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OPEC會議來襲:前瞻減產“囚徒困境”

11月30日,石油輸出國組織(下稱“OPEC”)會議即將舉行。各界預計,如果本次會議未能落實議論了近一整年的“減產/凍產協議”,油價將進一步下跌,也將拖累全球股市的表現。

回顧這一整年的“減產風波”,從4月17日的多哈會談到9月底阿爾及爾(Algiers)會晤,OPEC 的減產之路可以說非常坎坷,核心原因是在供給過剩的環境中,OPEC 難以突破“囚徒困境”——“OPEC 要實現減產不僅要依靠成員國內部形成統一戰線,同時也需外部力量的配合,例如俄羅斯等非OPEC 國家加入減產。否則,OPEC減產只是替他人做嫁衣。俄羅斯只願凍產而不願減產的態度對 OPEC會形成負反饋,如果俄羅斯只願意凍產,憑什麽 OPEC要去減產?”東證期貨原油分析師金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主流觀點認為,OPEC達成減產協議的機會上升,否則未來很難再“口頭幹預”市場。然而,近期 OPEC 產量連創歷史新高,美國原油產量已經止跌企穩、庫存仍在歷史高位、而鉆井數持續回升。即便11月底OPEC的限產協議達成,油價也很難沖破目前油價區間,只是封殺下跌的下限區間。各大機構普遍認為,WTI的目標價格區間約為35-55美元/桶。

回顧漫漫減產路

減產的契機始於今年2月,當時國際油價一度暴跌至20美元/桶區間,震驚全球,也令各大石油生產國苦不堪言。

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Al-Naimi)2月16日表示,沙特、委內瑞拉、卡塔爾、俄羅斯同意產量凍結在1月11日水平,並認為這一水平是合適的。消息公布後,油價短線跳水,WTI當日最低跌至每桶29.59美元。可見,當時市場對該消息並不買賬。

另一個關鍵時點是4月17日。各大核心產油國匯聚卡塔爾多哈舉辦凍產大會,共同商討將原油產量凍結在今年1月水平的可行性。然而,伊朗的臨陣缺席使得凍產會議時間三次推遲。4月18日淩晨3點左右,經過6個小時的激烈會談,最終未能達成限產協議。不過,此後,在各種複雜因素交織之下,油價一路上行。

良運期貨大宗商品分析師何北當時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原本就預感凍產會議不會有太樂觀的結果,畢竟伊朗的制裁剛剛解除,對於增產蓄勢待發。”

今年6月的OPEC凍產大會依然以失敗告終。俄羅斯能源部長當時表示,由於油價已經較年初大幅走高,目前凍產問題已經失去了迫切性。“這表明OPEC未能就新的產量目標達成協議,將維持目前無產量目標的狀態不變。”中大期貨研究院稱。

當各界對限產不抱希望之時,9月29日,OPEC竟然時隔八年後在阿爾及爾舉行的特別會議上達成了減產協議,目標為每日3250萬~3300萬桶(較今年8月水平減少0.6%~2.1%)。這個以內部博弈、爭奪市場份額著稱的組織震驚全球,美油一度暴漲6%。

當時,OPEC表示將成立技術性委員會,研究限產的實施機制。委內瑞拉能源部長稱,OPEC今年11月將決定減產實施的時間長度,並在11月維也納會議前決定如何分配減產任務。

10月底,OPEC國家與部分非OPEC國家在維也納會晤,商討如何落實阿爾及爾所達成的框架性產量上限協議,會談因為伊拉克和伊朗兩國對 OPEC 所使用的產量數據存在質疑而陷入僵局,最終並無實質結果產生,因此 WTI 油價從 52 美元/桶一路下行至 42 美元/桶。

眼看11月底將至,市場再次出現了暴跌。上周五,由於市場擔心OPEC 能否達成減產協議,WTI大跌3.96%,布倫特大跌3.59%,基本回吐一周漲幅。

沙特宣布,鑒於OPEC內部沒有達成明確的共識,參加非OPEC產油國非正式會議沒有意義,所以決定不參加了。此外,沙特能源部長還發表了不同於之前的評論,聲稱即使沒有減產協議,原油市場也將於2017年恢複平衡。

OPEC如何突破“囚徒困境”

對於會議究竟將如何推進,金曉告訴記者,根據會談透露出的消息,OPEC討論的主要議題是: 1)產量上限是設在 3300 萬桶/天還是3250萬桶/天;2)減產持續時間是6個月還是1年;3)產量數據來源問題,部分成員國認為 OPEC 所使用的產量數據低估了其真實產量;4)關於具體成員國的削減份額分配上,除了尼日利亞和利比亞兩國之外,所有國家削減 4-4.5%的產量。如果每個成員國只是減產 4-4.5%,這並非不可接受。

按此減產幅度,OPEC 產量將較當前水平下降 120 萬桶/天左右。部分成員國的產量自然衰減也達到了這個減產幅度。

目前,伊朗和伊拉克是 OPEC 內部達成一致的主要障礙。伊拉克石油部長此前申請產量削減豁免,之後他向 OPEC 提交了一份符合自身需求的提案,提案具體內容並沒有透露,但從此後伊拉克總理願意加入 OPEC 減產計劃的表態中,可能其需求得到了默許或滿足。而伊朗之所以願意簽署阿爾及爾框架性協議。可能是獲得了產量削減豁免。

“從目前 OPEC 會談的進展來看,年度會議達成一致的概率在上升,但是仍然存在較大的變數,”金曉對記者表示,核心原因是在供給過剩的環境中,OPEC 難以突破囚徒困境。只有市場份額最大化才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如果俄羅斯不加入減產大軍,那麽OPEC減產只有利於俄羅斯或者美國的頁巖油生產企業。

可見,俄羅斯對減產的態度是 OPEC 內部達成一致的先決條件。然而,雖然俄羅斯能源部長 Novak 在11月24日表態稱,俄羅斯2017 年計劃減產 20-30萬桶/天,實際情況則是俄羅斯原油產量持續創下自蘇聯解體後的記錄高位,10月產量增至1,130萬桶/天。

嘉盛集團分析師Fawad Razaqzada對記者表示,減產/凍產將利多短線,但因為OPEC和俄羅斯將不會大幅削減目前處於歷史高點的原油產出,使得原油市場依然供應過度,所以很可能不會產生長久的影響。

他也表示,短線潛在漲勢在中線可能受制於美國再度增產的預期。在美國,最近幾周鉆探活動激增,通常會導致未來某個時候產出增加。“畢竟,油價略微上漲,產出微增產生的利潤也不少。而且,政府將不會過於限制頁巖商增產。當選總統特朗普業已在百日新政公告中宣布,廢除所有頁巖油(氣和煤)產出的限制。這是他為創造就業而實行的保護主義政策的一部分。”

具體而言,中信建投分析稱,近期美國鉆井數站上450以上,繼續維持增長勢頭,美國活躍鉆井數本周增加3座,為474臺,維持自5月底以來的增長勢頭;美國原油產量上升至 869.0 萬桶/日,環比小幅增長 0.1%。美國商業原油庫存本周減少125.5萬桶,總量4.890 億桶。

此外,10月OPEC原油產量達到 3364 萬桶/日,連續7個月創2008年7月以來的歷史新高。

不論此次會議結果如何,有一個結論是幾乎可以肯定——頁巖油的興起、科技的進步註定油價已經很難回到100美元/桶之上,現在油價的頂部將以美國頁巖油價格決定,OPEC也可能已經失去原油定價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