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發改委價格司發信號:將研究新增配電網價格機制

電力改革穩步推進,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將研究新增配電網配電價格機制和規則。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日前公布通知稱,為做好新時期、新常態下價格工作重大問題研究,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擬組織開展2016年重點研究課題公開征集工作。其研究課題之一是新增配電網配電價格機制和規則研究。

研究要點為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後,將形成數量眾多的社會資本控股、運營配電網。重點研究配電價格如何制定,如何承擔交叉補貼。要求是既要保障合理收益促進投資,又要防止過分推高價格。

參與此課題投標的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了他的團隊的研究思路。

“配售電一體化的公司依然是公共事業性質的公司,配電價格與輸電價格的形成相一致,由準許成本加固定回報的基本框架構成。雖然有混合所有制和民營資本在其中,需要保證投資回報率,但其目的是保證配網在建設和運營方面的可持續發展,保證供電質量、安全和服務,並不代表配電公司是盈利企業”,曾鳴說。

此外,曾鳴還表示,此次討論的新增配電網配電價格機制和規則不包括增值服務,“增值服務屬於競爭性售電業務,這部分應該由售電市場的競爭形成,終端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售電商。配售電一體化企業如果想粘住終端用戶,必須以物美價廉的服務吸引用戶,這與配售電價格本身不是同一個問題。”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配電價格規則的制定,主要矛盾在於補貼問題。

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階梯電價是很好的模式,交叉補貼方式很重要。政府不直接補貼的話就一直執行交叉補貼,這是否偏離成本都有待考量。而政府如果直接補貼如何做到透明很重要,建議成立基金會,由政府專門建立和監管,使補貼規則透明,並逐漸回歸成本。凡是補貼都從國家財政直接撥款。

對於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對社會資本控股、運營配電網,林伯強則認為無需過分擔心投資與價格的問題。

“社會資本進入配電網的運營,政府只要防止輸電壟斷並保障回報合理即可。理論上講,配電價格推向市場後不會有過分被推高的情況,國外配電歷史悠久,有成熟的成本核算機制可以借鑒”,林伯強說。

此前的10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提出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要遵循競爭開放的基本原則,即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增量配電網業務,通過市場競爭確定投資主體。

多位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電力改革正式拉開大幕的最大亮點是提出穩步推進售電側改革,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曾鳴此前曾對媒體表示,電改標誌著我國一直以來電網獨家壟斷配售電的體制被徹底打破。與法國、英國等國類似,在我國,民營資本也將能夠投資新增配電網及成立售電公司。

去年年底,廣東和重慶成為首批售電側專項改革試點。截至2016年8月,進入廣東省經信委目錄的市場化售電公司已達到127家,3至9月份累計成交電量達到159.8億千瓦時,超過全年140億千瓦時的原定競價電量,9月份成交售電公司數量大幅增加,售電市場的競爭激烈性已經有所體現。

今年以來,全國範圍內電改持續提速。隨著售電改革試點範圍的不斷擴大,售電市場日趨活躍。據統計,目前全國成立的售電公司達到600家左右,其中民營資本更為活躍。

為了促進售電側有效競爭,《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對電網公司、發電企業開展售電業務與配電網業務做出了一定的規範。

其中,電網企業可以從事配售電業務,但控股增量配電網擁有其運營權,在配電區域內僅能從事配電網業務,其競爭性售電業務,要逐步實現由獨立的售電公司承擔;發電企業及其資本不得參與投資建設電廠向用戶直接供電的專用線路,也不得參與投資建設電廠與其參與投資的增量配電網絡相連的專用線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