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產電商需要注意的五大問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368.html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朋友跑來諮詢土特產如何拓展電商市場的問題。筆者對農產品頗為熟悉(很多特產本身就是農產品或者以農產品作為原料的),對特產電商也有過思考與實踐。最近,筆者發現生鮮電商很火。其實,很多生鮮產品也屬於土特產領域。在電子商務的實踐運用中,生鮮電商與特產電商頗多共通之處。為了省卻朋友們以後頻繁的諮詢,我把特產電商運營需要特別注意的五個問題敲成本文,權作交流。筆者認為,瞭解並探究這些問題,無論是對於投資特產電商或者生鮮電商,還是從業人員而言,都有著正面的價值與意義。

問題一:風味注定小眾市場所謂的特產,就必定帶有很典型的當地性本土化味道,或辣或甜,或軟或硬。生活中,每個消費者喜好的口味其實是從小習慣自然養成的,如閩南特產偏甜,四川特產偏辣等。也就是說,地方特產因為風味的問題,往往只能迎合一部分消費群體的需求,注定只能做小眾市場。正是因為特產往往是做小眾市場的緣故,所以很多特產在從事線下營銷的時候,往往選擇堅持做「點」上功夫,追求品牌與味道的極致,從而形成忠實的消費人群。換句話來說,特產在拓展電商市場的時候,需要面對兩個衍生問題:第一是如何精準捕捉到那些感興趣的小眾消費人群;第二是小眾市場就很可能意味著相比同類產品售價更高,如何能賣好?

問題二:品質難以把控標準據筆者所知,農產品都有一條共同的規律:農產品(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的品質與氣候水土等起絕對性關係,因此但凡品質好的農產品,量產必定少(這其實也是生鮮電商的難點)。換句話來說,很多特產的原材料是很難做到絕對的標準化控制的。同時,幾乎所有的特產在生產加工的過程裡面都滲透大量的人工操作技巧與工藝,採取機械式的標準化生產往往很容易破壞特產與生俱來的本土化地方特色感受。消費者之所以喜好購買特產主要是從人文情懷、文化沉澱、地方特色等出發考量的,帶有非常強烈的感性因素。也就是說,特產很難在品質上做到絕對的標準化。同一批產品裡面,很可能出現不同的品質差異。這種品質上的差異對於低頻率購買者而言,可能不太敏感,但是對於高頻率的忠實消費人群來說,是很容易分辨的,從而對品牌與銷售構成不利影響。

問題三:量產少難做大規模我們在上面談到,好東西必定量產少。這個問題會再次延伸出一個新的問題:量產少就很難做成大規模。除了原材料與人手工藝兩個問題的制約之外,很多特產還受到明顯的季節性影響,因為很多特產的原材料往往都是動植物,它們的生長是需要一定的週期與季節限制的,不能拔苗助長。因此,也使得特產很難形成大規模銷售。說穿了就是有那麼多人買,也沒有那麼多東西賣!

問題四:平台與單品需取捨特產電商往往只有兩種做法耕耘市場:要麼是單品(或者少數品類)特產銷售;要麼做成特產平台,匯聚成千上萬的特產商品在同一個平台上面銷售。實踐中,老闆肯定是希望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因此,當單品銷售受限的時候,往往會從拓展延伸產品線的角度來入手,增加新的商品品類,也就說往平台模式進發。京東、蘇寧、噹噹、凡客等走的其實也是殊途同歸之路。特產平台首先會遇到來自天貓、淘寶等其他電商平台的競爭衝擊;更重要的是由於特產商品的不可控,會使得平台運營商需要與大量特產供應商接洽、篩選,並對產品品質進行監控,而這種監控往往是建立在專業基礎之上的,一般人員很難具備這種行業性的專業知識。綜合而言,平台電商與單品電商的運營模式大相逕庭,平台電商對人力物力等資源需求會增大很多,門檻也高很多,不是一般的投資者或者企業能夠玩得轉的。

問題五:物流運輸難度較大特產與生鮮一樣,都面臨物流倉儲運輸這一難題。兩者同樣面臨保鮮、保質等重要的物流倉儲瓶頸。實際上,由於很多特產本身就是動植物或者以動植物做原料製作而成,很容易產生保質問題,如梧州紙包雞、興國灰鵝、呈貢寶珠梨等。因此,部分特產對於物流的重視程度絲毫不亞於生鮮電商。鑑於目前國內冷鏈物流並不非常發達順暢。以及高昂的冷鏈物流費用,都給特產電商真正做強做大帶來很大的難度與制約。 綜論:綜合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特產電商與生鮮電商之間存在很多實踐運營的相通之處,彼此面臨的瓶頸與問題也相差無幾。在實踐中,上面羅列的五大問題也並非完全無解,只是門檻和難度相對較高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614

徐銳鋒自述:我為何離開騰訊賣潮汕特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78720.html

徐銳鋒自述:我為何離開騰訊賣潮汕特產?

一財網 徐銳鋒 2015-08-28 13:20:00

在南都,我度過了人生最快樂,也最焦慮的四年。快樂的是,我在這里實現了記者夢,見證了偉大的南都新聞獎頒獎典禮。焦慮的是,每天睜開眼,想到的就是未完成的版面,選題就像一塊甩不掉的牛皮癬。

五個月前,我離開了騰訊。

副總裁Edward盛情挽留。最終,我給他寫了一個簡短的郵件:“從21cn、南方都市報記者到360公關部、騰訊集團市場公關部,我一直都在講述別人或公司的故事。我希望有一天能講自己的故事……”。

五個月後,這個故事有了開頭。

我跟一個同齡的潮汕朋友,開了一家小吃店,並在網上賣潮汕特產。

徐銳鋒 物依

心中“那個獨特的味道

我叫徐銳鋒,2007年畢業於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

畢業之後,一心想要從事媒體行業。當年的傳統媒體如日中天,競爭激烈,我沒有找到報社的工作,而是去了一家門戶網站當編輯。

一年多之後,對傳統媒體的向往依然沒有改變。幾經波折,跳槽南方都市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聞記者。在那里,經歷了工作的第一次低谷。第一次交稿的時候,深夜被編輯大罵。她沒有想到,我的稿子會寫得這麽爛。臨時找了一個老記者補稿子,才沒有讓第二天的版面“開天窗”。半年之後,成為部門的統籌記者。南都新聞獎提名、最佳新人獎、優秀采編等“榮譽”也接踵而來。這中間沒有什麽特別的故事,就是咬咬牙,堅持下去。

在南都,我度過了人生最快樂,也最焦慮的四年。快樂的是,我在這里實現了記者夢,見證了偉大的南都新聞獎頒獎典禮。焦慮的是,每天睜開眼,想到的就是未完成的版面,選題就像一塊甩不掉的牛皮癬。這自由(時間)卻又不自由(身心)的生活,我最終選擇了逃離。我給自己的理由是:1.年複一年報道相同的東西自覺難以突破,也害怕自己變成老油條,應付了事;2.職位上升空間有限;3.收入瓶頸(對於剛畢業的人來說,記者的收入是比較可觀的,但問題是記者的報酬並不會隨著年齡增加,還可能反過來);4.持續焦慮。

大多記者轉行,無非是廣告、公關、新媒體。我也沒能跳出這“三俗”。

告別5年多的媒體經歷,我開始北上加盟奇虎360公關部,親歷3B、3Q等公關戰役,並牽頭創建了中國首個反騷擾、反欺詐聯盟。去年轉戰騰訊,擔任集團市場公關部的高級經理。在騰訊期間,成功化解了QQ彩票危機公關,並刷新了QQ年輕化的品牌認知。工作這麽多年,一直在講述別人和公司的故事。在多個城市遊蕩之後,對家鄉的想念愈加強烈。我決定要開始講家鄉的美食故事。今年5月份,我和高中同學相繼辭職,在廣州開了潮汕小食店,並在網上賣家鄉特產。

我的搭檔叫林丹煜,2007年畢業於吉林大學軟件學院。畢業後從事軟件開發行業。3年前,他創業成功,成為一家IT公司的CEO。廣州市房地產二手交易相關系統大部分都是出自他手。

實際上,我們過往的工作幾乎沒有任何交集。成為合夥人,還選擇了跟過往工作完全不搭嘎的美食,讓很多親朋好友不解。或許,聽完剩下的故事,你會理解兩個85後男生的“任性”。因為,在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情結。

我們是高中同班同學,同個寢室的上下鋪。2003年的夏天,我們帶著錄取通知書各奔東西。那一刻,我們還沒有意識到,有些東西已經像種子一樣深深地埋在心里,等著發芽。

每年春節聚會,大家總會懷念潮州華僑中學那個曾經黃土飛揚的籃球場、那破舊宿舍里的“鴨仔鋪”。也懷念學校旁邊的腸粉店、潮州西湖邊上的牛雜粿條,以及胡榮泉的春餅。這種懷念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更加強烈,尤其是為工作四處奔波的若幹年後。

春節前,我還在騰訊工作,為QQ寫了一個歸家的文案:

小時候,我渴望遠航他們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長大後,我背起了行囊他們說,家里的事不用操心

我每天對別人微笑卻總忘了給他們一句問候

我品過無數菜肴卻找不到那個獨特的味道

……

其實,在每個遊子的心里,都有一個“獨特的味道”。人就是這麽奇怪,對身邊習以為常的東西不在意。直到遠離家鄉,才知道什麽是根。

打造心中的“物依”

美食家蔡瀾曾說過一句話:“食在廣州,味在潮汕。”這句話引起了無數潮汕遊子的共鳴,但大家感同身受的的還不僅僅是味道。

在廣州,我們去過無數的潮汕餐廳,無論味道正宗與否,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麽。

原來,藏在我們記憶深處的,並非餐廳那些價格不菲的菜肴,而是路邊小店的的一碗鴨母撚、一份豬腸脹糯米、一個淋上橘油的粽子、一疊熱氣騰騰的菜頭粿、一條隨著叫賣聲遊走的糖蔥薄餅……

許多出來闖蕩的潮汕朋友跟我提起,總有那麽一個瞬間,有做潮汕美食的沖動。我的搭檔、曾經上鋪的兄弟林丹煜也是如此。當我們在餐桌上跟一個廣西的朋友大談創業,又不遺余力推薦潮汕美食的時候,內心的那個結又被揪了出來。

“物依!(潮汕話)”我們幾乎同時脫口而出。這個詞,很快成為我們創業項目的名字。在潮汕話里,意思是“Just do it!”

過去的幾個月,我們不斷拜訪潮汕地區的小食制作者,尋找潮汕小食標準化方案。

很多老一輩的人跟我們說,潮汕小食永遠走不出潮汕。我們在拜訪的過程中找到一些原因:

1.很多傳統美食的制作者,都是土生土長的潮汕人。他們的根在潮汕,要讓他們離開那個地方,即便收入翻番,他們也不願意。

2.潮汕人對添加劑的態度是零容忍,保鮮和運輸的問題在以前很難解決。

3.年輕一代,很少有人願意從事小食這個行當。

在此之前,我們回到潮州市區,尋找一種從小吃到大的“豬腳圈”(一種油炸類的小食),卻發現幾乎已經沒有了,能找到跟記憶中的味道相差甚遠。一位在當地因賣豬腳圈和菜頭丸廣為人知的老伯,因年事已高,已經不願意複出。不知不覺中,曾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美食,正在漸漸消失。

傳統的潮汕小食,都是以街邊小店的形式出現,一個店基本只做一兩款。這種店的出現和消失,隨機性很大。要把這些美食原汁原味帶出來,只有在生產、保鮮、運輸、制作上進行標準化。這是我們努力在做的事情。

投資人問我們,什麽是你們不可複制的?我提到了味道、標準化、營銷和模式。

回來之後,我仔細思考這個問題,發現在中國沒有什麽是複制不了的,唯一不能複制的是夢想。

幸運的是,我們找到一些誌同道合的人。一個是有八年餐飲品牌連鎖管理經驗的潮汕人,一個是潮汕小食制作的第三代傳人。他們跟我們有一樣的夢想,要將潮汕小食推廣到更遠的地方。

而這個家鄉美食的這個故事,我會一直講下去。

【點擊查看菁英計劃官方網站:http://elite.yicai.com/

編輯:丁明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00

謠言 緬甸最特別的“特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846

當地時間2015年8月18日,緬甸內比都,緬甸下議院議長吳瑞曼出席下院會議。 (東方ic/圖)

熟悉緬甸的人們常說,緬甸有幾大“特產”,金塔、翡翠、昂山素季……

其實,還有一個最特別的——那就是盛產謠言。

2015年11月8日,一場號稱緬甸史上最民主的大選即將舉行。如果你翻閱過去幾個月緬甸的幾家大報:《Eleven》,《7 Day Daily》,《Myanmar Times》等,就會發現很多“新聞”在後來被證明是假新聞。真真假假摻雜在一起,令人眼花繚亂。

就在11月4日下午,一條消息引爆了緬甸輿論——此前被從執政的鞏發黨主席位上攆下的前緬甸軍政府第三號人物吳瑞曼被開除黨籍。有緬甸媒體稱,放出這話的是頂替吳瑞曼擔任鞏發黨主席的吳泰烏。

上一條吳瑞曼引起世界關註的新聞,是他被摘掉黨魁的帽子。

緬甸媒體有的說,這是吳瑞曼與緬甸現任總統吳登盛的黨內權力鬥爭所致,內鬥的結果就是吳登盛贏了,吳瑞曼輸了;

但也有媒體說作為前軍方第四號人物的總統吳登盛哪里動得了瑞曼,根本原因在於吳瑞曼作為人民院(下議院)議長,和最大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主席昂山素季交往過密,積極推進修憲且拒絕了吳登盛政府和軍方推出的多位參選人資格。這一系列舉動被視為在“太歲頭上動土”,惹怒了真正的軍方大佬丹瑞將軍。

大選在即,這時候被開除黨籍,吳瑞曼還有競選資格嗎?背後發號施令的是誰?因為此前盛傳如果全民盟獲勝,昂山素季很可能提名瑞曼當選總統,與軍方達成某種協議,那麽失去競選資格的吳瑞曼還是這顆重要的棋子嗎?這難道是吳登盛在大選前給瑞曼的最後一擊?

各種猜測鋪天蓋地。

直到當天晚上,鞏發黨在臉書上辟謠:

一、11月3日,鞏發黨沒有召開中央執委會議;

二、中央執委各委員都已前往相關選區;

三、鞏發黨的總部里目前正在舉辦投票站代表及工作人員的培訓班。

該聲明稱網絡上流傳的消息純屬謠言。

因此,就像緬甸評論員和專欄作家吳佩敏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的:“在這個國家,你永遠不能確切地保證說,我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麽”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524

【飲食籽】熊本天草特產 外脆內生草燒鰹魚

1 : GS(14)@2017-04-29 23:25:32

【鰹魚藁燒】$128中ノ上師傅將藁草放入爐,以飆上的火舌反覆烤製鰹魚,口感外脆內生。



【飲食籽:識飲惜食】日本九州的熊本縣大家一定認識,但除了熊本熊,你對這地方還有甚麼印象?其實熊本尚有很多美麗風景,包括「天草」這個外島。零污染的水質令當地成為觀賞海豚的勝地,新鮮海產亦是名物,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更造就了不少獨特食材。



要觀海豚必須親身到當地,但如果你一心想吃天草的特產,不妨到訪銅鑼灣的「天草漁場」,一如其名主打天草直送的美味,約七成食材來自天草的魚市場,包括當地獨有的天空吞拿魚、蜜柑油甘魚、緋扇貝、內輪蝦等各種新鮮海產。它與我們熟悉的築地市場的最大分別,是因為天草的魚市場主要處理當地魚穫,選擇雖然不夠全國流通的築地多,卻能找到更多季節限定時令佳品,如櫻鯛、紫海膽和龍蝦等,亦會按季節提供蠔、門鱔和赤海膽等選擇。煮法方面,大部份菜式都是炙燒或爐端燒,以保留海鮮的原味,至於龍蝦是選用熊本貨,海水味不重而肉身富彈性,以清酒及海鹽煮熟後鮮味十足,可以先試原味再蘸上龍蝦膏加上天草櫻味噌調製的醬汁同吃。當地盛產的八爪魚亦跟足天草傳統做法,以豉油細火慢煮5小時,入味的同時保持八爪魚彈牙的口感,味道偏甜,是天草人最愛的口味。



【鮪燻木丼午市套餐】$278以吞拿魚頭部「腦天」、魚鮫、魚腩及魚背製成,並加入蘋果木煙,增加吞拿魚丼的風味。

【池之露芋燒酎】每支$380、每杯$48來自天草酒造的芋燒酎,1980年後一度停產,到2006年才重新釀製,將原材料的美味發揮至極致。

【炭火燒星鰻】$128天草產的肥美穴子(鰻魚)經炭火燒後,口感軟滑。


融合地道食材走和洋風格

除了因清澈水質而特別鮮甜的海鮮,天草亦有出產名為大王地雞的雞隻。所謂「大王」,是因體形比一般雞隻大得多,甚具霸氣,大多重達9公斤,體格猶如火雞。店裏既有簡單的菜式如燒雞扒,亦有西日fusion菜鵝肝雞翼,釀入鵝肝為雞翼結實的肉質多添一個層次。不難發現,無論是菜式和環境,「天草漁場」都不是最傳統的居酒屋,全因天草當地亦是一個和洋融合的小島,眾多傳教士來訪令天草有不少教堂等西方建築。餐廳將這地方特色亦帶到香港的菜單上,在部份菜式加入西方元素,除了上述的鵝肝雞翼,還有來自熊本的番薯煙豚厚燒。本來在居酒屋就很少吃到以日本豬肉製的煙肉,這裏卻在表面塗上法國芥辣子以中和煙肉的鹹味,配酒同吃一流。酒單上當然也少不了當地釀酒,以及九州招牌的燒酎,不少更由天草當地取貨。喝不慣燒酎的話,可以從No.6、作、津島屋等約15至20款日本清酒中選擇。居酒屋更提供白酒杯奉客,既引入日本流行的飲法,同時呈現和洋共融的一面。



【天草大王鵝肝雞翼】 $88雞翼中釀入鵝肝以增加口感,喜歡的話可外帶回家慢慢吃。

【番薯煙豚厚燒】$98熊本番薯豚肉製成的煙肉,塗上法國芥辣子製成的醬料後炙烤,可中和煙肉的鹹味。



【喜之次塩釜燒】$680用鹽做成魚狀夠可愛,可用小鎚破開鹽層。鹽和魚之間夾入昆布,減低油膩感的同時,魚肉有昆布香味。

【天草黑毛和牛厚燒】$488天草的黑毛和牛經火炙成半生熟,稍為加入岩鹽調味,吃起來油脂和肉味的平衡極佳。


米芝蓮二星大廚擔任顧問

餐廳請來大阪米芝蓮二星壽司店「寿し芳」的店主中ノ上公起先生擔任顧問,不時會為「天草漁場」帶來新想法,開業期間率先為餐廳提供炭火燒星鰻及鰹魚藁燒兩款菜式。天草當地肉厚肥美的星鰻放在炭火上慢烤,要達致油脂恰好、肉質嫩滑,正是考驗師傅功夫。鰹魚藁(音:稿)燒的製作過程猶如表演,以日本入口的藁草生火,火起火落不過30秒,中ノ上師傅解釋這個猛火燃燒的火候,正是令鰹魚表面烤至脆身,而內層仍能保持新鮮魚生狀態的原因。藁燒的做法源自高知縣,但幾乎在日本各地都會用上。餐廳亦會因應季節而轉用不同的時令魚穫,每晚只燒一次,遇上此道限時料理的話,絕不能錯過!



緋扇貝的外殼色彩繽紛,肉質特別彈牙。

開放式吧枱座位,讓客人可以看着燒物出爐。

天草市牛深町從1950年開始設海水養殖場,令熊本縣出產魚量在日本名列十甲。

天草漁場銅鑼灣渣甸街60-66號6樓記者︰張秀婷攝影︰劉永發編輯:蕭家慧美術:黃創泰



難得生性暴龍哥創科眾籌夢,遭隱世肥報販秒殺! https://goo.gl/hnEB7D「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8/200036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8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