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社交網 互動集思吸股民

1 : GS(14)@2010-08-30 21:32:19

2010-08-27 HT

  本地投資者愈趨年輕化,尤以 30至40歲擁有一定經濟能力的人,更會把投資視為second career,從事多年IT審計與風險管理的馬裕杰(Antony)也不例外。他窺準市場暫無專業的分享平台讓投資者交流心得,設立 Investomy.com,集合股民討論與分享投資意見。「股民的投資取向通常靠閱報、跟隨喜歡的股評人分析,或視乎公司的財務狀況而決定,然而這些分析往往都受篇幅所限,只講重點,未必夠深入,正確的投資態度是要搜集更多的資料及意見。」上月推出至今,暫吸納了400多名會員。

  馬裕杰花了半年時間,參考4至5個外國有關股票投資的網站來吸取設計心得。「當中兩個較知名的分別為kaching.com及 socialpicks.com,前者是方便用戶尋找理想的基金經理,後者則是集中提供美國股票資訊的網絡媒體。」來自本地、廣州及新加坡等地的班底,針對香港投資者而設的投資分享網,讓原本的投資個人化拓展成互動集思化。

為小股民整合投資心得

  網站的構思當初不被看好,皆因它不是賣產品,而是賣服務。當中設立會員制,非會員登入後會有廣告彈出,從中賺取廣告費;會員則分為半年及全年制,收取每人300至1,000元不等的會費,分擔營運開支。「目標客群是30至40歲的投資者,擁一定經濟基礎,但對投資未必有深入了解,有需要參考資深投資者意見。這個平台有助投資者認識志同道合的股民,並利用簡易的管理系統整理個人投資組合。」

  本港的投資平台,普遍提供新聞資訊的瀏覽及搜尋,少有分享個人見解。在馬裕杰的網站,會員可隨時依據個人喜好,集中閱覽個別資訊:「例如我買了某隻股票,可集中留意該股票的升跌狀況,介面同時讓其他購買該股或對走勢有意見的股民分享意見,自己也可以提出疑問或交流心得。」

  他發現,市場上缺乏為小股民整合投資組合的平台,故Investomy會提供數據整合系統,分析、統計資料及更新股價狀況:「毋須人手紀錄交易回報及收費,系統可為每個組合設定獨立電郵,所有交易電郵發送到郵箱後,便會自動處理有關交易數據。」

Facebook投資遊戲招會員

  為了推廣此平台,他曾在雜誌及網上賣廣告,惜效果未如理想,後來想到用Facebook作宣傳渠道,大玩「最受歡迎基金經理選拔賽」。「參加者各獲80 萬港元的虛擬戶口,比賽期間利用Facebook作為港股投資,旁觀者可按投資組合的表現或內容,以like的功能投票,比賽排名按投資回報及fans計算,過程及交易紀錄都會在Investomy Facebook網頁內定期發放。」是次比賽,他更找到發利證券公司贊助及參與策劃,參賽的所有投資數據,亦以系統進行分析,因此吸引不少股民留意,他坦言許多網站會員亦透過Facebook活動而來。

  才30出頭的馬裕杰估計,活躍於本港股票市場的專業投資者有逾10萬人,他認為若網站能吸納2萬名會員已感滿意。他期望在30至40歲的目標客群以外,吸引45至55歲的經驗投資者參與,可傳授年輕股民一招半式:「大多投資者的心態偏向隨心和靠運氣,少有花時間分析股市變動原因,例如一隻股跌了4天,第5天因為不想再蝕就沽,可以看得出他們投資時研究不足,往往因短期波動而影響判斷。」網站設有港股及美股資訊,設中英語。

﹏﹏﹏﹏﹏﹏﹏﹏﹏﹏﹏﹏﹏﹏﹏﹏﹏﹏

智聘虛擬團隊 減成本

  創業做老闆,馬裕杰認為招聘是較花時間的一環,營運開支也較大,事前應做好預算:「請長工的困難是,你估計不到對方何時會突然離職。我試過透過別人介紹而認識一位熱愛電腦的人,因為對方的熱誠而特設一個職位,這也是預算以外的開支。」

  聘請人才,範圍不獨招攬港人,他表示如oDesk、Elance等網站,就如「媒人」一樣可以為僱主找到合適人選:「某些項目只需要聘請短期人手,可把工作拆件式外判;只要列出要求放上相關網站,自然有人申請。網站是國際性質,以英文為主,申請者來自各國。」他坦言其外判工作試過有來自印度、北京等地的應徵者,選擇甚多,若要快速尋得人才,網站是不錯的途徑,然而港人卻少有留意這些網站找「兼職」。

  Investomy人才來自廣州及新加坡等地,分別負責數據、設計及伺服器的系統運作,「同事」間未必真正見面,卻同樣專業快捷,適合小型公司運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5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