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讀書札記170504冷戰(二) 保証相互毀滅的核戰略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5/04/%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504%e5%86%b7%e6%88%b0%e4%ba%8c-%e4%bf%9d%e8%a8%bc%e7%9b%b8%e4%ba%92%e6%af%80%e6%bb%85%e7%9a%84%e6%a0%b8%e6%88%b0%e7%95%a5/

讀書札記170504
冷戰(二) 「保証相互毀滅」的核戰略
掌門執筆

話說 肯南George Kennan以「長電報」定格, 「馬歇爾計劃」布局,拉開了「冷戰」的帷幕.
1949年初史太林封鎖栢林,動機不明, 立時氣氛緊張,形勢一觸即發. 西方國家以空投物資回應,雙方沒有動武. 年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簽訂, 史太林當即解除栢林之圍. NATO是一個超國家機構 (總司令向由美國將領出任,首位是 艾森豪威爾將軍.), 各國政府無權節制參進了NATO的本國部隊.

當初,NATO並無足夠常規陸軍因應近在咫尺的東歐「華沙公約國」龐大兵力. NATO的優勢在於空軍和原子彈壟斷, 於是 艾森豪制訂了低成本的「核武防禦戰略」. 即在小型軍事衝突中採取被動的防禦態勢, 而在大型戰爭迫近的時刻威脅動用核武.*** 換句話說, 核防禦戰略= 常規防禦+核武阻嚇. 這一戰略的前提是核武壟斷.
遲至1945年7月美國才成功試驗了第一顆原子彈,其時德國剛已投降. 原初開發用來打擊德國的秘密武器, 於是改為投放亞洲市場,結束了「太平洋戰爭」. 原子彈的出現加深了美蘇之間的不信任, 史太林直接指出:“原子彈訛詐是美國的政策”, 此言非虛.

〈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s〉
這個博弈論概念, 指的是一個國家為了促進自身安全而採取的行動,往往會威脅或損害到其他國家的安全. 其他國家採行的針對性反制行動,又會反過來損害該國的安全利益. 結果各方陷入一個互不信任的漩渦,無法自拔, 事與願違地 整個系統反而更不安全.**** 這概念適用於原子彈場景. 更有甚者,由於欠缺反制原子彈的戰術手段, 對應之法只能是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 ,也來製造原子彈. 後果就是沒有盡頭的「對稱性軍備競賽」.***原子彈市場就是按這種邏輯運作的.

美國人起初預期對原子彈的壟斷地位可以維持六至八年,不料49年8月蘇聯成功研發了首枚原子彈, 其時美國擁有的現貨不足200枚. 幸好核武遊戲的現實是 “硬體武器” 和 “投放技術”(當年是長距轟炸機, 現今是彈導飛彈.) 完全分離, 而美國在遠程投放方面擁有明顯優勢. NATO部署在英國的原子彈,其遠足以阻隔蘇聯的突襲,而其近可以投到蘇聯的國境.
因應情勢,杜魯門制訂了三項軍事對策, 從而為冷戰的軍事抗衡格局永久定型:
a擴大常規軍力規模,駐師數十萬於歐洲 ( NATO原先未有計劃駐紮龐大美軍);
b製造更多數量的原子彈; 和
c秘密下令研發威力大1,000倍的核武「氫彈」.

1950年韓戰爆發,冷戰深化, 並大有可能演變成世界熱戰. 幸而兩大集團知所克制,蘇聯未有遣軍入韓, 中國雖則派遣了 “人民誌願軍” ,兩國總算沒有正式對美國宣戰. 而美國亦只以聯合國名義出師朝鮮半島, 總統更峻拒軍方動用原子彈的訴求,尋且在51年毅然撤去主張最力的 麥克阿瑟將軍的戰區統帥職務.

〈吊詭的核戰略〉
美國採行「核阻嚇戰略」, 但無意再次實際使用核武, 無論是戰略性的(如廣島長崎.), 抑或是戰術性的(即在戰場上使用者.).*** 其實蘇聯也是一樣想法,雙方都知道使用核武的後果不堪承受. 此所以,在漫長的冷戰期間核武不單從未被考慮動用, 甚至從未被威脅使用,就算在「古巴飛彈危機1962」中亦然.

肯南從不贊同核戰略,他在一份致杜魯門的絕密備忘錄中論說:戰爭是實現政治目的之手段, 而非目的本身. (這是有名的 克勞塞維茨信條:「軍事是外交的延伸.」) 政治目的是改變對手的生命,而不是消滅對手的生命.**** (杜詩「茍能制侵淩,豈在多殺傷.」) 所以,戰爭應該是有限度的,起碼不應否定生命存在的原則, 但核武卻違反這項原則. (這就是國際上一直嚴禁研發「戰術核武」的原因.) 當然地,肯南和杜甫書生之見, 並不為杜甫後人杜魯門所採納.

歷史上所有研發出來的武器都曾被使用過,原子彈概無例外. 是一戰的毒氣彈構成首宗禁用範例,二戰時各方達成協議不得使用. 原子彈証實比毒氣彈更加厲害狠毒,冷戰雙方打從開始即非常戒懼謹慎.
杜魯門更進一步,把核武的規劃,研發和生產打包, 全由文官負責,軍方不得與聞.(有一段時間,軍方連國家擁有多少枚原子彈也弄不清楚.) 在國家內部,軍方曾屢番向總統施壓, 要求明言在甚麼情況下,軍方可以動用原子彈. 但是杜魯門堅拒表態, 並且三令五申, “只有總統有權決定在甚麼情況下動用原子彈.”*** (並且有總統戲劇性地用出國時隨身攜帶的thunderball表達出來.)

蘇聯急起直追,雙方的核彈數量和投放技術迅速接近, 於是甘乃廼Kennedy總統(1961年上任) 改變了美國的大戰略. 他在外交上繼續採信 肯南的「骨牌理論」,對共產主義實施「圍堵政策」; 但在軍事上卻改信 泰勒Taylor將軍的「彈性反應策略」,而揚棄艾森豪的「核武防禦策略」.*****

美蘇的核武打擊力量同時提升和超越實用門檻,導致「核武阻嚇」成為雙向遊戲. 雙方均囤積重貨在手,又都絕對不敢投放市場, 最後吊詭地達成共識,並且用條約加以敲定,是為
〈保証相互毀滅策略〉.
「保証相互毀滅」顧名思義不是毀滅對手, 而是「互相毀滅」; 然其真意又不在「互相毀滅」, 而在於「(條件達成之下)保証(會這樣做)」這點上面.**** 換句話說,為使核戰不致發生,雙方在核武使用上面達成共識, 促成核戰發生之後無人能夠僥倖存活,以杜絕使用動機. (很可惜這策略的先決條件是各方必須足夠理性, 姓金的可是…..)

這策略的具體內容有兩點:
A雙方必須建設足夠多數量的核武, 致使即便任一方動手突襲,受襲方的殘餘核武仍可報復性毀滅突襲方;****
B提高雙方的核武存量和核武行動的透明度, 使「互相毀滅」更具保証性. 這需要建立互相監察制度.*** 例如開放天空,容許對方人造衛星監視核彈基地.

這確實是人類史上最吊詭和最荒謬的軍事妥協, 雙方並非透過裁軍,而是透過建設「毀滅保証」的軍力達致戰略平衡.*** 理所當然地,「保証相互毀滅」的儲備限度達成後,多餘的存貨即可汰除. 所以, 裁減核武行動反而得以即時展開.**** 策略師們真可謂費煞苦心!
事後孔明,贊成這策略的人便推許其為「冷戰和平」的最大功臣. 反核人士則認為如此和平實屬僥倖, “假設人類理性”實際上不符歷史觀察,因而是不理性的.

下一位改變美國大戰略的是 列根Regan總統(1980年上任), (從未真正執行的) 「星戰計劃」顛覆了「保証相互毀滅」平衡. 星戰宣稱的內容是建設人造衛星武器系統,在太空軌道上面截擊洲際導彈. 由於研發費用極其高昂,列根看準蘇聯雕敝不堪的經濟根本無力支應, 此策略的用意在於迫使對手立即回到談判桌,並達成限核協議.*** 列根的博弈簡單地成功了.

《冷戰The Cold War:A New History》(2005) John L. Gadd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9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