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央行公開市場連續六日凈投放 流動性壓力猶存

周二(4月25日)債券期、現市場雙雙實現超跌反彈,10年期國債主力合約T1706收盤漲0.55%,銀行間各期限的現券收益率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行。

公開市場方面,央行公開市場進行了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由於當日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公開市場共凈投放400億元。

一位銀行從業人士對記者分析稱,由於企業繳稅,加上25日是銀行繳準日,對近期流動性造成一定沖擊。尤其當下適逢4月底,跨月壓力使得銀行和非銀機構資金面偏緊。盡管央行已經連續六日在公開市場凈投放,一些城商行資金壓力仍然不容小覷。

貨幣市場利率漲跌互現

一位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早間大資金融出較少,資金面整體仍偏緊張,但午後資金面則顯得較為松了一些,10年期國債期貨T1706漲幅也一度擴大至0.6%。

當日,貨幣市場利率漲跌互現,資金面仍顯收斂。

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連續五日全線上漲,隔夜Shibor報2.7514%,上行3.57個基點,續創2015年4月7日以來新高;7天期Shibor漲2.4個基點,14天期Shibor漲2.7個基點。

銀行間質押式回購1天期品種報2.7915%,跌0.72個基點;7天期報2.9721%,漲5.66個基點;14天期報3.7315%,跌4.36個基點;1個月期報4.1475%,漲6.91個基點。

流動性壓力猶在

中信證券固收團隊明明分析稱,上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4310億元。從具體投放量看,7天逆回購投放2100億元,到期1300億元;14天逆回購投放800億元,無到期;28天逆回購投放700億元,到期600億元。此外,上周一央行暫停逆回購操作,並開展4955億元MLF操作,其意圖對沖4月13日到期的2170億元6個月MLF以及4月18日到期的2345億元6個月MLF。

明明認為,MLF的足量續作表明央行保持流動性中性意圖,無意過緊或過松,貨幣政策仍然維持穩健中性。同時,4月18日為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最後期限,隨著企業繳稅活動逐步開展,銀行間流動性也在加速減少,並給資金面帶來壓力。

本周(4月24日~28日)資金到期壓力較輕,有2100億元7天、400億元14天逆回購到期;共計2500億元;本周二到周五,還有2100億元7天、400億元14天逆回購到期。後續隨著企業繳稅活動的逐步平緩,疊加委外贖回潮使流動性回歸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壓力有望得到緩解。

而展望5月,還將有2300億元與1795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分別於5月3日和5月16日到期。

第一財經記者還了解到,由於企業通常在年度終了後的5個月內完成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加上4月要完成一季度繳稅,4月、5月往往是企業集中繳稅時期。盡管4月20日以後,繳稅的最高峰已過,但5月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對流動性的回籠效應仍然不小。

市場利率中樞上移

明明稱,銀行“負債荒”逐步顯現,加大資金面波動性。去年中下旬去杠桿以來,監管層加強了對銀行表外理財、同業理財的監管力度,疊加房地產市場火爆帶來的居民儲蓄去按揭買房,銀行“負債荒”問題逐步顯現,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不得不加大對同業資金的需求,這一方面推高了同業資金利率,另一方面也加劇了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的波動性。此外,從去年9月以來,在“去杠桿、防風險”的背景下, 央行通過“鎖短放長,量價分離”的非典型貨幣政策,在保證流動性穩定的同時,逐步提高資金加權成本,擡高貨幣市場利率中樞。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在外匯占款繼續下滑的同時,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的基礎貨幣也在不斷減少,其央行資產負債表逐月收縮,從1月末到3月末短短兩個月時間收縮1.1萬億,降幅達3%。央行的縮表也加大了市場資金面的脆弱性,並提高了貨幣市場利率與債券市場利率的波動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50

上海藍皮書:上海制造業下行壓力大 占比下探至26%

2月21日,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科研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上海藍皮書:上海經濟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指出,上海制造業下行壓力大,目前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經下探至26%。

據中國社會科學網消息,報告認為,2016年上海宏觀經濟運行呈現五個特點:工業發展弱勢調整,政策邊際作用遞減;服務業發展相對穩定,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突出;消費後勁不足,受收入和房價拖累;投資有所穩定,民間投資積極;外貿形勢略有好轉,形勢依然嚴峻。結合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通過景氣分析和情景分析方法,總報告建立宏觀經濟計量模型,預測2017年上海經濟處於基準情景的概率為75%,經濟增速將保持在6.5%左右,指出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底線思維,守住常住人口規模底線、工業規模底線和政府財政收支底線。

藍皮書提到,上海制造業經過長期快速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受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急劇變化的影響,制造業面臨傳統領域產能過剩和新的增長點尚未形成支撐的困境,這使得制造業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放緩。

據悉,上海“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2020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力爭保持在25%左右”的底線。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這個底線是否能守得住?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上海完成工業增加值5077.1億元,同比下降1.4%,這是繼2015年前三季度的-0.9%之後第二次出現負增長,而且下降的幅度加大。自2010年以後,上海制造業呈現下行的態勢,特別是2013年以來,更是顯示出加速下行的趨勢。

隨著制造業增長的下行,上海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也不斷下降。2015年上海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向下突破30%,降到28.5%,2016年前三季度的這一比重比2015年再收縮2.5個百分點,下探到26.0%。

藍皮書認為,在上海經濟呈現中高速增長的態勢中,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下降,一方面表明制造業的增速遠遠低於第三產業,服務經濟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另一方面也說明制造業的發展缺乏新的動力支撐,面臨嚴峻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322

開盤:三大股指全線低開 萬科A跌超1%

周三,A股三大股指全線低開,滬指報3034.71點, 跌0.06%;創業板報2272.64點,跌0.05%。

盤面上看,交運、油改、通用航空、次新股等板塊漲幅居前;乳業、電改、互聯網彩票、足球等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方面,萬科A(000002.SZ)昨日高調狙擊寶能,股價低開1.29%;*欣泰(300372.SZ)早盤繼續跌停。值得一提的是,巨無霸江蘇銀行今日申購,申購代碼:730919,申購價格為6.27元。分析稱,由於發行量大,該股打新中簽率可能會比較高。而涉及華泰證券(601688.SH)、華西股份(000936.SZ)、寧滬高速(600377.SH)、蘇寧雲商(002024.SZ)等多只“影子股”或將狂歡。

消息面上,1,創業板近七成公司半年報預喜,平均市盈率已達78.5倍,同時有並購與無並購公司的業績差距達到了新高,說明創業板業績對於並購的依賴正在不斷提升。興業證券認為,並購仍在為創業板業績提供正能量。而創業板實際募集資金6月拐頭向下,預計募集資金環比下滑,四季度之後壓力會比較大。

2,近期國企改革明顯提速。機構認為,隨著央企試點工作走向深入,國企改革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逐漸顯現。在改革落地的過程中,差異化和精細化的措施將更有針對性,效果會更加顯著。同時,預計國企改革也會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

資金面上,截至7月19日,兩市兩融余額合計8812.01億元,突破8800億創三個月新高。分析認為,大盤反彈至3000點附近的籌碼密集套牢區中,對於增量資金的渴求度更高,需要大幅放量,才能有效突破,而融資客可能會成為行情的“助力者”。

對於後市到底是“吃飯行情”還是“買單行情”,機構的分歧加大。興業證券、海通證券等對7月、8月的“吃飯行情”依然樂觀,國泰君安證券等擔憂全球貨幣寬松預期將開始修正,或令“吃飯”變“買單”。

短期來看,巨豐投顧認為,寬松預期升級下市場向好情緒依舊,短期連續反彈後出現的整理,是對3000點下方獲利盤的兌現以及前期密集成交的清理,但從尾盤券商股的啟動看,支撐還是比較明顯,預計股指近期調整有望結束,新的上行機會或已來臨。

西部證券表示,10日均線的失而複得,指數尾盤放量拉升,表明盡管有調整需求,但整數關口和均線系統的支撐力度較強,短線調整空間有限。反觀創業板指在大盤調整中表現得相對抗跌。蹺蹺板效應導致資金流向傾向於中小創,這預示著短期大盤的調整還沒有就此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75

乳鐵蛋白新國標後遺癥,價格兩月暴漲4倍

奶粉新政之後,乳企集中向高端產品布局,乳鐵蛋白的應用越發廣泛。但記者了解到,隨著去年乳鐵蛋白新國標的實施,新標準的後遺癥正在慢慢體現,乳鐵蛋白原料出現價格暴漲,從每千克的3000元上漲至13000元,這也是繼羊乳清粉之後,又一個價格暴漲的原料產品。在業內看來,要解決乳鐵蛋白價格暴漲,解鈴還須系鈴人。

最近2~3個月,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原料之一的乳鐵蛋白價格暴漲。根據網上一份從輝山奶粉經銷商處流出的漲價通知:因國家乳鐵蛋白進口標準調整,導致上遊原材料供應緊缺,價格持續上漲。並列舉了乳鐵蛋白的價格從3000元/千克上漲至13000元/千克,單罐的乳鐵蛋白成本從5.6元上漲至24.1元。

而乳鐵蛋白漲價的信息也得到了部分乳企的確認。“近期乳鐵蛋白價格確實漲得比較快。”君樂寶乳業副總裁劉森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最近兩個月左右,乳鐵蛋白的價格就從三四千元/千克,迅速突破到萬元以上,目前市場供應還持續緊張。

乳鐵蛋白一直被業界認為是牛奶中的活性物質,有抗炎和抗菌的作用,大多被添加在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中,2004年國家就已經批準允許在嬰幼兒奶粉中添加乳鐵蛋白,但行業出現這樣供應緊張的情況卻並不多見。

“此次市場供應短缺,和乳鐵蛋白的新國標脫不了幹系。”獨立奶業分析人士王丁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根據2017年7月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新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乳鐵蛋白》GB1903.17—2016,對乳鐵蛋白的理化指標進行了修改,其中將乳鐵蛋白純度從90%提升至95%,這也導致目前市面上的部分原料無法再符合這一標準。

據王丁棉介紹,目前國內沒有乳鐵蛋白生產商,國際上生產乳鐵蛋白的供應商總數也並不多,主要是新西蘭西部乳業、新萊特,澳大利亞大拓,美國西爾瑪,法國ARMO,荷蘭DMV等幾家,而其中產能較大的是美國,但美國生產的乳鐵蛋白的純度大多在90%,因此對市場供求影響較大。

另一方面漲價的因素則來自企業端的需求。本身乳鐵蛋白也是近年來奶粉企業的熱門賣點,新西蘭主要乳鐵蛋白供應商新萊特工廠2018財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供需失衡正在推動全球乳鐵蛋白價格上漲,需求主要來自於嬰兒配方奶粉,特別是在中國。

記者統計發現,包括美贊臣、雅培、君樂寶、飛鶴、三元、麥蔻等很多品牌產品中都有添加乳鐵蛋白,而乳鐵蛋白的供應和價格也一直是各企業關註的重點之一。

劉森渺表示,這輪乳鐵蛋白價格上漲主要就是供需關系的矛盾,君樂寶今年的原料供應去年已經排好計劃問題不大,但新計劃的采購價格上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也有企業開始提前鎖定供應商產能。丹麥奶粉企業麥蔻副總經理範學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不能透露具體價格,乳鐵蛋白漲價已經影響到了丹麥市場,價格較同期已經上漲了一倍,最高峰在兩個月前,目前略有回落。之前考慮到可能漲價的因素,公司已經和供應商鎖定了2年的供應量,雖然目前丹麥市場乳鐵蛋白供應偏緊,但公司生產一切正常。

另據王丁棉透露,也有個別大企業一口氣鎖定了多年的供應量。

在業內看來,企業的一些提前鎖定供應也加劇了短期市場供給的緊張,不過乳鐵蛋白的高價未必會成為常態。

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事實上近年來乳鐵蛋白價格一直有上漲,這一輪企業需求量激增,訂單比較多,所以產能跟不上,但本身乳鐵蛋白原料生產國外技術比較成熟,很快產能就會跟上。

看到乳鐵蛋白的市場前景,部分供應商也在加大擴產。今年4月,新萊特就宣布投資1800萬美元,準備將乳鐵蛋白的生產能力翻倍,預計將在2018年10月份完工。

不過在業內看來,短期內乳鐵蛋白高價的問題還不會馬上解決,王丁棉認為,目前來看,近期乳鐵蛋白的供需矛盾還會持續,而目前國內的條件,要求國內企業自給自足生產這一原料並不現實,最好的解決方案是,一方面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對新國標純度等方面的要求進行修改,讓更多原料進入市場;另一方面,奶粉企業不再將乳鐵蛋白作為賣點,畢竟嬰幼兒配方奶粉強調的是配方科學和均衡,而不是某一種原料起決定性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97

深交所:上周重點監控萬科、嘉凱城、泰達股份等股票交易

深交所發布的上周市場監管動態顯示,對“萬科 A”、“嘉凱城”、“泰達股份”等股票的交易情況進行重點監控。

上周,深交所共對 28 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進行調查,涉及證券 21 只、證券賬戶 27 個、證券公司 17 家。共對 23 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項進行核查,涉及證券 23 只。共調閱證券賬戶資料 227 份,電話警示 27 次,出具異常交易警示函 5 份。

對就交易出資人數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交易標的的評估過程和評估定價的合理性、客戶集中度較高以及媒體質疑等問題向準油股份(002207)、軸研科技(002212)發出重組問詢函。

就前次募集資金使用進度、交易標的定價的公允性、募投項目產生效益對標的估值的影響、募集配套資金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實際控制人控制下的其他企業與標的是否存在同業競爭、對核心管理層的安排、主要客戶的資金來源、標的產品最終用戶的核查情況等問題向智慧松德(300173)、贏合科技(300457)、創業軟件(300451)、魯億通(300423)發出重組問詢函。

就*ST 韶鋼(000717)股價自 8 月 3 日以來大幅上漲,珠海中富(000659)盤中停牌前股價大幅上漲且觸及漲停板限制,雛鷹農牧(002477)參與投資設立產業基金,恒康醫療(002219)董事長、董事會秘書及財務總監離職,中科雲網(002306)未及時回複本所重組問詢函,壹橋海參(002447)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等事項向公司發出關註函。

就步森股份(002569)控股股東的普通合夥人將其持有的合夥股份全部轉讓,向公司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就有關問題作出說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07

統計局:4月份能源生產加快 煤炭進口明顯回落

據統計局網站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天然氣、電力生產加快,原油生產保持平穩,原油加工量增長較快。

一、原煤生產加快,煤炭進口明顯回落,價格有所下跌

4月份,原煤產量同比增長4.1%,比上月加快2.8個百分點。1-4月份,原煤產量11.0億噸,同比增長3.8%。

原煤主產區產量占比進一步提高。1-4月份,晉陜蒙三個地區原煤產量7.4億噸,占全國產量的67.5%,比去年同期提高1.0個百分點。

煤炭進口大幅下降。4月份,進口煤炭2228萬噸,同比下降10.1%。1-4月份,進口煤炭9768萬噸,同比增長9.3%。

煤炭價格有所下跌。截至4月底,秦皇島5500大卡煤炭平倉價為每噸587元,比3月底下降20元;5000大卡每噸529元,下降35元;4500大卡每噸457元,下降34元。

二、原油生產總體穩定,進口較快增長

4月份,原油生產1551萬噸,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日均產量51.7萬噸,比上月增加0.2萬噸。

1-4月份,原油產量6225萬噸,同比下降2.1%,降幅比1-3月擴大0.1個百分點。

4月份,原油進口大幅增長,進口3946萬噸,同比增長14.7%,增速比上月加快14.1個百分點;日均進口131.5萬噸,再創歷史新高。1-4月份,進口原油1.5億噸,同比增長8.9%。

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布倫特原油現貨離岸價格創下2015年以來最高水平。截至4月30日,價格為75.92美元/桶,比3月底上漲6.90美元/桶。在此拉動下,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也相應大幅上調。

三、原油加工量增長加快

受去年同期大型石化企業停產檢修較多,以及今年原油進口配額和成品油出口配額均大幅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原油加工量增長較快。4月份,原油加工量4958萬噸,同比增長11.5%,比上月加快3.2個百分點;日均加工165.3萬噸,比上月減少0.9萬噸。

1-4月份,原油加工量19912萬噸,同比增長9.1%,增速比1-3月份加快1.6個百分點。主要成品油中,汽油、煤油和柴油產量分別同比增長7.2%、12.8%和2.2%,增速分別加快1.4、1.9和0.2個百分點。

四、天然氣生產增長較快,進口保持高速增長

4月份,天然氣生產保持高位,產量128.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3%,增速比上月加快5.9個百分點;日均生產4.3億立方米,比上月減少0.1億立方米。

1-4月份,天然氣產量526.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0%,增速比1-3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

天然氣進口連續7個月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4月份,天然氣進口682萬噸,同比增長34.2%,增速比上月回落5個百分點。1-4月份,進口天然氣2742萬噸,同比增長36.4%。

五、電力生產明顯加快

4月份,受用電需求增加影響,電力生產明顯加快,發電量510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月加快4.8個百分點。1-4月份,發電量同比增長7.7%,增速較1-3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分品種看,火電增速加快,水電降幅收窄。4月份,火電增長7.3%,增速比上月加快5.9個百分點;水電下降2.6%,降幅收窄2.7個百分點;核電增長6.5%,加快4.8個百分點;風電、太陽能發電保持兩位數高增長,分別增長22.6%、26.4%。

從結構看,火電、水電比重下降,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發電比重上升。1-4月份,火電與水電比重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0.5和0.8個百分點,新能源發電比重提高1.3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21

期貨收盤:三大油脂走強 鄭煤領跌

期貨市場下午收盤,三大油脂走強,棕櫚油領漲,漲幅達1.19%,豆油漲0.96%,鄭油七連陽,漲0.76%。鄭煤領跌,跌幅達1.76%。

滬鋁、澱粉、橡膠、熱卷、塑料、瀝青、鄭棉收漲;鄭煤跌1.76%,PP、焦炭、滬銀跌逾1%,雞蛋、滬金、玻璃收跌。

徽商期貨伍正興認為,棕櫚油走強得益於以下三點原因:首先,外圍市場的提振,馬盤棕櫚油市場整體氛圍偏暖。根據船運調查機構SGS公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8月棕櫚油出口量為1621480噸,較7月出口的1283050噸增加26.4%,其中我國進口289550噸,較上月225856增63694噸。另據ITS數據顯示,馬來西亞8月1-31日棕櫚油出口為1620795噸,較7月1-31日出口的1273543噸增加27%。馬來西亞棕油出口強勁,支撐馬盤上漲,馬盤棕櫚油的強勢在很大程度上對大連棕櫚油盤面亦有提振與助推作用。

其次,棕櫚油貨源緊張局面仍未緩解,且改善需些時日。根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7月份,我國進口棕櫚油332568噸,較上月237584噸增加94984噸,增幅為39.9%,但較去年同期的718801噸下降386233噸,降幅為53.7%。且2016年1-7月進口總量為2198572噸,較2015年1-7月的3192587噸下降994015噸,降幅為31.1%。當前,我國進口棕櫚油數量減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強勁所導致的,在供應相對減少的狀況下,對棕櫚油的現貨價格助推作用明顯。

三是鄰池豆油供需面階段性向好,即9、10月份進口大豆到港量規模偏小,受G20峰會影響,9月份油廠整體開機率明顯下降,豆油進入去庫存階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305

萬達抄底英國 收購歐洲最大院線Odeon&UCI

北京時間12日晚路透社稱,萬達旗下美國院線AMC娛樂控股周二宣布,將以9.21億英鎊從私募股權公司Terra Firma手中收購總部位於倫敦的歐洲最大院線Odeon & UCI Cinemas Group。

根據協議,AMC將承擔Odeon & UCI的4.07億英鎊債務,包括這些債務在內,此項交易價值約13.28億英鎊。

Odeon & UCI在歐洲擁有242家影院和2236塊銀幕,每年出售9000萬張電影票,是英國、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第一大院線,奧地利和葡萄牙第二大院線,德國第四大院線。截至3月底的一年,該公司營收約120億美元。

此項交易預計將於年底完成,交易完成後,AMC將在全球八個國家擁有627家影院和超過7600塊銀幕。一旦收購完成,萬達將形成全球院線布局,在北美、中國和歐洲三大電影市場都占據領先地位,成為具有絕對優勢的全球最大院線運營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22

全球市場今年漲約10%!美股恐慌指數近歷史新低

今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複蘇、美國政策刺激預期升溫、政治風險下降,全球股市如火如荼,歐洲、美國、香港地區股市漲幅均在10%左右(香港恒生指數以上漲14%拔得頭籌)。在以長期金融健康發展為目標的強勢監管下,中國市場勢頭受到一定抑制。

值得註意的是,美國股市波動率正接近紀錄低位,從歷史上來看,這對未來12個月的股市回報來說並不是個好兆頭。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波動率指數,即VIX,亦有恐慌指數之稱,用來預期短期股市波動性,是最普遍受到關註的指標。由於VIX的走勢大都與股市相反,偏低的VIX通常意謂著股市後市看多,但該指數觸及的低位正讓股市投資者的警報響起。過去VIX處於低位的例子表明,股市接下來的12個月可能面臨更多挑戰。

“美國市場整體穩定,但面對著如此高的估值、宏觀動能趨弱、6月可能加息,我們認為需要審慎對待‘增持美股’的觀點,至少低波動率會吸引投資者采取對沖措施;我們從3月開始看多歐股,比較溫和的歐元和較為可觀的基本面應該會支持夏季資金持續從美股流向歐洲市場。”瑞信首席投資官Michael O'Sulliva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市場也緊密關註中國監管層的態度。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A股或階段性見底,“監管層仍維持市場資金面處於中性狀態,MSCI指數納入中國A股也為外資進入中國股市增加了想象空間。盡管反彈幅度有限,但在整體盈利空間有限的年份里也需要操作,只有精細化投資才能獲得較好收益。”

歐股或接棒美股成機構寵兒

美股無疑是這一輪“再通脹交易”的最大受益者,標普500指數年初至今漲近7%,一年回報率超過16%。不過,如今美股高位震蕩的格局開始令市場感到擔憂。

上周五,標普500指數和道瓊工業指數下滑,因經濟數據平平,打壓銀行股,且對Nordstrom JWN.N 等百貨店的擔憂加重。 避險情緒本周主導美股市場,此前特朗普總統意外解職了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外媒表示此事潛在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延誤特朗普減稅和增加基建支出等促成長目標的達成。

此外,上周五發布的美國零售銷售和月度通脹數據疲弱,引發了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並導致市場質疑美聯儲能否保持今年的鷹派升息預期。CME Group的FedWatch工具顯示,聯邦基金利率期貨走勢暗示,今年升息兩次的可能性為49%,數據發布前為54%。

不過,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無需太過擔心波動率,但2400點(標普500)仍然是重點爭奪的位置,很難說鹿死誰手。大趨勢來看,我還是偏向多頭。1-2周的時間里可能還是盤整比較多。”

如今,市場的熱度不斷向此前遇冷的歐洲市場轉移。北京時間5月8日淩晨,親歐、重商、支持自由貿易的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以66.06%的得票率贏得法國總統選舉,支持“法國脫歐”的極右候選人勒龐落敗。這一事件瞬間點燃了市場熱情。

富達國際歐洲基金基金經理Vincent Durel告訴記者:“由於馬克龍是一個親歐的中間派改革者,旨在減少公共赤字和促進經濟增長,他成功當選或能緩解全球對歐洲政治風險的擔憂,加強法國的信貸評級,改善經濟前景。法國的企業盈利可能會從馬克龍的經濟措施中獲得10%的增長,其中包括新的減稅措施,以及計劃將目前暫時性的社會稅收減免轉換為永久性的低利率措施。”

他表示,馬克龍還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增加500億歐元的投資,這將利好能源、建築和信息技術行業。不過,隨後法國大選結束後6月11日將迎來議會選舉,由於馬克龍在議會中的支持“勢單力薄”,他很可能需要和社會黨或中間偏右的共和黨結盟以順利組建政府,但其政策很可能會面臨諸多阻力,國內分裂可能才是馬克龍上臺後面臨的最大挑戰。

此外,受到發達國家風險情緒的推動,外加中國中國經濟複蘇,新興市場在過去15個月持續狂歡。不過市場本身的分化開始加劇。牛津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Gaurav Saroliya對記者表示,土耳其、東歐和俄羅斯是最佳估值,不過印度的估值已然不便宜。

“我們仍然密切關註中國的貨幣收緊態勢。中國央行近期在管理批發行融資活動,以此來抑制國內信用過度擴張。不過太過密集快速的收緊可能會對中國銀行體系造成壓力,且可能對新興市場風險資產造成溢出效應,但這在目前來看仍是小概率事件。我們仍然密切關註中國的回購市場以及其對國內市場的漣漪效應。” Gaurav Saroliya稱。

機構料A股或階段性見底

其實,自歐洲政治風險釋放以來,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走勢的脫節就持續引發關註。

4月中旬以來,A股經歷了連續的快速下跌。據統計,截至上周,上證綜指出現了連續18個交易日低開,歷史上極為罕見。而個股的跌幅遠比指數劇烈,市場中位數已經下跌達20%,一大批股票創上證2638點以來的新低。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盤將階段性見底,他也強調,要判斷市場是否見底,首先要知道這一個月來下跌的原因,這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一季度經濟見頂後很多高頻指標快速回落,投資者預期經濟下落加快。這一點在期貨市場反映更明顯,螺紋鋼、鐵礦石、橡膠、焦煤焦炭等大宗原材料期貨價格大幅下跌。經濟的回調令市場預期上市公司盈利出現拐點,因而股市的基本面向下引發個股下跌。

此外,他認為流動性收緊超過市場預期也是因素之一。除了央行政策趨向中性偏緊以外,證監會、銀監會的監管日趨嚴格,導致市場流動性趨緊,股市、債市因而都出現了調整。同時,IPO發行過快以及定增難度增加等措施造成殼股、偽成長股股價大幅下跌。

“但是市場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出現了大幅下挫,顯然已經對上述利空進行了充分釋放,有些已經反應過度。比如經濟下滑是未來幾個季度的事情,股市在短期內急劇釋放悲觀預期有點反應過頭了;監管趨嚴確是一個大背景,但畢竟真正的監管措施尚未落地,且維穩仍是今年主基調。所以市場在短期內的急速下跌已經反應過度,存在反彈動能。”吳照銀告訴記者。

值得註意的是,央行也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種明確表示,“縮表”並一定意味著收緊銀根,實際效果可能是放松銀根的,而且4月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已重新轉為“擴表”。央行表態“三個確保”,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確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到深化,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同日,銀監會也在通氣會上也明確表示,絕不因為處置風險而引發新的風險,自查督查和規範整改工作之間安排4至6個月的緩沖期,為銀行實現合規達標預留時間。

不過,吳照銀認為,反彈幅度可能也有限。“尋找深跌的彈坑是一種操作策略,但是這種策略需要較高的擇時技巧;另一種投資策略則更值得倡導,即買入有業績的白馬股,其特征是三個‘二’:市盈率20-30倍;每股盈利增速20-30%;市值大約200億-500億。”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188

一財研選|鄭棉期價持續上漲,棉紡織產業鏈業績有望釋放!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5月17日目錄

►鄭棉期價持續上漲,棉紡織產業鏈業績有望釋放(光大證券)
►供求關系發生逆轉,原料價格上漲促草甘膦景氣上行(信達證券)
►動力軟包正回歸主流,鋁塑膜大範圍國產化替代啟動(招商證券)
►醋酸產業景氣向上,這一龍頭持續受益產品價格上漲(國盛證券)
►非電排放治理前景可觀,行業龍頭分享千億市場(國金證券)

 


1.鄭棉期價持續上漲,棉紡織產業鏈業績有望釋放(光大證券)

光大證券指出,2018年以來鄭棉期貨價格持續上漲,5月鄭棉價格進一步走強,5月16日鄭棉1901品種收盤價17050元,當日上漲4.03%、較年初低點(14445元)上漲13.57%,且持倉和成交量顯著放大,期貨市場對棉花漲價預期逐漸升溫。

此外,光大證券指出,2017年以來國內服裝零售持續回暖,2018年1~4月國內服裝鞋帽針織品零售額同增9.7%,增速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帶動上遊棉紗等紡織品需求增長。2018年一季度中國棉紗出口4.45億美元,同增20.30%,增速同比顯著提升,內外棉價差持續處於低位,國內棉紗競爭力有所提升。

光大證券預計,2018年服裝消費回暖,拉動棉花需求,而國內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可能同比下降,2018年4月中國棉花協會調查結果預計2018年全國植棉面積為4217.5萬畝,同降4.43%。據《期貨日報》組織的新疆調研顯示,2018年新疆遭遇多次極端天氣,影響新棉生長,減產概率較高。棉花供需缺口持續存在,預計國儲棉庫存將進一步消化降至較低水平,制約內棉價格上漲的庫存壓力減小。國儲棉價格通常低於新棉,8月底輪出將結束、新棉逐步上市,此外,部分國儲棉尤其是地產棉質量相對較差、難以滿足下遊生產需求,且國儲棉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儲備量,補庫存預期逐漸加強,棉紡企業對國儲棉需求有望提升,我們判斷年內棉價上行概率加大。

光大證券認為,目前國內部分上遊紡織龍頭估值普遍處於較低水平,而業績增長較為穩健,棉價上漲將對棉紡織產業鏈公司業績及股價表現形成催化。綜合業績彈性和公司估值,光大證券重點推薦產業鏈條較短的棉紗及坯布行業龍頭新野紡織(002087.SZ),色紡紗龍頭百隆東方(601339.SH)、華孚時尚(002042.SZ),建議關註全產業鏈布局的色織布龍頭魯泰A(000726.SZ)、聯發股份(002394.SZ)


2.供求關系發生逆轉,原料價格上漲促草甘膦景氣上行(信達證券)

2017年,農藥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行業景氣度明顯提升。原藥市場供需方向調轉,部分品種供不應求。前十強銷售總額達610.472億元,同比增長90.82%,增幅超越百強整體,銷售總額占百強銷售總額近40%。排名前十的企業銷售額再上臺階,上升到30億元。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50家,較上年增加11家。

根據百川資訊統計,2017年我國共生產草甘膦50.48萬噸,2016年為50.51萬噸,產量基本持平,以年平均有效產能78萬噸計算,行業平均開工率達到64.7%。其中,2017年大廠產量為43萬噸,小廠產量為7.5萬噸,2016年大廠與小廠產量分別為44.6萬噸和5.9萬噸,小廠的產量占比由2016年的11.7%提高到2017年的14.9%,也驗證了行業景氣上行周期中,小廠出貨量及開工率均在上行。

信達證券指出,2018年4月,草甘膦行業平均開工率79.6%,TTM開工率64.8%。大廠(產能在5萬噸及以上的企業)開工率87.2%,TTM開工率增加至71.0%;小廠開工率54.9%,TTM開工率增加至43.7%。

目前草甘膦價格為每噸25000元,相比上月同期上漲每噸500元,主要原因為甘氨酸等原料價格近期上漲所致。甘氨酸價格上漲至每噸13000元,IDAN價格保持穩定為每噸11750元,黃磷價格下降至每噸15600元,草甘膦企業生產成本下降。另一方面,隨著草甘膦步入消費淡季,草甘膦月均價環比有所上漲,2018年4月草甘膦華東市場均價為每噸24267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12.3%,月均價環比下降2.3%。

草甘膦行業洗牌進展順利,供求關系正在發生逆轉,價格反彈時產能不會大規模釋放,開工率提升將是主要的供給增量,而小廠出貨量及開工率的波動性,是草甘膦價格周期波動的主要驅動力。目前草甘膦開工率已處歷史高位,2018年行業幾乎沒有新增產能,僅江西金龍預計新增3萬噸,其他均不確定性較大,需求方面,受全球轉基因作物耕種面積持續增長以及國際制劑廠商補庫存的影響,草甘膦需求仍在增長,信達證券預計2018年草甘膦供應仍偏緊。另一方面,環保真正對草甘膦產業鏈產生約束在甘氨酸,環保持續高壓下,甘氨酸有望從“去產量”到“去產能”,供給縮減下價格將維持高位,從而對草甘膦成本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信達證券推薦揚農化工(600486.SH)、江山股份(600389.SH)、新安股份(600596.SH)


3.動力軟包正回歸主流,鋁塑膜大範圍國產化替代啟動(招商證券)

軟包電池在數碼領域是主導路線,全球來看,也是動力電池領域的主流路線之一。軟包電池與方形、圓柱主要區別在於封裝形式,軟包優勢為不易爆、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外形設計靈活等方面,其不足為pack設計更為複雜,導致成組效率低。

招商證券指出,當前動力電池領域的成組效率已由前兩年的不足60%提升至65~70%以上,競爭力不斷加強。在消費領域,軟包早已是主導路線;而從全球來看,在動力電池領域,軟包也是幾大主流路線之一。

2017年中國圓柱、方形、軟包電池出貨量約82GWh(28%YoY),其中軟包電池2017年出貨量約29GWh(26%YoY)。在3C領域,軟包滲透率已超過70%,該指標還在增長。在國內動力電池領域,軟包滲透率約12-14%,尚屬於“非主流”路線。但是,近幾年,更全面和科學的補貼政策促使動力電池產品差異在放大,高能量密度等核心要求,將激發和促進軟包電池產業的大發展。

海外動力市場的軟包電池主要被LGC、AESC把控,兩家配套多家主流車企的全球銷量前十車型,如Leaf、Zoe、Bolt等,電芯能量密度分別可達240Wh/kg、224Wh/kg,此外SK也有較多儲備。招商證券指出,數碼軟包電池領域,ATL已經是全球龍頭;動力軟包企業主要有孚能科技、中航鋰電、萬向A123、微宏、卡耐等,盡管有較大差距,但國內產業鏈正在快速崛起。軟包電池制造工藝複雜,成本也比較高;中國軟包產業及其供應鏈的發展,有希望顯著降低其成本。

鋁塑膜是軟包電池特有的核心材料,技術壁壘高,也一直是目前國產化率最低的環節。目前日本DNP、昭和電工、T&T三家市占率近90%。一部分中國公司已完成了較多累並獲得了突破。招商證券判斷,今明年,數碼軟包電池領域的鋁塑膜將會出現快速的國產化,動力電池領域的國產化進程,也將顯著加速。

招商證券推薦億緯鋰能(300014.SZ)、璞泰來(603659.SH)、道明光學(002632.SZ)、新綸科技(002341.SZ)、福斯特(603806.SH);關註合力泰(002217.SZ)、紫江企業(600210.SZ)


4.醋酸產業景氣向上,這一龍頭持續受益產品價格上漲(國盛證券)

醋酸行業經歷了過去幾年的高速擴張期後,2014年開始逐步回歸理性。除2016年河南龍宇新增40萬噸/年裝置投產以外,2017~2019年行業新增產能非常有限,在下遊需求維持穩步增長的局面下供需進一步改善。

國盛證券指出,2017年下半年起,國內環保督察力度大幅趨嚴,對醋酸行業供給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國內裝置檢修密集。海外方面,美國哈維颶風和火災等不可抗力因素都對當地多套甲醇及醋酸裝置產生影響導致停車,2017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範圍內醋酸行業的供給端受到了明顯的沖擊。

醋酸下遊包括PTA、醋酸乙烯、醋酸酯、醋酸酐、雙乙烯酮等,其中PTA是醋酸的最主要下遊之一,2017年受到聚酯行業旺盛影響,PTA開工率連月創新高,同時多套PTA裝置的投產和複產明顯拉動了醋酸的消費提升;2017年內醋酸酐及雙乙烯酮同均有新增產能,產量的提升帶動了醋酸需求量的提升;酷酸酯行業受環保督查影響明顯,終端企業因此限產或停車,但大企業開工率顯著提升,總體表現為消費需求提高。因此綜合來看醋酸表觀消費量同比有了較為明顯的上漲。

甲醇是甲醇羥基法合成酷酸的主要原材料,國盛證券指出“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特點決定我國甲醇生產路線以煤制甲醇為主。煤炭去產能持續推進,加之環保政策趨嚴,小型焦化廠陸續關停,在產企業開工負荷難以維持高位,而下遊CTO/MTO需求旺盛,促使甲醇價格位於高位,最終沿產業鏈傳導至醋酸價格上漲。

國盛證券重點推薦華魯恒升(600426.SH),公司是氨醇產業鏈龍頭公司,醋酸產能50萬噸,醋酸價格每上漲100元/噸,公司動態利潤將增加3632萬元/噸。四季度起醋酸、乙二酸、尿素、乙二醇等核心產品價格持續上漲,2017年四季度新增100萬噸的合成氣投產將大幅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5.非電排放治理前景可觀,行業龍頭分享千億市場(國金證券)

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啟動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加強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開展“散亂汙”企業及集群全面排查整治。雖然我國非電行業的發展尚處初期階段,相關技術也處在研發階段,但是隨著非電行業排放標準的出臺以及政策的陸續落地,非電行業將成為大氣治理的下一個主戰場。

國金證券指出,相比煤電行業,非電行業對我國大氣汙染排放貢獻越來越大。非電行業主要包括鋼鐵,焦化,水泥,玻璃,陶瓷,磚瓦等行業。我國的鋼鐵產量占世界50%左右,水泥占60%,平板玻璃占50%,2017年全國全年共產43萬臺工業鍋爐。因此與已經完成超低排放指標的火電行業相比,非電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國金證券指出,非電行業煙氣量比火電行業小,但是煙氣成分複雜,幹法半幹法工藝或更適合非電行業煙氣脫硫。開發煙氣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將是新趨勢,不受粉塵屬性影響除塵效率且經濟成本更低的袋式除塵法或在非電領域大放異彩。國金證券表示,隨著鋼鐵、平板玻璃、陶瓷、磚瓦行業的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大幅提高,有望打開四行業提標投資市場空間近1000億元。

國金證券認為大力推進VOCs在線監測系統是主流趨勢,自主研發氣象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法及設備是未來努力方向。

PM2.5監測方面,振蕩天平法和β射線法的連續讀數技術是未來主要攻克方向。

VOCs監測與治理市場空間巨大,VOCs種類多,排放行業多,排放源分散,到2020年VOCs治理行業的剩余市場空間約為500億元。同時預測全國“十三五”期間,VOCs監測市場空間為57億元,其中VOCs監測設備市場空間為33.5億元,第三方運營服務市場空間為23.5億元。

國金證券認為,未來擁有技術裝備優勢的企業將分得非電領域市場打開以及VOCs監測治理的市場空間。上市公司中,推薦龍凈環保(600388.SH)、聚光科技(300203.SZ)、先河環保(300137.S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2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