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招發通脹財
2008-07-24 NextMagazine
本週一港府公布最新通脹達百分之六點一,創十一年新高,個個叫救命。
不 過,就有人逆流而上,在通脹壓力之下開出新財路。冰鮮大王郭時興開冰鮮豬肉檔,愈開愈旺;以魚腐湯米線打出名堂的魚米家老闆周榕貴,卻賣魚蛋食多條水;日 本奶粉網站BB-Land引入日本流行的「予購」消費模式,又多條財路。只要有橋,通脹一樣有大把機會搵銀。冰鮮豬變新貴
早上十時,街市買 餸的黃金時間,慈雲山中心街市的德聯冰鮮肉店,聚滿了一群急着買餸的師奶。「(比新鮮豬肉)平咗差唔多一半,佢開咁耐我就幫襯咁耐!」剛在冰鮮店以十一元 買了一塊「梅頭」豬肉的王師奶直言,雖然冰鮮肉的肉質不及新鮮肉,但她仍樂於幫襯︰「味道都係差唔多啫,我返去會用生油、糖、鹽、豉油調味,今晚用來 炒。」
「生意真係多咗好多!我哋要請多啲人,又要開新鋪……」德聯老闆、香港冰鮮禽畜商會主席郭時興,在場笑得見牙唔見眼,他說德聯叫「冷鮮肉店」是標奇立異,開業三個月,有賺無蝕。
「開頭每日賣七、八隻豬,而家每日起碼十三、四隻,我諗(生意)仲會繼續上升。」郭時興說,冰鮮豬是以豬殼計算,來貨每隻約一百斤,來貨價每斤十八個半,而他則以零售價每斤廿至廿八元出售,較新鮮肉平了足足超過四成。
郭時興以德聯為例,說每日賣冰鮮豬肉收入達三萬元,加上店內同時賣冰鮮雞和冰鮮鵝鴨,每日總營業額高達四萬元,扣除租金及人工等開支,利潤有兩成,每月純利廿四萬,還頂死其他鮮肉檔,順勢搶客,「我呢度一開檔,成個場已經一死三重傷!」
原來,場內其中一間豬肉檔已執笠,其餘三間繼續營業的,每日吊鹽水,「佢哋而家每日只係賣一兩隻豬,你話死唔死?」郭說。
開多四間
德聯所在的慈雲山中心檔位,屬領匯管理,月租達四萬三千元,比起食環署管理的同類型檔位,貴了足足三四倍,但郭時興仍然覺得「做得過」,還計劃開分鋪。
現時他有八間冰鮮肉店,其中三間今年開業,他對這門生意的前景相當樂觀,「跟住仲會開四間,而家裝修緊。我諗今年之內,應該可以有廿間!」他又透露自己的經營理論︰「每間鋪平均投資十五萬元裝修、買雪櫃,若果每日可以賣四、五隻豬同七、八十隻雞,咁肯定唔使蝕!」
郭 時興本是經營鵝鴨批發生意起家,九七年本港爆發禽流感,從此禁止內地活鵝鴨輸港,他眼見行業被取締,於是靈機一觸,開始經營入口冰鮮雞鴨兼零售生意,更在 廣東省經營冰鮮雞加工廠。目前郭氏冰鮮雞生意佔本港市場七成,據悉單是冰鮮雞每月的營業額,便達一千萬元,屬業界「一哥」,故有冰鮮雞大王之稱。
○ 六年,郭時興眼見豬肉價格開始失控上升,於是再打冰鮮豬肉主意,憑着他在內地做冰鮮雞生意的人脈,開始引入冰鮮豬肉,豬肉全部來自內地三間持牌冰鮮肉商。 本年初通脹開始上升,市民開始貪平多了買冰鮮豬,郭見機不可失,於是主動接觸食環署及領匯,租用他們轄下街市的空置鋪位,開設更多冰鮮肉專門店。
滿腹密計的郭時興,現在亦正計劃引入冰鮮牛肉。「而家等緊食環署回覆,大陸已經搞掂晒,但食環署就要上去巡視廠房先。」據悉冰鮮牛肉最快可以在九月放行。郭時興估計,冰鮮牛肉會比新鮮牛的價格平三成,屆時,他可賺大錢之餘,市民又可以有平肉食。
入市賣魚蛋
為了避開買貴肉,郭時興選擇搞冰鮮豬,而全港擁有十間分店的魚米家老闆周榕貴,則入市賣魚蛋,於兩個月前開了「魚蛋王子」,「我見年年元宵魚蛋檔三十幾萬租都大把人搶住做,即係香港人鍾情食魚蛋文化唔變,有得做。」他說。
魚蛋王子位於將軍澳坑口連理街商場,佔地二百餘呎,不設堂食,全部只供外賣,周榕貴說:「六蚊五粒魚蛋係間鋪主打招牌貨,唔好睇小六蚊兜魚蛋,日賣三百份,佔間店生意額六成。 」
從四川火鍋概念研創出來「麻辣撈」、碗仔翅,酸辣羹、炸酥餅,不少放工一族都買回家當晚飯加餸。「呢區無街頭小食,六蚊有兜魚蛋食過口癮,而家六蚊都買唔到一支水。」打呔的鄭先生說。
「魚蛋王子」開業兩個月,生意額每月二十多萬元,毛利有一成半,好過魚米家,「二千幾呎一間的魚米家,一個月盈利得百分之六,生意額比舊年少一成。呢度人手比魚米家少三分二,得十個人,開業成本只及魚米家一半,約五十萬元,管理輕鬆得多。」
以小勝大
周榕貴透露,選賣魚蛋是因為魚肉價格的升幅,較豬肉雞肉少。「凍雞翼以前七蚊一磅,而家十五蚊,升咗一倍;魚蛋去年賣十四蚊一斤,而家都只係加到十五六元。而且我的魚蛋供貨商係四海魚蛋,本地製作,避埋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師傅教落,多變先至可屹立不倒。」
人稱貴哥的周榕貴,是一代廚神鍾錦的徒弟。八年前他離開東海集團自行創業,漁民出身的他首創魚湯米線,大受歡迎,八年來開了十間分店,建立自己的餐飲王國。
不過,今年他的魚米家王國面臨通脹洪流衝擊,「以奧海城分店為例,○一年毛利廿萬,現在不夠十萬,盈利不足一成。」
「租 金加一成,食物來貨價加得仲驚人,米由舊年百幾蚊二十五斤加到二百幾蚊,沖奶茶咖啡的黑白牌奶一箱來貨價三百幾蚊,加幅係舊年一倍幾,凍肉、菜成倍成倍咁 加,每日都收到批發商要加價嘅電話,聽到我心寒。我預計呢個通脹潮有排唔退,死守唔係辦法,我知一定要變,唔變就死。」他續說。
師奶格價網
通脹創新高,人人都要「格價」,尋找至抵價。IT人Cindy六月創立「師奶網」(www.c9web.com),在網絡上聚集全港師奶,呼籲網友購物後將貨品價錢及購物地點即時上載。
全部格價行動,出於自發,大家不收分毫,概念恍如維基百科集結網上力量,果然跑出。網站開業僅一個月,已有連鎖平價商戶「價真棧」主動在她的網站報價,又有奶粉商主動找上門想刊登廣告。
中 大數學系畢業的Cindy,從事電腦軟件開發工作。她說自己的購物模式是想買某類產品,便會先MSN問相熟朋友,發覺很有用,於是便設計一個網絡平台,供 各方親朋好友上載購物情報,「最初諗住只係方便自己同班朋友,後來多咗好多網友加入,諗唔到有咁大回響,大家唔識都好,都會响網上交換購物情報。依家想買 咩,都會先喺網上留低產品名稱要求報價;又試過喺朋友度食過一種朱古力,覺得好好味,會放張圖片上去,問吓邊度有得賣同邊度買最平。」Cindy說。目前 該網已有一百二十個「網路師奶」加盟,齊齊做格價特工。
「予購」日本奶粉
冰鮮豬、魚蛋成為逆市奇葩,連日本奶粉的批發商亦生意滔滔。一直經營日本奶粉批發生意的李志文,以先錢後貨的「予購」零售方法,超低價賣奶粉,突圍成功。
事緣李志文近月忽然收到不少客人致電,查詢購買奶粉。原來,一些眉精眼企的母親,見一直幫襯的店鋪奶粉價格不斷上升,於是在網上「左摷右摷」找到李志文這個批發商,希望直接入貨,免除中間人的利潤。
「既然有咁多生意送上門,不如我哋索性做埋零售。」李志文於是在三個月前開始設立零售網站BB-Land,短短三個月已經累積了四千名客人。每位客人平均每次買八罐奶粉,單是過去三個月,便為他帶來額外純利廿七萬元。
「予購」一詞源於日本,即「預先訂購」,「啲客而家訂貨,我哋要佢哋即刻俾錢,然後我哋幫佢哋訂貨,三個星期後送貨。」他說。
他說以這種形式做生意,可以確保不會囤積死貨,而且由於免除匯率變動的因素,亦可以令他「實賺無蝕」。他以森永的細仔奶粉為例,八罐一箱的現貨價為$1560,但若「予購」,售價只是$1360。媽咪買到平奶粉,怎會不繼續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