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十三五”: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

上海要擴大醫療服務領域對社會資本開放,規劃內調整和新增的資源優先考慮社會醫療機構,鼓勵社會資本在人口導入區開設醫療機構。

最新發布的上海市衛生計生改革和發展“十三五”規劃稱,要鼓勵發展社會辦醫。支持有資質的醫生開辦私人診所,發展一批有一定規模、影響和品牌特色的社會醫療機構,逐步提高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床位比重。

同時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完善政府和醫保購買服務機制,進一步推進醫師多點執業,支持社會醫療機構發展。

此外還要支持社會力量提供體檢、醫學檢驗、影像檢查、健康管理、醫療旅遊、健康咨詢、衛生檢測和評價服務。

上海醫療資源發達,但是社會辦醫並未隨之發達。

在日前舉行的“2016第十二屆中國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上海市衛計委主任鄔驚雷就表示,目前上海公立醫院與私立醫院發展並不平衡,上海的民營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數是遠遠不夠的。

上海市衛生監督所統計數據顯示,從2001年~2014年,上海社會辦醫療機構從223家,上升為1695家,增長7.5倍;社會辦醫床位數從1236張,增長到10521張,增長8.5倍;在上海整個醫療資源的占比中,社會辦醫機構數占比為57%,床位數占比10.5%,但是,服務量占比則偏少。

具體來看, 2013年上海總診療人次中,公立醫療機構就醫占92.06%,社會辦醫僅占7.94%;出院人數中,公立醫療機構占比94.42%,社會辦醫僅占5.58%。社會辦醫院的病床使用率為67.9%,而公立醫院為101.2%。

而這種不平衡,有上海醫療環境的特殊性。

首先,上海的公立醫院整體服務能力、水平、可及性都是比較好的,得益於此前公立醫院改進服務模式、提升效率、運用新技術,使得公立醫院的服務量非常大。鄔驚雷表示,比如過去化療都需要住院,現在則基本上都在門診完成。從這方面來說,私立醫院或者是社會資本醫院的積累還不夠。

上海的社會辦醫中,87%是門診部和診所,僅13%是醫院。醫院中,50%是30張床位以下的小規模醫院。

其次,在對醫生的吸引力方面,包括醫生的職業發展上,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而要做好社會辦醫,需要為公立和民營機構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有業內人士就認為,要對公立醫療機構實行“計劃生育”,明確一個區域內公立醫療機構的規模、數量和辦醫方向,讓出有效的空間給民營醫療機構發展。

目前,上海也在推進一部分存量公立醫院的功能轉化,一些醫療服務體系弱化的醫院比如上海楊浦區的老年醫院、盧灣的東南醫院、第一鋼鐵廠的職工醫院都轉化成康複醫院。

此外,鄔驚雷認為,目前成立的一些醫生集團,既可以在社會醫療機構服務,也可以在公立醫院服務,是推動社會辦醫發展的途徑。或者通過PPP的形式,也是發展社會辦醫的方法。

2015年3月30日開業的上海天佑醫院,是上海首家混合經濟體制的綜合性醫院,也是附屬於同濟大學的首家社會資本註資的醫院。鄔驚雷說,這也是一種全新的模式探索。

對於社會辦醫,鄔驚雷說,需要引導、支持、規範,同時一視同仁的監督。“從行業監管的角度里講一視同仁,應該跟公立醫院一樣的監管。”

鄔驚雷在此前的2016年民生訪談里曾表示,一些民營醫院已經形成服務品牌和專業特色,這些品牌和特色不斷彌補了公立醫院中的缺憾,因此,民營醫院絕對不能一棍子打死,一定要積極引導,積極規範。

同時,也要一視同仁地促進發展。鄔驚雷說,上海在高級職稱的評審、重點學科的評審上,在公立醫院和社會辦醫之間,都采取了一視同仁的政策。

“我想上海不一定具體說要用哪一種方式,但是我們可以探索不同的模式,最終的目的希望在整個上海的醫療市場的培育、發展更加的完善、形成一個更加好的良性互動和競爭。”鄔驚雷在上述論壇上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