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鋼卸任:風頭蓋過股市熔斷、千股跌停
2月20日新華社消息,國務院決定免去肖鋼的證監會主席職務,任命原農行董事長劉士余為新一任證監會主席。
至此,在空中飄了許多的肖鋼卸任消息,終於坐實。
雖然中央顧及廣大股民的小心臟,特意選在周六發布此消息。怎知廣大手機黨還是以最大的熱情回應了中央的良苦用心。
UC大數據顯示,“肖鋼卸任”消息一出,便成了最熱門的財經事件。這事到底有多熱,看圖便知:
卸任的這位,可是中國財經界頭號“網紅”
肖鋼在任時,不止在官場上叱咤風雲,在網絡上也是網民頭號關心對象。自6月股災以來,肖鋼要卸任為股災負責的消息就頻頻傳出。
2015年股市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金融系統高官、券商大佬、私募N哥都過得不容易:被查的被查,免職的免職,自殺的自殺,“太平”退休竟成了人向往之的最不壞的結局。
來看看2015年財經界大佬吸“睛”榜:
DT君幫你捋一捋,吸“睛”指數大致是這麽分布的:
證監會大Boss>神秘私募大佬>各大券商頭頭>證監會其他官員>其他。
肖鋼關註度之所以這麽高,和他的去向一再成疑頗有關系:每次他被傳要免職已經好多回了,每傳一回就是一波閱讀高峰,然後再出來出席個什麽會——順便辟謠,又是一波閱讀高峰。這樣來去幾個回合,累計關註量自然就上去了。
財經界二號“網紅”是身著白色阿瑪尼的“私募一哥”徐翔。
在國內私募界,徐翔堪稱是“神一樣的存在”。這個“神”字不僅是其個人經歷傳神,還和其作風神秘有關:他過去就屢屢傳出被查傳聞,與其鮮少公開露面、不為外界所知不無關系。
本來嘛,他正被捧認為是少數成功躲過去年股災的基金經理,不料一回頭真被抓了,這能不讓用戶好奇嘛~?
然而,大家關註這些大佬,也不是想知道他們的專業水平怎麽樣,心酸成長歷程是什麽。大家更關心的是他們身價幾多錢,以及有怎樣錯綜複雜的社會關系。
舉幾個栗子大家來一起感受下,熱門標題的路數基本是這樣的:
《中信證券與張育軍被指合演“無間道”:賊喊捉賊》、《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被免 從家中搜出大量現金》、《汪潮湧否認妻李亦非被查 夫妻二人身份背景驚人》……
股市如此不明覺厲,難怪網民們“看跌不看漲”
總體來說,人們對股市的關註和大盤走勢是反著來的:每每當股市跌得鬼都看不懂,股評家說什麽都對、又說什麽都不對的時候,閱讀量總是會沖到天上去的。
兩天前宣布的肖鋼卸任消息,雖然從單個新聞事件來看是絕對頭條。但放在整個股市類文章的大池子里,也沒整出多大動靜。
在UC瀏覽器上,自去年7月以來,閱讀的兩個峰值出現在2015年8月25日和2016年1月7日。
考慮到股民的記憶和金魚一樣,只有7秒,DT君決定友情幫各位回顧一下這兩天的股市:去年8月25日,上證指數暴跌7.63%,當日收於2964.97點,跌破3000點整數大關……
而2016年1月7日夜間,證監會宣布次日起暫停實施“熔斷機制”,熔斷機制就這樣結束了它四天短暫的生命。
以熔斷為栗子,看看網民如何提高股市自我修養
隨股市跌宕,讀者用戶的知識結構其實是在不斷升級的,請看案例分析。
DT君選取的典型案例是去年公布,今年出生,出生後四天就“夭折”的熔斷機制。
UC數據顯示,用戶對“熔斷機制”的關註在今年1月4日到達最高峰。那天是2016年第一個交易日,也是熔斷機制正式實施的第一天。當天下午滬深300指數就跌逾5%,觸發股市暫停交易15分鐘的閾值。交易打開後,滬深300繼續下挫,觸發-7%熔斷閾值,當天股市提前休市。
有趣的是,用戶對熔斷機制的好奇心也隨著“熔斷機制”一事的發展越來越深入。
2015年9月7日,三大交易所就熔斷機制征求意見的時候,大家關註的問題還是熔斷機制的作用,熔斷機制什麽時候事實等基本層面的問題。
2015年12月4日,指數熔斷相關規定正式發布,大家開始關心熔斷機制是利好還是利空,熔斷機制和漲停板的區別,熔斷是針對大盤還是個股。這里可以欣慰地看到,用戶提的問題正在“升級”。從9月到12月,可以看到網友們的問題正越來越務實。
2016年1月4日,當熔斷機制實施第一天就“公測”成功時,用戶搜索的關鍵詞中,多了“熔斷機制測試”和“美國熔斷機制”。看來除了知識層面的了解,但凡有能調侃、能中外對比的機會,大家也是不會放過滴~
2016年1月8日,熔斷機制“暫停使用”。用戶的熱搜詞又變回了:熔斷機制對股市的影響,與漲跌停板的區別,以及暫停取消熔斷等事實層面的信息。
所以說,好奇心都是逼出來的。只是這激發好奇心的“代價”,好像稍微大了點。
誰在追讀股市猛料?叔叔,你暴露了
UC大數據顯示,從性別上看,男性比女性更關心股市——畢竟賺錢養家壓力大,這點DT君深刻理解。
從年齡上看,還是年紀偏大一些的人更愛讀股市類資訊的——這點DT君可能暫時還理解不了。數據顯示,29-35歲的用戶對股市類資訊的偏好程度最強。
同為股市淪落人,北京網友口味就是有皇城味兒
總體看來,股市類用戶多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股市類用戶排名前三的省份(省級城市)分別為:上海,江蘇,北京,而北部和中部地區的用戶對股市類資訊普遍不是很感興趣。
從城市的微觀層面上看,北京、上海、深圳可能是全國最關心財經新聞的三座城市。
DT君選取了同時成為三城熱門新聞的8篇文章作閱讀熱度分析,驚奇地發現,三座城市中最關心股市類資訊的居然不是“國際金融中心”上海,而是深圳!北京用戶相較上海和深圳的小夥伴們,不那麽關心股市類資訊。
北京小夥伴也不是所有股市類新聞都不關心,皇城根下的他們,口味只是有點獨特:北京用戶更愛看偏政府官員類的股市類新聞。
比如說,雖然北京用戶總體股市閱讀量不如上海,但《中國股市應該讓發改委來管,因為只準漲!》一文,北京的熱度卻高過了上海;而一篇名為《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的新聞,只有在北京入榜“年內熱讀新聞Top20”(統計時間:2015年8月初至2016年1月),而上海和深圳同時期的熱讀文Top20則完全不見這篇文章蹤影。
讀到這里,下回各位去北京出差時,要和出租車司機大叔聊什麽樣的股市梗,親應該心里應該有數了。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