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而言,境外股權投資機構的介入通常預示著市場波動性將會放大。然而彭博社報道稱,中國對境外投資者開放市場可能正是為了借它們之手抑制市場波動性。
因市場預期中國央行將加大寬松刺激力度,散戶交易占到80%的A股近日成為僅次於希臘的全球波動性第二大的市場。中國基準股指滬指周二劇烈震蕩,午後漲幅一度超過2%,創下3091點的四年新高,但在臨近收盤的一個小時里大幅跳水,收跌逾5%,創五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
匯豐晉信基金管理公司和交銀國際指出,希望增加長期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扮演的角色,是中國決策者通過滬港通等措施進一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的原因之一。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在北京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在強調引入機構投資者的重要性,希望藉此重塑A股市場的投資者基礎。”
倫敦投資研究公司Ecstrat創始人John-Paul Smith則表示,近期A股市場波動性大增更加速了這種需求。
Smith周二在電話中告訴彭博社:
現在市場的整體情形不妙,存在著難以預測的巨大波動。
中國散戶Zhang Jing向彭博社道出了自己的操作策略,或許能解釋近期市場出現的巨大波動。她表示,並不關心公司的管理或者盈利能力,只要股票形態看起來沒問題,她就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