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曾說:「最好的君主往往是最差的商人,而最好的商人,往往是最差的君主。」 這句話是亞當‧斯密對東印度公司的觀察,當時英國在東印度殖民地,政府向商人借錢,讓商人靠政治手段取得殖民地的政權,管稅收、管司法,什麼都管,成為印度的土皇帝。結果,東印度公司在絕對的權力下變得貪污腐敗,最後經營不善,陷入需要英國政府財務救助的窘境。所以亞當‧斯密認為,商人的性格來擔任統治者,會造成這樣的災難。但列支敦士登皇室,顛覆了亞當‧斯密的這句話。 歷經二十五代的列國皇室,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皇室家族之一。根據《富比世》(Forbes)雜誌統計,該皇室家族總資產估計超過三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零五十億元),是全球第六富有皇室。 不過,它是前十名中,唯一以實際經營事業致富的皇室家族。有別於中東酋長靠石油和泰國皇室以家族信託公司投資和持有國內房地產,列國皇室資產分為金融業、金融以外產業和藝術蒐藏三大部分,金融以外投資包括地產、酒莊、生物科技、再生能源等產業,分別由家族中的次子和三子繼承,繼承皇位的嫡長子並不參與任何企業經營。 為什麼列國皇室是好的統治者也是好商人,不會步上東印度公司的後塵? 列國貧瘠,沒剝削誘因政治用途大於經濟利益,反專注經營 根據奧地利學派經濟學者霍普(Hans-Hermann Hoppe)的主張,世襲的君主政權如同國家的「擁有人」,王位一代傳一代,維持國家長期資本價值,等同維護自身長期利益,像是屋主有動機維持房屋的基本價值。相反的,有限期的領導者,較像「房客」,反正房子不是自己的,會急於在任期內剝削別人財富,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這也是列國皇室與東印度公司在經營態度上的差異:前者是創業者,後者是投機者。 一七一九年,當時的攝政王子漢斯‧亞當一世(Hans Adam I )想在當時最大王權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內享有發聲權,剛好有人出價要賣現在的列支敦士登,漢斯‧亞當一世便買下土地藉此得到發言權,政治目的大於累積財富(列國當時又小又貧瘠),也因此,列國皇室仍長期住在奧地利;直到二戰期間,列國結束與奧地利的結盟關係後多年,皇室才搬回首都定居,專注經營列支敦士登。 因為領導者取得目的不同,以及列國本身無利可圖,導致皇室不會用剝削利益的角度看待列國。 與民共治,政經實權分散人民公投賦予權力,隨時可否決收回 儘管列國的攝政王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備實權——解散國會、指派法官、否決權的國家元首,實際上皇室的權力仍因分散而受到限制,這是該國皇室既是好君主也是好商人的第二個原因。 東印度公司的領導者會腐敗的主因,是商人利用經濟優勢取得並結合政治權力,最後形成統治權,甚至可以成立軍隊、指揮法官。但在列國,經濟權力和政治權力都很分散。 從經濟面來看,皇室旗下非金融業的資產,如地產、林業、再生能源等公司,八成以上在國外如奧地利、美國(國內僅有部分酒莊)。而國內因為資源缺乏,沒有國營事業、沒有股市、土地太少採多人共有制、企業八成以上都是十人以下的家族企業;相較泰國皇室是地主又是國營企業大股東,皇室在列支敦士登沒有炒作空間。 從政治面來看,一九二一年,列支敦士登的憲法修正案,確立該國改為君主立憲制和直接民主(referendum),皇室和人民共治,各有五○%的權力;人民可透過全民公投通過要求,甚至可以投票廢止皇室政治權力,而皇室則有解散國會、否決權和指定法官的權力,雙方得以互相制衡。更何況列國沒有軍隊,皇室沒有武力控制權,權力相對受限。 例如二○○三年,列國舉行一次全民直選,內容為「是否要賦予皇室否決權和更換首相的權力」,結果因考量列國皇室的經濟貢獻及治國成績,六四%民眾投贊成票,賦予皇室否決權,讓該皇室成為歐洲唯一握有實權的皇室。 人民不供養,財源自籌王儲直言家族精神就是「創業家精神」 以英國皇室為例,皇室收入分三塊:政府上繳的皇室權利金(sovereign grant),協助城堡、皇宮的維護費用,繼承的皇室祖產,以及皇室投資,如境內房地產。 相較於此,列國皇室沒有權利金收入,人民也不用繳稅給皇室,境內缺乏投機和投資機會,所以必須自籌財源、自謀生路,成為「自助皇室」(self-supported royalty),也難怪列國皇室務實且認真工作。也因此問及當今王儲阿洛伊王子(Prince Aloi)的「家族精神」,他毫不遲疑說:「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就連在國家官方宣傳資料中,也強調皇室創業家精神為該國奠定經商環境基礎:「皇室家族不但是一國之君,同時也是成功的生意人,具備創業家精神傳統。」 採訪前並不了解列國皇室跟人民一樣要自籌財源,我問親王菲利浦、也是該國最大的民營銀行LGT集團主席:「LGT集團是否需要繳稅?」 「當然要繳稅!我們是私人企業,不是國營事業!」他回得理直氣壯。 此次採訪列國期間,除了親王菲利浦像銀行家一樣上班,協助老公打理酒莊的三王妃也現身招呼我們。她穿著樸素,不但親自帶我們走進陰暗潮濕的地道,參觀酒窖,還詳細介紹家釀的紅酒、白酒,對每支酒葡萄年份、當年氣候、酒體特色如數家珍。「我現在為我老公工作,」她說,「在嫁給他之前我在紐約公關公司上班。皇室成員也是要工作的。」 開平價車,念公立中小學王室親民,王子日邀觀光客城堡開趴 列國人民平常在路上就會遇到皇室成員,皇室作風頗為平民化。座車是奧迪休旅車;成員小時就讀當地公立中小學,再到奧地利、瑞士讀大學、深造,跟一般人民的升學路徑沒兩樣,並沒有到英美讀名校。 而每到八月十五日「王子日」(Prince's Day)這天,王子會在自家住所瓦杜茲堡舉辦派對,邀請全國每一個人,包括觀光客,來王子家做客。 「如何含著金湯匙出生還能認真工作?」是我們出發前對王室的最大疑問,答案其實很簡單:少了稅收、權利金、集中王權;湯匙根本不是金的!既然湯匙不是金的,唯有認真工作才能維持繁榮。 「畢竟不是幻想世界(Fantasy world),」菲利普說,「皇室只是第一印象,永續經營之道還是靠高品質的工作。」 【延伸閱讀】列國不靠祖產,是唯一經營實業的「自助皇室」——全球最富10大王族資產來源 (1) 泰國國王身價9,000億土地、皇家資產管理局投資 (2) 汶萊蘇丹身價6,000億石油、天然氣、上百輛勞斯萊斯、20架私人飛機 (3)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身價5,400億石油、世界各地不動產、銀行業 (4) 阿布達比國王身價4,500億杜拜、非洲塞席爾、中亞等國投資收益 (5) 杜拜國王身價1,350億澳洲伍德蘭茲馬場、杜拜人工島建設 (6) 列支敦士登王子身價1,050億列支敦士登全球信貸、藝術蒐藏、奧地利、捷克等地土地、宮殿 (7) 摩洛哥國王身價750億法國、西班牙地產、摩洛哥ONA集團股份 (8) 卡達國王身價720億石油、英國名牌哈洛德、巴黎聖日耳曼足球隊 (9) 摩納哥王子身價300億摩納哥、法國土地 (10) 伊斯蘭精神領袖阿迦汗身價240億上百匹賽馬、馬場、帆船俱樂部 註:身價單位為新台幣 資料來源:《富比世》 整理:吳和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