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丁磊:你們難道就希望微信壟斷嗎?易信將用手機通訊錄關係為切入口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610.html

第一莊罪:宣傳的最大亮點即所謂可以用易信給任何運營商的手機號發免費短信,可是N多人試了N遍,真正發成功的概率遠遠低於使用兩個避孕套還懷孕。電話留言也是。

以至於社長的一位美女同行小晚給易信編排了個段子:

甲和乙同時暗戀著同一個女神,在同一晚,他倆鼓起勇氣分別用微信和易信給女神發去一條語音告白留言。後來女神和甲在一起了,再後來,在女神和甲的婚禮前夕,乙收到了女神的短信:」當年我對你好感多過對他,可你為何直到今天才向我告白!太遲了,一切都太遲了。」

第二莊罪:簡單粗暴毫無隱私可言。睡一覺起來,發現易信裡有100多號人被推薦加好友,這直接讀取通訊錄加易信的速度比微信當年迅速多了。但你有沒發現,在易信上你要加上你手機裡存的大佬和名人的幾率大了。還有莫名被拉進各種群,這個沒節操和微信一脈相承,拉別人進群根本不經過你允許的。還有一個粗暴,是朋友圈是透明的,哪怕不是好友,任何人可隨時勾搭任何人,你的各種圈子會瞬間在一條消息下交融。

第三宗罪:發圖極其之慢。社長連著家裡WIFI實測,發6張圖的圖文朋友圈需要10秒以上。這目前100萬人而已,要是發展到1個億,發6張圖豈不得等到瞌睡。

第四宗罪:山寨易信滿地爬。射掌昨天已經提醒了下載易信時一定要認準「菊花牌」的。沒看花邊社的盆友接連出現窘況。一部分直呼註冊不上易信,還發圖求救,親啊,你就不看你下載的那是山寨易信啊。昨天,你在蘋果商店搜索易信,出來的第一個不是官方的,據傳在測試時,最誇張的是得翻19頁才是易信真身。社長發現,一個叫「易.信」的傢伙搭著易信的順風車,已經躍居免費榜單的第15位了。好在易信今天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第五總罪:一層層左右摺疊有點暈。易信選項按鈕多,一點擊頁面就分左右兩半,一層層進去,都是左右設計,感覺進了個套子裡。迫不及待想出,憋得慌。

以上是社長實測認為易信目前的五宗「不易」。當然,易信的好昨天社長也說了,比如表情超萌超精緻。用了一天的你,還會繼續易信嗎?今天社長的領導和社長從手Q、到微信再到易信,追著趕著聊天,社長有些有些應接不暇,社交工具這玩意,有兩個就不少了,三個確實不是常態,人會分裂和嫉妒焦慮。

那麼,網易到底怎麼考慮要做易信的,看看網易老大丁磊的看法。 

此圖是昨天射掌和同行媒體一起採訪丁磊,你看邊上的網易徐某看著丁老闆不斷被拷問,直擦汗啊。方遠供圖。

記者:在你看來,微信在產品上有哪些軟肋,而易信可以有機可乘?

丁磊:不可否認,微信是一款不錯的溝通通訊體驗產品,但很封閉,不願意對外互聯互通,我們在通訊體驗上做得比它更好。首先語音的質量比它高3.5倍到4倍,圖片更加清晰。即使沒有裝易信的用戶,也可以進行短信的互聯互通。我們要給中國的每一個用戶以更多的選擇,所以也沒有搖一搖,也沒有陌生人交流等功能。下個月的版本,我們還會加入兩個驚喜的體驗。

記者:目前微信活躍的用戶群在兩億左右,易信作為後來者憑什麼挑戰微信?

丁磊:每個人的手機上裝的通訊軟件不應該只有一個,我們目前並不是說要取代微信,而是在手機上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比如微信的群聊有上限(40人),我們可不可以給用戶設定100個才是上限,或者無上限,讓通信變得更加容易。微信的群組設限很莫名其妙,很多人都找到我,希望給馬化騰走個後門,就為把微信群容量提高。

記者:合資公司中國電信佔比73%。對於網易來說是一個小股東,並不佔支配地位。本來民企和國企對話就不公平,股權又如此懸殊,在合作的過程中,網易如何把握主導權?

丁磊:這個不影響一個運營團隊對這個公司的決策。這跟股份沒有關係,跟大家的共同目標是否一致有關係。你們也看到OTT這種模式,如果電信運營商不面對這個挑戰,他自己的命也被革掉。

記者:我的主流圈子已經在微信上,易信怎麼樣去說服我去換?

丁磊:網易這次做的易信默認你的賬號就是你的手機號,是個天然的通訊關係群體和好友群。這裡不存在重建圈子的問題。

記者:易信為何做得這麼晚,比微信晚了2年多才想到要進入這個市場?

丁磊:微信有一個事情很了不起,它快速改變中國用戶的通訊習慣。我以前覺得有個人拿著手機這樣講,我這樣聽,夠傻的。但我發現這個事情用戶可以接受,用戶是喜歡的。這是個好事情。我們雖然這個事情晚了,但是也要謝謝騰訊,它把這種通訊的習慣培養出來

工作人員催促,丁磊要趕飛機,起身準備離開,但被記者纏住,有記者繼續挑釁:易信產品設計上不注重用戶隱私,這點沒微信好。丁磊站住了。

丁磊:我想問大家最後一個問題,你們就希望易信不成功嗎?你們就希望微信壟斷嗎?

部分記者下意識地說,不希望。

丁磊聽了,開心地走出門外。

總體而言,易信進場,雖然有些開放過度,但對微信也是個促進,競爭是好的,但絕對不是易信所說的百團大戰抗日的概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910

手機通訊錄,為何能成為下一個移動互聯網入口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836.html

手機通訊錄App早已經存在:為什麼現在會成為爆發點?

自從智能手機興起,圍繞手機通訊錄的各種APP層出不窮,巨頭們也在其中試水,比較有代表性的是「QQ通訊錄」、「來電通」等。但是,這些通訊錄App卻日漸衰落了,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通訊錄App只是作為工具而存在,本質只是為了「改善原生通訊錄用戶體驗」。在Android4.0推出之後,原生通訊錄用戶體驗已經優化得很好,而以「改善原生通訊錄用戶體驗」為目的通訊錄App自然不再有生存的空間。

新型通訊錄「通訊錄+」的創始人楊維全認為,以前的通訊錄App,只是作為工具存在,而現在的「微信電話本」、「通訊錄+」等新型通訊錄產品,在形態上其實是一個「平台」,是以用戶電話號碼社交關係為基點,引入各種服務的平台。

通訊錄關鍵的爆發點:通訊錄中社交關係強大的可擴展性

巨頭們對通訊錄顯現出的渴望,是源於他們窺見了手機通訊錄中社交關係強大的可擴展性。

保存在用戶手機中的電話號碼,其背後關聯的是用戶最緊密的社交關係。而在智能手機中,只要方法得當,用通訊錄App去「套現」手機通訊錄中的社交關係成為可能。

以微信為例,因為揉入了社交元素,使得打飛機這款製作三流的古老遊戲成為最受歡迎的手游之一。而通訊錄App中的社交關係一旦「套現」,便可以引入遊戲、網絡電話等服務,其擴展性十分有具有想像力。以「通訊錄+」為例,其已經與手游廠商、網絡電話等企業達成分成合作,有望在今年內實現收入,甚至成為新的分發渠道。

通訊錄或許不是巨頭的機會

現在通訊錄App們「套現」社交關係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微信是直接從海量的用戶中沉澱;易信是通過與運營商合作,用開放的方式讓用戶直接邀請通訊錄中的好友;而「通訊錄+」是走手機廠商預裝路線。

楊維全告訴我,因為互聯網巨頭們開始搶佔手機入口,試圖壟斷移動端的服務,這讓很多傳統手機廠商開始感覺到恐懼。因為硬件的利潤遠遠低於軟件服務,他們害怕自己最終成了「為巨頭們做嫁衣」的冤大頭。

在手機廠商們抵禦巨頭入侵自身軟件服務,並且軟件開發能力有限的時候,創業者可以用第三方的身份去進行合作,以補充手機廠商軟件服務中所存在的不足。在這個三方博弈關係中,創業者能夠獲得與手機廠商合作預裝的好機會。而如「通訊錄+」這樣的通訊錄App,正好可以用這個機會去排擠巨頭,贏得先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28

通訊錄,蹣跚入口路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737.html

通訊錄站在「入口」的優劣分析

我們先來盤點下通訊錄的優勢所在,一方面,手機通訊錄是一種比娛樂更強關係產品,在商業化的社會,相比較娛樂而言,人們的社交、商務需求依然佔據著人們生活的主線,承擔著需求模型中生存和安全上的需求,這樣的關係顯然比滿足上層需求的娛樂來的更緊密。另一方面,通訊號碼有強大符號屬性難以割捨,目前越來越多的產品登陸的用戶名正在由郵箱向手機轉變,這也意味著手機號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個人的一個ID?甚至連微信也已經不像QQ那樣強調自身的「微信號」屬性,基本上人們都會用「用手機號加我微信」這樣的話語。而這一變化,注定了通訊號碼在生活中被賦予了更高層次的地位,成為了人們生活商務需求以外的一種符號。

通訊錄看上去很美,但如果將其化作一種獨立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其缺點也較為明顯。首先,通訊錄意味著隱私是封閉式社交,可以看到大佬的名片中,手機號通常是不被印在紙面上的,這是因為通訊號碼已經成為了隱私的一部分,而這種隱私所帶來的則是一種封閉,將限制社交的廣度。其次,用戶習慣難以改變,這是指假若通訊錄產品獨立於操作系統,用戶需要在打開一個獨立的應用後才可以使用,在充滿惰性的用戶面前,這是最大的挑戰。最後,通訊錄難以作為決策工具,在移動互聯網上成為入口的先決則是成為用戶手中的決策工具,譬如大眾點評是人們餐飲的決策工具,微博、微信是人們溝通信息的「決策工具」,但通訊錄通常卻是一種結果指向型產品,即這是一種已經思考了與誰溝通才會去觸碰的功能。

正是基於以上三點,才會使得通訊錄這樣一款有著充分想像空間的產品一直難以發揮其內在的關係價值。

如何擺脫「工具」身影

「假若被看做一款工具,在資本市場上是很難被接受的。」一位曾經耕耘於撥號產品的創業者向筆者感慨到,而事實上這也是此前所有通訊錄產品所面臨的通病,即便是QQ通訊錄這樣在移動互聯網產業初期擁有巨大用戶基數的明星產品,也面臨著退休的風險,此前便有媒體稱:「騰訊無線事業部將被拆分,QQ通訊錄團隊也散了,併入微信團隊,並可能會以某種方式進行整合,比如通訊錄的功能強化等,但更大的可能是直接撤掉QQ通訊錄這個產品。」原因很簡單,按照騰訊原無線老大劉成敏的說法就是,通訊錄不是一個很好運營的產品。

運營難,工具化這又是兩條擺在通訊錄面前的攔路虎,對於工具化的升級,戈壁投資董事總經理童瑋亮曾提出過一個很好的觀點,在它看來對於工具類產品發展一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2010、2011兩年,當時純工具類還是非常有價值的產品並在移動互聯網進行卡位。第二個階段,則是到了2012年後,工具類產品必須走向云端,需要讓用戶在本地化使用的同時產生內容價值。而第三個階段,不同的產品則可能向垂直社區轉型,但不是對所有的工具類產品都適用,目前大家都在試探中。

在運營層面,又可以有哪些變化呢?讓我們來看兩款通訊錄產品新思路:

觸寶號碼助手,拉上小夥伴們一起玩。獨立的產品形態被認為是工具,觸寶號碼助手的做法則是兼容并包,在其去「工具化」的路上可以看到兩件事,一件是,加入云端通訊錄(本質上是一種替代黃頁的超級電話本),實現號碼識別和商戶號碼搜索,另一件則是,在其全新版的產品中實現了與微信的互通,並且可以在通信錄詳細聯繫人頁面中查看對方的朋友圈。可以看到的是,功能的添加的背後,實質上觸寶號碼助手是在增加自身的社交和云屬性,能否成功尚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看做是一種有效的嘗試,此外與微信的互通,或多或少也是一種傍巨頭的表現。此外,由於有云端的大量號碼數據的挖掘,使得該產品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工具客戶端,這進而提高了進入壁壘。

葡萄社交助手,傍終端廠商。有沒有可能讓通訊錄這個強關係的產品達成100%活躍?並非沒有,目前推出「通訊錄+」的原葡萄社交助手團隊就是在尋找這個玩法,而玩法的核心便是與廠商捆綁,甚至直接替代原生通訊錄產品,借此成為是一個100%的活躍平台,同時加入了社交屬性,後期的運營就會相對容易。這是葡萄社交助手團隊看到了終端廠商希望為用戶提供增值化服務的需求,而與終端廠商綁定,不僅自身產品的用戶量有了保障,更為未來的商務推廣有了背書。

再發揮點想像力

從觸寶和葡萄產品思路上可以看到,目前通訊錄的產品自我發育,仍處在云、社交、傍大款的思維中,在未來我們還可以怎麼玩?

其一,營銷推送。雖然總體通訊錄仍處於私密信息,但在今天個人信息的相對公開化已成事實,在數據採集後,在合理的用戶體驗下進行精準的營銷推送無疑有著一定的前景。

其二,大數據。其實通訊錄除了表象的11位數字外,更深層的是一份結構化數據,譬如許多通訊信息中包含著,工作地點、公司郵箱、領導職務等等信息,有人喜歡喜歡說大數據時代開啟了一場尋寶遊戲,而其中由因果關係向相關關係轉化時釋放出的潛在價值是巨大的,而這正是通訊錄中的一種潛力。

其三,分發渠道。既然有是高頻需求,便有分發價值,此前無論是觸寶還是撥號精靈都嘗試過進行一些商家甚至APP的分發但結果並不理性,但並不影響通訊錄的潛力所在,沒準在未來,遊戲會成為通訊錄產品的主要營收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30

那些從我手機通訊錄里消失的官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674.html

那些從我手機通訊錄里消失的官員

第一財經資訊 王子約 2015-11-05 12:09:00

最近兩年以來,我接觸過和寫過的官員一個一個的“消失”,他們的電話也一個一個從我手機里刪除。最密集的時候,我在某個部門較為熟悉的官員幾乎被“一鍋端”,在自嘲工作無法開展的同時是深深的遺憾和震驚,至少在我看來,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確實極有能力。

各位晚上好,我是王子約,作為一個政經記者,我有很多話、很多感悟不便寫下來。從今天開始,我將在這里開設子約有曰欄目,告訴大家我私下看到的官場和學界,以及分享我的感悟。

王子約

農行行長張雲被抓的傳聞這兩天越演越烈,細節也是一會一個版本,今天一個同行朋友對我感慨,他之前才采訪過他,手機里還存著他的電話,如今卻出了這樣的事。

這樣的感嘆讓我十分有共鳴,最近兩年以來,我接觸過和寫過的官員一個一個的“消失”,他們的電話也一個一個從我手機里刪除。最密集的時候,我在某個部門較為熟悉的官員幾乎被“一鍋端”,在自嘲工作無法開展的同時是深深的遺憾和震驚,至少在我看來,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確實極有能力。

在我所認識的“消失”的官員中,他們有個很大的共性都是專業和拼命。首先想說劉誌軍。現在每次感嘆高鐵的方便,我都會想起這個被盛贊為高鐵之父的人。想起他的下屬在談到他時眼里的崇拜,他們告訴我,當年重要高鐵線路首次試運營劉誌軍都會親自上車坐鎮,那時高鐵技術還處在摸索階段,一個部級領導玩命的做法震撼了上上下下,也凝聚了全鐵路系統的信心。不僅如此,為了給高鐵發展贏得支持,據說他還親自約談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學者,並且給錢給人請他們繼續做研究。

還有某個核心部門的司長,在“鐵板一塊”的環境里,他是最願意向媒體和大眾談業務作回應的。我某次夜里11點試探性的發了短信詢問政策進展,他馬上給我打回來提供了詳盡的解答,我問他,經常這麽晚還在加班嗎?他說:不加班的人怎麽會有前途,人和人的差距都是在8小時以外產生的。

就是這樣的形象,對應的另一面卻是巨額貪汙,濫用職權和連帶的桃色新聞。這樣的反差不禁讓人心驚。

我不想過多的去探討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腐敗也不僅是中國特有。倒是腐敗是怎麽在美國這樣的國家消失的,至今沒有一個完整的研究。不過,在這樣人格分裂的背後,想必他們內心也充滿糾結和撕裂。

究竟是什麽,把最優秀的人選拔出來,而他們又如此的禁不住誘惑…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麽多。祝大家晚安。

編輯:朱逸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5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