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據德國啤酒業界的資料,如果德國 躋身到決賽,可以增加20萬噸的啤酒銷量。究竟20萬噸是什麼概念? 根據中國最大啤酒商青島啤酒年報,2009年啤酒銷售591萬噸,即是 平均每月銷售50萬噸。因此如果德國真的躋身到決賽,德國人將於這兩個星期消耗完青島啤酒於相同時間內的出貨量。德國人口只有8,000多萬,而中國則有 13億人口,可想而知,德國人的啤酒消費量是多驚人。 如果香港市民要看世界盃賽事,便要安裝擁有這屆世界盃轉播權的有線電視。早前有朋友問 我究竟有線電視轉播世界盃是賺還是虧? 剛巧在這篇文章登報前,全資擁有有線電視的有線寬頻通訊(1097)便發出盈利警告。預期截至 2010年6月底止六個月期間集團將錄得虧損。主要因大幅增加於頂級體育節目的投資,為訂戶帶來世界盃、冬季奧運會、歐洲聯賽冠軍杯等賽事。 外 傳有線花費了港元4億元(約新台幣16.6億元)取得這屆世界盃轉播權。香港最大的電視台電視廣播(511),即大家熟悉的無線電視,2009年盈利是港 幣9億元(約新台幣37.2億元)。因此簡單來說,有線要賺到電視廣播一年一半的盈利才可以回本。 有線電視主要從三個地方賺錢:廣告、家庭 客戶及商用客戶。廣告方面,有線已經說了,此部份非主要收入來源,而每次世界盃年需要投入的資金亦較多,即使收入上升也難以彌補,因此可以當廣告收入是零 增長。家庭客戶月費要400元左右,簽兩年的約,即是每個家庭要1萬元左右。根據有線主席兼行政總裁表示,受惠世界盃播映權的刺激,5月份有線電視每日上 客約有1,000戶。樂觀假設這個趨勢維持了足足一個月,那麼5月有線便應該收了接近港幣3億元。另一部份是商用客戶,如餐館、娛樂場所、馬會等等。 有 線電視因世界盃得到的廣告、家庭客戶及商用客戶三項收入,加起來未必有3.5億元。連4億元競投費也彌補不了,更別說還有節目製作等成本。難怪世界盃還沒 播完,有線已預先發出盈警了。(作者任職申銀萬國證券,負責港股經紀業務,在2007年2月中港模擬投資比賽拿下冠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