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綠色金融進入“快車道” 中小微企業依然面臨融資難融資貴

“國內綠色金融領域的發展聚焦在大企業,推出的創新型金融產品是從大型企業的需求出發進行設計。綠色金融項目則把焦點放在中小微企業身上,從供需兩方面解決綠色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綠色金融項目中國區負責人、綠色創業匯平臺創始人葛勇今日表示。

葛勇在於北京舉行的首屆“清潔技術金融產品創新能力建設研討會”上作出上述表述。該研討會結合中國金融體系發展特點,著力探討如何讓金融機構在清潔技術領域中開發產品和對接資源,通過尋找適合中國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之路,引導資金流向清潔技術、生態保護、綠色產業。

綠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門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政策,在投融資決策中要考慮潛在的環境影響,把與環境條件相關的潛在的回報、風險和成本都要融合進銀行的日常業務中,在金融經營活動中註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環境汙染的治理,通過對社會經濟資源的引導,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金融已經上升為國家級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規劃。2015年9月發布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首次明確提出“要建立我國的綠色金融體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

政策對綠色金融影響大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朱共山提出,綠色金融利好落地不足,應多層次立體創新。

“盡管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勢頭迅猛,但具體執行中存在兩大不足:一是對綠色經濟的貸款動力不足、規模不大,難以滿足不斷擴大的綠色經濟需求;二是與國際市場相比,創新能力不足——國外在不斷創新綠色金融衍生品,如新能源電站資產證券化、新能源電站優先股計劃、碳期權、碳期貨、碳擔保等。” 朱共山表示。

研討會上,來自銀行、互聯網金融公司等機構的專家觀點印證了上述說法。

哈爾濱銀行聯動金融中心負責人在會上表示,綠色金融所對應的固廢處理、水務處理等公司,盈利周期較長導致還款周期長,因此此類公司只占他所在部門客戶總數的5%左右。他預計,未來這一比例也不會有大規模增加。

公共環境研究中心綠色金融部經理李雲莎認為,政府對於綠色金融方面支持力度還不太大,尤其對於重汙染企業的懲罰措施較少。在銀行業實際操作中,金融環節沒有明確規定哪些屬於汙染企業、哪些是清潔能源企業,在產品準入方面沒有明確措施,銀行較難斷定對高汙染企業是否放貸、進行金融支持。

多位參會專家現場投票結果顯示,政府的政策引導(如大氣十條、土十條、綠色債券等)在諸多因素中,對綠色金融的發展影響最大。基於此,海爾融資租賃綠色金融部負責人表示,固廢處理、水務處理和清潔能源領域因國家政策有明確資助和激勵的闡述,市場較成熟,所以他所在的機構為這幾類客戶提供的資金服務最多。此外,他所在的部門還整合產業資源,為客戶提供上下遊服務資源的對接。

中小企業多向互聯網金融借貸

雖然近年來綠色金融取得了較快發展,但對於綠色中小微企業而言,融資難、融資貴仍舊是不可回避的難題。

對此,宜信普惠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小微企業信貸服務中心劉曉峰在活動現場表示,綠色中小微企業規模一般比較小,絕大多數企業還沒有盈利,給這些企業提供服務的風險相對比較高。

在葛勇看來,相對於銀行貸款,中小企業通過互聯網金融公司和產業金融公司獲得貸款的利率較高,有的甚至達到20%以上,這對於企業而言負擔較重。在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不太願意給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情況下,新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和產業金融公司因為能給中小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務,有可能成為未來綠色中小企業獲取資金的主要渠道。他認為,如果作為短期現金流周轉,利率較高尚可承受;如果作為長期的建設資金,企業將面臨巨大的利息壓力。

第一財經在研討會現場獲悉,綠色金融項目由歐盟資助,由亞太發展金融機構協會、德國Adelphi研究中心、印度工業聯合會、印尼中小企業促進會、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綠色創業匯共同推出,旨在通過提升中小微企業的創新能力、學習融資知識和對接金融機構,幫助提升綠色技術價值鏈和擴展融資渠道;通過對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和各類培訓,推動面向綠色技術的金融產品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5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