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訪摩根大通黃國濱:中企出海並購絕非一廂情願 海外賣家“恨嫁”中國市場

“在一筆海外並購交易中,如果潛在的買家里沒有中國客戶,賣方客戶就會覺得有問題。也就是說,中國已經變成了海外並購市場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摩根大通國際投資銀行中國業務主管黃國濱近日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在他看來,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一個大趨勢,最近兩年正在經歷跳躍性增長,而這種趨勢剛剛開始。

2016年中資企業海外並購出現跨越式的增長,前三季度的海外並購交易總額幾乎超過之前兩年的總和。根據國際金融數據商Dealogic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共實施跨境並購項目521個,交易金額674.4億美元,首次成為全球跨境並購中的最大收購國。

中企出海並購將成為趨勢

2016年中企出海並購不僅體現在量上的“井噴”,從投資者的所有制關系、投資標的區域、行業等方面都越來越多元化。

黃國濱告訴本報記者,從投資標的來看,美國、歐洲和亞洲的投資標的基本各占三分之一;從所有制關系來看,國企和民企日趨均衡;從並購領域來看,過去主要集中在資源類等傳統行業,現在TMT、金融機構、消費、地產、工業、醫療等均廣泛涉及。

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民營企業的30余宗10億美元以上的大規模海外並購中,民企占六成;交易金額和交易數量上也雙雙趕超國有企業。

黃國濱認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將成為長期的趨勢,逐漸進入天時、地利、人和的佳境,但也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首先,中國人口消費結構發生變化,中國的中產階級數量不斷增加。“他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特別是80後、90後自我意識強化,對生活質量、品牌意識、健康等的要求更高,這也使得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一個消費市場。”黃國濱表示。

瑞信(Credit Suisse)發布的2015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中產階級人口,達1.09億。也有一些研究機構認為,數量或許遠不止這些。

其次,中國的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費水平提高。此外,人口老齡化使得對養老、健康等需求提高。

第三,中國經濟增速下降,企業內生性增長動力放緩,有一些傳統行業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要真正實現轉型升級,需要引進海外先進技術;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在政策層面對企業走出去給以支持,比如過去的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等。

海外賣家看好中國市場

近年來,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而造成了一種“偏見”,認為中國企業“財大氣粗”,總是通過“砸錢”的方式在海外並購中獲勝。

但在黃國濱看來,很多中企海外並購成功,並不僅僅是以價取勝。“很多海外賣家看中的是中國的市場,通過引入中國買方,這些海外公司可以獲得進入中國市場的通道。”他說,“中國企業最直接的優勢不僅體現在資金充裕,更重要的是註重改善企業治理結構並且能夠嫁接中國資源。”

他以如意科技集團(下稱“如意集團”)13億歐元並購法國時裝集團SMCP SAS(下稱“SMCP”)的交易為例,這個交易從並購到海外融資都是由摩根大通獨家承做,在黃國濱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特色的項目”。

2016年4月,如意集團從全球私募巨頭KKR & Co.LP(下稱“KKR”)手中收購擁有三大輕奢服飾品牌的法國時裝集團SMCP的控股股權。實際上,在被如意收購之前,SMCP曾一度打算上市。

黃國濱告訴記者,這單交易對如意集團和SMCP是雙贏的。

首先,如意集團作為傳統的紡織企業,該交易使其完成了從傳統制造業到國際化品牌商的轉型,也為其海外布局和擴張做了很好的鋪墊。

而對SMCP而言,中國股東將便利SMCP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在他們看來,中國正在成為全世界最大也最國際化的消費市場。

另外, “歐美很多公司都采取職業經理人的管理制度,而經理人本身並沒有股權,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權很分散,甚至很多時候股權集中在財務投資者手里。很多中國企業收購之後,都給了管理層一定的股權作為激勵,提升其股東意識,這也有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

在黃國濱看來,國外的被收購方對中國的企業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他們看到中國企業走出去能夠為他們帶來實質性的好處。“在一筆海外並購交易中,如果潛在的買家里沒有中國客戶,賣方客戶就會覺得有問題。也就是說,中國已經變成了海外並購市場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他說。

國際環境長期樂觀

隨著中企海外並購數量的激增,一些不成功的案例也逐漸湧現。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企海外並購在歐美等國家在監管的審核方面受阻。

不過,黃國濱認為,一些不是特別成功的案例,並非完全是因為標的國審查機構的問題。“跟並購發起公司、財務顧問都有關系,當然跟審核有一定的關系,但更多是因為交易本身,但總體而言不會有太大實際的變化。”

據他了解,目前國內、國際流動性充足,有一些投機性的機構也希望抓住這個機會參與到海外並購中。但是大多數賣方更傾向長期、戰略性的產業投資者來作為收購方而不是一個短期的投機者。“除此之外,交易過程中不僅由賣方決定,影響和參與決策的利益相關方者非常多元,甚至包括了當地的監管部門、媒體等,而有些中國企業海外並購之所以失敗,有時候是因為關註點過於單一,忽略了一些當地的利益相關方。”

10月31日,國際電投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並購巴基斯坦卡拉奇電力公司(簡稱“KE公司”)66.4%股權,這單並購是“一帶一路”提出三年以來,在巴基斯坦最大的一單外資並購。在該交易中,摩根大通擔任上海電力公司的買方財務顧問。

黃國濱告訴記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購的難處在於,買方和賣方之間的相互了解的難度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等等。卡拉奇是當地最大且唯一的“產輸配一體化”的企業,而且該交易還涉及到該公司原有的財務投資者以及價值鏈上的各利益相關方,對該交易的監管方也是涉及國家、不同地區。

“因此在操作該類交易的過程中,需要與各方溝通,而摩根大通作為一家在全球都有豐富覆蓋網絡的金融機構在操作此類交易中存在一定的優勢,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上海電力公司本身對本交易的承諾。”黃國濱對記者表示。

近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公布,被認為是本年度和英國脫歐齊名的“黑天鵝”事件。特朗普對於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以及貿易政策有自己的一系列主張。

就這是否會對未來的中企到美國的並購帶來實質性的影響,黃國濱告訴記者,美國畢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國,其任何政策都會對中國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產生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具有全球性。其中一些貿易政策還會影響到中國的應對措施,這也會對中國企業經營環境、未來戰略有所影響。但是,他認為,這只會帶來短期的不確定性,長期來看依舊保持樂觀的態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