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盟官員:正在廢止“市場經濟地位”概念 中歐已開啟新談判

“我們正在廢止‘市場經濟地位’這個概念,你還想要什麽?”

11月24日,歐盟貿易總司副司長佩特里西奧尼(Mauro Petriccione)在漢堡中歐峰會一場關於全球貿易現狀的討論會上,針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詢問“你們在十年前就承認了俄羅斯的市場經濟地位,你怎麽說”時語驚四座。

重新定義貿易“價值”

作為該場論壇的演講人,佩特里西奧尼的講話一如既往地堅持了歐盟在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的一貫強硬立場。所不同的是,他在關於全球貿易特別是中歐貿易前景的講話中,特別強調了當前全球貧富差異的加劇以及全球貿易的平等應該進一步加強等內容。

“當前來看,全球貿易在任何政治背景下都會繼續,這點不容置疑,但是貿易的價值,不能僅僅用具體的貿易量和金額來衡量,而是要從到底誰是貿易的受益者來衡量。”他認為,目前全球面臨的危機是由於貧富差異巨大所致,而這關聯中歐貿易,也關乎中國本身。“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以及在全球貿易領域的巨大影響力,隨著它的快速發展,歐盟不得不對一些現狀和現有的‘概念’進行修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好事,但同時也是一直有爭議的問題。在歐洲民眾中,有一種‘不平等’的情緒正在蔓延——對於來自中國的便宜產品,最終誰是得益者?歐洲普通民眾有什麽真正的收益?這些問題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解決。”佩特里西奧尼,“特朗普的上臺,可能會給全球政策決策者帶來一些困難,但是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歐盟的貿易政策和對華貿易之間存在的問題。”在他看來,中歐之間存在政策上缺乏互信的問題,雙方對自己在彼此的歡迎程度和歡迎程度的持續性存在疑慮。

已為解決分歧開啟新談判

但是佩特西奧尼也指出,中歐已經為解決投資貿易分歧開啟了新的、有建設性的談判。

“我們確實在很多問題上有非常大的分歧,我個人認為,目前中歐之間已經開始進行真正意義的談判,雙方拋開分歧,真正投入到談判中。從中可以了解到,中歐雙方都是如此渴望取得談判的成功,我們從中國朋友那里學到的是,很多事情要循序漸進。”他說。

當漢堡峰會主辦方的新聞官問及歐盟何時能承認中國經濟市場地位時,佩特西奧尼這樣回答:“我們很多時候的爭議集中在這個所謂的’非市場經濟地位’上,對中國朋友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氣憤的事情,已經憤怒到幾年前就停止在這個問題上和歐盟談論這個問題。因此,我們現在準備修改‘貿易防禦’法律條例(trade defence law),根據各國的情況來決定具體的事情。我們正在嘗試回歸到貿易防禦的根源,所有這些對反傾銷的計算方式和機制,都建立在對價格和成本進行比較的基礎上。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基準,這將是一個中立的、被所有貿易夥伴接受的,並且會在客觀調查基礎上給予相關國家足夠表達機會的機制。”

11月9日,歐盟委員會向歐洲議會及歐盟理事會正式提交修改其反傾銷法律制度的提案,以履行其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定所承擔的義務。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中方在履行第15條義務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15年過渡期結束後必須取消反傾銷“替代國”做法,這是世貿組織成員必須遵守的國際條約義務;中方認為,提案取消“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體現了歐盟履行第15條義務的意願,中方對此表示肯定。

“但中方感到遺憾的是,歐委會提出的新方法以‘市場扭曲’的概念和標準替代‘非市場經濟’的概念和標準,並沒有從根本上取消‘替代國’做法,只是在變相延續原有做法而已。這一方法既沒有全面、徹底地履行第15條義務,也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符。”陸慷同時指出。

與佩里西奧尼同在一個討論會演講臺上的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在會議茶歇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了解並且歡迎中國與歐盟為解決爭議采取新的談判方式。“原來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雙方正面沖突比較嚴重,而且很難解決,彼此不願意讓步的東西太多。目前新格局下的新解決方案已經出來了,‘市場經濟地位’的有關內容被新的多邊貿易談判替代,並且開始在一些產業領域進行談判,比如鋼鐵、運輸和其它投資領域。有的談判已經給了原本是承認市場經濟地位之後才有的條件,但有一些還是沒有解決,這樣的話,就把以前針對市場地位問題的籠統方案分解成了很多具體的小方案來落實。”他認為,這樣的效果會比較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8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