(基本面分析或技術面分析),我們每時每刻都處於第二層次與第三層次的風險之中,但最極端的風險(我將其視為風險中的最高境界)是身處風險的包圍之中卻對風險本身缺乏「自覺」。
  
  看完上面的分析我自己都目瞪口呆:這股市簡直就是一個大墳場。其實我並沒有如此悲觀,做為股市之人畢竟還能通過「有所作為」來改變自己的處境,首先要明確自己對市場的認識永遠處於「一知半解」的程度,把對「全知全解」的渴望視為一個遠期的目標,並在對這一目標的追求過程中反思自我、把握機會。


不堪戴綠帽避走上海 第三任前夫控 熊旅揚侵占5億名畫

2012-11-29  TNM
 

曾榮獲4座金鐘獎的中視新聞前主播熊旅揚,一向給外界溫文儒雅的形象,但她的前夫、光華證券前執行董事韓崇智卻向本刊表示,熊旅揚涉嫌偽造文書、侵占他所擁有的不動產與價值數億元的名畫。

韓崇智並說,熊旅揚人緣好,身邊一直不缺男友,甚至還曾同時劈腿3男,他是熊的第三任丈夫,婚後因受不了妻子桃花不斷,加上她的壞脾氣與酗酒習慣,2人婚姻走了十幾年便告夭折。

中視元老級主播兼《大陸尋奇》節目主持人熊旅揚,遭第三任丈夫、被視為基金界教父級人物的光華證券前執行董事韓崇智控告偽造文書及侵占

梅開三度 嫁小四

韓崇智說,自己名下近億元的不動產及百幅價值約五億元的名畫,都遭熊旅揚占為己有,為此,他已向台北市大安分局報案,檢方也已開庭審理,他決心要討回自己的財產,並給熊旅揚一點警惕。

韓崇智向本刊記者表示,他長年在大陸工作,上星期回台後卻發現有家歸不得,他想回新北市萬里區比佛利山莊的家,卻被保全擋在門外,還問他找誰?在他回答要找熊旅揚後,保全則回說:「熊小姐出門了!」硬是不讓他進入,他當下斷定,自己的房產已被前妻熊旅揚侵占了。

韓崇智回憶和熊旅揚認識的經過說,一九八二年二人在朋友的飯局結識,因他長年在美國念書及工作,對早已紅透半邊天的熊並不很清楚,只聽友人提及她是知名的中視當家新聞主播,當時韓和前妻處於分居狀態,而熊也和前夫、中視史姓編導離婚,二人在飯局認識的隔年開始交往。但後來他才知道,自己只是熊旅揚感情世界裡的「小四」。

韓崇智說,他和熊旅揚交往時,發覺她同時劈腿三個男人,除了和兆豐金控的前身、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金克和的兒子金一成交往,又和在IBM工作的銷售工程師吳亮往來,熊像花蝴蝶般周旋在不同的男人間,卻又毫不遮掩地公開出現在金家舉辦的各式宴席場合,以女主券姿態打點大小事。

交往權貴 屢劈腿

金家在當時算是台灣金融圈有名的家族,金克和是已故總統蔣經國的金融大將,負責打理國民黨產,和蔣的兒子蔣孝文及蔣孝勇一起長大,曾協助亞世集團前總裁鄭綿綿的父親鄭周敏來台投資,鄭周敏為了感謝他,還特別聘金的兒子金一成擔任環亞董事,並和前外交部長沈昌煥的兒子同時擔任環亞最高顧問。

韓崇智說,熊旅揚交往的男人中,金家算是台灣政商界最有分量的,但後來她卻選擇嫁給IBM的工程師吳亮,在一九八三年和吳結婚。熊曾對他說,選擇吳亮的原因是,有次她和金一成帶著她和前夫所生的女兒去游泳,當時女兒只有二、三歲,她因有事暫時離開,把女兒託給金照顧,回來卻發現女兒差一點淹死,她因此和金大吵一架並分手,之後就和吳亮結婚。

但和吳亮結婚後,熊仍同時和韓崇智往來,後來熊、吳二人在一九八五年離婚,不久熊又與韓結婚。

當時韓的事業正值巔峰,擁有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他,從美國返台後,自行成立揚智財務管理公司,公司名稱還選用了熊、韓二人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揚、智」,當時公司除了賣鑽石,還和遠東銀行合作,共同代理美國運通銀行在台發行金卡。

婚後強勢 應酬多

和熊再婚的那一年,韓崇智接受了潤泰集團委託,以蘇黎士銀行台灣分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的身分,邀約美國安泰保險公司及薇閣基金會董事長李傳洪合作,創立台灣第一家私營基金管理公司∣光華證券信託投資管理公司,韓擔任執行董事,之後更以一百萬美元幫光華證券成立台灣第一個基金∣福爾摩沙基金,其中最大的股東就是潤泰總裁尹衍樑和薇閣李傳洪。

由於率先搶占國內基金市場的灘頭堡,韓和管理團隊創造了台灣基金史上的盛世,光華證券旗下管理的基金,從最初的二千五百萬美元到高峰期近二十億美元,連續十年獨占台灣基金龍頭地位,韓和李傳洪等第一代基金管理人因此被外界封為台灣基金界教父級人物。

韓崇智在事業最高峰時和熊旅揚結婚,因二人都是再婚,熊還是梅開三度,儘管婚宴只席開三桌,卻一點都不寒酸,選在台北高檔的新同樂魚翅餐廳舉行,尹衍樑和李傳洪都有出席,其他賓客則是韓在光華證券的同事,和熊在電視台新聞部的同仁。

二人再婚後,生活卻不如想像中美好,韓說,婚後才發現熊個性強勢,脾氣上來時還會砸東西,再加上她是知名人物,活動及應酬特別多,常喝到深夜一、二點才回家。最令韓無法忍受的是,她的酒量出奇得好,喝酒阿沙力,場場打通關,經常喝到連車都開不進車庫,更別說要走進家門,每每坐在門口就睡著了。

避居上海 衝事業

韓崇智說,她人長得美,現在都還頗有風韻,因此異性朋友很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外面流言蜚語不斷,剛開始他不以為意,後來聽多了心裡總不免疙瘩。「傳聞多了難免問她,她要我相信她,日子久了再問,她就很凶地回說:『人家相信你,還是相信我?』」

韓指出,熊當時是中視知名的主播及主持人,還拿過三、四次金鐘獎,在外很多人稱他「熊先生」,打電話到家裡來劈頭就問:「請問是熊公館嗎?」讓他這位男主人頗不是滋味。

韓表示,他聽說熊婚後還是有許多男性友人,為了確信二人的婚姻關係是否可能繼續維繫,他特地前往台北市行天宮的斜對面,找一名據說是三太子附身的乩童算命,得到的答案卻是熊的人緣極佳、面帶桃花,未來仍會有許多男朋友,他聽完沒多久,因受不了戴綠帽的壓力躲到上海,拚命工作麻痺自己。

一九九二年,韓把公司重心移到上海,隔年,光華證券與上海市政府轄下的「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合作,成立中國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滬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光華證券擁有六成股份,上海國際信託在日本獨資成立的子公司占四○%,韓出任副董事長,公司成立不到三個月,他便與另一名公司高層募得近一億美元資金,讓該公司管理的基金得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協議離婚 擅賣畫

埋首工作的韓崇智,直到一九九四年回台出差才和熊旅揚聯絡,當時熊又有新男友,他認為二人應該考慮離婚,但熊卻說她在社會上是有聲望的人,不希望離婚的事情鬧上新聞,不過,後來雙方還是同意離婚。在同年六月三十日,於熊的妹妹熊小羽和韓的姪女韓媛元的見證下,簽妥離婚協議書,並於一九九八年才到戶政事務所辦妥離婚手續。當天,熊怕被人認出,還戴著黑框眼鏡喬裝後才出門。

韓說,離婚協議書是熊親筆擬的,她認為離婚後,開的車子和住的房子應該維持和婚前一樣,不然會有失韓的顏面,所以他同意協議書所載,將台北市四維路上近九十坪、價值一億多元的房子給熊,但新北市萬里翡翠灣、福華飯店附近的三百多坪的房子及土地,以及韓過去收藏的數百幅名畫,則歸他所有。

韓因長年居住中國,攜帶百幅名畫不便,熊因而提議部分暫存她父親熊揆處,部分則寄放在亞洲畫廊。由於畫廊老闆不知二人離婚,去年專門展出畫家楊三郎作品的美術館希望收購楊三郎的作品,但因韓在中國、聯絡不上,畫廊老闆便去電熊旅揚,沒想到熊未經他同意,便擅自賣掉九幅楊三郎的作品。

房產兩失 提告訴

韓說,熊一口氣拋售九幅楊三郎的名畫,市場為之震驚,消息很快傳到他耳裡,他打電話問熊畫還在不在?熊當時流淚回答他賣掉了,之後他告訴熊,有朋友出價一.五億元要買他收藏的吳冠中畫作《松魂》,希望她好好保管,後來因朋友要鑑定畫的真偽,希望約時間到她父親家裡看畫,但熊卻藉故推辭了近半年不讓他看畫。

韓崇智察覺有異後,著手調查自己在台資產,結果發現位於萬里價值近億元的不動產,在他和熊簽下離婚協議書後一年,就被熊過戶到自己名下。韓在確定熊不老實後,便委託人問熊畫的去向,熊這才翻臉說:「沒了,賣了,一幅畫都別想拿走。」

韓質疑熊是在得知吳冠中畫作的價值後,決定將其他名畫一併占為己有。因此,韓已在今年八月向大安分局報案,檢舉熊涉嫌偽造文書,侵占他的不動產與名畫,檢方也已在上個月正式開庭審理。

韓崇智指出,熊旅揚認為他在台灣是靠她的名聲賺錢,如果他收入二十億元,其中有十億元都是靠她而來,可能因為這樣熊才敢放膽侵占他的資產。他說:「台北、台中的房產全讓她了,現在連萬里的房子都變在她名下,當初因信任她,把房契、地契和名畫都委託她保管,現在全賴著不還,真是作賤了多年對她的信任,我上半生的奮鬥也都全奉獻給她了!」

回應 熊旅揚:韓崇智吹牛

熊旅揚表示,韓崇智說的事情沒有一件是真的,因為他倆離婚已15年,為什麼拖到現在才有動作?她認為,韓最近在大陸發展不順,才回頭想利用她的知名度,找媒體報導打擊她,迫使她拿錢出來。

熊表示,名畫的事是韓吹牛的,但令她最不滿的是,韓在大陸做生意,到處吹噓老婆是知名女主播,喜歡用女人名氣做事;但當他窮途末路時,還想再利用前妻的知名度,當初他和大陸妹在一起、玩別的女人時,就說他已經離婚,是單身,想拉關係時,又利用她的名字吹牛。她自認潔身自愛,不可能偽造文書,整件事將交由法院解決。

10億名畫 熊旅揚侵占半數

喜歡收藏名畫的韓崇智說,他約收藏了4、500幅畫作,總價少說也有10億元,其中比較珍貴的100多幅價值就約5億元,都暫放在熊旅揚的父親熊揆家中,其中,有印象畫派大師楊三郎的作品十幾幅、曾任師大藝術系及研究所主任的水墨畫大師江明賢作品數十幅,以及因六四天安門事件逃到美國的中國畫家徐希的作品等。

此外,還有故宮前院長江兆申及他2名大弟子周澄及李義弘的作品、花鳥人物畫大師楊善琛、嶺南第一人歐豪年及旅法大師趙無極的作品等,但又以吳冠中的水墨畫最值錢,曾在蘇士比拍賣會賣出逾1億元人民幣,韓所有的那幅吳冠中《松魂》畫作,據熊說還掛在她娘家客廳。

韓崇智小檔案

★年齡:66歲

★現職:天擎國際公司董事長

★學歷:波士頓大學經濟學博士、威斯康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台大政治學研究所碩士、東海大學政治經濟系

★經歷:中國滬光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光華證券信託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蘇黎士銀行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揚智財務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熊旅揚小檔案

★年齡:63歲

★婚姻:單身(曾有3度婚姻)

★學歷:銘傳商專銀行保險科畢

★經歷:中視晚間新聞主播、中視新聞週刊主持人、中廣播音員

★現職:中視《大陸尋奇》節目主持人

★獎項: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2座、金鐘獎新聞性節目主持人獎2座



母公司宏碁出脫持股 被迫走上保命路 宇瞻五年三轉型 走出追逐機會財迷霧

2013-06-24  TWM
 
 

 

二○○七年以降,記憶體相關產業跌到谷底。母公司宏碁出脫持股,頓失富爸爸支持的宇瞻團隊自立自強,痛定思痛,他們是如何走過「保命期」,進入「保健期」,奠定下一個成長基石?

撰文‧李洵穎

四月底,沉寂達五年的記憶體模組廠宇瞻科技宣布「企業再造」。過去,宇瞻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益世向來對於記者總是不吝於分享記憶體產業訊息,然而這五年內,他卻甚少公開露面。在「閉 關」五年後,陳益世重新回到媒體前,儼然宣告這些日子,宇瞻交出了一張像樣的成績單。

陳益世說,這五年來,宇瞻正在沉潛專心轉型。事實上,這不是宇瞻第一次進行轉型。

第一次是在二○○○年。那時因全球PC出貨減緩,衝擊記憶體現貨價格下滑,DRAM現貨價自第三季一路往下探底,到隔年二月中旬為止,64MB的DRAM顆粒現貨價跌到了二.五美元左右的價位,七月更出現○.九美元價格,總計下跌幅度超過九成,跌破廠商的變動成本,導致國內外DRAM相關廠商虧損連連,幾無倖免。那年,宇瞻每股稅後虧損高達八.八二元。

陳益世說,宇瞻只有DRAM模組單一產品線,當時決定增加產品線─Flash,以分散風險。雖然宇瞻沒有驚豔表現,但虧損逐年縮小,總算有驚無險地化解危機。然而到了○八年,全球掀起金融海嘯,以及歐美債信問題未解,大環境經濟蕭條,記憶體產業也受到波及。在產能供過於求下,DRAM報價崩跌再現,DRAM顆粒價格全年下滑近七五%,DRAM 667Mhz的1GB顆粒價格從高點時的二.二九美元下滑至最低的○.五八美元,跌破廠商現金成本一美元,DRAM廠出現營運危機。

心態變 捨豪氣作風嚴控庫存企管顧問公司麥肯錫在多年前曾發表一篇名為︿並未伴隨危機的企業轉型﹀(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without a Crisis)的文章,文中指出,企業會推動轉型,主要理由多為組織面臨迫切事件,例如發生財務危機,或是競爭對手優勢大增,又或者是產業界出現新技術的變革等。宇瞻也是如此,面臨龐大危機壓力下,內部開始檢討,發現關鍵在於「落入機會財的迷思」。陳益世解釋,DRAM漲跌起伏太大,看準時機就會大賺。這就好比股票市場,買進時機對了,就很容易大賺,DRAM產業也是如此,一旦嘗到甜頭,「賭局就會愈玩愈大」。

因為出手豪氣,宇瞻一個月採購的DRAM庫存最高達三十億到四十億元,與單月營業額二十億元相比,相當於一.五到二個月的營收規模。以宇瞻的財務結構,當時股本約十億元上下,這樣的庫存掌控模式,猶如「小孩玩大車」。

還有一個插曲,宇瞻原為宏碁旗下子公司,當時大環境不佳,各家公司經營壓力都大,宇瞻並非宏碁核心事業,加上虧損,宏碁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選擇出脫宇瞻持股。

少了富爸爸的支持,宇瞻團隊只得自立自強,痛定思痛,為找出路而努力。

內部檢討後,決定首要之務先從心態改變做起。不再賺取機會財,轉為經營管理財,過去採購標準型記憶體大進大出的豪氣作風,不再被允許。

負責採購和庫存的營運長羅雪茹說明,為了避免過去庫存「虛胖」的情況重演,她嚴訂出一套控管庫存的機制,並將庫存天數目標設定為「十四到二十一天」。針對標準型產品線,每周都會召開經銷控管會議,不但緊盯自家的銷售情況,也不忘掌握對手的銷售狀況。

質的控管更重要,只要產品庫存超過九十天,立即提列庫存損失;三十天未銷貨出去,她就會找來業務了解客戶下單情況,請他說明沒有賣出的原因。嚴格管制下,曾經長達十個多月,宇瞻買進的料號,有九成多都是符合客戶需求。

組織變 提高加值型產品比重此外,宇瞻針對企業組織做調整,以加值型與標準型的方式區分旗下產品,並開始提高客製化、加值型產品比重。不再追求與同業比較名次,營收規模也就不那麼重要。這從研究機構評選宇瞻的排名一路下滑即可看出。最初宇瞻是全球第四大的記憶體模組廠,後來退居第五,現在僅第六、七名。

宇瞻調整產品線內容,將較易受景氣波動的標準型產品線比重從原先的將近八成,在去年已下降到四四%;相反地,工控、固態硬碟等加值型產品線上升到五六%。

調整步伐重新出發後,宇瞻自○八年起轉虧為盈,連續五年皆穩定獲利。雖然營收規模一路走滑,一○年一三三.一五億元,一一年九十三.九億元,一二年僅七七.○三億元,但盈餘不降反升,一二年達到獲利高峰,EPS達三.○七元。「宇瞻從保命期進入到保健期。」這是陳益世為這五年轉型期所下的注解。

如今,基於長遠經營,宇瞻今年再度展開第三次轉型。事業部不再以產品別區分,分為標準型和加值型;而是從消費端來看,轉化為數位生活應用事業部和數位儲存事業部。

陳益世說,接下來的目標是推動宇瞻規模成長,四月底宣布的「企業再造」,未來轉型成效如何,將是下一個挑戰。

宇瞻科技

成立時間:1997年

負責人:陳益世

資本額:13.17億元

主要業務:工業用固態硬碟、消費性數位產品、記憶體模組毛利率逐年攀升!

——宇瞻科技近五年來表現單位:新台幣億元年度20082009201020112012 營收118.68117.68133.1593.9077.03 毛利率(%)6.228.858.5710.4315.47 稅後純益0.233.053.272.654.01 EPS(元)0.212.792.922.023.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