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CBNData年度洞察|大數據勾勒應用商店分發渠道新藍圖

馬雲說,DT(Data technology)是下一個能引領時代變革的技術。通過雲,通過大數據,將變革我們的生產方式,我們的一切。

阿里系旗下公司已經開始利用DT的分析能力、預測能力,更好了解用戶,預測用戶的行為,變革自己的業務,豌豆莢就是其中一例。

大數據+應用商店

今年,知名的第三方應用商店豌豆莢並入阿里巴巴。“這不是終點”,豌豆莢創始人王俊煜在宣布該消息時說。

“在新的行業背景下,移動應用商店未來可以和其它文化娛樂產品一起形成產品矩陣化,同時需要真正大數據。這些是豌豆莢升級發展的方向,這也是豌豆莢選擇阿里的最重要原因。”曾攜UC加盟阿里,後在阿里擔任多個要職的俞永福評價說。

事實上,豌豆莢也正在借助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將移動應用分發引入4.0時期。

“傳統分發模式下,1.0、2.0和3.0情況下,分發基本是圍繞著列表,圍繞著庫集、分類等等。我想豌豆莢有一個最大的目標是要做內容,以及做內容的前置化,這需要背後數據的支持。”豌豆莢總經理張博說。

內容前置化:為打通商業場景鋪路

大數據+應用分發,具體會給傳統分發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傳統的應用分發,排名前500名的應用占到了流量的半壁江山。下一個階段,是如何真正幫助長尾應用的分發,同時,從用戶角度讓用戶更便捷地找到所需要的應用程序。

結合中國應用分發市場,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分析師王晴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隨著IOS、Andriod等智能手機快速流通,中國應用商店市場迎來快速啟動期。應用分發平臺的發展與各家APP的應用量分發以及新應用產品研發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研究的數據顯示,2016年豌豆莢的用戶對旅遊出行、購物、新聞閱讀和運動健康類應用下載量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豌豆莢的用戶下載量排名前十的類目集中度上升,同時,聊天社交、視頻等其他內容分類新應用分發有所增加。用戶在App應用市場的日漸成熟,推動了產品的技術的發展。比如像豌豆莢,

從2013年開始探索移動內容搜索,誌在打破信息孤島,把散落在手機已有app內文章、圖片和視頻都抓取串聯起來,說明大數據正在為應用分發平臺的效率提升發揮著作用。

“之前用戶大部分在應用商店,乃至於搜索,可能都是由搜索行為導致下載。我們所有的內容只是做了分類,做了垂直的引入,做了收錄而已。那麽其他的應用該怎麽辦?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張博說。

張博也引入了新的概念,把所有根據用戶的點擊、購買,以及他的走動、位置、評論等等行為生成的數據,重新統計、重新篩選,計算出來他在下一步要去做什麽。“在知道下一步的情況下,我們希望跟更多的開發者和企業深度合作,將我們所有的流量,通過豌豆莢這個平臺,導入到直接內容前置化,流量變現上減少所需的轉化率。”

現在人們如果想了解APP的內容,還是需要去通過下載一個APP實現的。所謂“內容前置化”是指,將產品的內容進行前置的分發。比如,用戶可以通過一個頻道入口,或信息流頁面,了解產品的相關信息,使得用戶不用下載APP,就能體驗應用的部分內容和服務。

通過“內容前置化”,豌豆莢將對內容具有更好的把控,實現“千人千面”,為與其他商業場景的打通做好準備。

打通阿里大數據,實現精準分發

在並入阿里之前,豌豆莢在傳統算法上已經獲得了很多的數據;並入到阿里之後,豌豆莢會有其他內容方的合作資源去協同。比如,通過數據升級傳統的算法可以了解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地理位置上要去哪里,要去下載什麽樣的應用,或者連接什麽樣的內容。

應用分發平臺的最大目標之一,就是實現精準分發——如果給一個喜歡二次元的人推薦槍戰、或者紀錄片內容的APP,實質上這個推薦是無效的。

豌豆莢打通阿里大數據後,使得其能從多個維度去分析用戶的行為數據和需求標簽,並與APP的相關標簽進行匹配,進一步實現精準分發,使得豌豆莢更容易把合適的內容發給合適的人。

豌豆莢的案例,是“數據連接共贏”的最好註腳。孤立的數據難以產生倍增價值和協同效應。但是通過數據價值共享,可以打破數據源之間的藩籬。

12月8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將聯合15家互聯網公司首次發布《2016中國互聯網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報告通過對15家互聯網公司大數據的綜合分析,描繪出以消費者需求為運行核心的互聯網消費生態圖景。該報告首次深入9大互聯網消費領域,通過各領域數據交叉分析,全景還原核心人群的互聯網消費特征,並通過數十個跨領域案例分析,探索互聯網消費生態中數據連通後的價值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7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