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兩日睇報紙,有一段是這樣說的:
生果日報:
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昨質疑,為何大多數意見贊成廢除「數人頭」,政府置若罔聞,雖然政府給予法院酌情權,但此舉帶來不確定性,影響公司的計劃,並會增加法律費用開支。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回應指,留意到回應者對「數人頭」廢除或保留意見分歧,了解市場關注廢除「數人頭」可能削弱對小股東的保障。對於市場關注「數人頭」可令人操控表決結果,政府卻留意到證監會的意見,表示目前沒有可信的證據,顯示操控表決結果的情況普遍。
政府亦參考英國、澳洲及新加坡,指這些國家均保留「數人頭」,澳洲就加入法院酌情權;平衡利弊後,決定保留「數人頭」。
明報:
黃明偉指出,(1)絕大部分向港府提交的意見書,都支持撤銷「數人頭」,當中除了上市公司商會,還有會計師公會、董事學會、特許秘書公會、總商會、以及兩 個律師公會等。(2)他認為本港各主要專業團體及上市公司,都不贊同保留「數人頭」,不明白港府何以得出「數人頭」機制值得保留的結論。支持保留「數人頭」機制 的,有證監會和銀行公會等。
(2)
究竟他對不對呢?
根據這份文件:
(1) 在這147個意見之中,有127個是反對的,20個贊成,他的說話如果在沒有偏袒的關係是正確的,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其中有90個是上市公司商會成員,連上上市公司商會,共有91個,尚未計算其他有關的董事人員等和上市公司關係,只有更多,沒有更少,扣除這部分後,實際上只是38個反對對20個贊成,就算是,也只是多於65%贊成,而約35%少數的人反對,絕不是絕對多數。
另外,從名單可見,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商會成員旗下公司和與之有關係的公司,這是否在利用人頭來反對數人頭,利用自己不齒的東西來反對不喜歡的議題,這是否有矛盾?
亦從這堆公司看到,除大部分香港的大型上市公司外,大部分都是市場熱炒的垃圾股,大部分甚至是和一些澳門人士有關,賺不了錢之餘,甚至是經常集資,又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舉動,部分如殼王系等控股權亦不穩,故支持的原因其亦有利益所在,不可盡信。
筆者認為,如果取消數人頭,只會使小股東無力反抗這堆人渣的侵略,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利用自己的持股來侵略小股東,來贊成一些對己有益的行為,騙盡小股東的錢。
我建議儘快進行無紙化,把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股權集中,無論持有多少股權,都只能有一票,這樣數人頭的行為就基本上可以滅絕了。
(2)因為我不認識,所以不提主要專業團體,只談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有1,352間,只有約100家提出意見,其中90間是他們的成員,以百分比計,無論如何都不是主要的,因為還有大部分上市公司沒法計算,只能說他們那個群組反對,所以這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總的來說,從報導可看出,明報的報導沒有問贊成方的意見,而只是引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意見,寫得不好,而生果日報卻做到了一定的中立,值得一讚。希望大家在寫新聞前,了解別人的利益所在,不要為人所誤導。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