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復原力 蔡東豪 Tony Tsoi

2015-06-25  NM



有一個人我不停觀察半世紀,目睹這個人的起與跌、喜與悲,這觀察過程我視之為一生最重要任務,這個 人當然是自己。這觀察過程有另一個名字:自覺(self-awareness),自覺做得好的時候,我做事得心應手,相反,我四處碰壁;不幸地,通常是事 後才發現自覺做得不好。我深明自覺的重要,但自覺低潮揮之不去,失望之後,我不敢停下自覺的腳步,但我同時有意識地發展另一種彌補的力量——復原力 (resilience)。如果有一日有機會大聲朗讀自己的優點,第一位是復原力。

問題一定出現,板一定撞,憑自覺盡量減低發生的可能 性,然後我須依賴復原力收拾局面。經過過去一年,由我來談復原力,相信大家不會質疑合理性。談復原力有一個前提,是我需要相信有一些事情比自己現在的感受 更有意思;換句話說,我現在看到或感受到的一切,不是事情的全部,有更重要的事情還未完全現身。這刻可能感受到痛苦、失望、被離棄、全世界辜負我,但我知 道我的故事比眼前的困境豐富,重新站起來是理所當然的動作。復原力是經歷困境時,調節自己及回應困境的能力。有人認為這種力量是與生俱來,我卻相信可後天 培養,至少我一直這樣告訴自己。具備復原力的人對時間有另一種觀念,這觀念超越耐性,更似一種信念。沒發生或者代表未發生,我須學會等待,或者是時機出現 錯配,應來的始終會來。我在意自己的復原力,也留意身邊人的復原力,具備特強復原力的人擁有以下特質,歸根結底,全部是關於人與時間的關係。

一、 不擁有事情的所有答案。邏輯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可信賴朋友,但這朋友有時會失蹤。命運是不按牌理出牌的能手,最擅長把我們弄個措手不及。我們一直以邏輯解決 問題,當遇上不合邏輯的事,大部分人慌忙失方寸,有些人卻不覺得是一回事。復原力高手不放棄邏輯,相信應發生的遲些會發生,現時困境的性質是短暫。二、不 相信能夠掌握環境。有些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甚至相信自己能改變環境,但世事總是比我們想像更離奇。復原力高手練習的,不是掌握環境,而是學習接 受;接受很多事情我們沒法預計,接受困境的確困難,接受最佳解決方法是坐着等待。有些事情我們今日未必能理解,但日後我們或能看清事情真面目。三、懂得坐 着。有事發生,一定有人嚷着:「唔好淨係坐,做啲嘢!」困境中,我們聽到的多數是噪音,答案通常須在寧靜中找尋。很多人以為行動代表積極,遇困境必須以積 極態度回應,可是,周身郁,感覺上時間過得很慢,坐着休息,時間反而過得快一點。四、依賴支援網絡。朋友不需要很多,陷困境時,我們可以跟幾多個朋友分 憂? 遇困境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法,是承認自己一個人解決不來,須尋求救兵,這些救兵的質素,決定解困成敗。能分憂的朋友可能現在不算是朋友,復原力高手懂得在需 要的時候,才建立支援網絡。時間再顯神通,朋友分現貨和期貨。

五、跟自己相處。困境中,日想夜想不是辦法,抽離不單能紓緩 不安,也可能是解決問題的最合適環境。每個人都有抽離的方法,但很多人習慣了在雜音中營營役役過活,原來這片混亂才是舒適地帶,一下子走去寧靜地方,反而 渾身不自然。我的復原力重要武器是山,在山上,我從容跟自己相處,清楚聽到自己的聲音,感受到自己在山中的渺小地位。行山的時候,時間彷彿有另一套運行方 式,欲速永遠不達,心平氣和卻快見終點。復原力讓我們看到,困境沒把我們包圍起來,懂得尊重時間,及和時間建立一套相處方法,我們有能力超越眼前限制。有 人把resilience譯作「反彈力」,我覺得不妥,因為我沒被擊倒,不用反彈。不信?給我多一點時間。

宣傳時間:拙作《復原力》剛出版,多謝各位捧場。

蔡東豪 Tony Tsoi

上市公司精電國際前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5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