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東北養老金缺口嚴重 學者建議建立養老公積金制度

由於人口老齡化嚴重,困難群體斷繳人數較多,東北三省養老金缺口巨大,企業養老負擔沈重。

遼寧省原副省長、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劉克崮在8月20日的2016東北振興論壇上建議,在提高職工基礎養老保險統籌水平、降低企業繳費率、擴大參保面的基礎上,應擴大企業年金制度,在職工購買首套住房後,可將住房公積金與企業年金合並,形成職工個人養老公積金賬戶。

東北陷入養老金困局

根據統計,東北地區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之比)為1.55,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88。其中遼寧省為1.79,吉林省為1.53,黑龍江省為全國最低,僅為1.33,並且三省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都成逐年下降趨勢。

由於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進遲緩,東北地區自身積累的養老保險基金規模較小。2015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可支付月數分別為8.9、7.5和1.0個月,黑龍江省為全國最低。三省平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7.7個月。

從收支情況看,東北地區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都已經收不抵支。2015年,遼寧省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499億元,支出為1604億元;吉林省收入569億元,支出610億元;黑龍江省收入925億元,支出1108億元。

為彌補養老金缺口,東北三省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繳費比例一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6個百分點。2016年,全國養老保險費率普降後,東北三省的企業繳費率為20%,仍然比全國平均水平19%高出一個百分點。養老保險費率高、養老保險負擔重,影響了東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同時,由於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比重大,離退休人員多,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養老金開支逐年增加,養老基金統籌部分入不敷出。各地不得己采取了挪用個人賬戶基金的方式來支付當期退休人員養老金,已經形成日趨嚴重的個人賬戶基金“空賬運行”的問題。

建立養老公積金制度

劉克崮認為,現行養老保險制度已經無法解決東北地區養老金缺口問題。在增強經濟活力的同時,要改革現行基礎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更好地體現公平、互濟和可持續性。其中,將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合並,形成養老公積金就是一個有效的方案。

企業年金制度作為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在全國並沒有得到廣泛推行。根據統計,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企業年金總額超過9500億元,但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往往是效益較好的國企或者外資企業,國內絕大多數企業員工沒有享受到企業年金。

劉克崮建議,下一步應積極推進擴大企業年金制度,將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8%的個人賬戶一分為二,4%進入互濟性基礎養老金統籌,4%並入企業年金並做成實賬。在職工購買首套住房後,可將住房公積金轉為企業年金,計入職工個人賬戶,形成養老公積金。

據媒體報道,目前人社部等相關部門正通過第三方對社會保險基金使用情況進行調研測算,目前方案已成形,而主要解決思路是將住房公積金與職業年金、長期護理險等補充養老保險。

這一方案引起各方較大爭議。贊成觀點認為,住房公積金結余數量較大,與其在賬面上“沈睡”,不如補充養老保險。反對觀點則認為,如果公積金並入社保個人賬戶,社保基金基於大數法則的共濟性就無法體現。

劉克崮認為,僅有養老公積金還不夠,前提是實行完善穩定的以企業、個人為基礎,政府適當支持的互濟性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制度。

針對目前企業繳費率高、繳費基數低等問題,劉克崮建議,應降低企業繳費率,夯實費基,擴大參保面。降低企業費率不僅是為減輕企業負擔和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更是要通過降低費率倒逼養老保險制度深化改革,給企業年金和擴大個人商業保險留出繳費空間,促進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的建立。

根據劉克崮的測算,不考慮養老金歷史欠賬因素,將上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礎,企業基礎養老保險繳費率可以定為12%,再將個人賬戶的4%並入統籌,全國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費率定為16%,就可以實現現行基礎養老金現收現付制度的正常運轉。

此外,劉克崮還建議通過延遲納稅等稅收優惠政策,推動建立以個人責任為基礎的商業養老保險。由此,通過加快建立包括互濟性基礎養老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等在內的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來解決老齡化日益加重背景下的養老金困局。

就東北地區而言,由於老國企較多,國企職工養老金歷史欠賬問題比較嚴重。針對這一問題,劉克崮建議,應以劃撥部分國企紅利為主,多方式解決國企職工養老金歷史欠賬問題。同時,建立社會養老公積金投資增值經辦機構,管理由企業年金和住房公積金累計結余構成的社會養老公積金,采用招標等方式,選擇3到5家專業養老金投資運營機構,以提高基金運行效率和投資收益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