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表示,長江中下遊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已全線降至警戒水位以下,長江防汛抗洪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
今年6月以來,長江中下遊發生了1999年以來的最大洪水。最嚴重時,長江中下遊監利以下幹流及兩湖水位全線超警,共有123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41條河流超保證,24條河流超歷史。長江中下遊幹流及兩湖水位累計超警天數達12—29天,最高峰時超警堤段長達1.1萬公里。
國家防總、長江防總組織沿江各省全力做好洪水應對工作。國家防總先後發出10余個通知,先後派出25個工作組、督導組赴長江流域督導檢查。長江上中遊30余座大型水庫協同聯調,共攔蓄洪水227億立方米,分別降低荊江河段、城陵磯附近區、武漢以下河段水位0.8—1.7米、0.7—1.3米、0.2—0.4米,減少超警堤段長度250公里,避免了荊江河段超警和城陵磯地區分洪。國家防總先後派出20個專家組和技術組接力指導地方開展防汛抗洪、堤防巡查防守、險情分析和應急處置。
據國家防總消息,7月31日23時,鄱陽湖湖口站水位退至19.49米,低於警戒水位0.01米。8月1日8時,長江中下遊幹流及兩湖主要控制站水位低於警戒水位0.04—1.08米,三峽水庫水位152.82米,較7月22日7時最高水位(158.50米)低5.68米。
盡管當前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長江中下遊幹流及兩湖水位已全線退至警戒水位以下,但一些中小河流及內湖圩垸水位仍然較高,超警堤段仍有2000余公里,目前長江中下遊仍有20萬人投入防汛抗洪搶險。國家防總已下發通知,要求沿江五省繼續做好退水期堤防巡查防守,盡快開展中小河流及內湖圩垸等搶排澇水,利用有利時機抓緊水毀修複,開展生產自救和重建家園工作,努力奪取長江防汛抗洪工作的全面勝利。
根據長江水利網消息,長江防總已從8月1日下午6點起,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調整為防汛Ⅳ級應急響應。長江防總常務副總指揮、長江委主任魏山忠表示,目前長江流域仍在主汛期,中下遊水位仍然較高,特別是臺風妮妲登陸並影響長江流域,特別要註意防範極端強降雨所造成的山洪泥石流等災害,確保重要堤防、重大工程和重要設施安全。
另外,據武漢市防辦消息,目前長江武漢關水位持續回落,截至昨晚8點,武漢關水位25.99米。不過我市還將嚴格執行Ⅳ級響應,一方面對境內水位仍超設防的府河、灄水等中小河流,要加強重點堤段和險工段值守,另一方面繼續做好巡查防守工作,確保退水期全市防洪安全。
(綜合自國家防總網站、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