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與斯皮爾伯格9日在北京國貿的這場會面與對話,背後隱藏著很多第一次。比如這是馬雲第一次在公開場合為成立兩年的阿里影業站臺,是阿里影業第一次以資本入股為紐帶與好萊塢內容方合作,也是斯皮爾伯格的公司第一次引入中方資本。從這個角度看,可以說是互聯網影視公司開啟的一個新時代。
臺上,馬雲與斯皮爾伯格在主持人蔣小涵的穿針引線下,超過30分鐘全程用英文暢談技術與電影的未來;臺下,談成這筆合作的當事人、阿里影業集團總裁張蔚開玩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她平時在北京與洛杉磯兩地辦公,每個月都要跨洋飛行,有洲際飛行時在飛機上睡不著覺的人可以跟她取經。阿里影業身上的國際化元素,讓它置身於這樣一個中西方結合的場合下毫無“違和感”。國際化,是它誕生之日起就定下的方向。
表面上看,阿里影業需要一個講故事的團隊,斯皮爾伯格需要一個更懂中國市場的夥伴,這是雙方“戀愛半年”後終於走到一起的原因。但在阿里影業“出海”的漫長航程中,資本紐帶只是一張紙質憑證,真正決定雙方能否一起創造幸福和快樂的,是優勢互補的發揮以及未來聯合制作能力的磨合。
看重電影聯合制作機會
在官方不肯給出這次入股金額與股份的前提下,用張蔚的話說,阿里影業這次是對Amblin Partners“少數股份”入股。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阿里影業內部了解,阿里影業只是其小股東,但會派一位人士進入對方的董事會。
張蔚解釋稱,阿里影業無意扮演一個“海外購物車”的角色,將看中的資產買下來,而是以開放平臺的身份去和好萊塢的團隊進行戰略上的合作,入股只是一個強紐帶,促使雙方合作更緊密。此前,阿里影業已經和派拉蒙、二十世紀福克斯、日本圓谷制作株式會社等海外制作方達成了合作,但均為項目合作,而非資本入股,此前甚至傳言阿里將買下派拉蒙。
從名字上不難看出,Amblin Partners是一家多方資本合資成立的公司。2015年12月,斯皮爾伯格帶著夢工廠(影業),宣布與Participant Media、Reliance Entertainment和Entertainment One合作成立Amblin Partners,以制作電影、電視和數字娛樂產品。可以說,大名鼎鼎的夢工廠是名不見經傳的Amblin Partners的前身。為便於理解,一位阿里巴巴內部人士將兩者的關系描述為,Amblin Partners相當於螞蟻金服集團,夢工廠相當於支付寶。
官方給出的合作渠道包括投資、聯合制作、衍生品合作及宣傳發行領域。Amblin Partners公司聯合CEO Jeff Small向記者透露,該團隊計劃每年制作6-9部電影。目前,阿里影業與對方先行落地的合作方式是互聯網宣發。畢竟,在收購了影院票務系統粵科軟件後,互聯網宣發業務已經在阿里影業的營收結構中占了半壁江山,是其搭建的互聯網電影產業鏈中最強的一環。況且,阿里影業此前已經在與《碟中諜5:神秘國度》等影片的聯合發行中積累了一些經驗。10月10日,由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圓夢巨人》在京舉行首映禮,阿里影業參與了發行。
但如果只能扮演一個為好萊塢大片落地中國的“渠道商”角色,顯然阿里影業並不甘心。在會後接受采訪時,張蔚也明確表示了對未來雙方聯合制作電影的期待,內容和故事本身才是阿里影業方面更想參與的焦點。眼下,阿里影業遠在洛杉磯的團隊已經在從Amblin Partners的片庫中與對方一起尋找內容合作空間。
Jeff Small對記者稱,對於第一次與中國方面合作,能在內容上保證話語權是他願意看到的。顯然,強於內容制作的Amblin Partners今後能打開多大空間與阿里影業一起合拍電影,將成為雙方合作深入程度的決定因素。在與斯皮爾伯格共進午餐時,馬雲表露,中國過去30年的變化就值得拍一部電影,而不是只盯著武俠、古裝劇等。
大文娛生態助力
9日的簽約儀式上,馬雲不僅親自到場,還特意請來了好友趙薇,以及進軍影視業的史玉柱捧場,不難看出他對這樁合作的滿意度與重視度。在馬雲的大文娛規劃中,電影這個戲份領域擁有著數一數二的戲份。如果將其放在諸如樂視影業成立美國分公司、愛奇藝對亞洲地區內容輸出的出海趨勢下看,阿里的大文娛生態對影業的支撐將是其明顯優勢。
細心的現場人士不難發現,當天第一個上臺演講的俞永福對外正式頭銜已經是阿里文化娛樂集團(籌)CEO,之前他的頭銜是阿里大文娛領導小組實際負責人。其實兩者之間在業務範疇上並沒有什麽差別,但從大文娛領導小組到阿里文化娛樂集團,相當於將一個比較虛空的機構以組織化形式落地,可以將這個正在籌備中的阿里文化娛樂集團理解為一個集合了影業、音樂、視頻、體育、UC、遊戲、文學的超級事業群。
這個文化娛樂集團對於Amblin Partners以及阿里影業的價值在於,它可以用一種生態圈能力去挖掘電影的衍生性,比如在線流媒體(優酷土豆)、電視機頂盒供應商(天貓機頂盒)和領先的電子商務交易市場(淘寶商城和天貓)等平臺,對於電影版權的二次售賣、衍生品研發等提供資源和平臺。
眼下,票房在國內電影營收結構中占了八成左右的份額,而美國這一比例還不到一半,在線內容二次售賣與衍生品銷售是美國電影很重要的兩塊市場。由於強化的版權意識與規範,家庭DVD、Netflix等均能較好地扮演版權二次售賣的角色。但在中國,優酷土豆、愛奇藝等一批視頻網站的付費計劃仍在與根深蒂固的用戶免費思維進行艱難的博弈,由一系列盒子支撐的家庭影院付費點播計劃也未見明顯起色。未來隨著付費觀影意願的強化,阿里影業或許能從這方面找到更多利潤與合作空間。
另一個空間在衍生品。據張蔚透露,光《星際迷航3》一部電影,阿里影業就與派拉蒙一起研發了300多款衍生品;對於本身沒有多大衍生開發空間的《碟中諜》系列,新開發的一款輪滑鞋讓該電影制作團隊感覺驚喜,衍生品在開發前還曾多次拿給主演湯姆克魯斯過目。淘寶的用戶數據和銷售平臺,在衍生品產業鏈的一頭一尾端發揮了主要作用。
但理論框架已經足夠豐滿,觀眾對衍生品的實際購買熱情還未被充分激發出來,這從已經入駐天貓的阿里影業旗艦店內的銷量上可窺一斑,比如對於價格高達2000元以上的鋼鐵俠兵人,仍鮮有人問津,熱賣的大多是一些價格較低的衍生品。
在投融資、在線售票、互聯網宣發、娛樂電商、線下影院等影視基礎設施搭建日趨成熟的過程中,阿里影業因時間與經驗而在內容制作端造成的相對短板,的確需要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幾部具有強票房號召力的國際大作,去撬動整條互聯網式電影產業鏈潤滑地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