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黑馬私享會:合夥人到底能走多遠?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88
以下為黑馬大賽現場對話整理稿:
  
主持人:豐厚資本楊守彬
嘉賓:學大金鑫 智慧天下張永琪 滬江網於傑
  
合夥人到底能走多遠
  
主持人:今天是我們黑馬大賽教育培訓行業的決賽。在教育培訓行業我們會發現很多相同的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基本上成功的教育培訓的創業公司一開始創始合夥人都不止一個。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呢?我們接下來要進行一場論壇。
  
我們今天首要談論的話題是合夥人到底能夠走多遠。三位老總都有各自的合夥人,也有這樣的經歷。請三位來談談教育行業創業的合夥製為什麼是常態?我們先有請於總,你跟阿諾這位好基友已經在一起好了多長時間?
  
於傑:我和阿諾的緣分是13年,共同創業7年。13年以前,或者10年以前,教育行業還是一個錢多人傻的行業。所以在第一代的時候,像我們張總一樣,有一批夫妻店創業的偉大企業。他們夫妻走在一起去共同做了一個教育行業的創業理想,沒有關係能有夫妻這麼緊密能夠抵抗住金錢的誘惑來做創業教育。但是在10年之後的今天,互聯網時代是需要夥伴的時代,不管是你的兄弟還是你的姊妹,有了夥伴才有可能在互聯網新的領域有機會。
  
教育和其他行業不一樣,教育不管是傳統教育還是互聯網教育,是以教育為本的,教育永遠離不開教育兩個字。所以在這個行業永遠有一個信念,你做教育究竟是為了掙錢,還是既掙錢還想改變一些教育的東西?我相信不管是金總還是張總,幹這件事一開始的初衷都不僅僅為了掙錢,也有理想。他們的肯定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中國教育的。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像教育一樣用我們的信念去支撐創業。
  
合夥人有進有出是常態,如果兩個兄弟是合夥人,這兩個人離開了就要分家。其實每個進來的員工也好,團隊也好,都叫合夥人。所以股東合夥人也好,戰鬥合夥人也好,他的進進出出是常態。只是說在戰鬥的過程中,有些人從士兵成為將軍,有些人他就是從股東最後變成一個外部的不參與管理的人,所以合夥也好,分手也好,這是一個常態。只是說在公司這個平台上,每個合夥人是不是實現了自己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你是不是發揮了最大的作用,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主持人:張總,你之前創立了環球天下,現在新創立的智慧天下,還是和曉東總一起創業嗎?現在你怎麼認識教育培訓行業為什麼從一開始都有多個合夥人。
  
張永琪:沒有,太累了,這個行業太累了。白天她盯著,晚上我在加班,本來週六週日別人都休息,我們還得雙班倒。過去的傳統教育,大家都知道,幹得好的校長肯定是在一線幹出來的,所以基本上就是缺人。所以簡單說,教育行業一開始必須要有合夥人,可能是兩個,也可能是七八個都有可能。比如後面幹得好的時候,大家可以分分工,有的可以回去做做飯,有的還在加班。但是說實在的,不要誤導大家,當校長幹得再大,如果不親自盯一線,你的企業肯定要玩完,如果校長脫離了業務一線的業務內容以後,我覺得就非常危險。
  
主持人:學大,最早有三個創始人,金總、李如彬,還有58同城的姚金波。我們要分析為什麼走了一段時間,教育培訓行業的合夥人會逐漸地分開和分離,這也成為常態,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我們先請故事的主角之一,金鑫金總談談三個男人的分分合合。
  
金鑫:第一個看創業階段是什麼,如果是沒有什麼經驗,早期創業的時候,你一個人很難堅持的。這個時候是非常需要有夥伴們的支持,更多是精神支持,比如說困難時候你一個人扛不住,得需要別人跟你一塊扛。第二是精神寄託上,沒有什麼人是完人,從市場營銷、教學、人事、財務你都懂,包括技術,你必須找一些技能上互補的人,這個事才有可能做到,否則確實有很多短板,一旦出現短板就會制約企業發展。
  
分分合合這個很正常,企業的發展有不同階段,包括在不同階段的時候可能有些人是發揮不同的作用,尤其是在公司到了一定階段以後。在公司發展到比如像上市這個階段,規模比較大的,這個時候其實每個人,包括經驗,技能,見識,他對事物的理解都會有不同,這個時候就會看到更多的機會。這時候有想法就自然而然的。
  
合夥人裡面其實也是有以誰為主的說法的,比如說肯定有一個人家做CEO,因為企業像聯合總裁畢竟是少數。在這個時候,肯定有人得留守,有人就有另外的想法,因為他也有基礎了,不是像剛創業的時候一窮二白。各方面都有一些基礎去做別的事情。不論是教育行業,新東方、學而思也好、學大也好,其實這都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對事物的不同看法,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爭論總是有的,要看你是用什麼方式解決。我覺得用暴力解決是不現實的,必然分家的。這個時候肯定要看合夥人之間的價值觀,信任程度、理解程度了。我覺得我們學大這幾個合夥人還是在這方面保持非常好的。我覺得像任何一個企業發展到今天,合夥人還有這樣一種關係存在,也是不多的。
  
張永琪:開始做教育行業必須得合夥,之後分分離離,這是常態。合夥人打架不可避免,但是有兩種情況,有的打得散架了,但是這種情況結果都不好,沒有一方會得到好處,絕對沒有贏家。
  
因為這個東西,就像剛才金總講的,它是靠大家共同的力量,大家都有各自的本事在裡頭。其實做合夥人應該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就是在某一個階段,你的作用可能就到此為止了,除非你有更新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或者你的包容能力可以稍微更強一點。但儘管這樣,如果你的企業能夠成功往上繼續走的情況下,你也有離開這個崗位的一天。
  

如何避免合夥人走向分裂?
  
主持人:咱們看如何避免創始人走向決裂,各位都有什麼心得和經驗,跟我們創業者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幾年下來,我們從價值觀、文化,有什麼經驗,如何避免分裂?
  
於傑:首先你為什麼出去創業,為什麼要選擇你的夥伴創業?如果說僅僅是為了錢,這個無可厚非,但在某個階段得到了錢就會分裂了。我們選擇創業,八個人,八桿槍。八個人創業的時候,我們就是有教育情結的人,我們就想幹一件了不起的事,我們幹了這件事,如果這件事成功了,我們就是一群很牛逼的人,所以我們為什麼能夠很持續地走,堅持抗戰快八年。
  
別人會說你為什麼不趕快去上市融點錢,或者怎麼樣,唯有這種信念可以讓這個團隊走得會更長久。當然,創業的過程中最困難的時候,比如說商業模式找不到,那個時候最容易發生分裂。在這個時候支撐你成長的依舊是信念,在你獲得大筆融資,你讓外面的所謂的燈光聚焦到你那裡,是什麼讓你的團隊繼續捆綁在一起,依舊是信念。
  
如果是沒有信念,剛才看的短視頻,上不上市只是自我的虛榮,上市只是一個手段,不是一個結果,只是讓你這個公司走上更大舞台的一個過程,所以一旦你把這件事情想明白了,你就知道你的團隊應該怎麼做。如果說在教育行業,大家一切都是說我趕快融資,趕快上市,這就是有教育情結,敢於在這個領域去堅持不懈地創業者。
  
萬一不行,最好的結果就是分手不分心,就是人可以去尋找新的舞台和創業,如果他選擇了新的創業的方向和現有的方向能夠「1+1大於2」或者「1+0.5大於2」是最好的結果。
  
張永琪:最開始成立公司的時候,我是跟一個差不多60多歲的老頭,我們倆是合夥人,因為依靠他的背景要辦學校。然後企業經營得非常艱難,面臨著虧損,早期還掙點錢,我希望這位老先生能夠把錢拿出來救急繼續辦下去,老先生一句話我不干了,或者要干我自己幹,這時候我跟老先生就分裂了,他先生的兒子支持他,我老婆支持我。這是一個災難,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死掉,但是我們兩個在這個行業非常頑強地戰鬥,後來又兼併回來了。
  
萬事還是錢沒有弄明白,我們繼續在唯一的一個目標上去推進,這時候我夫婦兩個一直朝前走。後來閻焱投資,他有他的需求,他說你別給我找麻煩,我就沒給人找麻煩,這時候踏踏實實把企業運行了,這種合夥人就非常圓滿,到時候該上市之後,他套現,我們企業繼續發展。
  
後來我跟像培生這樣的外資機構進行合夥,我們合作了兩年。現在的心得,企業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光環,就是你的品牌價值得到了延續,但是客觀地講,我們不是特別的高興,雖然沒有到不愉快的情況,不過我還是覺得不能再繼續做了,這時候是我出來。看階段吧,早期階段分手是挺危險的,到後期的話,還是應該極快地做出決定。
  
進進出出是有人從我這兒出去,到最後回歸到我能出來,其實跟大家講一講,跟別人一生當中的合作結果未必是跟別人散夥,有的時候走到一定的時候,你也要想想你的短板到什麼程度,是不是有人該有一個新的接力棒。分裂這塊,我覺得不要在無畏的小事上面去打架,在大是大非走到一個階段,這種散夥是一個新的階段,我期待著我自己在一顆新的土壤上面這個小芽還能再繼續生長。
  
金鑫:根據我們的經驗,包括看到一些其他公司,我覺得第一重要的是你得選對人,非常重要。所謂志同道合,或者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價值觀很重要,如果選不對人的話,一件小事就會讓大家撕破臉。所以說在選擇合夥人的時候,一定要在雙方充分理解瞭解的基礎之上來做這個選擇,而不要只是看表面就做決定。
  
第二個,在發展當中可能有很多事情會經歷,我記得我們當時融資,當時是王公權,他跟我說企業的合夥人要經歷三個階段,往往都是摔在這三個階段上,是哪三個階段呢?第一個是叫分經營,第二叫排座次,第三論榮辱。有一個階段我做CEO,另一個階段李總做CEO,在哪個階段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時候,誰衝在前面,讓其他人支持他,這是非常非常關鍵的。
  
第三,我覺得創始人分離是很正常的,但是決裂是一種最差的結果,最極端結果的一種分離。我們也看到,我記得我們在2004年選了一個辦公室,我們搬進去的時候,我們看辦公室還貼著上一家的logo,那家公司是創智,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創始人決裂到什麼程度?互相在揭發自己的老底,包括一些偷稅漏稅的問題,就生生把一家上市公司搞倒了。這都是一些反面的案例。在這三關上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是決定性的。
  
如果說真到了確實無法在同一條船上的階段,分手可能是更好的一種選擇。這種分手我覺得可能是一種非常和平友好的分手,而不是大家搞到不可開交、已經下不來台的分手。我覺得這種對雙方的公司、事業,對將來雙方的關係,我覺得都是可以去接受的。可以分,但是不能裂,分而不裂是最好的。
  
主持人:時間關係,關於這個話題,就跟三位老總探討到這兒,對於所有人的創業,一定是聽大多數人的意見,跟少數人商量,最後還得靠自己的決定,他們也都是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談。最後感謝三位跟我們來探討這個話題。
  
(i黑馬註:不僅僅是教育行業,任何領域的創業常常都需要合夥人,因為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只不過由於各自的背景,各自的心態,不同的階段和環境導致了不同的合夥關係形態。每個團隊有著各自的合夥選擇,這個只要合適就好,並沒有通用性,關鍵在於能不能按照商業的邏輯,保持道德底線的規範,用情感的溫度去面對問題,用理性的態度去處理問題。這個能保持多久,合夥人就能走多遠。在客觀理性的態度下,即使分,也能做到分而不裂。)
  
本文來源:創業家 & i黑馬
本文作者:吳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9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