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港人為何注定做樓奴?(2015/1/22) 李兆富

                
2015-01-22  NM

 

對部分香港人來說,第一次當業主,到律師樓簽下按揭文件的那一刻,意義可比大學畢業、結婚和迎接第一個小生命。一紙文憑、一張婚書、一份樓契,是香港人衡量身份價值的準則。

許多人成家立室當業主後,政治觀點立場都會轉變得更傾向保守。據說新加坡的國策,背後也有這個含義;只要能夠讓更多人成為現行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政權的地位就愈穩固。

年輕一代不希望像上一代香港人那樣,花大半生追求幾乎像倒模出來的穩定物質生活,可是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擺脫不了主流意識形態的羈絆。世代價值觀和信念的矛盾,反過來看,保守傳統價值觀的上一代,也會主觀地認定了新一代講理想不切實際,行為不上進,心態不如上一代。

近年不少香港政治議題,都反映新一代挑戰既得利益的渴望。香港是一個人口密度甚高的城市,房屋問題必然引起政治的衝突;反對地產利益,其實也有這種矛盾的意味。其實每次講到年輕人的住屋價值觀,兩代矛盾,更見明顯。

早在樓價未進入泡沫的瘋癲狀態之前,已經有群思想左傾的年輕人,說要打破這個城市的地產霸權。在雨傘運動期間,雖說口號是勿忘初衷,但針對地產利益的論述,還是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比重,以致不少抱有上一代香港社會價值觀的人,認為年輕人的不滿,源於未能上車置業。

上一代人會勸告年輕人:「樓,無論如何都要買,但不是一出來社會就可以做業主。那份按揭可是千萬斤重的責任,未經歷過向上游的年輕人,還是,腳踏實地,一步步來。」在他們眼中,想置業的年輕人,許多都是被寵壞未吃過鹹苦。社會上的確有一群主張「拒當樓奴」的年輕人,不但認為買樓只是助長了地產利益的存在;交租予業主抑或向銀行每月供按揭的人,統統都是樓奴,被愚弄剝削而不自知。他們要在政治上更進一步改變這個現象,將房屋由身份和財富,變成人權公義。在上一代人眼中,鬥地主心態是不切實際,也破壞許多人花半輩子建立的人生。不過,年輕人卻會說,革命過後就是解放,大家都不再被地產和政權的壓迫剝削,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上一代中產,其實是可憐的。在走到最前的一群年輕人眼中,問題不是能否上車和向上流,而是究竟應該由誰去定義何謂向上流,也就是所謂的話語權。最諷刺是,深入思考不難發覺,以房屋作為政治綱領的年輕人,其實也反映他們下意識中對穩定的慾望;正如有人不要婚姻,卻不斷尋找愛情。政治是向失望的人販賣希望的勾當,特區政府當前的手段,大前提就是假設只要讓年輕人做業主做老闆,就可以減慢社會運動的步伐。我不敢就此斷言,特區政府的新加坡式政策構想,最終究竟能否奏效;但也有跡象反映,其實新加坡也在醞釀政治上的矛盾衝突。說到底,新一代其實也在尋求自我身份當中,權貴又憑什麼去了解他們的價值觀?

李兆富公共事務顧問及時事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作者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4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