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向中國內地擴大貸款後,香港銀行業壞賬水平上升,促使一些分析師擔心香港小型銀行可能需要補充額外資本。
華爾街日報報道,在市場預期香港金管局將跟隨美聯儲在明年升息,且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擠壓銀行收益,香港銀行業壞賬水平可能上升。
穆迪亞太區金融機構部董事總經理Stephen Long表示,預計未來幾年我們會看到香港銀行業面臨更具挑戰的環境。過去一年多來,穆迪一直維持香港銀行業體系負面展望。
因香港金管局采取緊盯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中國客戶利用香港的低利率從香港銀行業借款。去年香港銀行體系資產中有1/5是對中國內地的貸款,較2012年的16%有所上升。
截至7月份,香港銀行業貸款總數同比增長15.5%,自2010年以來平均每年增長21%,遠高於香港經濟增速。據香港統計局,香港去年經濟增長2.9%。
雖然借款增長導致香港銀行業壞賬上升,但香港金管局表示,香港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依然很低,僅0.45%。
截至7月底,包括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東亞銀行、大新銀行、恒生銀行和永亨銀行在內的香港五家銀行給中國內地企業的貸款中,不良貸款率為0.69%,遠高於0.31%的整體不良貸款率。
中銀香港整體貸款中,不良貸款率為0.29%,但對中國內地的貸款中,不良貸款率高達0.90%。因對中國內地的不良貸款率從0.15%升至0.59%,東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從0.09%升至0.44%。東亞銀行約有46%的貸款是貸給中國內地的。
據Macquarie分析,匯豐銀行的子公司恒生銀行對中國內地的敞口較小,只有10%的貸款是借給內地的,其總體不良貸款率下降至0.18%。
香港規模稍大的銀行雖然不會讓自己的貸款賬目看起來很難看,卻也和小銀行一樣,在近幾年增加了對中國內地的敞口。
渣打銀行香港分行的不良貸款率從0.43%上升至0.49%。該行發言人表示,銀行的貸款組合穩定,不良貸款率上升主要是涉及青島港騙貸案的那部分資金影響。
分析師表示,香港的銀行很容易受到中國深受打擊的制造企業和房地產相關公司命運的攻擊,特別是小銀行。
Macquarie分析師Ismael Pili表示,香港的小銀行可能最終需要向市場尋求增資,當然不包括匯豐銀行或渣打銀行這類大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