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銀行新政暗流湧動:股市資金面影響幾何?

近期,監管新規頻頻亮劍。7月27日,一份被稱已下發至銀行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再度攪動市場風雲,其中新規將對理財資金進入股票市場帶來的影響備受市場關註。

“新政對非標及股市資金面的影響估計不大。”有銀行業人士認為,從理財產品的募集資金來看,不得投資於權益市場及非標產品的理財資金占比或許並不高,僅有不到10%。

而細化到資本市場的具體業務,多項新規集中劍指券商資管業務中的通道業務。近幾年火爆至極的券商資管業務也面臨著帶上政策腳鐐的結局,而其實行業在政策之前也已悄然變局,政策風雲湧動之下券商資管業務將迎來怎樣的牌局?

銀行新政影響股市幾何

“目前來看,私人銀行、高凈值客戶、機構客戶通過券商、基金進入資本市場,有股票質押融資、優先級配資、平層投資等模式。”某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管理部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理財資金進入股票市場的通道。

另外一家銀行的中層人士也表示,銀行理財金進入資本市場一塊是高凈值的私人銀行,也有一些盤子比較大的銀行,但其中很多是代銷。“在具體操作上,各家情況不太一樣,但一般都是通過發行理財產品認購其他非銀機構的產品,最終進入資管計劃。”上述銀行中層人士表示,由於是面向高凈值客戶,資金量都比較大,雖然資管計劃出資人未必是一個人,但人數總體會比較少,投資的資產、收益、投向都較為清晰,因此透明度相對較高,受到的影響不會很大。

而按照新規,只有私人銀行客戶類的理財產品才能進行股票、股權等權益投資,這是否意味著商業銀行以後開展這類業務將要比拼私人銀行實力?

在上述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管理部人士看來,即使是綜合類銀行理財,非標及股票市場投資也受到不小的約束。“綜合來看,對綜合類銀行理財和基礎類銀行理財的限制,可能對股票市場及非標市場的影響規模分別達到1.33萬億和3697億元。如果對存量理財資金嚴格執行,新政將對股票市場資金面構成明顯利空;如果新老劃斷僅適用增量,影響可能不大,考驗銀行轉型做凈值的能力。”其稱。

據了解,按照2014年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的統計,一般個人客戶產品占比為69.48%,而機構客戶及私人銀行客戶專屬產品的占比各為23.16%和5.32%,仍以投資於權益資產的比例為7.84%來計算的話,影響股票市場配置規模為1.15萬億。

放大到全行業來看,不得投資於權益市場及非標產品的理財資金占比或許並不高。上述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管理部人士表示,從理財產品的募集資金來看,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占比在90%左右,再加上城商行和部分農商行,應該有超過90%的理財資金被劃分到綜合類銀行理財中,資產配置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僅有不到10%的理財資金不得投資於權益市場及非標產品。

據2015年年報顯示,全市場理財產品余額為23.5萬億元,而投資於權益資產和非標資產的比例分別為7.84%和15.73%,影響非標及股票市場配置規模分別為3697億和1842億。“以此測算,新政對非標及股市資金面的影響估計不大。”上述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管理部人士稱。

券商資管業臨變局

在近期的監管新規中,券商通道業務也成為矛頭對準的一大方向。7月27日的《征求意見稿》再度將監管政策強化,其中提到“商業銀行不得發行分級理財產品”、“所投資的特定目的載體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符合銀監會關於銀信理財合作業務相關監管規定的信托公司發行的信托投資計劃除外”等。

在業內解讀看來,分級產品就是“結構化資管計劃”,且“非標”投資擬不得對接資管計劃,只能對接信托,不允許多層嵌套。而據齊魯證券資管計劃相關人士介紹,在新規出來之前,券商通道業務所投資的領域非常廣泛且雜,其中大量是“非標”投資。

而在銀行新規之前,修訂後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兩項新規也值實施之際,兩者均對杠桿做出了一定要求。前者則更是給通道業務規模過大的券商帶來凈資本壓力,券商需計提特定風險資本準備,其中,投資非標資產的定向資管計劃需按0.9%的比例計提,其他定向資管計劃按0.5%計提。

“限制多了,成本提高了,既不賺錢又有風險。”上述齊魯證券的相關人士表示,原有通道業務到期之後,券商行業對這個業務估計就會慢慢停掉,即便有新增也會非常謹慎。

有南方的一家券商內部人士則表示,其實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經意識到發展通道業務不符合資管業務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當時通道業務規模壓縮了1000多億元,占該機構資管業務的比重由逾九成降至5成左右,相應的主動管理類業務增加了1000多億元的規模。“收入少是一方面,主要是存在風險,雖然是客戶發指令,表面上看風險比較低,但實際發生風險則多是超過合同範圍,風險不暴露還好,暴露了就不太好辦了。”其坦承。

相較前兩年券商通道業務火熱至極,大多數券商資管業務中有七八成通道業務,如今多項新規出臺澆冷水之下,券商的資管計劃也將面臨大規模尋找出路的處境。“壓縮通道業務,著重發展主動管理類業務將成為主流趨勢。”上述齊魯證券相關人士表示,通道業務占比較大的券商可能在短期將受到較大的影響。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券商資管規模達到了11.89萬億,不過真正體現投資能力的主動管理業務只有3.04萬億,占比不到1/4。而券商通道業務的規模卻高達8.85萬億,相當於主動管理的2.9倍。

對於通道業務占比較大的券商,除了要調整戰略將船頭調向發展主動管理業務,擺在他們面前較為重要的一個難題可能是投資管理人的管理能力。“主動管理業務主要考慮投資管理人的管理能力,通道對管理能力要求不高,而短期要提高管理能力估計會比較困難。”上述齊魯證券相關人士表示。

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主動管理規模在行業內居前的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資管公司、華泰證券資管公司,主動管理規模占各自資產管理規模的37%、39%、22%;申萬宏源、中銀國際、中信建投主動管理規模約為25%,而招商證券主動管理規模占比更是低至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