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書反應良好(五)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4-04

近日,我收到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亮光文化出版社說我的新書《選股與估值——價值投資的得勝之道》反應良好,銷量超預期。第一版共印發了1500本,現在倉儲只剩下100本存貨,為了應付未來市場的需求,本週需要加印第二版1000本呢!

原以為這本內容主要談「選股」與「估值」的價值投資書籍,屬於小眾的讀物,因為涉及大量的財務知識和數學計算,比較深奧,大部分散戶或業餘投資者的興趣或許不大。所以,當得知市場的反應如此熱烈,真的有一點意想不到。看來我低估了專門講這兩個議題的投資書的市場需求。

感謝網友,特別是「鍾記價值投資學會」學員的捧場和支持,令自己的新書取得良好的銷售成績。希望讀者閱畢我的作品後,能更掌握應當如何做一個「價值投資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37

吹風機與鳳梨酥

2015-12-28  TCW

近來國人到日本觀光,掀起一波購買吹風機的熱潮。

號稱使用後頭髮會更加光滑柔順的負離子吹風機,要價新台幣四、五千元,雖是大賣場類似功能產品的四倍以上價格,卻令國人趨之若鶩。加上推出該商品的廠商, 不但訴求日本製造、僅限國內販售;在各大電器賣場銷售時,更以限量鋪貨,近乎飢餓行銷的銷售策略,引發觀光客競相掃貨,還被許多部落客列為赴日必買的「神 器」。

正如同觀光客到法國,會買五、六萬元的LV名牌包;到瑞士,會帶回動輒十幾萬元的勞力士名表一樣,廣義來說,高價吹風機也是日本向觀光客重點販售的觀光伴手禮。但觀光客來到台灣,除了一盒三、四百塊的鳳梨酥之外,還會帶什麼伴手禮回去呢?

這是今年台灣觀光客突破

一千萬人次時,我在思考的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可以引導為數千萬的觀光客,來台旅遊期間,不只買鳳梨酥,也願意掏錢買三千元、三萬元以上的在地商品,開創伴手禮的新藍海商機?

從旅遊業的角度思考,台灣觀光產業,歷經近半世紀發展,從早年商務客為主,到近年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觀光人次激增,而隨經濟規模成長,量變產生質變,從 二星級的背包客旅店,到五星級的國際連鎖酒店紛紛開出,不只架構出最底層到最上層的完整產業結構,正也是開始形塑深度觀光經濟的起點。

值此關鍵時刻,有兩件事,是政府與民間可以攜手共創的。第一,我們是否有以國際觀光客的「他者角度」,思考提供更友善的觀光環境?例如,在台北各夜市陸續 開通的支付寶,即是便於陸客消費習慣的付款工具,如何進一步普及呢?除了同文同種的大陸及港澳觀光客之外,日本和韓國,也是台灣的觀光客主力,尤其去年已 有超過五十萬人次來台的韓國觀光客,更是成長最快的外國客源,交通接駁和觀光景點等,是否都提供了日韓文的雙語標識?這都關乎著觀光產業有沒有企圖心,激 發日、韓觀光客倍數成長的潛力。

此外,進一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提升觀光產業的附加價值?從鳳梨酥到吹風機的熱賣例子即說明了,只要商品策略、行銷思考夠周延,或官民聯手發動類似牛肉麵 節等活動並進行國際宣傳,讓優質商家藉由評鑑被認可,再透過巧妙的社群傳播帶動話題性,便能引導足夠規模的觀光客,進行更高金額的在地消費,不僅能快速提 升整體觀光產業產值,甚至還是刺激內需消費的最佳捷徑。 (整理·尤子彥)

整理者尤子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188

File#635 新書宣傳+告別通知

原載《東Touch》1104期 (27Jul2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85

西九諮詢公眾, 合法?違法?

上一篇講西九故宮事件, 只談西九主席是否公職人員, 着眼點只是會否構成「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 沒有人提出林鄭作為西九主席不是公職人員的看法, 但有人覺得事件處理方法足以立案定罪。我無需重複看法, 一切視乎證據, 現階段再討論也是憑空揣測, 那就只好暫時擱置這討論, 直至有進一步證據作為討論基礎為止。這一篇要談論林鄭有沒有違反法例第601章《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 這課題是富爭議性的。

富爭議的有兩樣事情(可以粗略叫違反程序公義, 我不記得是誰說的), 一樣是諮詢公眾, 另一樣是設計的建築師沒有經過招標程序。先講後者, 在《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裏, 並無明文規定委任建築師的招標程序, 那類程序只會是內部守則。林鄭解釋了五百萬元以下的事項, 無需招標。對於這種解釋, 市民可以不同意, 但她確實沒有違反法例或規則。若果林鄭退休之後要裝修個大宅安居而延聘嚴迅奇義助, 那就當作別論, 到其時可以稱之為延後的利益輸送。不過, 在這階段, 看不到這方面不妥之處, 如果不用保密, 處理方法就具彈性, 要保密的話, 怎樣可以招標?

至於諮詢公眾方面有沒有違反第601章呢? 有人說事前沒有諮詢公眾屬違法, 有人說是假諮詢, 而且只要有市民反對就要撤回計劃。嘩! 謀殺案的unanimous verdict, 只要有一把口的反對, 甚麼也不用做了。甚麼叫諮詢公眾, 以甚麼形式進行, 在甚麼時候提出諮詢, 有關條例有講喎。第19條是大原則的諮詢, 而第21條是發展圖則的諮詢:

章:601 PDF標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憲報編號:27 of 2008
條:19條文標題:公眾諮詢版本日期:11/07/2008

在不損害第21(3)(a)條的原則下,管理局須就關於發展或營運藝術文化設施、相關設施及附屬設施的事宜,及任何其他管理局認為合適的事宜,在該局認為適當的時間,藉該局認為適當的方式,諮詢公眾。
.....
章:601 PDF標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憲報編號:27 of 2008
條:21條文標題:擬備發展圖則等版本日期:11/07/2008

......
(3) 在擬備發展圖則時,管理局須—
      (a) 在該局認為適當的時間,藉該局認為適當的方式,諮詢公眾;及
      (b) 諮詢民政事務局局長。
......

諮詢公眾是強制性的, 因為管理局「須…」用上了強制性的「須」字, 但要在西九管理局認為適當的時間和方式來進行。在保密期沒有諮詢公眾, 是毫無爭議的事實, 但既然要保密, 又怎樣諮詢公眾呢? 不保密又未必要諮詢了, 因為到其時大陸方面不肯在未談妥意向時公開這件事, 那麼便沒有西九故宮這回事, 還有甚麼可諮詢? 如果要評論諮詢公眾方面, 我會把議題收窄成「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在諮詢公眾方面有沒有違反《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法例賦予西九管理局權力, 在其認為適當的時間及方式下諮詢公眾, 以法律角度看, 你就不能說它違法了。當然市民可以批評管理局進行諮詢的時間和方式不合理, 那就會是違法以外的問題。

可能有人覺得博物館無需設於西九, 或者有其他比故宮更有意義的東西, 這不是我討論的課題。也許有人覺得管理局在奉承共產黨, 但從該法例第4(2)(j)可見, 管理局其中一個職能是要達致一連串的目標, 其中一個是:
    (j) 促進並加強中國內地、香港與任何其他地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及合作
從此可見, 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構思符合成立西九管理局的目的。

我沒有任何意圖為林鄭擋子彈或者反駁指責, 我上一篇一開始就說明了寫的課題是林鄭處理故宮事件是否構成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 講明是看到明報的報導在法律上的回應, 也講明不談諮詢公眾方面的議題。這一篇另開一題, 去講上一篇沒有討論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774

文青Dani的漂亮轉身

年輕時,他渴望成為一個寫短篇小說的作家,想寫小說。家族生意只是最後一個選擇。父母警告他,作家揾唔到食,你不是倪匡、金庸、史提芬京。

二十年前,畢業旅行無錢,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瘋狂洗樓、到處推銷Green Peace。他揾了一點錢,像很多廢青文青一樣,他也喜歡旅遊。從蘇格蘭出發,一路搭順風車去了倫敦。後來他甚至買了一輛車,在車上住了整整一年,一路走一路玩,有時就在農田裡露營。

二十年後,他掌舵一個規模數十億美元的商業帝國,自己身家超過4億美元。

50年代,波蘭裔移民Sam Tick在多倫多一個小倉庫裡成立了一家冬季禦寒用品公司Metro Sportswear Ltd.80年代初,佢女婿David Reiss接管了公司,此人就是文青Dani Reiss的父親。 


文青Dani進入多倫多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後,一心只想著寫小說。對家族生意一點興趣都沒有。他也並不認為家族生產的羽絨服具有太大意義,1996年,Dani畢業,為了揾點錢,他在老豆的企業裡找了一份暑期工。然而,就是這份原本計畫Hit and Run的工作改變了他的觀點。 

文青Dani幾乎在每一個部門做過,聽電話、倒垃圾、詢問客戶體驗。他在一次德國展銷會上發現,家族的產品其實是一個對於消費者具有真正意義的品牌,跟那些在寒冷中需要保暖服裝,以求生存的人共存亡。他意識到,這是相當有意義的。

他的心中小宇宙的熱情終於被點燃,從此再未離開Family

他花了大量時間學習工廠運營的方方面面,和銷售人員一起去拜訪客戶。90年代初,當試圖把品牌推向歐洲市場的時候,他意識到,歐洲客戶常常會把公司的產品與加拿大較為原始的自然風光聯繫以來,再加上這個公司名稱被人註冊了,於是,他把品牌名字換成了目前的名字。2001年,27歲的文青Dani成為公司CEO,青出於藍而遠勝於藍,從此走上爆發式增長之路,成為加拿大國寶級品牌。

加拿大鵝堅持原料和生產都必須加拿大原產,它幾乎是Made in Canada中的代表,是加拿大的大使,向全世界出口加拿大品牌,更不會把生產線搬到強國。

儘管名字和設計都非常老土,根本毫無時尚元,但這並不妨礙加拿大鵝從最早的南極科學考察隊成長為時尚界的奢侈品羽絨服。雖然公司名字叫鵝,但其實他們用的並不是鵝絨,而是鴨絨。衣服帽子上的一圈毛毛是真正的草原狼毛(coyote fur),防水性能極佳,頗為神奇。

2013年,公司還首次引入了私募基金Bain Capital。年銷售額由當年僅500萬美元,現在已飆升至逾3億美元。過去三年,該公司銷售收入平均每年增長38%316日,加拿大鵝同時在紐交所及多倫多交易所上市,估值約13億加元,三分之二(近4億加元)的收入來自加拿大和美國。直到2016年,才在紐約和東京開了兩家零售店,目標是在2018年再開三家,只要再開區區三家店就好。 

而貝Bain Capital當年入股的時候,這家公司僅值2.5億加元。目前,經過部分股份出售之後,Bain持股比例從最初的70%降至57%文青Dani持股24%

一件加拿大鵝羽絨服的售價高達數千美元,非但很少打折,還動不動就加價,也不做廣告,但任何一個國際一線明星名人都知道,在戶外保暖的最好方式就是著上加拿大鵝。比如007、碧咸、甚至還有普京、馬雲。

這些不是故事,都是真實的。在今天這樣一個一切都有品牌的世界裡,當你遇到一個像這樣的品牌,你會與它真的產生共鳴,因為它感覺真實。


時尚及Youth Culture千變萬化,潮流輪回,風格永存。我認為以年代為區隔的年齡的界限從此抹去,要的是一個回歸初心,去充滿好奇地認知一個個真實的個體,群體畫像會越來越失真。

但凡認為只有90後才能看懂90後的想法,80後才能看懂80後的想法,那是之前年代烙印的既定思維。因為他們身上有著巨大的時代缺失。我認為任何一個未來對產品對感性敏感的人,都要擁抱人性的最大共性,而非誇張差異。


投資人要尋找的更是現象下的深層人性共性規律。Bain Capital告訴我,選擇你們ziggie,也是因為真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18

第三板


你未必同意李小加話,港股市場質素要靠打開「出口」、而唔係提高「入口」門檻。更加唔明白佢口中所謂以「第三板」,倒迫市場改革既理據。

但至少要佩服佢肯公開承認、自己個場入面,「老千股」、「僵屍股」充斥,你估中證監老總敢唔敢認?

其實如果你夠細心、你會發現小加過去一段時間,都避開談點樣改革創業板,而家終於明晒,根本就係因為有太多「既得利益」,令佢一早就有放棄之心,而家反而提出「第三板」市場,目標就係做大「第三板」,令創業板自然死亡。

捨難取易,其實一向係人之常情,要加快「爛公司」強制退市,避免「僵屍公司」或「殼公司」長期滯留市場、拖累市場信譽,說來容易,但點制定?
用股價? 用盈利?

如果年年虧損就要退市、咁亞馬遜一早就消失;如果低過招股價就要退市、facebook 曾經長期潛水。呢啲小加口中既好公司,一樣難同香港結緣。

香港奉行披露為本、投資者責任自負本來就無可厚非,但現行披露機制最大不對稱,其實出現在大股東所謂「抵押股分」及場外對賭,透明度幾乎近零。

如果監管機構同意、大股東增持或減持股分係股價敏感消息,咁點解呢啲變相減持行為,唔需要向市場披露?

以911為例、當日由基金愛股變成地底泥,咪又係因為大股東財政出事?

唔好諗著呢啲小問題只出現在小型公司、強如700 騰訊,大股東馬化騰個人持股及場外對賭,一樣幾次試過令股價大上大落。

David Webb就將焦點放到空殼公司根源,形容李小加建議設「第三板」改善市場質素,根本是治標不治本,就似一個村落排污系統出現問題,交易所不是設法維修系統,而是另外去挖一條糞渠,最終令病毒蔓延。

他提出應更改上市規則,要求上市淨現金如果超過淨資產50%,就要強制將多出部分、派予股東,變相禁止現金空殼公司。

當然,要修改上市規則,亦有好大限制,不是容易的事,亦未能全面針對賣殼活動,新股東購入主要股權後仍然可以注入大量資產,變相成新上市公司。

或者好似今早開市埋位咁講、「第三板」或者有得搞,但改壞名、就好易出事。

而代表金融界立法會議員、亦不同意第三板構思,批評李小加自把自為,指「第三板」風險太大。

面臨上市審批被「削權」,今年成交亦不看好,德銀指即使推深港通,對港股成交及盈利貢獻不大。

而商品和定息產品等新戰略、更加遙遙無期,估計2018年前都不能落實,大和亦認同此看法,相信至少要用幾年時間落實。

大行大幅下調目標價,大家可以一笑置知,但好像美林提出,內地正收緊資金外流,可能會推遲深港通及內地企業來港上市計劃,388股價短期只會有反彈、無升幅,呢點就幾乎肯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657

蝦餃家書之松鼠與狼

魔術師朋友:
剛才有空到你攤檔看看,沒想到那麼熱鬧。看了那些留言,再看你的電郵,心中微笑。想不到你我無情情升呢,升了一個輩份。你的粉絲喊我蝦餃叔而你稱我蝦餃兄,被人叫阿叔,肯定是輩份高了;叫阿叔作兄台的當然也有番咁上下。
老頑童從來對什麼名份輩份或地位等都不當回事,人家叫我阿叔沒感覺,叫我靚仔我更開心。做了長輩可不是什麼好玩的事。老頑童家族繁衍,後輩人口眾多。所以多年來打死都不回香港過年,古語有云:送羊入虎口,我可沒那麼傻瓜。算一算二十多年來的利是錢,加起來可以買很多罐午餐肉。自從那個長頭髮的革命騙子用午餐肉掟人之後,午餐肉在香港就變作新的計算單位了。
既然大家都叫老頑童阿叔,又有談老頑童的嗅覺,就讓老頑童跟大家講一個狼與松鼠的故事。為什麼有狼的稱號?孤狼在那個故事中充分表露出他的狼性。這個故事不帶任何價值觀念的評論,也是說:不分是非,只討論過程與後果。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410

租周大福鋪牙齒當金使

2016-06-16  NM

零售市道不濟,位於皇后大道中嘅周大福旗艦店,也獲業主長實劈租六成留客,月租四百萬降至一百六十萬續租;其實業主長實李家和租客周大福鄭家嘅關係都有段古。

話說一九七八年,當時由馮平山和李冠春創立的華人置業持有的「華人行」有意出售,當時李嘉誠睇中用來做長實總部,鄭裕彤則睇中地鋪做周大福鋪位,為免搶高個價,誠哥口頭承諾如果買到心頭好,會以「優惠」租金租予周大福,最終長實以1.3億將華人行購入,雖然沒有白紙黑字,但老一脫的大孖沙,牙齒當金使,多年來一直相安無事,然而到李澤鉅揸旗,加上彤叔又瞓咗覺,長實近年則以市值租金租予周大福,今次傾減租都拉鋸咗一段時間,長實都係面對現實先肯劈價,難得彤叔個姪周大福非執董鄭錦標夠得體,他表示:「市道放緩獲業主體諒。」

中環寸嘴:去咗烏溪沙度假村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游走高級酒店、銀行,及知名食肆,與各路人士打交道,自認有jet set生活方式,透過美酒佳餚,察看人生百態,把「生平絕學」不吐不快與粉絲分享。

聽啲老友「老點」,話馬來西亞個Legoland開咗四年,個主題公園成熟晒,即管走一轉去Johor Bahru諗住開吓眼界,嘩,check網上資料表面都OK,一踏入間Legoland酒店就直頭係烏溪沙度假村水準,啲兩、三歲僆仔喺地下砌吓砌吓啲Lego積木,第二朝早拆番晒,後來先知啲老友都係由新加坡帶埋僆仔一日遊冇過夜,唔係好似我咁用四十五度望埋去。小弟衰衰哋都做過吓海外投資考察,梗係巡視吓周邊環境,個Legoland外圍,又起醫院、又起商場同住宅,周圍都招租,「全日空呀」,我睇呢度爛尾樓多,大部分都係大陸公司去做,咩中國建築、中國核建,央企嚟o架;所以勸君所謂一帶一路,實際危機四伏。行完一轉我都費事使錢買飛入Legoland去睇,大家都係期待明年四月一日喺日本名古屋開幕嘅Legoland好過,以我洋雜世家眼光,日本仔對件項目要求同埋執行能力都高啲。今個禮拜父親節,諗起仔時,我死鬼老豆都會帶我哋去吓容龍別墅、雍雅山房,順便食埋飯,老媽子教落萬萬不可outsmart過老豆,功高蓋主係死罪嚟o架,所以同老豆影相,知道自己做細嘅要企低一級,點知神來之筆,佢當呢張相係寶,以為㩒得住我!

坐私人飛機慘過經濟艙

擁有私人飛機嘅香港富豪,仲慘過搭經濟艙客位,因為分分鐘預唔到時間,皆因民航處採用電子航班申請系統太「笨實」,晚十至朝八冇得飛,又有些飛機租賃公司出術,為咗湊住班客仔,喪霸住time slot,搞到真正用家冇晒位,無論想起飛或者降落,飛機必須要七日前提出申請,如果去個悠長假期,就唔擔保有冇時段返香港降落,好似聯合集團創辦人李明治,早排就捕住喺私人飛機商務中心,足足等咗兩粒鐘先可以起飛。呢壇蘇州屎,睇嚟要留番俾新任民航處處長李天柱去執啦。

莊士有風駛

莊士老闆Alan莊近排有風駛,經常約埋班國內地產富豪到東南亞出海遊玩,釣魚、水上電單車盡情享樂聯誼,如果唔係又點搵到個強國富豪,做出破紀錄成交呢?莊士機構(367)旗下的山頂歌賦山道十五號獨立屋,市傳以廿一億出售予深圳富豪陳天紅,樓面呎價高達廿二萬,分分鐘問鼎全球最貴屋地呎價;不過睇真啲持有物業的莊士機構通告,除透露會出售公司旗下之物業外,同時會收購一項物業,呢單交易冇經紀經手,直接刁,估計唔單只出售天價大宅,可能有其他交易仲要對數,不過起碼都做咗個氣勢出嚟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106

RIP


FT今日一篇「悼文」,打動數以億計內地股民既心!

RIP主角,不是其他人、而是只有四日咁長命既熔斷機制,生於2016年1月4日,亡於2016年1月7日。悼文特別提到,你的一生有15分鐘發光發熱、噢,其實應是有兩次先真!

短短十五分鐘,何止發光發熱,簡直係爆發出宇宙級既核爆,環球市值唔見超過二萬億美元,全球股、匯、債、商品,通通在開局既第一個星期,就面對海嘯級震盪,真係多得你唔少。

公平些講,中證監都無錯,熔斷機制的確唔係令大市下跌既主因,因為人民幣貶值先係。但亦可以肯定係、熔斷機制將市場恐慌無限放大,甚至可能引發金融流動性緊絀,分分鐘變成金融危機!

有一間管理三億人民幣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表示,星期四上午,首度熔斷後、已即時全部清倉。有兩家上海私募基金就稱,如果中證監沒有叫停熔斷,己經計劃在周五早上清倉。

其實連中證監發言人,在半夜出的答問中,亦承認當初引入熔斷機制、是一個「匆忙決策」。

熔斷風波直捲全球金融市場,媒體開始將責任直指中證監主席肖鋼。

新京報報道、自2013年8月光大發生「烏籠指」事件後,當時上任只有5個月的肖鋼,已經提出要舉一反三,控制市場風險底線。

而上交所之後就接下要研究熔斷機制任務。

新京報提出、熔斷機制背後理念,正是出自肖鋼一直注重風險管制,翻查他少有的公開發言,幾乎都是風險相關,他本人也有「風控先生」稱號。

南華早報亦引述中證監消息稱,熔斷機制是去年底、內地經歷股災後,由肖鋼拍板上馬的、當時毋須經國務院審批。

其實熔斷本身沒有錯,但正如EL-Erian 所說,是制度設計有缺陷。在去年底短短兩星期諮詢中,深交所其實早已明確提出,熔斷7%離開5%門檻太近,當時深交所已警告容易引發「磁吸效應」,同時7%熔斷要全日停市時間太長,會影響市場流動性。只是有人聽完就算、意見不被採納。

內地周五下午,已經在財經界圈子內,盛傳周末就會公布肖鋼離任既消息,由保監會項俊波頂上,雖然消息未經證實,但以廣泛流傳度,恐怕都是人心所向!

而家連官方媒體亦都暗自評擊,熔斷機制運作脫離實際。《人民日報》微博發表評論文章,稱熔斷機制叫停,提醒大家如果脫離社會運作、去談論任何一種看起來很好的制度時,必須意識到、理論與實際之間的差距。

評論稱,當局正討論修補方法,希望有實際措施前、民眾的信心不會熔斷。

大前提當然是、自己的股票資產未熔斷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895

歲晉十秩




老牌荷里活女星夏蕙蘭(Olivia Mary de Havilland)今年會慶祝其99歲的生日(她生於1916年7月1日),透露女人的年紀是罪過,惟我想"夏蕙姨" 應該不會介意吧。夏蕙蘭曾在1946和1949年兩奪奧斯卡影后殊榮,嘩! 那是七十年前的事了,都説人生七十古來稀,她是在七十年前紅遍荷里活,那真不知從何說起了.



夏蕙蘭最為人熟知的角色不是她攖取奧斯卡影后那兩套電影,而是1939年在《亂世佳人》中扮演溫婉善良的美蘭妮(Melanie Hamilton), 這個角色在剛愎自用的思嘉莉(Scarlett O'Hara, 由慧雲李 (Vivien Leigh) 飾演)身邊起着強烈的對比,惟其化學作用又恰到好處, 讓人感受到思嘉莉正義和富同情心的另一面。 其實夏蕙蘭善演一些善良熱誠的角色,她另一個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是1938年與愛路扶連(Errol Flynn)合演的《俠盜羅賓漢》(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其秀麗飄逸的形象俘虜了不少影迷的心.  夏蕙蘭最為人注目的花邊新聞當然是與胞妹鍾芳婷(Joan Fontaine)的現實版姊妹情仇,兩人鬪足大半個世紀,在現實生活中互不相讓,結果是鍾芳婷早於夏蕙蘭奪取奧斯卡影后的名銜,她是在1942年憑《深閨疑雲》(Suspicion)摘下桂冠,(夏蕙蘭則憑1946年 的《風流種子》(To Each His Own) 和 1949年的《千金小姐》(The Heiress)榮膺影后).  然而鍾芳婷卻早於夏蕙蘭逝世,鍾芳婷於2013年去世, 享年96歲,這個歲數怎麽說來都算是高壽了,但卻仍輸給姐姐, 兩姊妹可謂各勝一仗吧.   我在想,  Robert Aldrich 1962年開拍《姊妹情仇》(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 時, 若能邀得鍾芳婷和夏蕙蘭兩姊妹親自上陣, 那意義真不可同日而語(當然片中兩大巨星比提戴維絲(Bette Davis)和鍾歌羅福(Joan Crawford)演來光芒四射, 叫人讚嘆不已, 我的想法只是綽頭式的妙想天開而已).



説到高壽,荷里活四, 五年代巨星至今仍在生者有卻德格拉斯(Kirk Douglas),  今人認識他大多是因為他是至今仍活躍於影壇的米高格拉斯(Michael Douglas) 的父親,其情況頗類似謝賢之於謝霆鋒,然而在四十至六十年代,卻德格拉斯是荷里活炙手可熱的大明星,拍片無數,也深受影迷歡迎.  卻德格拉斯名留歷史的原因不在於他所拍攝的電影,而在於他敢於突破政治枷鎖的勇氣.  五十年代美國恐共成風,以致荷里活有所謂的 "獵巫行動",凡是同情以及與共產黨有關係的從業人員都被列入黑名單,慘被杯葛,末流所及很多編劇都被失業 (因為他們所編的劇本沒有電影公司會/敢採用),其中著名的是Dalton Trumbo,他曾是荷里活的王牌編劇,惟因其傾共立場被列入黑名單,尋且入獄.  出獄後只能以假名寫劇本; 柯德莉夏萍 (Audrey Hepburn)的《金枝玉葉》(Roman Holiday)即出自其手筆,惟因不能開名, 故此《金枝玉葉》即便嬴取奧斯卡最佳編劇奬,Trumbo亦無法名正言順的上台接受小金人.  言歸正傳, 卻德格拉斯識英雄重英雄,力抗壓力,一意邀請Trumbo執筆編寫其新片《風雲群英會》(Spartacus),甚至不忌諱的公開Trumbo便是 《風雲群英會》編劇的身份.  此舉惹來一片嘩然,荷里活保守派呼籲杯此片,幸得當時的總統甘迺迪 (J.F. Kennedy) 撐場, 親臨觀看,這個動作等於摑了保守派一巴,《風雲群英會》在1960年的奧斯卡金像奬摘下四項大奬,而Trumbo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宣告自已是《金枝玉葉》(Roman Holiday) 和《鐵牛傳》(The Brave One) 兩齣奪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的真正編劇者, 吐盡烏氣, 而荷里活黑名單事件至此亦正式宣告終結.  卻德格拉斯敢於在當時烏雲滿佈的荷里活影圈中作此驚人之舉,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今年是他的百歲壽辰,遥祝他一切安好.



說起年華老去的明星,心中不無戚戚然; 我童,青年時代看過很多神采煥發的明星所演出的電影, 印象甚深.  當年男的豐神俊朗, 女的嬌俏迷人, 其中有些甚至只是剛出道的毛孩,今天則皆已耄耄老矣, 且看下面幾個例子:


《的士司機》( Taxi Driver) 中的火爆司機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今年72歲, 而《俏郎君》(The Way We Were) 中的芭芭拉史翠珊(Bar bra Streisand) 與《教父》(Godfather) 中冷面無情的亜爾柏仙奴(Al Pacino)同爲75歲  , 亜爾柏仙奴前兩年在《巨星的回信》(Donny Collins)中扮演一個極力想與自己遺棄多年的兒子修復關係的過氣歌星,演技已臻化境,惟眉宇間已沒有了演出《教父 2》時那股肅殺的英氣.  《迷幻車手》(Easy Rider)中放蕩不羈的彼得芳達(Peter Fonda)也是75歲(其胞姐珍芳達當年造訪北韓, 掀起了個大風波, 今年則是79歲).  我最喜愛的兩位英國男演員¸安東尼鶴健士(Anthony Hopkins) 和米高堅(Michael Caine) 分别爲78和83歲.  哦,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