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英國 敗在香港
世上任何一位行將卸任的官員都希望可以close chapter with honor,看曾蔭權的形勢卻似乎打算close chapter with horror。
曾先生的職銜是「行政長官」,所以他真的以為自己只負責「行政」,手板眼見功夫,毋須用腦,只聽吩咐。從前叫「港督」,職權明顯完全不同。「督」就是督促、督導、監督的意思,比「行政」高級很多。曾蔭權讀得書多,語文能力很強,自然能參透什麼是自己的「分內事」。
不難想像,當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批評香港公務員聽慣了英國老闆的話,回歸後卻不懂當家作主兼缺乏長遠規劃能力,曾蔭權一定深感無辜。見工的時候,老爺沒有講明「行政長官」需要用腦,如今又改口話要用腦,要規劃,要當家作主,一時一樣,即是擺明屈我!好,等我反駁你!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人要學好做主人翁、港人治港。」這就是曾蔭權的「反駁」。他花了四天時間左度右度,思前想後,終於決定不回應王光亞的批評,改為「扮回應」。難得他在大庭廣眾說出這種九唔搭八的廢話而不會臉紅,而且連那幾句廢話也無法好好記住,寫在貓紙上照稿讀,更莫說連照稿讀也口窒窒,一臉心虛,神情閃縮。Obviously,連他自己也不信自己所說的話。
面皮夠厚實在也是一種生存之道。無論王光亞批評什麼,無論全港市民罵他什麼,曾特首都能像電影《賭俠》的主角那樣,不斷對自己說: 「你睇我唔到,我睇你唔到……」然後自己果然變透明了。
那天我一邊喝咖啡一邊看電視新聞,看見曾蔭權在論壇上大談領袖的八大條件。他說領袖必須「講得出做得到」、有遠見、有誠信,害我差點打翻了咖啡。他有什麼遠見? 「六大產業」還是「傳奇東亞運」?然後他說: 「我學懂的道理是不能孤軍作戰。你需要一個好的團隊,沒有好班子的領袖是難以成功的。」我當下明白了為何他無法成功。曾先生還在演說結尾時重申,明年6 月30 日任期屆滿前「絕不會鬆懈下來,否則我便有違我剛才所說的領袖要素」。我決定關掉電視機。
有人罵王光亞發表這番言論是「干預」香港,損害一國兩制港人治港blah bla h blah。財政預算案宣布「注資六千元到強積金戶口」,這麼弱智的措施難道是中央想出來的嗎?是中央下令香港高官在家裏僭建嗎?停車熄匙搞到一鑊粥,又是中央的構思嗎?全中國有34 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 個省、5 個自治區、4 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阿爺自顧不暇。如果你說中央從來沒有干預香港的政制,再天真再傻的人也不會相信吧,但香港一般的民生瑣事,難道全都是中央下旨?香港人會不會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呢?
香港今天的民生事務一塌糊塗,樓市畸形、貧富懸殊、空氣污濁……這些都是香港官員職責範圍之內應該做好的事,但他們卻沒有做好。無論王光亞發表言論是否一種「干預」,沒有人能否認他說出了事實──我們的而且確由一群腦麻痹、沒遠見、沒承擔的「家丁」領導,他們時刻都在等待主子發號施令。
曾蔭權作勢「反駁」王光亞的時候,強調中央也曾讚揚香港公務員,那有什麼出奇?香港公務員效率向來很高,你要公務員買郵票、訂A4 紙,他們都辦得妥妥貼貼。 王光亞說的是「不懂得做boss」的人,公務員的職責不是做boss,而是執行指令。所以他的言論不可能打擊公務員士氣,只打擊了曾蔭權的士氣。
一個敗家仔終日伸手問阿媽要錢,然後離家出走,結果一事無成流落街頭,死死地氣回來要阿媽打救。阿媽說「爭氣啦衰仔」,你就話阿媽打擊你的士氣,這就是廣東話所謂的「發爛渣」。
王光亞說「成也英國,敗也英國」,將罪行歸咎於英國,已經為香港官員搭了一道下台階。莫怪我Daisy 又來踢爆, 「成也英國,敗在香港」才是實情!撫心自問,英國人跟我們非親非故,沒有義務把一片爛地發展成金融中心。英國佬在殖民,難道跟香港人有親? 「成也英國」已經非常難得,難道在交回殖民地後還要管你們的公務員培訓?英國人把一個殖民地管理得井井有條,留給我們一套完善的司法制度,我只能說,英國人盜亦有道。香港官員不爭氣,與英國無關。
如果真要賴的話,我會賴香港沒有普選,以致無法用手上的一票來驅逐曾蔭權。儘管一人一票選舉特首也無法保證此人上任後的表現,但自己的眼光,自己的選擇,是好是醜都心甘命抵。只要市民手上有票,即使這次選錯了人,下次還是有機會再選賢能,總好過現在死路一條。打開報章,天天看那幾個「疑似候選人」和他們的助選團隔空開戰,而這些候選人甚至連自己會否「獲批准」成為候選人也未知道,天天等上面開綠燈。我不知這算是什麼樣的「選舉」,而這樣的「選舉」還會繼續選出多少個曾蔭權。
有句話叫「低處未算低」,touch wood 講句,有朝一日我們可能會非常懷念曾蔭權,正如現在也有網友呼籲董建華復出一樣。試想想,要聽足十年用「口窒窒」的方式讀出「用詞不當」的施政報告,都幾難受。
既然市民現在無法一人一票普選特首,反正死路一條,我寧願支持董建華復出當下任行政長官。事到如今,董先生是我唯一信得過的人,因為我至少知道他可以差到什麼地步,心裏總算有個底,策劃逃生措施也比較方便。那該如何安排董先生復出呢?這方面確實需要一點政治智慧,那就讓小妹來獻個計吧,先安排「友好傳媒」扮偷拍到董先生跑步,題為「我對腳已經好番晒!」,同時宣布參選特首。文革時期,毛主席就曾在長江暢泳以顯示自己身體健康,然後把照片刊在《人民日報》頭版,董先生跑步有異曲同工之妙。傳媒追問董先生是否復出參選時,他可以笑回答「早晨早晨!」,靜待民意醞釀發酵。董先生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位列國家領導人,地位崇高。由國家領導人擔任香港特首,絕對可以提升香港的地位。
假如下任特首不是董建華而是另選新人,則無從捉摸了。捉不到他的路數,要事先制定逃生方法也就更困難了。雖然有人說,放心吧,很難會有人差過董建華了,香港最壞的日子已經過去了,那我又要問──什麼是「最」?
在「壞」的領域裏從來不存在「最」,正如在「好」的領域裏同樣用不上「最」字,人生是因為這樣才值得豪邁地賭一場。當初曾蔭權接任特首的時候不也威風凜凜嗎?當日他榮升特首時吹的國歌口哨猶在耳畔,今天看見他的民望,才明白民望原來真的就如浮雲啊。 (撰文:王迪詩/逢星期六刊於《信報》
http://world-of-daisy.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